安贝托艾柯论文-张欣蔚

安贝托艾柯论文-张欣蔚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贝托艾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开放,过度诠释,模范作者,模范读者

安贝托艾柯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蔚[1](2017)在《安贝托·艾柯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贝托·艾柯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以及小说创作等。艾柯的文学理论体系是逻辑严谨、内容庞大而全面的,他的观点散见于他的多部随笔和理论专着,而本文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阅读艾柯的文学理论作品,将零散且多见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并找出关键词之间的谱系关联。所选关键词分别是代表艾柯诠释观的“开放”和“过度诠释”、关于作者和读者的“经验作者”、“模范作者”、“经验读者”和“模范读者”范畴以及艾柯小说创作中的“玫瑰”和“林中徘徊”。本文力求从诠释学和叙事学的角度,以关键词的形式对艾柯的文学理论进行梳理、阐释、界定、价值判断,通过有效的归类和关联研究来使这些学术名词成为艾柯文学理论体系的几大支柱。站在艾柯作为文学评论家的视角对“过度诠释”和“模范读者”等关键词进概念定义和评论,站在艾柯作为小说家视角发掘了他在叙事技巧的运用方面的成就和特点,尤其是他在《悠游小说林》中介绍给读者的“林中徘徊”,是艾柯对叙述和描写在小说创作中最巧妙的理解和运用。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实现以谱系概念群的形式对艾柯的文学关键词进行划分,作为艾柯文学理论的基础性研究,立足于梳理艾柯的理论体系,注重对关键词的阐释,同时注重这些关键词在艾柯理论体系中的发展。因此本文不仅对艾柯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了表层话语层面的概念研究,还对艾柯那通俗且讽刺的话语方式所表达出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详述。(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唐婷[2](2017)在《论清单对安贝托·艾柯小说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1-2016.2)在其小说中大量使用各种清单,并且对于“清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方面,清单作为一种文学艺术表现手段作用于艾柯的小说;另一方面,清单作为艾柯本人认识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对清单的基本认识,通过对艾柯小说中具体清单的阅读与分析,再将其纳入艾柯小说作品的系统内,探讨清单对艾柯小说形式、内容与诗学的建构。同时,结合艾柯的文艺理论、符号学思想与诠释学理论,与同时期、同类作家作品做相关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回归到艾柯所属的西方文学艺术传统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中,来探讨艾柯钟爱清单的缘由和使用清单所追求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艾柯及其作品,对国内外艾柯小说研究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清单的类型。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清单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方面,依据开列清单的目的,而将清单分为实用与诗性两类;另一方面,根据清单的形式,将清单分为树状清单、集合清单与块茎清单,这叁种清单所罗列的对象分别指向于范畴、主题或状态,或者说,指向于其本质、属性和运动。艾柯在小说中综合使用了各种清单来建构小说形式和内容,而这些清单也同时作用于艾柯小说诗学特征的形成。第二章,清单与艾柯小说的建构。这一章主要分析了各类清单对艾柯小说在规划、呈现以及表现叁个层面上的作用。首先,规划——小说目录与文本形式。这一节主要从实用清单与诗性清单之间的转化角度,分析了小说目录作为实用清单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说文本进行规划。其次,呈现——对物质世界的展示。这一节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工制品的展示,二是对自然物的展示,分析了艾柯通过清单展示物质世界的丰裕,展示了消费社会的符号化。最后,表现——对想象图景的展现。这一节分析了艾柯通过清单将不可思议的想像世界与图景予以视觉化地展现。第叁章,清单与艾柯小说的诗学特征。这一章主要分析了清单作用下,艾柯小说在内容、结构和审美叁个方面所呈现的诗学特征。首先,艾柯运用清单铺排的特征,展示了丰富的知识与符号,而使其内容兼具实用与诗意的特征。其次,艾柯主要通过集合清单与块茎清单,以“可呈现之物”呈现不可呈现之物,形成了多元、开放的崇高性结构特征。最后,艾柯借助清单的视觉化效果营造出了在场观看感,以及通过清单旁征博引、戏拟仿作而形成的智慧迷宫,形成了对想象力与文化有颇高要求的智性化审美追求。结语部分简要说明了艾柯钟爱清单的缘由以及其使用清单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3-20)

岑亚霞[3](2016)在《论安贝托·艾柯的诠释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典诠释学以追求作者意图为目的的努力与现代哲学诠释学强调意义的无穷尽之间,安贝托·艾柯试图找到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他强调"作者意图"不能成为诠释有效性的标准;另一方面,他否认读者有随意解读文本的权利。为此,他用"本文意图"这一概念来限制诠释具有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事实上,意义的确定并不是靠单个要素决定的,因此,诉诸"简洁经济"原则的"本文意图",作为判断"过度诠释"的标准,在实际的诠释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6年04期)

孙慧[4](2013)在《符号的意指与交流——论安贝托·艾柯符号诗学的文化逻辑学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当代学者安贝托·艾柯的符号诗学吸收了索绪尔和皮尔斯为代表的欧美两大符号学派思想,将符号学理论与文化理论相结合,以文化符号学视角审视符号的通讯和意指模式,为文化差异的存在与个性的创造寻求在场的逻辑系统规则,以此揭示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艾柯符号诗学的文化逻辑学构想将符号学研究从语言符号学理论外推至非语言的其他文化系统,为透视当今文化现象开辟了新视角,同时也为文化符号诗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孙慧[5](2013)在《符号的衍义与意义的生成——安贝托·艾柯的符号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当代着名学者安贝托·艾柯的符号学理论在叶姆斯列夫的多重二元符号论的基础上,引入皮尔斯符号理论中的解释符,形成了表达、内容、解释符叁位一体的符号模式。当表达层与内容层之间的函项相互映射时,解释符自动生成一种可信阐释以至于无穷的符号衍义链进而意义得以生成。解释符因遵循试推法对符号意义生成进行推演,明确符号内容并对其衍义设限,避免了符号能指意义的无限漂移。艾柯强调符号的衍义与意义生成过程的密切联系,形成了开放的符号学理论,为当下的符号学理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学理依据。(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3年04期)

陆姗姗[6](2012)在《文学翻译中意义的辩证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研究中,意义的诠释重心大体经历了由作者到文本再到译者的转换过程。在目前以译者为研究重心的大背景下,文学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得到张扬,译者的权利也被不断扩大。由此极易带来诠释的混乱和意义的危机,使诠释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因此,对文学翻译中意义诠释的限度加以考察,并建构一个合理的诠释模式,不仅是基于翻译学意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基于翻译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从意大利诠释学家安贝托·艾柯的文本诠释学理论出发,指出意义诠释既有其开放性,也有其限制性。诠释的开放性体现在文学作品自身的开放性特质与诠释者不同的个体背景的共同合作之上,而限制性体则现在“文本意图”对诠释者设立的宽泛界限,只有在此界限之内的诠释才是合理的诠释,超越这个界限的诠释都是“过度诠释”。通过对“文本意图”与“作者意图”以及“读者意图”之间辩证关系的考察,本文指出要将作者、文本和译者共同纳入诠释视野中,树立以译者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以作者为参照的辩证的意义诠释观,并由此反观翻译研究中各种意义中心论,指出其单一强调某一因素而导致意义诠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意义诠释是开放的,但是这种开放是一定限度内的开放。开放性和有限性需要译者在其创造精神和克己意识之间进行适当的平衡。(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2-12-01)

孙慧[7](2012)在《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诠释者之间互动中进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某些批评家极端的诠释理论是一种反驳,也为当下的文本诠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2年10期)

苏芊芊[8](2011)在《安贝托·艾柯前期阐释学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着名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先生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符号学与阐释学的研究,他的阐释学思想对当代西方文论中的接受理论给予了深远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就在学术着作《开放的作品》中提出了欣赏者的重要性以及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问题,为其早期"提倡诠释"的阐释学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对后来提倡"读者中心论"的学者们提供了启发性的价值。本文初步探索了艾柯先生的"开放的作品"理论,希望对学界的艾柯研究做出一定贡献。(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期刊2011年12期)

孙慧[9](2010)在《论安贝托·艾柯的风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当代着名的文艺批评家安伯托·艾柯在《论文学》一书中,从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出发考察了"风格"的历史进程,探讨了"风格"的特征,扩展了"风格"的使用领域,同时针对俄国形式主义等各流派文学批评的弊病,依托"风格"理论,提出了叁种文学批评的模式,探索了文学批评模式,启发我们对"风格"问题的思索,对当代文学风格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上)》期刊2010年03期)

周强[10](2010)在《安贝托·艾柯的阐释观:无限与有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贝托·艾柯的阐释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阐释的无限与有界。阐释的无限开放性集中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的《开放的作品》这一知名学术着作中。艾柯将欣赏者和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提倡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应积极参与。然而,随着德里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等解构主义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批评方法的激发,在阐释实践中读者阅读文本的权利不断扩张,呈现出了"无限衍义"的情形。针对此现象,艾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明确提出应该为文本阐释设定某种界限的理论,力图为阐释寻找一种合法的界限,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安贝托艾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1-2016.2)在其小说中大量使用各种清单,并且对于“清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方面,清单作为一种文学艺术表现手段作用于艾柯的小说;另一方面,清单作为艾柯本人认识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对清单的基本认识,通过对艾柯小说中具体清单的阅读与分析,再将其纳入艾柯小说作品的系统内,探讨清单对艾柯小说形式、内容与诗学的建构。同时,结合艾柯的文艺理论、符号学思想与诠释学理论,与同时期、同类作家作品做相关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回归到艾柯所属的西方文学艺术传统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中,来探讨艾柯钟爱清单的缘由和使用清单所追求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艾柯及其作品,对国内外艾柯小说研究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清单的类型。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清单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方面,依据开列清单的目的,而将清单分为实用与诗性两类;另一方面,根据清单的形式,将清单分为树状清单、集合清单与块茎清单,这叁种清单所罗列的对象分别指向于范畴、主题或状态,或者说,指向于其本质、属性和运动。艾柯在小说中综合使用了各种清单来建构小说形式和内容,而这些清单也同时作用于艾柯小说诗学特征的形成。第二章,清单与艾柯小说的建构。这一章主要分析了各类清单对艾柯小说在规划、呈现以及表现叁个层面上的作用。首先,规划——小说目录与文本形式。这一节主要从实用清单与诗性清单之间的转化角度,分析了小说目录作为实用清单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说文本进行规划。其次,呈现——对物质世界的展示。这一节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工制品的展示,二是对自然物的展示,分析了艾柯通过清单展示物质世界的丰裕,展示了消费社会的符号化。最后,表现——对想象图景的展现。这一节分析了艾柯通过清单将不可思议的想像世界与图景予以视觉化地展现。第叁章,清单与艾柯小说的诗学特征。这一章主要分析了清单作用下,艾柯小说在内容、结构和审美叁个方面所呈现的诗学特征。首先,艾柯运用清单铺排的特征,展示了丰富的知识与符号,而使其内容兼具实用与诗意的特征。其次,艾柯主要通过集合清单与块茎清单,以“可呈现之物”呈现不可呈现之物,形成了多元、开放的崇高性结构特征。最后,艾柯借助清单的视觉化效果营造出了在场观看感,以及通过清单旁征博引、戏拟仿作而形成的智慧迷宫,形成了对想象力与文化有颇高要求的智性化审美追求。结语部分简要说明了艾柯钟爱清单的缘由以及其使用清单所追求的表达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贝托艾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欣蔚.安贝托·艾柯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唐婷.论清单对安贝托·艾柯小说的建构[D].西南大学.2017

[3].岑亚霞.论安贝托·艾柯的诠释限度[J].学术交流.2016

[4].孙慧.符号的意指与交流——论安贝托·艾柯符号诗学的文化逻辑学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2013

[5].孙慧.符号的衍义与意义的生成——安贝托·艾柯的符号学理论[J].求索.2013

[6].陆姗姗.文学翻译中意义的辩证诠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7].孙慧.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J].学术探索.2012

[8].苏芊芊.安贝托·艾柯前期阐释学思想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

[9].孙慧.论安贝托·艾柯的风格观[J].时代文学(上).2010

[10].周强.安贝托·艾柯的阐释观:无限与有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标签:;  ;  ;  ;  

安贝托艾柯论文-张欣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