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起搏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起搏部位,起搏模式,继发房性心律失常
起搏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滕艳玲,宋和鉴,任斐,杨凯[1](2018)在《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手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起搏器手术治疗后患者8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排除房性心律失常,对患者进行近2年内的临床随访观察,判断是否有新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结果:术后超声基线水平比较,房性心律失常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不论植入双腔起搏器与单腔起搏器,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心室起搏情况明显均高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心尖部起搏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隔部;单腔起搏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腔起搏组。结论:起搏部位、起搏模式等均为影响房颤发生的因素,心室起搏的比例高与患者手术后新发房颤发生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20期)
谢冰,冯辉,燕军,段洋,徐晤[2](2017)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收缩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来评价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5例,起搏器程控分别置于心房按需型起搏模式(AAI起搏模式),以及房室间期优化的房室全自动起搏模式(DDD起搏模式)。应用M5S探头分别采集心尖叁腔、四腔及二腔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应用Echo PAC分析软件获取左心室各节段、整体纵向应变-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各节段以及心尖叁腔(GLPS-LAX)、四腔(GLPS-A4C)、两腔(GLPS-A2C)和左心室整体(GLPS-avg)纵向应变。结果 AAI起搏模式QRS间期显着短于DDD起搏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起搏模式LAD、LVDd和LVEF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起搏模式GLPS_LAX、GLP_A4C、GLPS_A2C和GLPS_avg纵向应变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心脏的形变程度,可以定性、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随访治疗提供相关的量化参数。(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20期)
韦莲莲[3](2017)在《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VVI与DDD)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60例因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或长间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高龄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的类型,分为双腔起搏器(DDD)组27例和单腔起搏器(VVI)组33例。采用多普勒心脏彩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为观察手段,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年的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3个心脏内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以及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条目,通过上诉起搏器植入前后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 VVI与DDD两组相比,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心脏内径(LAEDD、LVEDD、LVESD)的变化1.1术后半年[LAEDD(40.52±7.57 VS 39.59±4.80,P>0.05),LVEDD(50.9±5.53 VS 52.30±5.68,P>0.05),LVESD(38.06±3.70 VS39.44±6.76,P>0.05)]1.2术后一年[LAEDD(42.00±6.77 VS 41.15±6.05,P>0.05),LVEDD(50.39±5.77 VS 53.74±8.66,P>0.05),LVESD(38.64±5.52 VS41.41±9.22,P>0.05)]2 VVI与DDD两组相比,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心功能(LVEF、NTpro-BNP)的变化2.1术后半年[LVEF(53.73±5.33 VS 51.81±9.38,P>0.05),NTpro-BNP(235.73±112.20 VS 228.63±107.74,P>0.05)]2.2术后一年[LVEF(53.45±6.74 VS 50.37±9.37,P>0.05),NTpro-BNP(257.82±165.28 VS 248.33±136.74,P>0.05)]3 VVI和DDD两组相比,生活质量[SF-36(总体健康)]的变化3.1术后半年[总体健康(78.33±9.63 VS 79.22±10.29,P>0.05)]3.2术后一年[总体健康(85.97±6.92 VS 86.15±7.75,P>0.05)]结论:1、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对高龄患者心脏内径的变化无明显影响。2、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高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下降、NTpro-BNP升高均不明显,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减低。3、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都能明显改善高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两者对比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期刊2017-03-01)
缪帅,李广平,叶岚,阎哲慧[4](2016)在《非吸烟患者不同起搏模式对中心动脉压和动脉波增强指数的影响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吸烟患者单腔和双腔起搏对中心动脉压(CAP)和动脉波增强指数(AI)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入院并植入起搏器的非吸烟患者83例,并将其分为双腔起搏器患者35例(DDD组),单腔起搏器患者33例(VVI组),术后正常窦性心律者15例(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患者的心率(HR)、CAP、AI、外周收缩压(SBP)、外周舒张压(DBP)等指标,然后对DDD组患者的起搏器进行程控,将DDD模式程控成VVI模式,待患者心率稳定后测量以上指标。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VI组左心房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DDD组CA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VVI组(P<0.05);DDD组AI、校正AI(AIC)和外周血压均高于VVI组(P<0.05);VVI组CAP和外周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AI和AI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DD组程控后的CAP、AI和外周动脉血压水平均低于程控前(P<0.05)。结论在非吸烟患者中双腔起搏模式会明显升高CAP和AI。(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6年10期)
唐园园,陈震,侯小锋,王权鹏,张锋[5](2016)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术后不同起搏模式与不同起搏频率对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MTW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CRT或带除颤功能的叁腔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defibrillator,CRT-D)患者43例。所有患者于术后接受MTWA时域法检测,分别在起搏频率90,110 min~(-1)时测定MTWA,起搏模式为CRT-ON和CRT-OFF状态下即在双心室(BIV)或右心房(AAI)起搏时测定MTWA。比较不同起搏模式与不同起搏频率下MTWA数值。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43例患者分为3组(II级、III级和IV级),分析MTWA数值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起搏频率90 min~(-1)时,MTWA-AAI较MTWA-BIV明显增加[(11.28±9.94)μV vs(7.09±7.16)μV,P=0.001];起搏频率110 min~(-1)时,MTWA-BIV与MTWA-AAI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异[(16.91±12.51)μV vs(15.58±10.97)μV,P=0.571]。相同起搏模式时,起搏频率110 min~(-1)时的MTWA数值较起搏频率90 min~(-1)时增加(P<0.05)。NYHA心功能分级IV组MTWA-AAI和MTWA-BIV数值均高于II组(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BIV低频率起搏模式可减小MTWA数值;MTWA数值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马少卫,于波,马淑梅[6](2016)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室复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不同起搏模式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1例接受CRT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记录患者自主心律、右室心内膜起搏(RV-endo-P)、左室心外膜起搏(LV-epi-P)及优化后双室起搏(Bi V-P)心电图。测量QRS波时限,QT间期、Tp-e(T波顶点到T波结束)间期,并计算QTc间期(校正后QT间期)、QT离散度(QT-d)及Tp-e离散度。并将各起搏模式心电图数据与患者自主心律进行比较。结果相对患者自主心律,LV-epi-P可显着延长患者QRS波时限、QTc间期及Tp-e间期,并增加QT-d及Tp-e离散度。QRS波时限平均延长23.31 ms(95%CI:16.64~29.98 ms,P<0.01);QTc间期平均延长32.35 ms(95%CI:18.49~46.22 ms,P<0.01);Tp-e间期平均延长21.98 ms(95%CI:13.09~30.87 ms,P<0.01);QT-d平均增加27.96 ms(95%CI:19.14~36.78 ms,P<0.01);Tp-e离散度平均增加26.06 ms(95%CI:18.35~33.77 ms,P<0.01)。Bi V-P可明显缩短QRS波时限,RV-endo-P可显着延长QRS波时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i V-P及RV-endo-P虽有延长QTc间期及减小QT-d、Tp-e间期、Tp-e离散度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epi-P可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具有潜在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风险。建议植入心脏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6年01期)
田兵,臧倩,孙奡燕,葛华[7](2015)在《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行起搏器术后87例患者,患者在术前通过追问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排除房性心律失常,平均2.5年的程控及临床随访,对是否有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共21例(24.13%),归为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组。其中房颤13例(14.94%),包括阵发性房颤11例(12.64%),持续性房颤2例(2.30%),房速8例(9.20%),其余66例始终保持窦性心律。结论起搏部位、起搏模式等均影响房颤的发生率,心室起搏比例高是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5年12期)
张敏,陈蕾,杨婷淇,段晓静,钱兰[8](2015)在《几种最小化右室起搏模式的临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模式起搏3个月后,比较此叁种能减少右心室起搏工作模式的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在9个月的随访期中,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与起搏器相关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MVP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最少,明显低于Search AV+模式和LAVD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rch AV+模式下的心室起搏比例略高于LAVD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中,MVP模式优于Search AV+模式及LAVD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5年33期)
周国忠,黄文军,钟宏[9](2015)在《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下患者血NT-proBNP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测定植入起搏器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以研究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起搏治疗的68例患者,其中AAI(R)模式12例,VVI(R)模式32例,DDD(R)模式24例,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6个月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获得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房、心室起搏比例。结果 3种起搏模式下患者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VVI(R)起搏术前及术后6个月组内比较及与AAI(R)、DDD(R)起搏术后6个月NT-proB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亚组分析显示VVI(R)、DDD(R)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50%组与起搏比例<50%组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 VVI(R)起搏模式及较高的心室起搏比例能引起血浆NT-proBNP水平显着变化,对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优先选择AAI(R)或DDD(R)起搏模式。(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5年09期)
刘入源,周贤惠,张燕一,张宇,李晋新[10](2015)在《不同起搏模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长期随访观察,评价双腔起搏(DDD)与单腔心室起搏(VVI)对起搏器植入患者长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因心脏传导系统疾病而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245例,植入DDD起搏器915例(73.49%),VVI起搏器330例(26.51%)。从起搏器植入后进行连续随访,收集患者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数据直至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者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评价不同起搏模式之间患者的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245例患者中,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存活846例,存活率92.5%,植入VVI起搏器存活291例,存活率88.2%,不同起搏模式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无影响(χ2=3.248,P>0.05);植入时的年龄(RR=1.987,P<0.001),植入时合并缺血性心肌病(RR=8.418,P<0.001),合并扩张型心肌病(RR=45.332,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植入起搏器的起搏模式无关,而植入时年龄、合并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起搏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来评价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5例,起搏器程控分别置于心房按需型起搏模式(AAI起搏模式),以及房室间期优化的房室全自动起搏模式(DDD起搏模式)。应用M5S探头分别采集心尖叁腔、四腔及二腔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应用Echo PAC分析软件获取左心室各节段、整体纵向应变-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各节段以及心尖叁腔(GLPS-LAX)、四腔(GLPS-A4C)、两腔(GLPS-A2C)和左心室整体(GLPS-avg)纵向应变。结果 AAI起搏模式QRS间期显着短于DDD起搏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起搏模式LAD、LVDd和LVEF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起搏模式GLPS_LAX、GLP_A4C、GLPS_A2C和GLPS_avg纵向应变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心脏的形变程度,可以定性、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随访治疗提供相关的量化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起搏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滕艳玲,宋和鉴,任斐,杨凯.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
[2].谢冰,冯辉,燕军,段洋,徐晤.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收缩功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
[3].韦莲莲.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7
[4].缪帅,李广平,叶岚,阎哲慧.非吸烟患者不同起搏模式对中心动脉压和动脉波增强指数的影响及意义[J].天津医药.2016
[5].唐园园,陈震,侯小锋,王权鹏,张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6].马少卫,于波,马淑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室复极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6
[7].田兵,臧倩,孙奡燕,葛华.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
[8].张敏,陈蕾,杨婷淇,段晓静,钱兰.几种最小化右室起搏模式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5
[9].周国忠,黄文军,钟宏.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下患者血NT-proBNP的变化[J].江西医药.2015
[10].刘入源,周贤惠,张燕一,张宇,李晋新.不同起搏模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