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书论文-王美雨

子弟书论文-王美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弟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聊斋文化

子弟书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雨[1](2019)在《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对聊斋文化的接受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故事子弟书是以其作者为代表的清代满族文学家对《聊斋志异》的民族化接受和诠释。除故事主题脉络外,这些子弟书在语言、具体故事情节、人物的具体形象及多寡方面都与《聊斋志异》有所不同,体现了子弟书作者对聊斋故事及其文化的能动性解读、接受及再创。同时,也反映出《聊斋志异》在当时极受欢迎,同时也需要文学艺术家改编成利于大众理解的文学艺术形式。(本文来源于《淄博师专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王美雨[2](2019)在《清代满族红楼梦子弟书诗篇内容及文化意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的经典片段基本上都被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家改编成了子弟书,这些子弟书的主线脉络与《红楼梦》虽大致相同,但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语言形式选择及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增强了其艺术生命力,且使其在满族说唱文学领域焕发出了独特的光彩。其正书之前的诗篇,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多样,展现了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家对《红楼梦》文化的诠释与再造。(本文来源于《满族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孟慧华[3](2019)在《子弟书对明清传奇的改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弟书是清代满族八旗子弟创作和演出的一种说唱艺术,是清代说唱文学领域中极富特色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国俗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文学、历史和民俗价值。它以韵文说故事,这些故事的题材来源不一,其中改编自明清传奇的子弟书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目前对其改编艺术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还仅限于小说领域。本文把子弟书与明清传奇进行对照研究,主要探讨改编后的子弟书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侧重点在于突出子弟书的自身特质。旨在从个别到整体,在对其改编细节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改编规律,从而深化对子弟书的认识。论文包括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首先对子弟书的概况进行介绍,包括其概念、起源、版本及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等。其次,对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概括,继而指出本论文的文本依据、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把握。第一节在对两种文体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梳理出子弟书对明清传奇的改编简况,以表格对照的形式,列出子弟书对明清传奇的改编片段名称以及改编传奇所处的朝代,从而总结出其取材倾向,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节主要分析改编的条件,意在从说唱文学与戏曲文学的关系、接受者自身需求和条件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二者能进行改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因素。第叁节简单探讨了子弟书对明清传奇表现形态的改编,表现为文本形态的变更和唱演方式的变更,该节与第二章的内容形成互补。第二章深入到文本内部,从子弟书改编后的艺术创新角度进行剖析。第一节是关于情节设定的探讨,情节的改编主要有继承式、增减式、微调式叁种方式,且对每种改编方式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二节是对人物形象的改编研究,人物描写手法的转变和典型的男女形象的变化是要着重交代的内容。第叁节对子弟书的语言运用进行剖析,其中语言的诗化特征的强化、化雅为俗的语体风格以及朴素的哲理化倾向是其主要特征。本章除了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外,还有理论上的总结。第叁章对子弟书和明清传奇的叙事艺术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传统视角,从戏曲文学和说唱文学呈现故事方式的不同来分析二者的叙事性特征,代言体和叙事体是对其叙事诗艺术的简单概括。其次重点利用西方叙事理论,对二者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时序展开论述。第四章对子弟书改编明清传奇的审美艺术进行探讨。细腻化、阴柔化的美感追求,情绪化、伤感化的情感体验,生活化、世俗化的艺术展现是其内在的审美倾向。结语部分除对全文进行总结外,还论述了子弟书改编明清传奇的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对子弟书和明清传奇的传播、对俗文学文化价值的提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叁个方面。最后,指出本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要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尹变英[4](2019)在《现代学人对子弟书研究的奠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时期是子弟书的价值被发现与子弟书资料的基础性整理阶段。很多现代学人共同发现和促进了子弟书的整理和研究。郑振铎、刘复、傅惜华、金受申等是代表。郑振铎是对子弟书的价值做出定位并将其引向世界的人。刘复和傅惜华是子弟书资料的主要收集整理者,正是他们对子弟书的重新发现和认识,为后来的子弟书研究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使子弟书的保存和研究得以展开。(本文来源于《满族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刘祎如,张灵[5](2019)在《《红楼梦》说唱的典故使用与宝黛爱情的民间接受——基于弹词开篇、木鱼书、子弟书的研究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成书后,弹词开篇、木鱼书、子弟书等说唱文学对它的改编大多以宝黛爱情为中心。在故事敷演过程中,它们或袭用小说中原有的典故,或添加新的典故,用以塑造人物、推动情节、营造氛围。对其典故使用倾向的探讨,可以窥见不同说唱文学对宝黛爱情的理解和重新书写的差异,这是探究《红楼梦》在民间传播、接受情况的重要视角。(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毛誉澄[6](2018)在《扭曲·扼抑·伪形——试论子弟书对于《牡丹亭》的改编》一文中研究指出汤显祖的《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深远,其追求人性解放的主旨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本文就围绕子弟书对于《牡丹亭》的改编展开,借助斯宾格勒的文化"伪形"理论,通过探究《牡丹亭》这一表达追求个体与个性解放的艺术作品于明清易代等一系列复杂历史环境下,在改编过程中发生的变形,试图进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这一层面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12期)

王美雨[7](2018)在《清代百本张及别野堂子弟书目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清代中后期盛行的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为当时的书坊所重视,它不仅得到了大量的刊刻出版,且很多书坊将其出版的子弟书篇目编制成了目录,百本张及别野堂所编制的子弟书目录可看作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子弟书目录同中有异,互为补充,特征鲜明,为我们了解清代子弟书的内容范围,编创者的审美情趣,以及当时大众的文学艺术追求、道德价值观追求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目录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等方面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满族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卫英[8](2018)在《“说白咏叹调”:子弟书独特的叙事艺术与伦理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说白咏叹调"是"音调带吟诵性"的子弟书。现存的五套内容相对全面的子弟书中,"说白咏叹调"有数十篇。由咏叹的对象看,"妃侯叹""侍卫叹""浪子叹"和"厨子叹"四类具有较强大的社会政治伦理与文化价值。"说白咏叹调"中彰显满汉传统人文精神:顺天而行与逆天而行二元并立。而于人文传统承续上,"说白咏叹调"又与汉文学"叹老嗟卑"有深厚渊源,有一定的与时俱进的异变。(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鲍震培[9](2018)在《论清代子弟书对《金瓶梅》的说唱叙事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小说《金瓶梅》问世以来,其传播主要是借助于戏曲和说唱文学,尤以清代子弟书为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10种可见"《金瓶梅》子弟书",分别从取材层次、奇书读法、训诫警世、污名化叙事的角度探讨作品的娱乐功能与叙事功能,并聚焦"人情、事理"的叙事与抒情。而这些说唱叙事的呈现,正是《金瓶梅》子弟书成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士春[10](2018)在《由至情到至孝——论《牡丹亭》与子弟书《离魂》和《还魂》的主题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牡丹亭》和折子戏《离魂》与子弟书《离魂》和《还魂》,在主题上展现出由至情向至孝的变异特征:其一,大量删改原作杜柳至情情节,增饰杜丽娘孝亲情节,使作品主题重心由至情移向至孝;其二,通过改动杜丽娘言行内容,将杜丽娘由至情化身改造为躬行儒家孝道的孝女。这两种作品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主题变异,与清前中期儒家孝道在八旗中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子弟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楼梦》的经典片段基本上都被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家改编成了子弟书,这些子弟书的主线脉络与《红楼梦》虽大致相同,但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语言形式选择及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增强了其艺术生命力,且使其在满族说唱文学领域焕发出了独特的光彩。其正书之前的诗篇,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多样,展现了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家对《红楼梦》文化的诠释与再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弟书论文参考文献

[1].王美雨.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对聊斋文化的接受与传播[J].淄博师专论丛.2019

[2].王美雨.清代满族红楼梦子弟书诗篇内容及文化意蕴研究[J].满族研究.2019

[3].孟慧华.子弟书对明清传奇的改编研究[D].贵州大学.2019

[4].尹变英.现代学人对子弟书研究的奠基作用[J].满族研究.2019

[5].刘祎如,张灵.《红楼梦》说唱的典故使用与宝黛爱情的民间接受——基于弹词开篇、木鱼书、子弟书的研究视角[J].红楼梦学刊.2019

[6].毛誉澄.扭曲·扼抑·伪形——试论子弟书对于《牡丹亭》的改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7].王美雨.清代百本张及别野堂子弟书目录研究[J].满族研究.2018

[8].刘卫英.“说白咏叹调”:子弟书独特的叙事艺术与伦理关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鲍震培.论清代子弟书对《金瓶梅》的说唱叙事呈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王士春.由至情到至孝——论《牡丹亭》与子弟书《离魂》和《还魂》的主题关系[J].民族文学研究.2018

标签:;  ;  ;  

子弟书论文-王美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