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英安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安岩,硅质热液,碳酸盐岩,不整合面
英安岩论文文献综述
艾克拜尔·沙迪克,岳信东,韩俊[1](2019)在《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英安岩特征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SHBY1井8415~8456m岩屑薄片鉴定,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首次在钻井中发现中-下奥陶统英安岩,结合地震资料特征,说明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下段内幕存在一不整合面,地质历史上存在奥陶纪热事件影响;同时,结合SHBP1井样品扫描电镜资料,探讨了富Si、富Al热液与碳酸盐岩发生的水岩反应及其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影响,研究发现,含硅质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除常规的物理溶蚀作用外,还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定数量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蒙脱石的形成可能是白云石去白云化的方式之一,矿物的晶间孔隙可以成为流体储集空间。(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军平,胡绍斌,田素梅,卢晓萍,孙柏东[2](2019)在《滇西南涧地区无量山岩群变质英安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南涧—云县一带广泛出露的无量山岩群是一套与叁江特提斯造山带密切相关的中低变质沉积岩夹火山岩系,其形成时代、沉积充填序列及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南涧县公郎乡一带的无量山岩群发育有厚数厘米的变质英安岩夹层。对变质英安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428.7±8.7Ma的岩浆结晶年龄和338~387Ma、250.5±8.1Ma、146.0±6.0Ma的变质年龄。认为无量山岩群原始沉积岩形成于志留纪,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经历古生代造弧而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在白垩纪受热事件影响而发生热变质作用;同时还获得2034±22Ma、1140±16Ma、731±15Ma及469~522Ma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这些年代峰值与整个扬子陆块西缘获得的前寒武纪、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年龄及分布特征基本可以对比;记录了Columbia、Rodinia和Gondwana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罗莎莎,陈安[3](2019)在《英安岩地区隧道渗水处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英安岩地区隧道防渗的处治技术,对隧道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绘,结合调绘资料对隧道渗水部分采用叁种处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安岩裂隙发育严重地区,其地表往往发育塌陷、落水洞等;此类地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对此类地区常用的叁种防渗处治技术进行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赵建军,樊奇,李鹏飞,李苏申,汪果[4](2019)在《不同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声发射b值特征及破坏前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英安岩岩样开展单轴、常规叁轴加荷和叁轴卸荷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声发射监测,研究在3种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声发射b值特征差异,探索声发射b值在岩石破坏前兆方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英安岩岩样的声发射b值特征与加载的应力路径关系密切,加荷路径即单轴路径和常规叁轴路径下b值变化规律相似,加荷与卸荷路径下b值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单轴和常规叁轴加荷试验中,围压对声发射b值特征有较大的影响。围压越大,岩样在破坏前,b值的整体水平越高。岩样在破坏时,声发射b值下降幅度越大、降低速率越快,且b值达到整个过程中的最小值。叁轴卸荷试验中,围压对声发射b值特征影响不明显。与常规叁轴试验相比,叁轴卸荷试验在卸荷至一定水平后,其b值整体水平更低,最终破坏时b值的最小值更小。提出当岩样峰值强度后存在明显的应力跌落,此时声发射b值的快速下降可以作为破坏前兆。b值的临界值要通过大量室内岩石声发射试验的统计结果来确定。将声发射b值快速下降、临界值突破0. 6作为试验英安岩岩样的破坏前兆。(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明键,曾云川,许继峰,陈钦[5](2018)在《青藏高原中北部安多蛇绿混杂岩内英安岩-流纹岩成因: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低压部分熔融的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重要的板块结合带,是拉萨和羌塘地块拼贴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遗迹(班怒洋)。前人的年代学研究表明班怒带蛇绿岩主体形成于早-中侏罗世(Wang et al., 2016),但对于其形成环境还存在洋中脊、弧前盆地、洋底高原和弧后盆地等多种不同的看法。前人对于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多针对于镁铁质岩石和橄榄岩的研究,相比之下,蛇绿岩的中酸性岩石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信息,对于蛇绿岩的形成环境研究是不可或缺的(Furnes and Dilek, 2017),但目前对于班怒带内中酸性岩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1)
黎广荣,王哲,郭福生,吴昌志,杨庆坤[6](2018)在《江西相山打鼓顶期流纹英安岩火山通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省相山火山盆地是世界第叁大火山岩型铀矿区,并且深部伴有Pb-Zn-Ag矿化。该矿区赋矿围岩主要是早白垩世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及变质岩。随着对该地区研究的深入,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与矿化点在疑似火山颈的深部被发现,然而目前对相山火山盆地古火山通道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打鼓顶期与鹅湖岭期火山通道是否有继承关系?通过测量及分析相山火山盆地流纹英安岩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的相关数据,结合野外流面及线理产状,试图探讨这个问题,并初步得到如下认识:(1)铁磁性矿物是流纹英安岩磁化率的主要载体;(2)虽然相山火山盆地后期脆性断裂活动发育,然而从野外岩石露头来看流纹英安岩并没有发生强变形,且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_j小于1.1,指示脆性破裂对磁组构数据影响甚小;(3)研究区内流纹英安岩的磁面理总体上表现出较低的倾角,湖溪镇东部的流纹英安岩大多数表现出低角度或者近水平NNW-SSE方向的磁线理,湖溪镇西部的流纹英安岩则表现出NNE-SSW方向的磁线理,结合盆地内部钻孔及MT资料,指示相山火山盆地流纹英安岩火山通道应位于盆地西侧书塘附近,与碎斑熔岩火山通道可能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8年04期)
郭志华,张宝林,党永岐,侯金亮,张丽春[7](2018)在《南蒙古巴音苏赫图矿区英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蒙古巴音苏赫图矿区古生代地层中新发现一套火山岩,其Rb-Sr同位素年龄为409±19Ma,与前人划分的地层年代(志留纪-泥盆纪)较吻合。英安岩的SiO_2含量为63.23%~73.36%,Al_2O_3含量为10.25%~15.56%。英安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较强的负Eu异常。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基本同期同源演化,且岩性变化较小,以流纹岩-英安岩类为主。根据钾含量,该套火山岩为中钾钙碱性系列。英安岩落在靠近盆岭构造域的位置,显示出略亏损的特征,与原始地幔PM端元接近。推测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的岛弧环境,表明火山岩形成时古亚洲洋可能还没有闭合。(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Z1期)
谢建强,第鹏飞,杨婧,陈万峰,魏海峰[8](2018)在《甘肃北山地区花牛山群变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锆石U-Pb方法在甘肃北山地区花牛山群中变英安岩中获得LA-ICP-MS U-Pb年龄为(454.7±0.87)Ma(MSWD=0.28),属晚奥陶世早期的产物,该年龄可为准确厘定花牛山群的沉积时代提供新的依据,从而将其修订为上奥陶统。同时岩石地球化学具高碱、高铝,富集Rb、Th、U、K、Pb,亏损Nb、Ta、Ti,无明显δEu异常,显示出明显的火山弧岩浆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其形成与俯冲流体交代或俯冲沉积物的加入有关,与花牛山铅锌矿的喷流(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环境不同,因此,认为花牛山群并非花牛山铅锌矿的赋矿层位。(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汪果,赵建军,李涛,解明礼,赵伟华[9](2018)在《英安岩叁轴压缩试验力学特征及声发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英安岩的岩石力学特性及破裂损伤全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通过MTS815伺服试验与PAC型声发射系统结合,对英安岩进行单轴压缩和常规叁轴压缩声发射试验。试验表明:(1)英安岩单轴压缩和低围压下稳定破裂发展阶段具有"折线型"特点,临近破坏前,荷载值稍有停顿,然后继续上升,随即迅速大幅度下降,应力-时间曲线此刻的折线点(主破裂)对应监测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事件突出;高围压下曲线光滑,AE事件在累进性破坏阶段监测较集中。(2)随围压增大,英安岩物理力学参数也增大,监测的声发射AE事件也相应滞后出现,由张性破坏(竖向破裂)转变为剪切破坏。(3)英安岩有残余强度的在峰值后声发射活动持续,AE事件变化幅度小。无残余强度的声发射活动主要在峰值强度前,峰后无或微弱。(4)AE事件-时间、AE累计事件-时间曲线,以及岩石的应力-时间曲线叁者结合,更好地反映出英安岩破坏全过程特点。(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祁晓鹏,杨杰,范显刚,汪帮耀[10](2018)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牦牛山组英安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东昆仑东段牦牛山组英安岩的年代及其成因,对克合特一带牦牛山组底部英安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12.5±8.6)Ma,表明英安岩及牦牛山组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与柴北缘阿木尼克山牦牛山组流纹岩相似,具高SiO_2、K_2O及K_2O/Na_2O,富集Cs、Rb、Ba及Th、U、LREE等特征,负铕异常明显,可能为地壳中角闪岩经部分熔融及分离结晶形成。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东昆仑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致使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分离结晶,形成本区及柴北缘牦牛山组酸性岩浆,同时也意味着东昆仑同柴北缘地区已进入海西-印支期构造旋回。(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英安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滇西南涧—云县一带广泛出露的无量山岩群是一套与叁江特提斯造山带密切相关的中低变质沉积岩夹火山岩系,其形成时代、沉积充填序列及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南涧县公郎乡一带的无量山岩群发育有厚数厘米的变质英安岩夹层。对变质英安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428.7±8.7Ma的岩浆结晶年龄和338~387Ma、250.5±8.1Ma、146.0±6.0Ma的变质年龄。认为无量山岩群原始沉积岩形成于志留纪,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经历古生代造弧而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在白垩纪受热事件影响而发生热变质作用;同时还获得2034±22Ma、1140±16Ma、731±15Ma及469~522Ma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这些年代峰值与整个扬子陆块西缘获得的前寒武纪、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年龄及分布特征基本可以对比;记录了Columbia、Rodinia和Gondwana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安岩论文参考文献
[1].艾克拜尔·沙迪克,岳信东,韩俊.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英安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军平,胡绍斌,田素梅,卢晓萍,孙柏东.滇西南涧地区无量山岩群变质英安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9
[3].罗莎莎,陈安.英安岩地区隧道渗水处治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4].赵建军,樊奇,李鹏飞,李苏申,汪果.不同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声发射b值特征及破坏前兆[J].工程地质学报.2019
[5].李明键,曾云川,许继峰,陈钦.青藏高原中北部安多蛇绿混杂岩内英安岩-流纹岩成因: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低压部分熔融的产物?[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2018
[6].黎广荣,王哲,郭福生,吴昌志,杨庆坤.江西相山打鼓顶期流纹英安岩火山通道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
[7].郭志华,张宝林,党永岐,侯金亮,张丽春.南蒙古巴音苏赫图矿区英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8
[8].谢建强,第鹏飞,杨婧,陈万峰,魏海峰.甘肃北山地区花牛山群变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8
[9].汪果,赵建军,李涛,解明礼,赵伟华.英安岩叁轴压缩试验力学特征及声发射特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10].祁晓鹏,杨杰,范显刚,汪帮耀.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牦牛山组英安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