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围术期镇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塞来昔布胶囊,汉防己甲素片,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疗效
围术期镇痛论文文献综述
郑博,许冠华,夏超,叶家宽[1](2019)在《塞来昔布联合汉防己甲素对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例:分别为塞来昔布胶囊组(A组)、汉防己甲素片组(B组)、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组(C组)和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组(D组)。评估术后病人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天,VAS评分C组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和B组(P <0.05)。术后4周C组关节康复锻炼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疼痛评分、CPM角度、CPM达到90°所需时间均优于A组与B组(P <0.05)。C组康复完成情况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叁组(P <0.05)。结论: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镇痛效果更优,能促进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余宛潼,邱圣杰,吴秀英[2](2019)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1997年由丹麦大学Kehlet教授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采取围术期一系列管理措施,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也曾被称为促进手术后康复程序(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s, ERPs)~([1])。随着ERAS理念的发展,麻醉学逐渐向围术期医学转变,麻醉科医师在围术期疼痛管理、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刘志英,董有静,李洋[3](2019)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阻滞,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1μg/kg(RD组)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RN组)。记录两组患者切皮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术后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切皮后,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低于R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曲马多用量少于RN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能够显着增强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中和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8期)
张月嵘,陈劼,万园园,邱爽[4](2019)在《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现状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小儿围术期急性疼痛管理现状及其家属满意度,为完善小儿术后疼痛管理循证转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院2018年4-6月术后预计出现中重度疼痛的100例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术中采用区域阻滞技术镇痛者占42%,术后均使用镇痛泵,其中静脉镇痛泵占96%,术后镇痛药物中仅使用盐酸氢吗啡酮的占88%;患儿出苏醒室总的疼痛评分最低(1.63±1.41)分,术后24 h和48 h的疼痛评分最高,分别为(4.03±1.39)分和(4.21±1.14)分,术后72 h下降为(3.50±0.81)分,术后12~72 h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之和均大于50%;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69例次。家属对护士日常的疼痛评估满意度最高,对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满意度最低,总体满意度仅70.25%。结论患儿围术期疼痛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加快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的疼痛策略和管理模式,以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提高家属满意度。(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王彦,樊素雄[5](2019)在《地佐辛围术期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术后烦躁发生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地佐辛围术期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术后烦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治疗的开胸手术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两组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至关胸手术开始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关胸手术开始静脉注射地佐辛0.12 mg/kg,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拔管后各时间段Ramsay镇静评分及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3、T4时间点S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四个时间点SBP、HR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T3、T4时间点SBP、HR,均高于T1、T2时间点(P <0.05);观察组拔管后5 min、10 min、30 min及60 min 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后呛咳、呼吸抑制、拔管不良反应、术后烦躁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围术期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中血流动力学较小,能获得良好的手术镇静效果,未增加术后烦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罗太君,高广阔,李坤,刘伟[6](2019)在《不同胸椎旁神经阻滞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镇痛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术前单次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复合静脉镇痛和术前椎旁置管连续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行胸腔镜单一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99例,随机分为单次双点椎旁注射组(G1组,33例)、椎旁置管组(G2组,33例)和对照组(G0组,33例)。G0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G1组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双点TPVB,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G2组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椎旁置管,术后镇痛采用连续TPVB。随访记录3组患者术后1h、术后4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按压次数、镇静评分和镇痛补救次数;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七氟烷和丙泊酚用量;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恶心、呕吐和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与G0组相比:G1组和G2组在上述随访时刻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 <0. 05),术中舒芬太尼、七氟烷用量明显减少(P <0. 05),苏醒时间发生明显缩短(P <0. 05),上述指标在G1组和G2组却没有明显差异(P> 0. 05);与G0组和G1组相比,G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 <0. 05)。结论术前单次双点TPVB复合静脉镇痛和术前椎旁置管连续TPVB均能有效缓解VATS术后急性疼痛,但连续TPVB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推荐其为VATS围术期镇痛首选方案。(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东,石翊飒[7](2019)在《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目前患儿腹股沟区手术中应用较广的麻醉模式,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与之衔尾相随。本文拟对近年来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 block,IINB)用于患儿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IINB用于围术期镇痛现状髂腹下神经(iliohypogastric nerve,IHN)源于T12—L1,皮支分布于臀外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髂腹股沟(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罗志芳,林洁,胡兰玉,刘艳艳,黄定桂[8](2019)在《术前采取耳穴压豆配合心理疏导提高肛肠疾病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心理疏导提高肛肠疾病患者临床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至我院肛肠科住院2012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择期开台和接台手术两大类,择期开台的1034例手术患者为实验组,接台978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术中每30 min及术后48 h内访视患者2次,对照组常规配合,实验组术前30 min开展耳穴压豆并辅以心理疏导。结果:镇痛效果、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发生便秘、尿潴留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采取耳穴压豆配合心理疏导能提高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邵兵,郑晶晶,李思阳,刁玉刚[9](2018)在《探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照护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探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护理角色,回顾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的全方位镇痛健康教育指导,突出了护士在镇痛治疗中的基础作用。护士参与围术期镇痛管理不仅减轻了临床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同时也优化了镇痛管理流程,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镇痛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且围术期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提供舒适化麻醉,术后加强镇痛随访,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极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提高了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B)》期刊2018年12期)
霍红艳,肖水亮,王德亮[10](2018)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手术围术期镇痛的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较为常见治疗术式,术后因剧烈疼痛而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异常等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因此围术期的镇痛治疗至关重要。虽然传统的静脉镇痛及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但也伴随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随着麻醉镇痛技术的发展,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术中稳定生命体征及术后镇痛均有明显效果,但传统阻滞方法易出现穿刺失败等并发症[3]。近年来本(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围术期镇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1997年由丹麦大学Kehlet教授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采取围术期一系列管理措施,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也曾被称为促进手术后康复程序(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s, ERPs)~([1])。随着ERAS理念的发展,麻醉学逐渐向围术期医学转变,麻醉科医师在围术期疼痛管理、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围术期镇痛论文参考文献
[1].郑博,许冠华,夏超,叶家宽.塞来昔布联合汉防己甲素对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评价[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
[2].余宛潼,邱圣杰,吴秀英.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3].刘志英,董有静,李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4].张月嵘,陈劼,万园园,邱爽.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现状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
[5].王彦,樊素雄.地佐辛围术期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术后烦躁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新疆医学.2019
[6].罗太君,高广阔,李坤,刘伟.不同胸椎旁神经阻滞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镇痛效果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9
[7].张东,石翊飒.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8].罗志芳,林洁,胡兰玉,刘艳艳,黄定桂.术前采取耳穴压豆配合心理疏导提高肛肠疾病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
[9].邵兵,郑晶晶,李思阳,刁玉刚.探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照护思路[J].医学与哲学(B).2018
[10].霍红艳,肖水亮,王德亮.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手术围术期镇痛的效应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