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土论文-王树军

沼泽土论文-王树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沼泽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林口林业局,沼泽土,成土过程,理化特征

沼泽土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军[1](2016)在《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沼泽土及泥炭土成土过程与理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阐述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口林业局沼泽土及泥炭土的成土过程与理化特征。(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6年02期)

辜运富,郑有坤,Petri,Penttinen,王宪斌,张小平[2](2014)在《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嗜冷细菌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低温纯培养手段、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和克隆测序,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可培养菌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和产低温酶特性。从3块采样地的土样中分离到47株表型各不相同的菌株。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的可培养低温菌高度相似于分离自极地、高山冻土和冰川等低温环境的嗜冷菌。47株菌分属于4个不同的群,包括高GC含量群、低GC含量群、Beta和Gama变形菌纲等。革兰氏阳性菌以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主,而革兰氏阴性菌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其他的细菌分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芽孢八迭球菌属(Sporosarcina)、贪噬菌属(Variovorax)、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不同的类群。产低温酶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47株菌中,大多数菌株都能分泌纤维素降解酶,50%以上的菌株具有蛋白酶活性,而以节杆菌的胞外酶产生能力最强。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存在丰富的低温菌类群,在酶学生物技术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龚仓,马玲玲,成杭新,徐殿斗,刘应汉[3](2012)在《典型农耕区黑土和沼泽土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特征是其风险评价和土壤修复的基础。分别以黑龙江省典型的农耕黑土和沼泽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获得>4 000、4 000~2 000、2 000~1 000、1 000~250、250~53和<53μm 6个粒级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了本土和各级团聚体颗粒中Cr、Cd、As和Pb的含量,并对其颗粒组分布特征及对有机碳的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2种土壤中的重金属Cr、Cd和Pb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而As则存在明显的流失。除了黑土中的As和Pb外,其他重金属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加而呈现富集减弱的趋势。其中,Cr和Cd主要趋向分布在粉-黏团聚体(<53μm)颗粒中;Pb在黑土中易赋存于1 000~2 000μm大团聚体中,在沼泽土中则富集于53~250μm的微团聚体中;As不但趋向被吸附在53~250μm的微团聚体中,而且在黑土中也容易被吸附在>1 000μm的大团聚体中。金属质量负载计算表明,大粒径颗粒组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总体贡献较大。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升高,Cr和Cd分布与颗粒有机碳含量正相关,黑土中As的分布与颗粒中有机碳含量负相关而在沼泽土中呈弱正相关,Pb的分布则与有机碳含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王宪斌[4](2012)在《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土嗜冷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湿地位于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土壤微生物由于受到高海拔条件下高寒、缺氧、降水少、日照长和辐射强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组成。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是海洋、极地环境、冰川冻土下的嗜冷菌。而对若尔盖高原湿地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嗜冷菌研究还未见到报道。本论文以若尔盖高原湿地典型沼泽土为研究对象,应用纯培养技术、非培养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土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碳氮、嗜冷菌酶活性、可培养嗜冷菌系统发育以及嗜冷菌多样性等。结果如下:1.本实验结果显示由于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不同采样点的土壤养分不同,因而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也不相同。8个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性质、可培养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量碳氮都有一定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量碳仅与可培养细菌数量以及DGGE图谱香农指数(Shannon Wiener diversity index)相关,与土壤理化性质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微生物量氮主要与土壤有机质和香农指数相关,微生物碳氮是反映微生物活性的有效指标,8个采样点的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值最高的土样E011也具有最大的香浓指数,说明若尔盖湿地细菌类群越丰富的土样其微生物活性也越高。2.本研究对16株嗜冷菌进行低温条件下产纤维素降解酶、酪蛋白酶、酯酶、几丁质酶的能力测定发现,16株嗜冷菌均具有产生低温酶的能力,且所有菌株都能产生纤维素降解酶。说明纤维素作为嗜冷菌的营养物质之一在微生物生长发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REGP1具有良好的产纤维素降解酶能力,REGP3、REGP13且有良好的产酪蛋白酶能力,REGP2、REGP16具有良好的产酯酶能力,REGP10具有良好的产几丁质酶能力,因此,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土中蕴藏着极其丰富多样的产低温酶微生物资源,是理想的酶源。3.从最初4℃培养得到的87株菌中通过生长温度试验筛选到37株嗜冷菌,由于嗜冷菌的定义是必须生活在低温条件下,在0℃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不超过15。C,最高温度不超过20℃的微生物;即只有42%的耐低温菌能称之为嗜冷菌。将37株菌进行四种酶酶切分析,只有16株菌具有不同的酶切带型,分离到的菌株中43%的菌具有不同的DNA组成,随后进行16srDNA测序。4.通过对嗜冷菌的分离纯化及系统发育研究,我们发现先富集再涂板的培养方法比直接涂板所得到可培养嗜冷菌具有更高的分离数量,更有助于嗜冷菌的分离。分离得到的16株嗜冷菌中,37.5%为革兰氏阳性菌,62.5%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得到的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15℃。可培养嗜冷菌有6株来自E011,2株来自B011,3株来自D011,1株来自G011,3株来自H011,它们具有较高DGGE多样性指数。分离菌株经16SrDNA序列测定后,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可培养革兰氏阳性嗜冷菌分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芽孢八迭菌属(Sporosarcina.)叁个属细菌。革兰氏阴性嗜冷菌分属于β-变形菌纲的贪噬菌属(Variovorax)、詹森氏菌属(Janthinobacterium);γ-变形菌纲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其中β-,γ-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是优势菌属占总菌数比重最大,对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可培养低温微生物多样性贡献最多。其次是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本研究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是菌种保藏的天然场所,其可培养低温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5.通过对该地区细菌多样性研究发现,大部分细菌都属于非培养细菌。条带X7-1与非可培养草酸杆菌科(Uncultured Oxalobacteraceae)十分相似,而条带X7-3与鞘脂捍菌目(Sphingobacteriales)的细菌非常相似,说明Uncultured Oxalobacteraceae和Sphingobacteriales可能是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这种独特的地理形势的优势细菌。条带X7-4与β-变形菌纲的詹森氏菌属(Janthinobacterium sp.)聚到一起,该菌属在可培养嗜冷菌分离中也得到了。说明DGGE技术对于可培养嗜冷菌的分离也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李英臣,宋长春,侯翠翠,宋艳宇[5](2010)在《不同氮输入对湿地草甸沼泽土N_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0:0mg·g-1,N1:0.1mg·g-1,N2:0.2mg·g-1,N3:0.5mg·g-1)湿地草甸沼泽土N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规律。整个培养期(23d)内,N0、N1、N2和N3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为91.12、133.02、147.75和303.45μg.kg-1,随氮输入量增大而增大,表明氮输入对N2O排放产生促进作用;氮输入处理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期除最后培养阶段外均低于对照,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氮输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降低,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微生物量氮随氮输入量增大呈线性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表明氮输入影响土壤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具体影响机理须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张可,陈强,赵珂,王文跃,朱雪梅[6](2010)在《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细菌16S rDNA PCR-RFLP和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分离获得66株细菌,在16S rDNA PCR-RFLP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22株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构建了供试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在78%相似性水平处,除REG14,REG20,REG22和REG55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分为8个遗传群,其中,群Ⅰ和群Ⅳ最大,均有15个菌株,其次是群Ⅷ,由11个菌株组成,其余21个菌株分布于5个群内。对22个代表菌株16SrDNA全序列系统发育表明,这些菌株分布于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支。其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主,其余菌株分布于Lysinibacillus属、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等7个属。(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12期)

赵红梅,王健,于晓菲,吕宪国,王国平[7](2010)在《叁江平原沼泽土中多环芳烃分布及火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叁江平原沼泽土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沼泽土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沼泽土中共检测出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和芘8种PAHs,其总含量为365.4~975.4ng/g,平均值为(850.7±126.2)ng/g。与中国东北其他地区沼泽土相比,其低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摩天岭雨养泥炭沼泽土中的PAHs含量。检测出的PAHs以低环为主,在不同成分中萘、芴、菲的含量较高;不同采样点中,有火烧迹象沼泽土中的PAHs含量高于无火烧迹象的沼泽土。为验证火烧的影响,进行了土壤热处理后PAHs变化的试验,结果显示,经热处理后的沼泽土中PAHs的总量及各成分的含量均高于未经热处理的沼泽土。火烧是影响叁江平原沼泽土中PAHs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李英臣,宋长春,刘德燕,王丽[8](2009)在《不同氮输入梯度下草甸沼泽土反硝化损失和N_2O排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设计N0,N1,N2,N3 4种氮输入梯度,净氮输入量分别为0,1,2和5 mg/g,采用乙炔抑制技术,研究草甸沼泽土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结果表明:培养期间(23 d)N1,N2和N3梯度的N2O排放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2.55,7.59和4.04μg/(kg.h),反硝化损失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1.52,9.87和3.10μg/(kg.h),二者均明显高于对照(N0)〔0.09和0.10μg/(kg.h)〕;但高氮输入(N2和N3梯度)会对N2O排放速率和反硝化损失速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梯度增大而加强,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24 h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氮输入梯度升高而增大,表明氮输入初期能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产生激发效应;但在整个培养期,有机碳矿化速率却随氮输入增加而降低,表明只有适当的氮输入才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过量氮输入反而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9年09期)

李丽华,陈轮,高盛焱,邵庆春,陈国双[9](2009)在《叁江平原沼泽土微观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微观形态、微结构特征、粒度分析、土颗粒间的排列方式、孔隙大小分布、有机质含量以及矿物成分等方面对叁江平原的两种沼泽土和北京翠湖湿地土进行了一系列微观结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沼泽白土和翠湖湿地土与一般软土性质相似,但沼泽黑土含水率、液性指数、孔隙比、孔隙数量、孔径和孔隙体积远远大于沼泽白土和翠湖湿地土,有机质含量最大,特性明显突出。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对沼泽土特性的认识,可为沼泽地陷落体救助和沼泽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等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9年08期)

张可[10](2009)在《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细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若尔盖高原采集了11个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样,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了细菌数量特征,进而分离纯化得到了66株细菌,其中,分离自沼泽土壤35株,草甸风沙土31株,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显微观察。在此基础上,采有BOX-PCR,16S-23S rDNA和16S rDNA PCR-RFLP技术研究了供试菌株的遗传特性,进而选取22个代表菌株测定16S rDNA全序列对其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沼泽土壤的细菌数量高于草甸风沙土,其中,以5号沼泽土数量最大,为22.56×10~5cfu·g~(-1);11号草甸风沙土数量最少,仅为0.73×10~5 cfu·g~(-1)。细菌垂直分布明显,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细菌数量均随着土层加深,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从分离菌株的培养特征看,分离供试菌株在培养基上生长的速度有明显不同,培养时间为24h至4-5d,但形成的落形态特征没有明显差异。菌落多为圆形,浅黄色或乳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对66株菌显微观察显示,菌株多为杆菌,G~+占总数的63.64%;个别菌株为球菌。3.采用BOX-PCR和16S rDNA PCR-RFLP,IGS PCR-RFLP对分离的66株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BOXAIR-PCR分析中,在76%相似性水平上,66个菌株被分为10个遗传群;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在78%相似性水平处,除REG14,REG20,REG22和REG55和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分为8个遗传群;在73%的相似性水平处,IGS PCR-RFLP将供试菌株分成了9个遗传群。在78%相似性水平处,除REG14,REG20,REG22和REG55和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分为7个群。4.对22个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全序列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布于10个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支。其中,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主,其余菌株分布于Lysinibacillus属、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等7个属。(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沼泽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低温纯培养手段、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和克隆测序,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可培养菌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和产低温酶特性。从3块采样地的土样中分离到47株表型各不相同的菌株。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的可培养低温菌高度相似于分离自极地、高山冻土和冰川等低温环境的嗜冷菌。47株菌分属于4个不同的群,包括高GC含量群、低GC含量群、Beta和Gama变形菌纲等。革兰氏阳性菌以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主,而革兰氏阴性菌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其他的细菌分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芽孢八迭球菌属(Sporosarcina)、贪噬菌属(Variovorax)、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不同的类群。产低温酶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47株菌中,大多数菌株都能分泌纤维素降解酶,50%以上的菌株具有蛋白酶活性,而以节杆菌的胞外酶产生能力最强。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存在丰富的低温菌类群,在酶学生物技术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沼泽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树军.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沼泽土及泥炭土成土过程与理化特征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6

[2].辜运富,郑有坤,Petri,Penttinen,王宪斌,张小平.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嗜冷细菌系统发育分析[J].湿地科学.2014

[3].龚仓,马玲玲,成杭新,徐殿斗,刘应汉.典型农耕区黑土和沼泽土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解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2

[4].王宪斌.若尔盖高原湿地沼泽土嗜冷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5].李英臣,宋长春,侯翠翠,宋艳宇.不同氮输入对湿地草甸沼泽土N_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

[6].张可,陈强,赵珂,王文跃,朱雪梅.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细菌16SrDNAPCR-RFLP和系统发育分析[J].生态学报.2010

[7].赵红梅,王健,于晓菲,吕宪国,王国平.叁江平原沼泽土中多环芳烃分布及火烧的影响[J].湿地科学.2010

[8].李英臣,宋长春,刘德燕,王丽.不同氮输入梯度下草甸沼泽土反硝化损失和N_2O排放[J].环境科学研究.2009

[9].李丽华,陈轮,高盛焱,邵庆春,陈国双.叁江平原沼泽土微观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

[10].张可.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和草甸风沙土细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沼泽土论文-王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