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策略研究邵靖珉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策略研究邵靖珉

(太原供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智能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多,为做好这些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主要存在的危险点,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最后并探析了新时期智能变电站对运维技术的新要求,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危险点;防治策略;技术要求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推进,投运的智能变电站数量暴增,智能变电站自身的存在的隐患和危险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隐患防范,及时消除智能变电站在一、二次设备、通讯网络和操作过程中的隐患和缺陷,减少智能站的事故,保障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

1、智能变电站隐患危险点

1.1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典型“三层两网”网络结构,即由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将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相关联,实现智能变电站相关功能。通过信息共享,站内不重复采集保护故障信息和远动信息,确保变电站内信息的唯一性。

1.2智能变电站的危险点

智能变电站主要特征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各IED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GOOSE信息传输机制实现。

而随着Internet技术的广泛使用,E-mail,Web和PC的应用日益普及,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和黑客也日益猖獗,电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意味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的安全,但是构成电力信息基础的IED装置及各种应用系统都没有安全内核,应用系统采用Windows平台较普遍,安全隐患较大,主要见于以下几种:

(1)网络层安全隐患。TCP/IP协议采用明文进行数据流传输。由于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包括口令、密码等在网络上是公开的,很容易被窃听、伪造和篡改。

源地址欺骗。由于数据包明文发送并容易被捕获,其中,源IP地址段就可能被直接修改成其他主机的IP地址,所有面向该IP地址的服务及会话都会面临危险。

源路由选择欺骗。攻击者通过提供伪源IP地址,使得目标主机的返回信息以一条到达伪源IP地址主机的路由传输,从而获得源主机的合法服务。

TCP序列号欺骗。TCP通过向所传递的所有直接分配序列号和对收到的数据提供确认,来保证可靠的数据传送。如果TCP序列号可以被预测,那么攻击者就可以与目标主机建立连接并传送虚假数据。

(2)应用层安全隐患。明文传输。远动的遥测、遥信、遥控信息以及电量信息均为明文传输,厂站信息存在被窃听、截收以及修改的风险。

缺乏认证。召唤数据及控制命令缺乏认证机制,使得非法访问破坏信息完整性、破坏系统可用性、冒充、重放均成为可能。

2、智能变电站的隐患防治

2.1智能变电站“两票”隐患防治

与传统变电站一致,智能变电站同样存在倒闸操作票的填写与编制过程中造成的隐患,工作票、操作票的管理一直是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智能变电站由于新增了过程层设备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网络交换机、设备在线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因此不但应建立完善命名、编号的台账,还应备份各种参数设置,以防止由于设置信息丢失而造成的设备异常;且各类现场工作还应纳入“两票”管理范畴,如这些设备检修需要将一次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时,应填用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等。此外,由于智能变电站大量应用软压板,因此软压板的投退也应纳入操作票管理范畴。监控界面上的保护软压板应有明确且在本间隔唯一的编号,在后台机操作前需输入间隔编号及压板编号确认操作无误。监控后台应具备监视和操作保护装置保护软压板状态的功能,包括保护功能投入软压板(如差动保护软压板、距离保护、零序保护、投互联、投分列)和保护出口软压板(如跳闹出口、失灵启动、重合闹出口)。

2.2智能变电站操作隐患防治

智能变电站现场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顺序控制操作(以下简称“顺控操作”)来完成。遥控操作、顺控操作的设备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

智能变电站具备一键式顺控操作的功能,而顺控操作也应填写操作票,并具备操作、监护双机操作条件,操作项目应保证安全、可靠、正确。此外,顺控操作前应强制预演。顺控操作执行时,监控后台应以规范的操作票模式显示顺控票,逐步显示每步操作进程,并与站端方式保持一致。顺控操作结束后,现场运行人员应核对设备最终状态并检查无异常信息后完成此次操作。当顺控软件功能发生异常时,严禁使用顺控操作,同时应将异常情况上报技术管理部门。对于过于简单、不常用、非典型的操作任务不应列入顺序控制操作的范围。

3、智能变电站对运维技术的新要求

在目前值班员参与变电站的管理过程中,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截然不同的两大类工作:一种是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性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如相关电气设备的手动合闹、倒闸等操作。另外一种是相对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但是相对繁琐的工作,如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但是一旦这类工作处理得不好,也容易造成变电站不能安全稳定运行。

而随着智能电网新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转变成智能变电站,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分散在各个变电站的变电站运行维护任务,如变电站的控制操作,视频监控等工作任务,开始集中到了远端枢纽变电站或远方控制中心进行集中控制。目前,智能变电站中的值班工作主要有以下两部分内容:

(1)进行变电站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的监控,数据记录工作,这部分工作由运行值班员远程操作就能实现。

(2)变电站巡视,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发生事故后能快速消除故障,这部分工作由变电站操作班来实现。

因此,智能化变电站中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以及一、二次系统之间相互融合关联,多种应用相互关联,对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技能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运行维护人员后备力量缺乏,人才断层问题出现,业务知识面和处理事故异常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因此在确保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还应高度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做好高素质运维队伍建设,使运维人员熟悉智能变电站相关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及策略、配置方案、应用模型、验收标准、运维特点、注意事项以及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4、结语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技术发展的新产物,其智能设备间光纤互联和软压板等技术应用,使得二次系统构成复杂,技术复杂,对人员要求较高。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发生事故层出不穷,有必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安全策略层面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运检机制,减少智能站的事故,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运平.变电运维站规范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6-27.

[2]曾之贵.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4(7):11-13.

[3]仝海梅.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控制探讨[J].科技风,2014(22):19-20.

标签:;  ;  ;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策略研究邵靖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