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块茎堇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块茎堇菜,数字化标本,叶片形态,分类地位
块茎堇菜论文文献综述
苏雪,侯云云,高婷,王亚莉,孙坤[1](2018)在《基于数字化标本和种群形态变异特征试论块茎堇菜的分类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块茎堇菜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一种特有两型闭花植物,目前其分类地位存在诸多争议。据此,本文对块茎堇菜及其近缘类群鳞茎堇菜的主要数字化标本以及同域分布的几个自然种群的叶片形态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数字化标本被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集群,一个集群符合块茎堇菜的叶片形态,另一集群则符合鳞茎堇菜;同样,同域分布的6个自然种群也分为两个集群。此外,叶片形态变异分析还显示叶片先端和叶基部形态参数ΔW、AL、BL和LWR在块茎堇菜/鳞茎堇菜同一类群不同种群间或种群内变异幅度较小且较为稳定,然而它们在不同类群间差异却极为显着(P<0.01)。因此,块茎堇菜和鳞茎堇菜理应作为两个不同的类群处理,这也表明叶片形态特征完全可以作为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重要分类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高婷[2](2017)在《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分类地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地区的特有植物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由于其地理分布范围相近,形态结构相似,且具有相同且独特的繁育系统,而它们在叶片形态上又存在着的较为的明显差异,使得研究学者们对其分类地位的讨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我国3个主要的数字化标本平台中的所有鳞茎和块茎堇菜的标本进行了叶形态的研究,并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居群做了形态学、ITS和psb A-trn H序列以及SSR分子标记分析,从形态差异和遗传变异程度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以明确块茎堇菜和鳞茎堇菜的分类地位。所得结果如下:1.基于叶片形态的堇菜标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堇菜标本按叶形分为两部分,在各地区内或不同地区间叶片形态变异的比较得出:同种堇菜中相对稳定的反映叶片先端和基部形态的叶形参数△W、AL、BL以及LWR值在两种堇菜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居群水平上对同域分布两种堇菜的叶片形态研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两种堇菜的叶形在居群内或种内不同居群间的分化不大,主要是种间的差异。因此,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叶片形态性状较为稳定,可用作其分类依据。鳞茎堇菜叶片为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浅心形;块茎堇菜叶片肾形,先端钝,基部心形。2.对不同地区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11个个体的ITS序列和psb A-trn H序列进行测序,并采用邻接法分别构建了ITS序列和psb A-trn H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基本按种类聚为两支,而且属于同域分布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也没有因为可能的杂交而聚在一起。基于ITS和psb A-trn H序列的部分堇菜属植物的系统发育表明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虽聚在一支,关系较近,但其遗传距离水平仍在种之上。而且它们与合生托叶组的其他类群聚于不同的分支中,虽然原有的分类研究多将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归于合生托叶组,本研究建议将它们从此组中移出另做处理。3.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6个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居群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结果得出,块茎堇菜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鳞茎堇菜,居群间的分化程度则低于鳞茎堇菜。UPGMA聚类分析表明6个居群聚为两支,PCo A分析的结果类似,表明同域分布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各自分为两组,种间界限明显。基于以上研究,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在叶片形态、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种间界限,基于ITS和psb A-trn H序列的系统发育结果也表明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有各自的分化方向。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作为两个物种处理。(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侯云云[3](2016)在《块茎堇菜繁育系统及散布体萌发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繁育系统是当今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其中交配系统是核心。同一植株不同的交配系统会产生遗传组成不同的散布体,散布体的萌发特性代表着与环境的适应性机制。植物的繁育系统和散布体类型及其萌发特性对种群的维持和更新具有重要作用、对种群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为青藏高原及其边缘高海拔环境下特有的低矮草本植物。该种具有极其独特的繁育系统,可于不同时间形成开放的开放(chasmogamous,CH)花和专性自交的地上、地下闭锁(cleistogamous,CL)花叁种类型的花。其不仅可以通过CH种子、地上和地下CL种子进行有性繁殖,还可以通过鳞茎进行无性繁殖。本文主要对块茎堇菜CH花的花部综合特征、繁育系统、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以及散布体萌发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揭示块茎堇菜繁育系统和散布体的萌发特性与其生存的高寒环境间的适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块茎堇菜CH花为两性花,两侧对称,平均单花花期为10.1±0.88 d。花萼5,绿色深裂。花瓣5,白色,基部有绒毛,下瓣宽,倒卵形,具紫色条纹。上瓣和翼瓣各2,无条纹,倒卵形。雄蕊5,花药环生于子房周围,子房1室3心皮。雌雄异位,开花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授粉不会导致花冠的提前闭合,而套网袋隔离传粉昆虫后,其单花花期显着延长,说明块茎堇菜的CH花寿命具有可塑性,可通过延长花寿命确保成功繁殖。经观察鉴定,其主要传粉昆虫为蜜蜂科(Apidae)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锤角叶蜂科(Cimbicidae)的锤角叶蜂(Abia sp.)和胡蜂科(Vespidae)胡蜂(Vespa sp.)。(2)块茎堇菜CH花开花1-4 d,花粉活力均在80%以上,5 d之后花粉活力有所减弱,且减弱速度较快,花药黄色加深,第8 d花粉活力仅有3.8%,雄蕊干燥呈浅褐色,不再紧贴花柱。开花第1 d的CH花柱头没有可授性,开花后的第3 d-8d柱头嫩绿色,具有较强的可授性,开花9 d柱头可授性开始减弱,第10 d所检测柱头部分不具可授性。雄蕊先熟,花粉高活力期与柱头可授期有6 d的重迭。(3)块茎堇菜CH花的花粉-胚珠比为772.56±49.30,依据Cruden的标准,属于兼性异交型;按Danfi的标准,其异交指数为5,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结合套袋授粉实验结果,判定CH花主要进行异交,自交亲和,依赖传粉者,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此外,对四个自然居群的块茎堇菜CH花进行异花补充授粉实验,发现仅在最高海拔3292 m处退化草甸处存在花粉限制。(4)块茎堇菜鳞茎于5/15℃、5/20℃、15/25℃(光照/黑暗=12 h/12 h)下萌发30 d,其萌发率均可达85%以上。3种类型的种子大小无显着性差异,在不同变温条件下萌发60 d萌发率都较低,地上CH种子和地上CL种子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5.56%(15/25℃)、33.33%(5/20℃),而地下CL种子最高萌发率仅为7.78%(15/25℃)。划破种皮和分别低温层积1、2、4个月都能够有效的促进块茎堇菜地上CH和地上、地下CL种子的萌发。此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也能够有效的打破地上CH种子和CL种子的休眠,经过16个月储藏的方法也能提高地下CL种子的萌发率,但不是特别显着。表明,地下CL种子属于深度生理休眠,地上CH和CL种子属于非深度生理休眠。(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吴琼[4](2016)在《青藏高原东缘两型闭花植物块茎堇菜繁殖对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繁殖是生物持续生存和成功繁衍最基本的行为和过程,也是植物生活史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通过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繁殖对策可以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在该生境中的生殖潜能。开花物候、种子扩散等都与植物的繁殖成功密切相关,对植物种群的维持和更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闭花受精植物类群繁殖对策的研究仍然缺乏实验证据。块茎堇菜是青藏高原东缘特有的两型闭花植物,同一植株上可同时形成开放花、地上和地下闭锁花,为研究混合交配系统植物的繁殖适应提供了极好的材料。因此,本文以块茎堇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块茎堇菜在不同海拔和生境下种群的开花物候和繁殖特征、地下闭锁花的扩散特征,旨在探明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有何繁殖对策以及其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机制,从而为揭示混合繁育系统,特别是两型的闭花受精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块茎堇菜种群开放花花期集中在5月底到6月下旬,花期持续时间12~15天左右。随着海拔的升高,块茎堇菜的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均延迟,且开花振幅为低海拔处高于高海拔处。生境对块茎堇菜的花期物候也有显着影响,表现为块茎堇菜的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在光照充足的草甸和土丘生境中,早于光照受到限制的灌丛和林缘生境;开花振幅也为草甸和土丘生境中高于灌丛和林缘。此外,在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中,块茎堇菜均为“集中开花模式”,这可能是在各种选择压力下形成的对其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2.块茎堇菜既可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克隆繁殖。同一植株上既可以产生CH花和地上CL花,又可以产生地下CL花,且3种花均可结实并产生种子。在这3种有性繁殖方式中,每块茎堇菜产生地上CL花的数目最多,地下CL花次之,CH花最少;而由3种花结实后每果实产生的种子数则为CH花种子>地上CL花种子>地下CL花种子。块茎堇菜的克隆繁殖表现为可以通过主根上的鳞茎、匍匐茎节间以及匍匐茎末端的新鳞茎等多种方式产生克隆后代,但主要以匍匐茎末端的新鳞茎萌发产生分株为主,这有效地避免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对分株的威胁。3.随着海拔的升高,块茎堇菜产生CH花及其种子的数目显着减少,地下CL花及其种子数显着增多;地上CL花及其种子数则表现为在海拔2700~3300m的范围内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多,若海拔继续升高,地上CL花数及其种子数则显着减少。由此可知,海拔对块茎堇菜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块茎堇菜对CH的投资减少,而对地上地下CL花的投资逐渐加强,但随着海拔的进一步升高,块茎堇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地下闭锁花和鳞茎的繁殖中。4.块茎堇菜的有性及无性繁殖对异质性资源均响应明显。在有性繁殖中,CH花和地下CL花的响应最为明显。草甸生境光照充足,但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主要以CH花的繁殖为主,地下CL花的繁殖受到限制;土丘生境光照充足、资源丰富且土壤疏松,因此其CH花和地下CL花的繁殖均占优势;灌丛生境因其光照受限,在群落垂直结构中属于下层的地被层,块茎堇菜产生地下CL花的种子数是4种生境中最高的。地上CL花的数目在4种生境中则无显着差异。此外,块茎堇菜产生鳞茎的数目为土丘>林缘>灌丛>草甸。5.块茎堇菜地下CL花着生在地下匍匐茎茎节上,其种子通过匍匐茎的延伸进行扩散。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扩散距离逐渐减小。可见,随着环境条件更加恶劣,块茎堇菜倾向于将种子保留在母株附近,从而在母株附近有利的微环境中保存后代。6.生境对块茎堇菜地下CL花种子的扩散影响显着。在土壤疏松,群落总盖度较低的土丘生境中,地下CL花种子的扩散距离最远;而草甸生境因植物种类多样、群落总盖度较高,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种间竞争;再加之人类活动、动物的采食和践踏等干扰使得草甸土壤质地坚硬,多板结,其扩散距离是4种生境中最近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郝楠,苏雪,吴琼,常立博,张世虎[5](2016)在《青藏高原东缘块茎堇菜鳞茎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为青藏高原特有两型闭锁花植物,属多年生草本,具独特的混和交配系统,既可通过早春开放花异花受精和夏季地上地下闭锁花自花受精有性繁殖,还可通过秋季新鳞茎无性繁殖产生后代。高山环境下,异花受精常因花粉限制而无法正常进行,自花受精和克隆繁殖成为保障植物种群正常繁衍的不二之选,而克隆繁殖更能在植株资源消耗最小的情况下保障子代的存活。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的混合繁育植物块茎堇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生长期内鳞茎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性,以及植株如何权衡鳞茎的资源分配以适应个体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块茎堇菜生活史阶段的鳞茎分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鳞茎分配与个体大小呈极显着负幂指数相关关系(P<0.01),个体越大,鳞茎分配越小;反之,个体越小,鳞茎分配越高。即块茎堇菜对鳞茎的资源投入受个体大小的制约,通过鳞茎分配比例的高低响应植株自身资源状况的变化,保障在高寒环境下植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该研究结果为高山植物克隆繁殖的生活史进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6年06期)
郝楠[6](2015)在《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分配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植物的混合繁育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繁殖分配对混合繁育系统的表达非常重要,反映了植物对混合繁殖方式的选择和权衡。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特有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史阶段资源分配在不同繁殖方式上的权衡开展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其在不同生长阶段、海拔、生境下的繁殖分配以及个体大小对繁殖分配的影响,旨在为高寒环境下混合交配系统的繁殖适应和选择进化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1)块茎堇菜大体经历开放花盛花期、开放花向闭锁花转化时期、地上闭锁花形成期、闭锁花盛花期、鳞茎盛期5个生长阶段。在开放花盛花期,植株以开放花有性繁殖为主,闭锁花尚未形成或刚刚发育。在开放花向闭锁花转化时期和地上闭锁花形成期,开放花结实,地上、地下闭锁花逐渐增多。在闭锁花盛花期,地上、地下闭锁花最多并且部分结实,新鳞茎开始发育。在鳞茎盛期,偶尔有开放花,闭锁花大量结实,新鳞茎最多,保障越冬。在开放花盛花期,块茎堇菜对开放花的投资远高于地下闭锁花,在开放花和地下闭锁花间存在权衡,以开放花为主。闭锁花盛花期,总有性繁殖投资高于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中地上闭锁花的投资略低于地下闭锁花。植株在有性和无性繁殖、地上和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间存在权衡,以闭锁花为主,辅以鳞茎双重保障延续。(2)随海拔升高,总生物量、繁殖投资下降。在开放花盛花期,总生物量在不同海拔间变化较大。其中投入到有性繁殖的开放花投资高于地下闭锁花,且开放花占总繁殖比重随海拔升高而上升。低海拔区域,植株以开放花和地下闭锁花为主,高海拔区域以开放花为主,即在开放花和地下闭锁花间存在权衡。在闭锁花盛花期,总生物量海拔间变化较小。其中投入到无性繁殖的投资低于有性繁殖,且无性繁殖占总繁殖比重随海拔升高而上升。有性繁殖中,地下闭锁花投资略高于地上闭锁花,且地下闭锁花占有性繁殖的比重随海拔升高而上升。低海拔地区,植株以地上和地下闭锁花闭花受精为主,高海拔地区以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和鳞茎无性繁殖为主。即在有性和无性繁殖、地上和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间存在权衡。(3)不同生境下,总生物量、繁殖分配基本上在退化土丘最高,嵩草草甸最低。但闭锁花盛花期地上闭锁花分配在金露梅灌丛最高。开放花盛花期,总生物量在生境间变化较大。其中投入到有性繁殖的开放花投资高于地下闭锁花。在不同生境中,植株通过权衡有性繁殖资源的分配,以开放花为主要有性繁殖方式,辅以地下闭锁花完成繁殖过程。闭锁花盛花期,总生物量在生境间变化较小。其中投入到有性繁殖的投资远高于无性繁殖。在有性繁殖中,地上闭锁花投资略低于地下闭锁花。不同生境下,植株通过权衡有性和无性繁殖、地上和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选择闭锁花闭花受精为主要的繁殖方式,辅以鳞茎繁殖子代。(4)开放花盛花期,开放花、地下闭锁花的繁殖分配受个体大小制约,且开放花和地下闭锁花间存在权衡,以开放花为主;闭锁花盛花期,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分配、鳞茎无性繁殖分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且地下闭锁花和鳞茎间存在权衡,以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为主。综上,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通过对不同繁殖方式的权衡(营养和繁殖、有性和无性繁殖、开放花和闭锁花有性繁殖、地上和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和繁殖分配比例的变化(随生长期、海拔、生境、个体大小变化),以最佳的繁殖策略适应时间、空间以及资源状况的变化,为其在高海拔严酷、多变的环境中正常生存和延续后代提供繁殖保证。(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郝楠,苏雪,吴琼,常立博,张世虎[7](2015)在《祁连山高寒草甸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特有的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是典型的两型闭锁花结实植物,通过开放花、地上、地下闭锁花进行有性繁殖。为探讨其如何通过繁殖资源权衡适应高海拔环境,选择祁连山高寒草甸3个海拔梯度下块茎堇菜为对象,研究了其闭锁花盛花期的繁殖分配特征。结果发现,1)块茎堇菜营养生长和繁殖间、地上和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分配间存在权衡关系,有性和无性繁殖间可能存在权衡;2)块茎堇菜的有性繁殖分配具个体大小依赖性,与个体大小呈负幂指数相关;3)随海拔升高,总生物量显着减小(P<0.05),总有性繁殖分配下降,其中地上闭锁花繁殖分配下降,但地下闭锁花繁殖分配略有上升。繁殖方式也随海拔发生变化,在低海拔(2 800 m)以地上闭锁花为主,高海拔(3 100 m)以地下闭锁花和鳞茎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堇菜可能通过权衡地上和地下闭锁花的资源分配来获得最大的繁殖成效,以适应高海拔环境变化,保障在高寒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孙坤,孙文斌,苏雪,虎瑞,巩明明[8](2010)在《青藏高原东缘块茎堇菜克隆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东缘甘南地区不同生境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4个居群的克隆多样性.结果表明块茎堇菜具有很高的克隆多样性,平均克隆大小(NC)均值为1.1029,Simpson指数(D)平均值为0.9921,不同基因型比率(PD)平均值为0.9081,块茎堇菜居群都为多克隆居群.4个居群内的基因型都为局限基因型,未发现广布基因型,居群间克隆多样性分化明显.克隆多样性各项指数与生境特征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巩明明[9](2009)在《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植物己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对克隆植物的研究长期以来只局限于克隆性所导致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影响方面,如匍匐茎和根茎类草木植物的生理整合、觅食行为和构型的灵活性等,却很少有研究从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两个方面同时考察克隆植物繁殖对策以及自然状态下两种繁殖方式间的资源分配策略及其对克隆植物的适应进化与遗传方面的影响。本研究从青藏高原特有克隆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对策入手,较全面的研究块茎堇菜主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效率、种子萌发特性及其适应性意义;克隆繁殖能力以及对异质性资源的适应性;不同生境中,生物量分配模式,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权衡,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旨在探明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对策以及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机制,确定繁殖对策进化的选择压力,为研究植物特殊繁育系统的进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块茎堇菜的有性繁殖方式多样,可以形成开放花种子、地上闭锁花种子以及地下闭锁花种子等叁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具有地上地下结果性,但主要以地上和地下两种类型闭锁花结实为主,地上两种类型的种子通过蒴果弹裂以及蚂蚁搬运进行散布,地下种子随着匍匐茎延伸进行主动扩散,多样的散布机制保证了其在适宜环境中的萌发、生长和繁殖;块茎堇菜叁种种子均有一定程度的休眠,萌发率差异显着,其中,开放花种子萌发率极低,低温(5℃)有助于块茎堇菜种子萌发。这些繁殖特性是块茎堇菜对青藏高原严酷环境的独特适应机制。2、块茎堇菜可以通过主根上的鳞茎、根茎、匍匐茎节间以及匍匐茎末端的新鳞茎等多种方式产生克隆后代,但主要以匍匐茎末端的新鳞茎萌发产生分株为主,这种生长对策有效的避免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对分株的威胁,大大降低了分株的死亡率;块茎堇菜克隆构型对外界环境响应较为明显,在低海拔地区,块茎堇菜有效匍匐茎数量较多,其克隆构型趋向于密集型;随着海拔的升高,块茎堇菜有效匍匐茎数量逐渐减少,导致其分枝角度增大,其克隆构型逐渐向游击型过度;异质性生境中,块茎堇菜通过改变匍匐茎和鳞茎的形态参数,不仅将较多的摄食位点选择性地放置到资源较丰富的微生境内,而且有利于把其末端产生的鳞茎安置在微生境中适当的微斑块上,便于鳞茎萌发产生分株时对资源的获取,具有确定分株空间位置的功能。3、块茎堇菜的繁殖分配对异质性资源响应明显,在群落结构复杂,资源丰富的生境中,块茎堇菜的繁殖趋向于对有性繁殖的投资;而群落结构单一,资源贫乏时,则趋向于对克隆生长的投资。随着海拔的升高,对有性繁殖的生物量分配逐渐减少;而对克隆生长的生物量分配都在增加,但是与海拔高度没有一致性变化。一年内块茎堇菜的总生物量积累与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关,植被覆盖度高,资源相对有限时,生物量积累少;植被盖度低,资源相对充足时,生物量积累多。在CH果期,块茎堇菜根系与茎叶、根系与有性繁殖以及有性繁殖与克隆生长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权衡关系;而在CL果期,块茎堇菜各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难以确定。(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块茎堇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地区的特有植物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由于其地理分布范围相近,形态结构相似,且具有相同且独特的繁育系统,而它们在叶片形态上又存在着的较为的明显差异,使得研究学者们对其分类地位的讨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我国3个主要的数字化标本平台中的所有鳞茎和块茎堇菜的标本进行了叶形态的研究,并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居群做了形态学、ITS和psb A-trn H序列以及SSR分子标记分析,从形态差异和遗传变异程度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以明确块茎堇菜和鳞茎堇菜的分类地位。所得结果如下:1.基于叶片形态的堇菜标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堇菜标本按叶形分为两部分,在各地区内或不同地区间叶片形态变异的比较得出:同种堇菜中相对稳定的反映叶片先端和基部形态的叶形参数△W、AL、BL以及LWR值在两种堇菜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居群水平上对同域分布两种堇菜的叶片形态研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两种堇菜的叶形在居群内或种内不同居群间的分化不大,主要是种间的差异。因此,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叶片形态性状较为稳定,可用作其分类依据。鳞茎堇菜叶片为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浅心形;块茎堇菜叶片肾形,先端钝,基部心形。2.对不同地区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11个个体的ITS序列和psb A-trn H序列进行测序,并采用邻接法分别构建了ITS序列和psb A-trn H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基本按种类聚为两支,而且属于同域分布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也没有因为可能的杂交而聚在一起。基于ITS和psb A-trn H序列的部分堇菜属植物的系统发育表明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虽聚在一支,关系较近,但其遗传距离水平仍在种之上。而且它们与合生托叶组的其他类群聚于不同的分支中,虽然原有的分类研究多将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归于合生托叶组,本研究建议将它们从此组中移出另做处理。3.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6个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居群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结果得出,块茎堇菜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鳞茎堇菜,居群间的分化程度则低于鳞茎堇菜。UPGMA聚类分析表明6个居群聚为两支,PCo A分析的结果类似,表明同域分布的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各自分为两组,种间界限明显。基于以上研究,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在叶片形态、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种间界限,基于ITS和psb A-trn H序列的系统发育结果也表明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有各自的分化方向。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作为两个物种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块茎堇菜论文参考文献
[1].苏雪,侯云云,高婷,王亚莉,孙坤.基于数字化标本和种群形态变异特征试论块茎堇菜的分类地位[J].植物研究.2018
[2].高婷.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分类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3].侯云云.块茎堇菜繁育系统及散布体萌发特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4].吴琼.青藏高原东缘两型闭花植物块茎堇菜繁殖对策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5].郝楠,苏雪,吴琼,常立博,张世虎.青藏高原东缘块茎堇菜鳞茎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性[J].广西植物.2016
[6].郝楠.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分配及其对环境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15
[7].郝楠,苏雪,吴琼,常立博,张世虎.祁连山高寒草甸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分配[J].草业科学.2015
[8].孙坤,孙文斌,苏雪,虎瑞,巩明明.青藏高原东缘块茎堇菜克隆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巩明明.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