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矫论文-蔡逸声

蔡其矫论文-蔡逸声

导读:本文包含了蔡其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济阳郡,家国情怀,紫帽山

蔡其矫论文文献综述

蔡逸声[1](2019)在《根系故园 情满晋江——蔡其矫家书的心灵启迪》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2月11日是大诗人蔡其矫的百年诞辰日,来自北京、福建、浙江、海南和香港等地的蔡其矫研究者、作家及蔡其矫亲属,如期汇聚紫帽镇园坂村济阳楼,参加蔡其矫诗歌馆开馆仪式并出席蔡其矫诗歌研究座谈会。与会人员高度评价蔡其矫在中国新诗史上所作出的贡献,盛赞其为"诗坛常青树"(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9年09期)

金秀妹[2](2019)在《蔡其矫诗歌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洪辉煌[3](2018)在《蔡其矫与传记《少女万岁》——纪念蔡其矫诞辰10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蔡其矫人生的叁大夙愿之一,是出一部有质量的传记。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和国家命运、时代变迁、文坛起落紧密相连。他在多个场合说过,自己是一块跳板,一个台阶,踏着它是为跃向对岸或走向高处。所谓跳板,就是过渡,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说来,记录他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的传记,就不只属于个人,对别人,对后来者也有对照启发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8年12期)

金慧[4](2018)在《地域想象及其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蔡其矫是一位堪称长寿的诗人。自1940年代以解放区诗人身份登上文坛直至生命的终结,蔡其矫从未停止写作,诗歌创作数量超过千首。蔡其矫更是一位不断行走在祖国疆域的行吟诗人,以爱、美、自由、生命为旗帜,博采众长地创作出众多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行吟诗。在蔡其矫的所有诗篇中,行吟诗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这种写作实践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诗学观念。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写长江上游纤夫的痛苦,还是在文革后期向强权发出质疑,抑或是1980年代以来踏遍祖国山川寻求新的自我表达,蔡其矫始终清醒地和时代流行话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的诗很难归入某一个流派。蔡其矫执着而孤独地坚守一个诗人独立的主体意识,为读者呈现跨越不同时代的丰富个人经验。本文拟从蔡其矫的诗歌地理、主体气质与时代色彩的双重观照、地域想象的不同路径、蔡其矫行吟诗的艺术成就等四个方面探讨蔡其矫行吟诗歌的整体性特征,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对其进行阐释研究,借此窥探蔡其矫诗歌创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5)

陈婷[5](2018)在《“有如顽强的花在黑暗里”-蔡其矫诗歌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文学界对“蔡其矫现象”的研究还待挖掘,甚至才真正开始。无论是其人,抑或是其诗歌都值得去细致和深入的探讨。蔡其矫诗歌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语境下,由于政治话语权的控制等各方面原因,受到片面、不公正的论断,甚至受到迫害。直至今日,他的人格,思想和艺术追求,都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阐释。到目前为止,研究蔡其矫诗人论的篇章较多,而诗歌创作论的较少,甚至未有专章对其论述。由此,提出研究蔡其矫诗歌创作论,通过外部研究、内部研究、关系研究,并结合文本细读和西方文艺理论的方法,去发现蔡其矫诗歌创作的诗情、诗艺、诗美的追求,同时把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付诸于文字,既满足表现自我的愿望,也为蔡其矫诗歌的研究抹上一屡新鲜的色彩,赋予诗歌创作更具新颖、独特的意义。首先,在当代新诗史中,重新阐释诗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质的独有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蔡其矫现象”。进一步论述诗人创作道路的演变和思想的进化,同时,综述了诗人从创作伊始,直至今日的诗歌研究状况。其次,从蔡其矫诗歌创作的诗情入手,着重分析诗人所独有的浪漫不羁的海洋人格、爱是一切的爱情观、和天生乐观的性情。接着,从诗歌的诗艺出发,主要分析诗歌独特的诗语策略、奇崛多变的诗歌意象、多样性的诗歌结构。有鉴于此,诗人的诗艺是融合古今中外的诗歌技巧,既有古典性,又不失现代主义的先锋性。最后,从诗歌创作的美学角度,分析诗歌的四大美学特色,即诗歌中洋溢的欢乐美、诗里弥漫的智性美、诗歌里营造的悲壮美,以及情诗和乡土诗里浓郁、哀愁的婉约美。从而发现,诗歌百花齐放、五彩斑斓的诗美特质。总体而言,在当代诗坛中,蔡其矫其人富有传奇色彩,诗歌新颖独特。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争议之处。随着新一代诗评者和诗歌理论的日趋成熟,笔者相信,蔡其矫诗歌的研究也将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开拓。同时,我们对于蔡其矫诗歌的探索还远未完成。(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8-05-01)

洪辉煌[6](2018)在《不爱凑热闹的蔡其矫》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朦胧诗的出现而引发的一场争论,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事件。然而,作为朦胧诗人的精神导师,蔡其矫在争论中却是几乎隐形:讨论会上见不到他的身影,听不到他的声音;报刊上也读不到他为弟子舒婷及朦胧诗辩护的文章。这便受到了非议。传记作家王炳根在《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评述:于是,似乎就可以概括出这样一种现象:蔡其矫,在风起于清萍之末的时分,他和清风徐舞;浪(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王炳根[7](2018)在《寻找蔡其矫》一文中研究指出缘起2007年元旦过后的第叁天,诗人蔡其矫在北京寓所的睡梦中离去,享年九十。五年前,《蔡其矫诗歌回廊》(8卷本)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收集了诗人自1942年以来发表的诗作582首,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肉博》《川江号子》《雾中汉水》《波浪》《祈(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03-14)

王炳根[8](2017)在《走向珠穆朗玛——蔡其矫最后的诗情》一文中研究指出蔡其矫最后的诗,是在行走中完成的。他用一生的愿望,是要走近珠穆朗玛峰,那不仅是地球的高峰,也是人生与诗歌的高度。依然独自远行1984年与1985年,蔡其矫年届六十六七,而这两年,大的远行就达四次,几乎是马不停蹄般的在路上行走,而所得诗歌也是出奇的多,有时创作旺盛到每一二日便有一首诗入账,成为诗歌创作的鼎盛期。蔡其矫多年形成的习惯是,冬天蛰居北京,开春后前往南方,在南方度过夏天,这种居住方式颠(本文来源于《神剑》期刊2017年06期)

王永志[9](2017)在《大海歌者蔡其矫》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的梦境,一直在蔡其矫的脑海里盘旋、翔舞。一有机会,他就让梦境再现于诗中。1986年,他写了近百行的《海神》,并被放在《蔡其矫诗歌回廊之二·海洋系列醉海》的首篇。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内容包罗万象,把海的雄奇深邃,人与海的关系、中国的历史与对外关系,以及海神诞生和意义,糅合其中,传递了"用女性的柔情把世间温暖/深邃一如大海的梦"。在诗中,诗人不止是写林默娘营救一次又一次的海难,(本文来源于《海内与海外》期刊2017年10期)

洪辉煌[10](2017)在《蔡其矫1961年的闽西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1958年底,蔡其矫在"反右"斗争中受到"党内撤销工作"的处分,被"放逐式的工作调动"(王炳根)回家乡福建,安排在省文联当专业作家。报到后他立即赴炮战前线,在与金门隔海对望的厦门何厝度过了半年战地生活。回福州后,大跃进浪潮中文艺界正兴起"新民歌运动",蔡其矫带领400多名高校中文系学生到64个县搜集民歌,编辑出版了《福建民歌》一书。同时自己也尝试写民歌体诗歌,但并没有成功,后来他说,叁年"忍饥挨饿写了大量民歌体的废品",又回到自由体。这时智(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7年10期)

蔡其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蔡其矫论文参考文献

[1].蔡逸声.根系故园情满晋江——蔡其矫家书的心灵启迪[J].泉州文学.2019

[2].金秀妹.蔡其矫诗歌馆[J].泉州文学.2019

[3].洪辉煌.蔡其矫与传记《少女万岁》——纪念蔡其矫诞辰100周年[J].泉州文学.2018

[4].金慧.地域想象及其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陈婷.“有如顽强的花在黑暗里”-蔡其矫诗歌创作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8

[6].洪辉煌.不爱凑热闹的蔡其矫[J].泉州文学.2018

[7].王炳根.寻找蔡其矫[N].中华读书报.2018

[8].王炳根.走向珠穆朗玛——蔡其矫最后的诗情[J].神剑.2017

[9].王永志.大海歌者蔡其矫[J].海内与海外.2017

[10].洪辉煌.蔡其矫1961年的闽西之行[J].泉州文学.2017

标签:;  ;  ;  

蔡其矫论文-蔡逸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