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梦鸽[1](2021)在《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在新课标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当下,大多数一线教师仍然采取脱离语境的传统讲授法进行授课,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语法教学中语境创设难题,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基于此,本研究在分析微课设计与应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设计框架与应用流程。首先,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目前初中英语语法微课忽视背后的学习理论、欠缺有效的应用模式。对选取的调研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深入分析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进而提出语境与微课相结合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微课设计要素入手,在考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的设计框架和应用路径。依据语境理论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三种类型。将英语语法知识划分为词法和句法,分别融入不同语境类型层层深入进行微课设计,按照以PPP教学法为基础的五步教学法“导——讲——练——测——结”将微课应用于实践教学。最后,为了检验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的有效性,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在教学实践结束后对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有效解决语法课堂单一现状。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设计与应用建议,以期为中学语法教学提供参考。认清微课本质,明晰语境语法微课内涵价值;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语境语法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深度分析内容,创新语境语法微课设计类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选择语境语法微课的应用方式。
金殷[2](2021)在《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以昆山市十所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情境,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也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作为整个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如何应用自己的情境知识来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而实现教学相长变得非常重要。另外,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英语既具有其自身的工具性也具有其包含的人文性,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就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建,这同样为教师对情境的掌握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基于以上叙述,首先通过网络及图书馆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对教师的知识及其分类进行整合和评述,以此来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思路及方法。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后,总结了教师情境知识的内容构成及其特征。接着,在参考一些其他问卷的基础上编制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问卷,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量化,从而掌握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的具体情况。另外,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通过整理,分析目前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所存在的问题。在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当中发现,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的整体掌握处于一般水平,在知识的获取、管理及利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校所在地、教师任教年级、学历和教龄在教师情境知识的各维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不同教龄的初中英语教师对于情境知识的掌握程度呈现显着差异。在对教师的访谈中还发现初中英语教师对情境知识的认识、获取、管理和利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对情境知识的认识不足、教师间缺乏情境知识的分享、主动构建情境知识意识缺乏、教师情境知识利用率不高。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生成的建议: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学校条件的创设。
刘臻[3](2020)在《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还是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提出,都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而写作能力则是英语学习中体现初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技能。但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与课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化;忽略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途径;阅读和写作教学割裂等,这些都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以改进。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基于教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来解决阅读和写作割裂的问题就等待解答。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的“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以及“输入输出假说”等理论,以重庆一中寄宿学校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根据前测数据,将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笔者采用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教学方法;而在对照组,依旧采用以前教学模式,即直接布置相关话题的作文进行简单讲解。该研究探讨如何基于人教版Go for it!,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是否能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具体活动如何操作,即具体步骤是什么?本研究主要通过英语写作测试、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来分析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结合调查问卷、访谈、测试结果,研究分析发现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组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实验组的学生在写作测试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帮助学生实现了写作能力全方面的提升,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写作方法和增强了英语写作的兴趣。本研究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并对“以读促写”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重要启示,尤其是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为解决初中英语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笔者研究水平和理论知识有限,加上实验周期比较短,还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到位,例如从写作与阅读的关系上来说,阅读不应该仅仅限于教材的阅读;学生参与人数不多等。教学实验的设计和进行尚存在不足之处,需要笔者在未来进行逐渐的完善和改进。
嘉利容[4](2020)在《基于初中生英语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逐渐将学生的能力培养看做教学的关键目标,将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一切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在于培养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们肩上的重任。由此可见,建构优秀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双管齐下,共同促进英语的学习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如今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应对考试和提高成绩及升学率上[1]。这便导致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相对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也不利于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所谓学生英语关键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和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和综合英语素养。而基于学生的英语关键能力开展英语教学也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借此,还可以促进初中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模式上优化教学水平和调整教学手段,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提升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基于学生的关键能力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管理形式的教育理念,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种授课及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会在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在英语学习实践中丰富自我认知和学习管理方式,帮助其对新的英语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将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对初中英语教学和管理的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客观审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希望可以为学校初中教学课程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和依据。同时,无论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还是对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开展英语教学,并探究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很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举措。这一研究不仅是英语学科领域的极大进步,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意义匪浅,是一项具有共同促进性、多方利益性的研究内容。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教学管理策略在提升初中生英语关键能力的应用研究”这一话题展开探究,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张璐[5](2020)在《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课堂上孤立地讲解阅读语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忽略了对篇章意义的讲解,使学生在阅读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英语阅读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图式和语篇分析理论的引入,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语篇的特点将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在宏观方面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己有图式知识,不断建立新图式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在微观方面掌握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提高学生对语篇的综合分析能力。本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学生和三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并以初中英语8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语篇为例,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求在理论和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二者取长补短、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问题为:(1)初中生在目前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2)初中英语教师对目前采用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看法如何?(3)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4)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实施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目前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认为阅读较难、缺乏阅读动机、兴趣和相应的阅读策略。(2)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较少有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经过一学期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英语阅读教学实验,通过前后测对比和访谈结果分析,研究发现:(1)实验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明显提高,而控制班学生阅读成绩则无明显变化。(2)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效果;(3)实验班学生能在阅读中积极使用图式知识预测法和多种语篇分析策略辅助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最后,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时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图式知识;(2)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语篇分析策略;(3)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贾小霞[6](2020)在《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改变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初中听力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课堂中缺乏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并不理想。所以,作者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微视频支架式教学来实现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成绩。现代教育技术微视频与支架式教学结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果和创建生动有趣的英语听力课堂。本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微型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指导下,笔者在一所城镇中学挑取两个平行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微视频支架式教学运用到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展开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测试、访谈方式收集数据,并在实验之后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本次实验设计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对初中英语课堂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2)微视频支架式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实验之后,对比分析实验前后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和利用问卷调查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在听力课堂中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探讨,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对初中英语听力课堂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效果;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其次,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成绩。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听力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听力成绩。由此可知,将微视频支架式教学运用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是十分可观的。
肖颖[7](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英语课堂中的教学重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大多采用简单机械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这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词汇教学效果。基于此困扰,笔者提出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词汇教学中来。针对没有一堂单纯的词汇课这一事实,笔者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实验班的不同课型中,包括复习课、新授课和阅读课的词汇教学部分。并根据这三种课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词汇导图进行教学。探讨这种新的词汇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是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学习词汇的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对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论文和期刊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如何?2.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不同课型的词汇教学中?3.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后,是否能够提高初中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4.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后,是否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词汇学习成绩?笔者选取哈尔滨76中八年级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十二周的教学研究,过程如下:首先,笔者对两班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其次,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在三种课型的词汇教学部分,通过笔者精心编写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实际课堂教学的研究。并且实验前后进行了词汇前后测,然后用SPSS软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比较;最后,笔者对词汇测试成绩不同的9名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是否产生帮助以及是否对词汇学习产生兴趣等。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前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词汇后测成绩有了显着的提高。而且研究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不同课型的词汇教学中,不仅能改变初中生的词汇学习现状、优化教师的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而且能够增强初中生的词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不同课型中对词汇的词义、词性、构词法、搭配等应用能力的提升。
王晓亭[8](2020)在《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在英语中起基础作用,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不言而喻,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非常关键,这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的起点和奠定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然而,常规的词汇教学方法使用词汇领读—解释—复习—测验的惯有流程来学习词汇,这使学生很少有主动学习的机会,进而造成英语词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和机械化,并且学生不易真正掌握词汇的发音、拼写、意义和运用。因此,教师使用何种词汇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掌握词汇发音、拼写、意义和运用的有效性以及延长学生记忆词汇的时间变得尤为关键。因此针对常规词汇教学方式的现实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对于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的影响以及学生对于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的态度,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新的词汇教学案例借鉴,从而提升词汇教学效率。多模态词汇教学是将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相结合来进行词汇的学习与讲解,并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确保词汇输入途径的多模态化及词汇输出方式的多样化,以此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进行词汇的高效学习。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某中学七年级两个平行班95名同学为被试,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实验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对于中学生词汇学习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以及学生对于多模态词汇教学的态度。具体提出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会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产生什么影响?该问题包含两个子问题: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词汇成绩产生什么影响?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会对学生词汇音形义用的掌握产生什么影响?(2)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词汇兴趣产生什么影响?(3)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词汇的态度产生什么影响?为回答以上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从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主要采用测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验后,研究者有以下发现:1.实验班被试的词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即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初中生英语词汇成绩;实验班各题型平均分均高于实验班,这表明实验班学生对于单词音形义用的掌握更有效。2.实验班兴趣问卷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即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词汇学习兴趣。3.实验后访谈结果表明初中学生认为多模态词汇教学有助于提高词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成绩。本研究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自我更新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第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应密切关注多模态词汇教学课堂的效率。
金雁[9](2020)在《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为响应教育改革新要求,教师教育一体化已拉开帷幕并取得傲人的成绩。职后教育在教师职业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教师蓬勃向上、超越自我和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亦是学校对追求卓越师资队伍管理的主要方式。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给予抓好“三农问题”的意见,而农村教育是突破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中学义务教育中扮演主角之一,参与职后教育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已然成为必要性举措。绪论部分突出阐明了研究缘由、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教师职后教育研究和我国农村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现状等问题,对农村初中教师、教师教育、教师职后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成人学习理论、终身学习理论、继续教育理论及反思性教学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以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及实习等方法,对其师资队伍基本构成情况及职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掘当前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师资队伍整体对职后教育的必要性认知能够与时俱进。但教育职后发展工作并不理想,存在诸如:职后教育频率低、形式化严重;课程内容缺乏英语学科针对性;理论与实际粘连性不强;职后教育方式单一;评价方式千篇一律、迁移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及家庭角色的影响,缺乏完善的职后教育监督管理机制等因素构成。本研究按照延安市农村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提升频率、重拾教师信心;丰富课程内容;扩增教师队伍、减轻教学任务;构建农村区域性多元化培训方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专门市级单位职后教育管理监督部门等具有针对性及时效性对策促进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高质量发展,英语教师队伍有质量的提升。
李晓燕[10](2020)在《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指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进一步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研究认为认清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有必要的,这将帮助英语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因而,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人类动机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119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4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访谈,试图在理论框架内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如何?该研究问题下共涵盖3个子问题,(1)从专业理念角度,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是什么?(2)从专业知识角度,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是什么?(3)从专业能力角度,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是什么?(2)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策略有哪些?经过对问卷数据及访谈资料的分析,本研究发现:(1)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状况良好,但各个维度的发展不平衡,教师自我觉知的发展水准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其中专业知识的得分最高,而专业理念相对比较低。就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考察因素而言,专业理念维度下的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专业知识维度下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其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另外,不同性别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研究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通用能力具有显着差异;不同年龄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具有显着差异;不同职称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通用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最后学历不同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显着差异;最后专业不同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感表现出显着差异;是否有英语教师资格证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效能感、教育专业知识、实践知识上具有显着性差异;是否接受过师资培训的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育专业知识上具有显着差异。(2)就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即政府和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内在因素即教师自身因素的具体内容而言,在政府层面上,还需设置针对性强的网络课程、增加培训名额;在社会层面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持;在学校层面上,增强教师之间合作氛围、加强家校沟通、设置适宜的解压活动;在教师自身层面上,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个人能力。(3)促进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为:从政府、社会、学校角度出发,要为教师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创建共享学习型组织、安排适宜的解压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教师自身角度,提升有效沟通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二、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内涵要求 |
1.1.2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实诉求 |
1.1.3 基于语境理论的微课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助力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1.3.1 概念界定 |
1.3.2 语境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1.3.3 微课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1.3.4 已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现实依据及价值分析 |
2.1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现实依据 |
2.1.1 初中英语语法特点 |
2.1.2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
2.2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应用价值分析 |
2.2.1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应用的必要性 |
2.2.2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应用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设计与应用框架建构 |
3.1 理论基础 |
3.1.1 语境理论 |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3 ARCS动机模型 |
3.1.4 PPP语法教学模式 |
3.2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设计与实现 |
3.2.1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前期分析 |
3.2.2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设计原则 |
3.2.3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设计框架 |
3.2.4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实现策略 |
3.3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应用与评价 |
3.3.1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应用流程设计 |
3.3.2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的应用评价 |
第四章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解析 |
4.1 词法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 |
4.1.1 Adverbs of frequency课例前期分析 |
4.1.2 Adverbs of frequency语境设计 |
4.1.3 Adverbs of frequency微课开发 |
4.1.4 Adverbs of frequency微课应用 |
4.1.5 Adverbs of frequency微课应用评价 |
4.2 句法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 |
4.2.1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课例前期分析 |
4.2.2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语境设计 |
4.2.3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微课开发 |
4.2.4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微课应用 |
4.2.5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微课应用评价 |
第五章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应用效果分析 |
5.1 主观感受 |
5.1.1 问卷分析 |
5.1.2 访谈分析 |
5.2 客观成绩 |
5.2.1 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教学前成绩测验 |
5.2.2 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教学后成绩测验 |
5.3 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讨论 |
5.3.1 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能够加深学生语法知识的理解 |
5.3.2 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有助解决语法课程单一问题 |
5.3.3 基于语境理论的语法微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语法微课设计与应用建议 |
6.1 认清微课本质,明晰语境语法微课内涵价值 |
6.2 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语境语法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
6.3 深度分析内容,创新语境语法微课设计类型 |
6.4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选择语境语法微课的应用方式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Adverbs of frequency微课教学课堂检测试题 |
附录D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微课教学课堂检测试题 |
附录E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教学效果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F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教学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以昆山市十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1.对教师知识研究的需要 |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3.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师情境知识内涵的研究 |
2.关于教师情境知识构成的研究 |
3.关于教师知识类型的研究 |
4.关于教师知识与环境辩证关系的研究 |
5.对现有研究的总结 |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教师情境知识的理论探讨 |
(一)教师情境知识的内涵 |
1.教师情境知识的概念 |
2.教师情境知识相关概念辨析 |
3.教师情境知识的构成 |
4.教师情境知识的特征 |
(二)理论基础 |
1.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二、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过程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问卷调查的实施 |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1.问卷的调查结果 |
2.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三、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情境知识的认识不足 |
(二)教师间缺乏情境知识的分享 |
(三)主动构建情境知识意识缺乏 |
(四)教师情境知识利用率不高 |
四、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的生成路径 |
(一)教师自身的努力 |
1.关注教学情境,不断完善情境知识 |
2.合理创设情境,提高情境知识的利用率 |
3.注重教学反思,形成独具风格的情境知识 |
(二)教师团队的建设 |
1.组建教师团队,形成专业的研讨氛围 |
2.开展案例研究,让教师学习情境化 |
(三)学校条件的创设 |
1.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教学环境 |
2.建设学校文化,不断与时俱进 |
3.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
1.1.2 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 |
1.1.3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以读促写”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以读促写”的定义 |
2.1.2 “以读促写”的意义 |
2.1.3 “以读促写”的类型 |
2.2 教材与人教版Go for it! |
2.2.1 教材的定义 |
2.2.2 教材的重要性 |
2.2.3 人教版Go for it!简介 |
2.2.4 人教版Go for it!与“以读促写”的关系 |
2.3 国内外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3.3 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 |
3.2 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计划 |
4.4 研究工具 |
4.4.1 学生和教师访谈 |
4.4.2 调查问卷 |
4.4.3 写作测试 |
4.4.4 学生作品 |
4.5 研究过程 |
4.5.1 实验前 |
4.5.2 实验中 |
4.5.3 实验后 |
4.6 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教师访谈结果与讨论 |
5.2 学生访谈结果与讨论 |
5.3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5.3.1 对实验班前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3.2 对照班实验前后调查问卷总分分析 |
5.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调查问卷总分两样本分析 |
5.3.4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调查问卷总分两样本分析 |
5.4 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1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写作前测两样本分析 |
5.4.2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写作后测数据分析 |
5.5 学生作品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1.1 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态度 |
6.1.2 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写作方法 |
6.1.3 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
6.2 对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启示 |
6.2.1 重视学生对教材所学文章的运用 |
6.2.2 重视写作教学的持续性和系统化 |
6.2.3 注意创造性设计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教学活动 |
6.3 本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研究建议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前) |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后) |
附录五 英语写作学习调查问卷(实验前后) |
附录六 基于教材阅读话题的书面表达实验题目 |
附录七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 |
附录八 写作前后测成绩 |
致谢 |
(4)基于初中生英语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
2.通过强化课堂管理的新模式,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
3.我的研究兴趣与强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 |
1.关键能力 |
2.英语关键能力 |
3.初中生英语关键能力 |
(五)文献综述 |
1.国内外初中英语关键能力的研究现状 |
2.国内外教学管理策略的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六)研究思路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研究法 |
3.实证分析法 |
一、基于初中生英语关键能力的教学管理策略的内涵 |
(一)教学管理策略 |
1.教学管理的概念 |
2.教学管理分类 |
(二)基于学生英语关键能力教学管理策略的特征 |
1.多样性 |
2.基础性 |
3.提升性 |
二、理论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人本主义理论 |
(二)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
1.初中英语教学的本质 |
2.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主体观 |
3.英语教学中工具与个人素养相统一的目的观 |
4.英语教学中语言并行、精泛相生的内容观 |
5.英语教学中知行合一的过程观 |
(三)基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初中教学管理的理论框架 |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氛围 |
2.建立语言与技能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
3.建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过程管理 |
4.建立以反思为主的学习能力 |
5.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反思能力 |
三、S校的教学实践管理调查 |
(一)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现状调查概述 |
(二)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目标 |
3.调查假设 |
4.调查过程 |
(三)归因分析 |
四、基学生英语关键能力的教学管理策略 |
(一)塑造优秀的学习环境 |
1.营造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物理环境 |
2.营造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环境 |
(二)建立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个人水平与教学能力 |
1.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 |
2.采用多样的英语教师管理方法 |
3.为初中英语教师创造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管理体系 |
1.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
2.培养学生自主监控能力 |
3.完善学生的自主评价 |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1.接纳并尊重每一名学生 |
2.树立全新的学生观 |
(五)建立基于初生中英语关键能力的多样学习方式 |
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
2.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
(六)构建全方位的管理评价方法 |
1.建立校方评价机制 |
2.建立教师自我评价机制 |
3.建立家长评价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论文、杂志、国内)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图式理论研究 |
2.1.1 图式理论的定义 |
2.1.2 图式理论的分类 |
2.1.3 图式理论的功能 |
2.2 语篇分析理论 |
2.2.1 语篇的定义 |
2.2.2 语篇分析的定义 |
2.2.3 语篇结构分析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3.1 图式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2.3.2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2.3.3 语篇分析的国内外研究 |
2.3.4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2.4 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结合在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 |
2.5 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的结合点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法 |
3.4.2 问卷法 |
3.4.3 访谈法 |
3.4.4 教育实验法 |
3.5 研究工具 |
3.6 研究过程 |
第4章 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4.1 阅读前图式和语篇的激活 |
4.2 阅读中图式和语篇的构建 |
4.3 阅读后图式和语篇的合并 |
4.4 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
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 |
5.1 问卷数据分析 |
5.1.1 实验前学生阅读情况问卷分析 |
5.1.2 实验后学生阅读效果问卷分析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2.1 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看法分析 |
5.2.2 实验后对实验班学生阅读效果的访谈分析 |
5.3 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前后测数据分析 |
5.3.1 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前测数据横向对比分析 |
5.3.2 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后测数据横向对比分析 |
5.3.3 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前后测数据纵向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与创新 |
6.2 对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6.3 局限与改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文本 |
附录B.初中英语阅读实验前调查问卷 |
附录C.初中英语阅读实验后调查问卷 |
附录D.初中英语阅读实验前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初中英语阅读实验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F.初中英语阅读实验前测试卷 |
附录G.初中英语阅读实验后测试卷 |
附录H.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 |
附录I.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 |
(6)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 |
(五)数据收集 |
(六)教学案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对初中英语听力课堂的影响 |
(二)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听力成绩 |
第五章 总结 |
(一)主要发现 |
(二)反思与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听力测卷 |
附录4 学生评价表 |
附录5 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对初中英语课堂的影响问卷数据独立样本统计 |
附录6 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表格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思维导图 |
(二)词汇教学 |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思维导图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三、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知识可视化理论 |
二、记忆的加工层次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测试试卷 |
(三)数据统计工具 |
(四)测试试卷 |
四、研究过程 |
(一)研究准备 |
(二)研究实施 |
五、教学案例 |
(一)单元复习课中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案例 |
(二)新授课中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案例 |
(三)阅读课中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测试卷结果分析 |
(一)两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词汇测试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5 :实验班(9班)词汇成绩表 |
附录6 :对照班(10班)词汇成绩表 |
附录7 :词汇思维导图学生作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常规词汇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
(二)实施多模态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
(三)实施多模态词汇教学的现实价值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框架 |
六、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多模态理论的国外研究述评 |
二、多模态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 |
三、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外研究述评 |
四、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内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 |
(二)多模态理论 |
(三)信息加工理论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兴趣概念的界定 |
(二)态度概念的界定 |
(三)多模态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单模态与多模态的区分 |
(五)多模态理论的媒介系统 |
(六)多模态词汇教学的内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教育实验法 |
(二)测验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测试类工具 |
(二)调查类工具---调查问卷 |
(三)统计类工具 |
(四)结构化访谈提纲 |
五、研究过程 |
六、研究变量 |
(一)自变量与因变量 |
(二)无关变量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试卷测试的数据分析 |
(一)组间前后测成绩对比 |
(二)组内前后测成绩对比 |
(三)词汇题型平均分比较 |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一)组间前后测兴趣数据对比 |
(二)组内前后测兴趣数据对比 |
三、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本研究的建议 |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五、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量表 |
附录2 石河子第X中学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统一考试测试卷 |
附录3 石河子第X中学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
附录4 访谈提纲 |
附录5 访谈文本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文献综述 |
一、教师职后教育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教师职后教育相关理论 |
二、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二)归因分析 |
四、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对策 |
(一)提升频率、重拾教师信心 |
(二)丰富课程内容 |
(三)扩增教师队伍、减轻教学任务 |
(四)构建农村区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 |
(五)创新评价方式 |
(六)建立专门市级单位管理监督部门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
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研究过程 |
六、研究变量及统计方法 |
第四章 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
二、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
三、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差异分析 |
四、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总结 |
第五章 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调查及分析 |
一、影响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 |
二、影响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
三、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总结 |
第六章 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与途径 |
一、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 |
二、创建共享学习型组织 |
三、安排适宜的解压活动 |
四、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
五、提升有效的沟通能力 |
六、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对象在第三师的数量分布情况 |
附录2 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3 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转录文本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微课设计与应用[D]. 陈梦鸽. 河北大学, 2021(02)
- [2]初中英语教师情境知识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以昆山市十所初中为例[D]. 金殷. 渤海大学, 2021(02)
- [3]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D]. 刘臻. 西南大学, 2020(05)
- [4]基于初中生英语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 嘉利容. 西南大学, 2020(05)
- [5]基于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张璐. 集美大学, 2020(05)
- [6]微视频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贾小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肖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晓亭.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延安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 金雁. 延安大学, 2020(12)
- [10]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晓燕. 石河子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