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角锥体系三层网架的结构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阳[1](2019)在《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结构设计》文中认为根据我国现行规范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全过程,重点讨论了设计难点及要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按照初步方案设计、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及施工图绘制的设计流程,概述了大跨网架结构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方法,讨论了采用工程设计软件建立结构模型及验算结构模型合理性的方法。2.重点讨论了大跨网架屋盖的一般计算原则、结构分析方法、风荷载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屈曲分析)及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3.根据上述方法,对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进行了结构设计。根据该综合体育馆的建筑要求,建立了整体结构模型,并考察了该结构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该综合体育馆进行了具体的结构设计,编制了结构设计总说明及结构施工图,并已通过专家审核。
颜书纬[2](2019)在《USSCAD设计软件球面网壳参数化建模的研究与优化》文中认为球面网壳结构是传统空间结构形式中网壳结构的一种类型,又称作穹顶结构,主要承受薄膜内力,以其合理的形体抵抗外荷载作用,是一种外形美观且充满建筑表现力的结构形式,也是在现今钢结构常用的形式之一。球面网壳作为极具规律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实现参数化建模的方式能为其在不同参数变化下结构性能的分析提供了便捷的方法。武汉大学通用钢结构设计软件USSCAD包含的空间结构模块有针对各类空间网格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本文在USSCAD现有模块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空间结构模块中球面网壳的参数化建模部分进行优化和完善,进一步丰富USSCAD的软件功能。针对结构设计流程,对USSCAD空间结构模块的命令树进行优化设计,调整菜单框架,更换命令图标。针对参数化建模功能,优化凯威特A6型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增加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四角锥扩展型双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在原有的扇形三向网格型球面网壳基础上,扩展三角锥体系的双层球面网壳,编写其参数化建模代码;优化短程线球面网壳结构形式网格划分方法,完善不同划分方式的参数化建模代码;对优化后的短程线球面网壳结构形式扩展三角锥体系的双层球面网壳。对上述球面网壳参数化模型优化进行算例对比,对比四角锥扩展型和凯威特A6型双层球面网壳在跨度、矢跨比、厚跨比以及应力比上限作为变量时的优化结果,对比三角锥体系的扇形三向网格双层球面网壳和交叉桁架体系在不同跨度、矢跨比、厚跨比及应力比上限参数下的优化结果,对比三角锥体系的短程线双层球面网壳和交叉桁架体系在不同网壳直径、厚跨比及应力比上限参数下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新的命令树菜单有效改善视觉感受,增强逻辑性,便于之后功能扩展后的命令添加;四角锥扩展型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形式以及三角锥体系的扇形三向网格型球面网壳和短程线球面网壳参数化建模方式合理,结构性能优越,进一步丰富了USSCAD空间结构模块的参数化建模功能。
吕博[3](2019)在《大跨度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以哈尔滨美丽岛温泉水乐园为例》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大跨度建筑被广泛应用,大跨度建筑创作也随之呈如日中天之势。一些具有代表及影响力的作品如“水立方”、“鸟巢”等,这些着名建筑的创作手法和设计理念为大跨度建的筑创作带来了诸多思考和启发。国外比较着名建筑事务所几乎垄断着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高端市场。所以我们必须虚心学习端本正源,从建筑的本身出发去知晓大跨度建筑,使我们能够在创作手法和理念等方面突出重围。文章介绍了大跨度建筑以及结构选型的基本概念,归纳总结了结构形式的分类的以及特点。并且通过建筑外部造型以及室内空间方面、经济因素、绿色建筑要求和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的创新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1)建筑外部造型以及室内空间方面——首先从建筑外部造型表现和室内空间利用方面研究了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中建筑外形和内部空间的表达方法与结构构件的实现方式,同时辅以大量工程实例进行探讨研究。(2)经济因素的影响——从能源与土地因素、工程造价、施工周期以及建筑全使用周期四个方面研究了经济因素对于大跨度结构选型时的影响。(3)绿色建筑要求——从建筑形体优选、地基基础优选、采用高耐久性材料以及采用循环材料四个方面研究了绿色建筑对于结构选型时的影响因素。(4)建筑结构形态创新——通过对于大跨度建筑新结构的探索来寻找未来大跨度建筑的未来趋势,把握未来大跨度建筑的方向。文章最后通过哈尔滨美丽岛温泉水乐园这个工程实例的整个设计过程的研究来印证上述研究内容对于本课题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建筑空间形态构成与结构选型设计两方面入手,对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大跨度结构选型的实例分析及计算过程进行阐述,总结归纳出实例建筑物的选型结果,期望为我国大跨度建筑的设计实践及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王乔青[4](2018)在《大跨度维修机库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整体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自经贸全球化以来,飞机制造业和民航事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进而促进着其配套设施飞机维修机库的更新替换。由于现代大跨空间理论及其新技术日渐成熟,使得适用于大跨度维修机库的三层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结构应用广泛,而对于飞机维修机库这种三边支承一边自由的特殊工业建筑来说,其整体稳定性是工程项目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并且适用于维修机库的三层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属于超限结构,面对这一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目前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和设计规范,因此本文采用拟夹层板理论和有限元理论对三层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结构整体稳定性能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采用网架拟夹层板理论,并结合斜放四角锥网络结构等效思想与三层网架结构拟夹层板的思路,运用建立的内力等效及能量等效原则,先后推导了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的等效薄膜刚度、剪切刚度和抗弯刚度,进而得出了三层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的弯曲控制方程。本文以位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G2维修机库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三层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分别对该类结构进行了静力、线性特征值屈曲及考虑不同几何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分析。从结构静力响应和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中了解结构杆件受力情况、屈曲模态和结构失稳类型,从考虑几何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分析中研究不同几何初始缺陷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为了得到精确的临界屈曲荷载,采用的是弧长法跟踪结构平衡路径,编制命令流程序,并不断修改弧长半径和直接干预程序来求解;另外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对结构进行了层高优化,得出了相关结论。
李志宝[5](2016)在《异形网架考虑下部结构协同工作和多维地震输入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青岛某展览厅是青岛高新区金茂智慧新城项目的标志性建筑,本文以该展览厅网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上部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进行了分析,对结构考虑多维输入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并着重研究了支座有无高度对结构的影响。青岛某展览厅为大跨复杂的空间斜面网格结构,下部为钢框架,上部为网架屋盖。本文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三种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一,上部的钢网架屋盖结构单独计算;模型二,考虑下部钢框架和上部钢网架屋盖结构协同工作的整体计算;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考虑了支座高度的整体计算。主要分析了下部结构参与与否、支座有无高度对上部网架的支座反力、跨中及边跨的杆件内力和节点挠度及自振特性的影响。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了网架单独模型、整体模型和考虑支座高度的整体模型的区别与联系,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利用SAP2000软件对模型二和模型三进行了多维地震反应分析:在6度抗震设防多遇地震作用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两模型进行了水平单向、水平双向及三向地震反应分析。通过对比,着重研究了结构在三维地震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同时分析了支座有无高度对网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度抗震设防下,地震参与组合对杆件影响较大,尤其是网架的上弦杆件一半以上大于未考虑地震参与时的内力,故建议对于重要的大跨复杂异形空间结构在6度抗震设防下宜考虑地震参与组合;在考虑三维地震和支座实际高度的影响后,结构杆件内力及节点位移响应均增大,故建议网格结构内力分析时,需考虑支座的高度。
张卫中[6](2012)在《网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网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模式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3D3S软件设计网架结构,采用显示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网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归纳出强震作用下网架结构的倒塌破坏规律,并提出可供工程设计参考的网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设计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为:初始破坏单元的失效均引起与之相邻的单元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连锁破坏反应,结构逐渐形成长跨方向的断裂带;与此同时,短跨方向上也出现正交的断裂带,两者组成T形,结构最终以T形断裂带倒塌破坏。(2)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为:X、Y单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时形成角部断裂带破坏模式,初始破坏单元为上弦单元,且破坏单元集中在一个区域内;Z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时形成对角线断裂带,初始破坏单元为边部腹杆单元;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形成角部断裂带,初始破坏单元为跨中上弦单元;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模式综合了单向和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初始破坏单元为跨中上弦单元,结构逐渐形成跨中破坏集中区域。(3)两向正交正放网架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为:初始破坏单元为结构边缘部位的上弦单元,破坏单元主要分布在四周和中部,结构倒塌时形成周边和中部T形断裂带。(4)两向正交斜放网架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为:初始破坏单元为切角边缘上弦单元,破坏单元主要分布在角部和对角线上,结构倒塌时形成切角和对角线断裂带。(5)针对网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模式及机理,提出了网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加强之后的网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明显提高。
汪菊[7](2012)在《网架结构设计与加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架结构广泛应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随着时间变化,由于设计分析方法的不同、构件锈蚀、荷载的变化等因素,使得对网架结构受力性能分析以及加固方案研究成为实际工程的迫切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了网架结构的研究背景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综述了已有研究成果。简述网架结构的形式、特点以及失效的原因,对常用的网架结构加固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各种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2)总结了网架结构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和优化方法,找出影响设计和优化的因素,针对网格结构的类型、厚度、网格大小等提出优化设计方法,为网架结构的工程实践提供最优参数,并针对三个具体工程实例加以讨论,得出的结论可供相关工程设计参考;(3)以某高校体育馆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网架结构模型,分析了该网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静动力特性,找出结构的设计薄弱环节。(4)以两个实际网架结构加固为工程背景,对比了套管加固法和CFRP加固法的优劣和适用范围,分析了加固方法、加固措施和工艺。
曾辉[8](2011)在《大跨度开洞网架结构静动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网架结构具有空间受力合理、自重轻、空间刚度大以及形式多样新颖、容易满足艺术创造力等多种其他结构难以取代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公共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博物馆、火车站、工业厂房等大跨度结构和具有某些特殊功能要求的结构中,成为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大跨度结构形式之一。然而,由于一些建筑在使用功能上、造型上等方面的要求,部分大跨度结构需要在不同的部位开洞,导致屋盖平面形状不规则,在目前对此类开洞网架结构研究甚少和现行设计方法尚未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对其静动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大跨度开洞网架结构进行了静力特性、稳定性、自振特性及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静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设计建议,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开洞、不开洞及加强洞口等网架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结构内力、位移分布等情况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开洞和不开洞结构的静力特性,并对开洞网架结构提出加强刚度和承载力的措施。2.对开洞、不开洞及加强洞口等网架结构进行线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考虑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研究了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开洞和不开洞结构的稳定承载力。3.对开洞、不开洞及加强洞口等网架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取各阶自振频率及对应振型,分析了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4.利用振型反应谱和时程法分别对开洞、不开洞及加强洞口等网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分析,得出了开洞网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轴力,并对比分析了开洞与不开洞网架结构计算结果上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结构抗震承载力的影响。
张明文[9](2010)在《平板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整体工作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架结构具有受力合理、体型优美、空间体积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体育馆、会展中心、影剧院、机场候机厅等公共建筑结构中。平板网架结构一般为混合结构体系,即屋盖结构形式为钢管网架体系,而下部支承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者钢框架结构。限于结构设计软件功能的不足,通常将上部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分开单独进行结构设计,与实际结构的受力有很大的差别,致使部分构件的设计偏于保守,而部分构件的设计偏于不安全.本论文结合兰州某大学平板网架结构体育馆这一具体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建模,系统地从整体稳定性、温差作用和结构抗震性能三个方面分析了上部平板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并与上部平板网架结构单独建模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还分析了水平地震作用下上部网架不同简化方法对下部支承结构内力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分析模型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有些数据差异较大,从中得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设计建议,为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南波,叶烨,王晓虎[10](2009)在《网架结构的类型与选型》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结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空间网格形式中的平面网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例举了网架结构的各种形式,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具体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二、四角锥体系三层网架的结构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角锥体系三层网架的结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综合体育馆的结构特点 |
1.2.1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综合体育馆中常见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特点 |
1.2.2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综合体育馆中常见水平承重结构的结构特点 |
1.3 大跨网架屋盖的研究现状 |
1.3.1 大跨网架屋盖的发展历程与工程应用 |
1.3.2 大跨网架屋盖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3 大跨网架屋盖设计规范的发展概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方法 |
2.1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1 竖向承重结构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2 水平承重结构(屋盖)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3 底部承重结构(基础)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4 结构不规则性的判别方法 |
2.1.5 计算机建模与计算参数的选取 |
2.2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分析方法 |
2.2.1 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
2.2.2 结构合理性判别 |
2.3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 |
2.3.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
2.3.2 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2.3.3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设计 |
2.3.4 底部承重结构的设计 |
2.4 设计成果提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分析方法 |
3.1 大跨网架屋盖的计算原则及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
3.1.1 大跨网架屋盖的一般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 |
3.1.2 大跨网架屋盖最大挠度容许值的限值规定 |
3.1.3 大跨网架屋盖的各类计算模型 |
3.1.4 大跨网架屋盖的分析方法 |
3.2 大跨网架屋盖在竖向荷载及温度作用下的分析 |
3.2.1 大跨网架屋盖的永久荷载 |
3.2.2 大跨网架屋盖的其他竖向荷载 |
3.2.3 温度作用 |
3.3 大跨网架屋盖的风荷载分析方法—风洞试验 |
3.3.1 对大跨网架屋盖进行风洞试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3.3.2 风洞试验的结果 |
3.4 大跨网架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3.4.1 大跨网架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计算规定 |
3.4.2 大跨网架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3.5 大跨网架屋盖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屈曲分析 |
3.5.1 结构失稳 |
3.5.2 屈曲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例—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 |
4.1 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工程背景 |
4.1.1 工程概况 |
4.1.2 设计依据 |
4.1.3 主要建筑图纸 |
4.1.4 本工程设计所采用的计算程序 |
4.2 水平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4.2.1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选型 |
4.2.2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布置 |
4.2.3 大跨网架屋盖的构件截面尺寸 |
4.2.4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分析 |
4.2.5 大跨网架屋盖的稳定性分析 |
4.2.6 设计环节相关问题探讨 |
4.3 整体结构的初步方案设计 |
4.3.1 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平面布置 |
4.3.2 竖向承重结构的构件选型与布置 |
4.3.3 工程难点问题的解决—结构超长但未设缝的解决方案 |
4.3.4 整体结构建模 |
4.4. 材料参数的选取 |
4.4.1 钢筋 |
4.4.2 混凝土 |
4.5 整体结构的设计荷载作用 |
4.5.1 楼、屋面荷载 |
4.5.2 雪荷载 |
4.5.3 地震作用 |
4.5.4 风荷载 |
4.6 整体结构的结构分析 |
4.6.1 整体结构的弹性反应谱分析 |
4.6.2 整体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4.7 整体结构的结构设计 |
4.7.1 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4.7.2 水平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4.8 设计成果的体现 |
4.8.1 结构设计说明书 |
4.8.2 结构施工图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建筑施工图 |
附录B 结构施工图 |
附件: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
(2)USSCAD设计软件球面网壳参数化建模的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球面网壳结构发展概述 |
1.2 钢结构设计软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USSCAD空间结构设计软件简介 |
2.1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
2.1.1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
2.1.2 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 |
2.1.3 ObjectARX技术 |
2.2 空间结构模块介绍 |
2.2.1 空间结构模块架构 |
2.2.2 模块功能及命令树优化 |
第3章 球面网壳参数化建模优化 |
3.1 球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3.2 四角锥双层球面网壳优化 |
3.2.1 凯威特A6型球面网壳 |
3.2.2 四角锥扩展型球面网壳 |
3.3 三角锥双层球面网壳优化 |
3.3.1 扇形三向网格型球面网壳 |
3.3.2 短程线型球面网壳 |
第4章 优化算例分析 |
4.1 算例约定 |
4.2 四角锥扩展型——凯威特A6型球面网壳 |
4.2.1 算例设计 |
4.2.2 参数分析结果对比 |
4.2.3 分析总结 |
4.3 三角锥型——交叉桁架型扇形三向网格球面网壳 |
4.3.1 算例设计 |
4.3.2 参数分析结果对比 |
4.3.3 分析总结 |
4.4 三角锥型——交叉桁架型短程线球面网壳 |
4.4.1 算例设计 |
4.4.2 网格划分对比 |
4.4.3 参数分析结果对比 |
4.4.4 分析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大跨度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以哈尔滨美丽岛温泉水乐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选题的背景 |
1.1.2 本课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跨度结构选型基本概述 |
2.1 大跨度建筑基本概述 |
2.1.1 大跨度建筑的由来 |
2.1.2 国外大跨度建筑的发展现状 |
2.1.3 国内大跨度建筑的发展现状 |
2.2 结构选型基本概述 |
2.2.1 结构形式的基本定义 |
2.2.2 结构选型的意义 |
2.3 结构形式分类及特点 |
2.3.1 钢架结构 |
2.3.2 桁架结构 |
2.3.3 网架结构 |
2.3.4 悬索结构 |
2.3.5 薄壳结构 |
2.3.6 拱结构 |
2.3.7 张拉膜薄膜结构 |
2.3.8 充气薄膜结构 |
第三章 大跨度结构选型主要影响因素 |
3.1 建筑空间形象设计与结构选型 |
3.1.1 外部形象设计与结构选型 |
3.1.2 内部空间设计与结构选型 |
3.2 考虑经济因素对结构选型的影响 |
3.2.1 能源与土地资源因素 |
3.2.2 建筑工程总造价考量 |
3.2.3 施工周期因素 |
3.2.4 建筑结构全寿命周期因素 |
3.3 迎合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 |
3.3.1 建筑形体择优选择 |
3.3.2 地基基础、结构体系优化设计 |
3.3.3 采用高耐久性的建筑结构材料 |
3.3.4 采用可循环材料 |
第四章 研究性设计——哈尔滨美丽岛温泉水乐园设计研究 |
4.1 工程项目概况 |
4.1.1 工程项目区位 |
4.1.2 工程项目用地分析 |
4.1.3 工程项目目标分析 |
4.2 工程分析软件及建模简介 |
4.2.1 关于SAP2000 软件简介 |
4.2.2 建模方法简介 |
4.2.3 分析功能 |
4.3 哈尔滨美丽岛温泉水乐园设计研究 |
4.3.1 结构选型分析 |
4.3.2 结构设计荷载及其主要参数 |
4.3.3 屋面空间网架部分结构分析 |
4.3.4 混凝土基础部分结构分析 |
4.3.5 本案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跨度维修机库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整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层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拟夹层板法分析法 |
2.1 引言 |
2.2 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结构特点 |
2.3 基本假定与等效模型 |
2.4 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连续化计算 |
2.5 三层斜放四角锥拟夹层板法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整体稳定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静力分析及工程概况 |
3.3 特征值(线性)屈曲分析 |
3.4 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
3.5 工程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整体稳定性的层高优化 |
4.1 引言 |
4.2 网架层高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
4.3 用钢量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异形网架考虑下部结构协同工作和多维地震输入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跨度空间结构概述 |
1.1.1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 |
1.1.2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特点 |
1.1.3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研究现状 |
1.3.2 大跨度空间结构多维输入抗震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 青岛某展览厅工程概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跨度网架结构的设计理论研究 |
2.1 网架结构概述 |
2.1.1 网架结构的特点 |
2.1.2 网架结构的分类 |
2.1.3 我国各种形式典型的网架结构工程实例 |
2.2 网架结构的选型 |
2.2.1 选型原则 |
2.2.2 网架结构的支承 |
2.2.3 网格尺寸及网架高度的确定 |
2.3 网架结构计算原则及一般方法 |
2.3.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
2.3.2 基本计算方法 |
2.3.3 有限元分析理论 |
2.4 网架结构节点构造 |
2.5 我国网架结构研究的工作历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某展览厅异形网架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分析 |
3.1 结构选型 |
3.2 钢屋盖网架结构概况 |
3.3 设计参数 |
3.3.1 荷载工况 |
3.3.2 荷载组合 |
3.3.3 材料属性规定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介绍 |
3.4.2 计算模型 |
3.5 屋盖网架结构单体模型与整体模型对比分析 |
3.5.1 最大支座反力对比分析 |
3.5.2 结构位移对比分析 |
3.5.3 结构内力对比分析 |
3.5.4 自振模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某展览厅异形网架结构考虑多维输入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4.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
4.1.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4.1.2 时程分析法 |
4.1.3 随机振动法 |
4.2 结构有限元模型 |
4.3 地震波的选取及分析工况的确定 |
4.4 网架节点位移分析 |
4.5 屋盖网架杆件的地震内力 |
4.5.1 屋盖各部分地震内力标志值的对比 |
4.5.2 屋盖各部分在不同支座高度下地震内力标志值的比较 |
4.5.3 屋盖网架各部分杆件受地震作用的影响程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网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网架结构的类型及应用 |
1.2.1 网架结构的类型 |
1.2.2 网架结构的应用 |
1.3 网架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 |
1.4 网架结构的倒塌破坏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结构倒塌研究理论与方法 |
2.1 结构倒塌研究理论 |
2.1.1 国外相关规范及规程 |
2.1.2 我国相关规范及规程 |
2.1.3 连续倒塌判定准则 |
2.2 连续倒塌分析与抗倒塌设计方法 |
2.2.1 连续倒塌仿真分析方法 |
2.2.2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
2.2.3 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强震倒塌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 |
3.1 结构模型的建立及静力分析 |
3.2 地震波的选取 |
3.3 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强震倒塌仿真分析 |
3.3.1 24m×30m网架结构算例 |
3.3.2 30m×42m网架结构算例 |
3.3.3 36m×54m网架结构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斜放四角锥和平面桁架系网架结构强震倒塌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 |
4.1 结构模型的建立及静力分析 |
4.2 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强震倒塌仿真分析 |
4.3 平面桁架系网架结构强震倒塌仿真分析 |
4.3.1 36m×48m网架结构算例 |
4.3.2 36m×36m网架结构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设计研究 |
5.1 结构模型的调整 |
5.2 抗地震倒塌仿真分析 |
5.2.1 单向地震作用输入 |
5.2.2 水平双向地震作用输入 |
5.2.3 三向地震作用输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网架结构设计与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网架的形式与特点 |
1.2.1 网架结构的形式 |
1.2.2 网架结构的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网架结构事故原因分析及加固方法 |
1.4.1 网架结构事故原因 |
1.4.2 网架结构加固方法 |
1.5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网架结构的设计及工程实践 |
2.1 网架结构的设计 |
2.1.1 网架结构的选型 |
2.1.2 网架尺寸和高度 |
2.1.3 网架节点构造 |
2.1.4 网架结构的杆件要求 |
2.1.5 网架结构的分析方法 |
2.2 网架结构设计优化 |
2.2.1 网架结构的类型优化 |
2.2.2 网架结构高度的优化 |
2.2.3 网架网格大小的优化 |
2.3 网架结构设计实践 |
2.3.1 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设计 |
2.3.2 正放四角锥网架设计 |
2.3.3 中空式网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3.2 ANSYS功能简介 |
3.3 网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网架结构的组成 |
3.3.3 设计荷载 |
3.3.4 网架现场破坏调查 |
3.3.5 网架结构材料选定 |
3.4 网架结构静力分析 |
3.4.1 网架结构静力计算 |
3.4.2 网架结构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3.5 网架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架结构加固工程实践 |
4.1 某高校体育馆网架结构加固实践 |
4.1.1 套管加固方法 |
4.1.2 CFRP加固方法 |
4.1.3 两种加固方法对比与选取 |
4.2 组合网架结构加固实践 |
4.2.1 工程概况 |
4.2.2 网架实际工作状态的几个问题 |
4.2.3 网架结构加固的二次受力分析 |
4.2.4 组合网架加固方法 |
4.2.5 网架加固的措施及施工工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跨度开洞网架结构静动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
1.1.2 网架结构的特点 |
1.1.3 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
1.2 理论研究状况 |
1.2.1 静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网架结构技术规程》(JGJ 61—2003)的基本规定 |
1.3 网架分析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 |
1.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1.3.2 地震波的选取 |
1.3.3 分析方法 |
1.3.4 上下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 |
1.3.5 网架结构地震动维度的选取 |
1.4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第2章 网架结构静力分析 |
2.1 网架与荷载资料 |
2.1.1 网架平面尺寸 |
2.1.2 荷载 |
2.2 开洞与不开洞结构形式 |
2.2.1 不开洞结构形式 |
2.2.2 开洞结构形式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SAP2000程序简介 |
2.3.2 有限元模型 |
2.3.3 支座参数的选取 |
2.3.4 支座刚度的计算 |
2.4 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分析 |
2.4.1 杆件截面设计 |
2.4.2 静力计算结果 |
2.4.3 加强洞边杆件后的计算结果 |
2.5 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承载力的影响 |
2.5.1 不同开洞大小对网架承载力的影响 |
2.5.2 不同开洞位置对网架承载力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网架结构失稳类型及稳定性特点 |
3.2.1 网架结构失稳类型 |
3.2.2 网架结构稳定性特点 |
3.3 稳定性分析方法 |
3.3.1 特征值屈曲分析 |
3.3.2 非线性屈曲分析 |
3.4 平板网架结构的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 |
3.4.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3.4.2 塑性铰的本构关系模型 |
3.4.3 竖向静力弹塑性加载模式 |
3.5 特征值屈曲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 |
3.5.2 计算结果 |
3.6 非线性屈曲分析 |
3.6.1 有限元模型 |
3.6.2 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 |
3.6.3 塑性铰分布对比分析 |
3.7 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对网架稳定性承载力的影响 |
3.7.1 不同开洞大小对网架稳定性承载力的影响 |
3.7.2 不同开洞位置对网架稳定性承载力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架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
4.1 自振特性概述 |
4.2 自振特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4.3 计算结果 |
4.3.1 有限元模型 |
4.3.2 自振周期 |
4.3.3 振型图 |
4.4 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的洞口对网架自由振动的影响 |
4.4.1 不同开洞大小对网架自由振动的影响 |
4.4.2 不同开洞位置对网架自由振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5.1 概述 |
5.2 基本理论 |
5.3 地震作用分析原理 |
5.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5.3.2 时程分析法 |
5.3.3 地震波的选用与调整 |
5.3.4 阻尼系数的选取 |
5.4 振型反应谱分析 |
5.4.1 有限元模型 |
5.4.2 反应谱分析结果 |
5.4.3 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
5.5 不同开洞大小和位置的网架的抗震分析 |
5.5.1 不同开洞大小的网架的抗震分析 |
5.5.2 不同开洞位置的网架的抗震分析 |
5.6 时程法分析 |
5.6.1 有限元模型 |
5.6.2 时程分析结果 |
5.6.3 反应谱与时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6.4 不同地震波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平板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整体工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网架结构应用概况 |
1.2 网架结构的特点和分类 |
1.2.1 网架结构的特点 |
1.2.2 网架结构的分类 |
1.3 网架结构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平板网架结构设计理论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概述 |
2.2 网架结构计算假定及基本计算方法 |
2.2.1 网架结构计算假定 |
2.2.2 网架结构基本计算方法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网架结构有限元理论概述 |
2.3.2 有限元分析模型介绍 |
3 平板网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
3.1 概述 |
3.2 平板网架结构失稳类型及稳定性特点 |
3.2.1 网架结构失稳类型 |
3.2.2 网架结构稳定性特点 |
3.3 平板网架结构的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 |
3.3.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3.3.2 塑性铰的本构模型 |
3.3.3 竖向静力弹塑性加载模式 |
3.4 平板网架结构的稳定性对比分析 |
3.4.1 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4.2 塑性铰分布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温差作用对平板网架结构的影响分析 |
4.1 概述 |
4.2 温差作用 |
4.2.1 温差作用类型 |
4.2.2 温差作用取值 |
4.3 网架结构温度应力计算 |
4.3.1 温度应力产生的条件 |
4.3.2 网架杆件的温度应力计算理论 |
4.4 平板网架结构考虑温差作用影响的对比分析 |
4.4.1 控制应力选取方案 |
4.4.2 分析模型温差作用取值 |
4.4.3 温差作用对网架杆件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震作用对平板网架结构的影响分析 |
5.1 概述 |
5.2 平板网架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5.2.1 模态分析方法 |
5.2.2 网架结构整体工作自振特性分析 |
5.3 地震作用对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5.3.2 上部网架简化模型 |
5.3.3 地震作用下不同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
5.4 地震作用对上部网架结构的影响分析 |
5.4.1 控制应力选取方案 |
5.4.2 竖向地震作用下上部网架杆件应力对比分析 |
5.4.3 水平地震作用下上部网架杆件应力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四、四角锥体系三层网架的结构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结构设计[D]. 王梓阳. 湘潭大学, 2019(02)
- [2]USSCAD设计软件球面网壳参数化建模的研究与优化[D]. 颜书纬. 武汉大学, 2019(06)
- [3]大跨度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以哈尔滨美丽岛温泉水乐园为例[D]. 吕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4]大跨度维修机库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整体稳定性研究[D]. 王乔青. 暨南大学, 2018(12)
- [5]异形网架考虑下部结构协同工作和多维地震输入的分析研究[D]. 李志宝.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6]网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理研究[D]. 张卫中.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7]网架结构设计与加固研究[D]. 汪菊. 中南大学, 2012(02)
- [8]大跨度开洞网架结构静动力性能研究[D]. 曾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9]平板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整体工作分析研究[D]. 张明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10]网架结构的类型与选型[A]. 南波,叶烨,王晓虎. 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