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比较论文-李莎

反切比较论文-李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切比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篆韵谱,大徐反切,李舟,唐韵

反切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1](2016)在《《说文解字篆韵谱》与大徐反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文解字篆瓿措》舆大徐反切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李舟《切毅》舆豫俪《唐嘏》的切捂,比较《篆嘏藉》舆大徐的切捂,相富于比较李舟《切瓿》舆揉俪《唐龈》的吴同。《篆颟措》舆大徐反切雕然承察切馥音系,但其切语内容蓝不完全遵循陵馥,雨害切捂相具的地方,可能正是反映寅隙口螽鼯音的燮化之庭。李龋舆揉瓿所魔的唐代中期,螽音承接切瓿音系韭虞于不断演燮之中,中古陪段静多重要的音燮规律在逭一畴期已经萌芽。因此本文徙馨、龋、胡叁佃方面束比较《篆馥藉》舆大徐反切的差具,希望通遇分析雨害反切上、下字的差昊,结合捂音的屋史演燮规律,分析《篆龋藉》舆大徐反切差昊原因所在,蓝探寻逭些差冥背后所反映的寅隙口藉耦音的演燮孰跻。(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5)

欧阳荣苑[2](2014)在《《裴韵》《王叁》重纽反切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裴韵》)与《王叁》同系《切韵》系韵书,但因《裴韵》为残卷,韵目名称和韵次,以及训注形式等韵书体例不纯,前人研究推论此书是混合了王仁昫、长孙讷言和裴务齐等数种韵书残卷而成,其音韵学价值、反切上下字内部的音理体系尚未得到全面(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4年04期)

封传兵[3](2013)在《《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对《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关注,大多是通过抽样调查或举例分析进而做出一些推断性研究,鲜有对文本进行全面比较并作穷尽性考察。本文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康熙字典》引用《唐韵》反切与大徐本《说文》注音进行量化比较,从而为《康熙字典》引用《唐韵》的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相同比和差异比分别为77.98%、22.02%,即相同部分占主要,二者并不等同。《说文》注音是其主要的参考对象,而不同于《说文》的部分当另有来源。理清《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来源并加以整理,同时以翔实的数据为佐证,能为更好地认识这批反切材料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康熙字典》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励耘学刊(语言卷)》期刊2013年02期)

祝凤祥[4](2013)在《《字汇》与《正字通》反切声母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字汇》与《正字通》是明代两部重要字书,后来成为清代编纂《康熙字典》所用的底本,其文字学价值毋庸置疑,而两书中所注音切也能反映出其在音韵学上的成就。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叁年(公元1615年)的梅膺祚的《字汇》一度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字书,它简并《说文》540部首为214部,是明代字书革新之作。而作为正《字汇》之误、补《字汇》之缺的《正字通》,其原稿为明代张自烈所着《字汇辩》,在康熙初年由清人廖文英刊刻于世,并更名为《正字通》。本文从《字汇》与《正字通》反切材料入手,全面搜罗二书反切材料,统计出《字汇》的反切数目为26318个,《正字通》的反切数目为13243个。以《广韵》40声母为参照,分别整理出《字汇》和《正字通》反切上字的声母系统,找出《字汇》和《正字通》声母系统的特点。《字汇》和《正字通》声母系统的相同点是:船母、禅母、生母、书母混用;泥娘两母混用;定母、透母相混;精母、从母相混;群母、溪母相混。在定透两母相混现象中,《字汇》多以定母切透母,《正字通》多以透母切定母;精从两母相混现象中,《字汇》多以精母切从母,《正字通》多以从母切精母;在群溪两母相混现象中,《字汇》多以溪母切群母,《正字通》多以群母切溪母。《字汇》和《正字通》声母系统的不同点是:1.《字汇》的音韵特征为:滂母、帮母、并母、非母、敷母相混;微母、明母相混;照母、澄母、穿母相混;清母、精母、初母相混;昌母、崇母相混;见母、群母相混;疑母、日母相混。2.《正字通》的音韵特征为:敷母、奉母相混;清母、从母相混;知母、精母相混;晓母、厘母相混;影母、喻母、晓母相混。(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3-10)

文琳[5](2012)在《《玉篇略》反切用字特征初探——与中国古代字书注音关系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篇略》作为受到中国《玉篇》影响的系列字书《和玉篇》的其中一个代表版本,通过对其反切用字的梳理和对比,可以初步考察日本《和玉篇》与中国《玉篇》以及周边其他辞书的关系,进而从中日字书传承的角度对《和玉篇》和《玉篇》作出初步描述。(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祝凤祥[6](2012)在《《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皇帝内经太素》为唐人杨上善注《内经》的一部医术,其中含有大量反切,对研究唐代语音具有重要语料价值。本文撷取部分杨注反切与《广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杨注反切的一些规律。(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2年02期)

夏能权[7](2011)在《比较研究《王叁》与《广韵》反切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研究《王叁》、《广韵》的反切,有助于全面认识《切韵》、《广韵》音系的继承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特殊反切,有助于观察到语音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细微现象,有助于更为合理地整理其他典籍中的语音系统,因而对中古语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王艳春,贾常业[8](2011)在《番汉语舌头音、舌上音反切拟音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利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辅助佐证材料,对《同音》丁种本和《五音切韵》韵图中的882个舌头音字、对《同音》丁种本中的23个舌上音字与汉语进行比较和分析,反映出其基本的音值。(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贾常业,王艳春[9](2010)在《番汉语重唇音反切拟音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作为辅助佐证材料,对番文辞书《同音》丁种本、写本韵书《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韵图中的799个重唇音字与汉语作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利用已有材料对佚失的番语重唇音平、上声字的音值进行构拟。(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贾常业[10](2010)在《番汉语轻唇音反切拟音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利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辅助佐证材料,对番文辞书《同音》丁种本、《同音文海合编》中的252个轻唇音字与汉语进行比较和分析,看到番语与汉语在轻唇音的拟音上有很大差别,番语中反切上字与实际音值是相背离的。其中番语轻唇音微母与喉音影母、喻叁、牙音疑母有联系;轻唇音奉母与喉音晓母有联系;轻唇音非母与喉音匣母有联系;喉音影母、喻叁、牙音疑母之间围绕轻唇音微母又有联系,番语轻唇音的实际音值是混杂的。(本文来源于《西夏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反切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裴韵》)与《王叁》同系《切韵》系韵书,但因《裴韵》为残卷,韵目名称和韵次,以及训注形式等韵书体例不纯,前人研究推论此书是混合了王仁昫、长孙讷言和裴务齐等数种韵书残卷而成,其音韵学价值、反切上下字内部的音理体系尚未得到全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切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莎.《说文解字篆韵谱》与大徐反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欧阳荣苑.《裴韵》《王叁》重纽反切之比较[J].汉字文化.2014

[3].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3

[4].祝凤祥.《字汇》与《正字通》反切声母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文琳.《玉篇略》反切用字特征初探——与中国古代字书注音关系之比较[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6].祝凤祥.《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

[7].夏能权.比较研究《王叁》与《广韵》反切的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8].王艳春,贾常业.番汉语舌头音、舌上音反切拟音之比较[J].宁夏社会科学.2011

[9].贾常业,王艳春.番汉语重唇音反切拟音之比较[J].宁夏社会科学.2010

[10].贾常业.番汉语轻唇音反切拟音之比较[J].西夏研究.2010

标签:;  ;  ;  ;  

反切比较论文-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