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学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质,辨识,强化教育,糖尿病
控制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漆云良,蒋萍钟,文彬,谢建峰,陈晓清[1](2017)在《基于体质学说研究强化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体质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结果分成9种体质组,共10组,每组病例30例,共300例。通过治疗组按不同体质,从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等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组、对照组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强化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指标有明显意义。(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7年19期)
Mendell,LM,刘婷婷[2](2014)在《疼痛闸门控制学说的构建与解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述疼痛闸门控制学说的里程碑式的文章发表至今已接近50年,作者Melzack和Wall对疼痛机制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后续的研究都参照闸门控制学说来进行评价,因此对这篇文章的讨论能够为该领域当时及之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视窗,为现代疼痛理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周围神经病变和电刺激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从外(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吴晓昊[3](2014)在《浅论中医阴阳学说在人体反馈控制系统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主要是以反馈控制的形式进行的。反馈控制包括正反馈控制和负反馈控制,其结构为控制部分、受控部分、感受装置和比较器组成的闭环系统。以中医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以生理学等现在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阐释中医阴阳理论在人体反馈控制系统中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4年09期)
王群,吕岩[4](2014)在《疼痛特异性学说与闸门控制学说:争论还在持续》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对疼痛机制的探索已持续了几千年,自公元17世纪起相继提出了四个较为流行的关于疼痛机制的假说:特异性学说(Specificity or Labeled Line Theory),强度学说(Intensity Theory),模式学说(PatternTheory)和闸门控制学说(Gate Control Theory)。疼痛机制学说是综合当时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提出的疼痛机制理论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代疼痛机制研究的进展,强度学说和模式学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外周特异性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的发现,确立了特异性学说的主导地位,但其中枢通路的特异性仍然受到质疑。从否认存在特异性伤害性感受器这一点来说,闸门控制学说显然是错误的,但其提出的中枢调制(central modulation)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当代慢性疼痛机制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异性学说和闸门控制学说两个学派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至今仍未平息。本文作者认为,两个学说应该不是"非你即我"的关系,特异性学说强调的是正常生理性疼痛的感知和传递系统,而闸门控制学说更适合解释病理状态下中枢敏化的过程。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我们对疼痛感知以及痛觉传递与调制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必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帮助我们不断完善现有的假说,甚至提出新的假说。本文简要回顾了当代疼痛机制研究者对疼痛机制假说的综合评价,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马巧仪,麦凤英,刘丹妮[5](2013)在《闸门控制学说结合中医穴位理论干预人工流产术疼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应用闸门控制学说结合中医穴位理论对人工流产术孕妇的疼痛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要求人工流产术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2例,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闸门控制学说结合中医穴位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对手术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应用闸门控制学说结合中医穴位理论对人工流产术孕妇进行护理干预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着减轻手术疼痛,有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提高孕妇对手术满意度的重要作用,且该干预方法简便易行,孕妇易于接受,无高风险,术中无需特殊监测,尤其对于因受客观条例限制而不宜施行无痛人流术的基层医院和边远山区医院,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3年14期)
郑毅,张山凤[6](2012)在《审计质量的动态控制——基于产权保护学说和XBRL连续审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审计质量的含义及衡量标准学术界对审计质量下了很多种定义,较为权威的是DeAngeb(1981)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且报告出财务报告错弊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的不可观测性使得人们用很多替代指标表示审计质量。目前,衡量审计质量的方法(替代变量),包括事务所规模、操纵性应计盈余、审计收费等。(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2年18期)
诸葛明,石头[7](2011)在《全球疫苗市场2011战略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疫苗市场在过去5年里飞速增长。据报道,全球五大制药巨头(赛诺菲巴斯德、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辉瑞以及诺华)疫苗产品的销售额占了整个疫苗市场的80%,其疫苗产品总销售额也从2004年的71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00亿美元。新型高价疫苗的上市以及大流行流感(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1-02-11)
徐海静,郭爽[8](2005)在《现代“巫师”要把台风赶回海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啸过后,一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敬畏大自然”的讨论在中国的媒体上格外引人注目,真理或许真的可以越辩越明,但说到底,人类面对自然时还是要“有所为”;而经过了“人定胜天”的狂妄年代,人们需要做的,也许更应该是读懂老天爷(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5/02/18)
[9](2003)在《《宪法学——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肖泽晟着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本书是专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律硕士而撰写的一本极富启发性的宪法学教材,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该书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控制政府权力为主线,以权力、人权及权力制约的一般理论开头,以宪政结尾,将宪法学的内容分为上、中、下叁篇。上篇介绍"宪法学的一般原理";中篇介绍"基本人权";下篇介绍"政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03年01期)
庄永龙,李岭,李衍达[10](2002)在《“五行学说”的非线性控制原理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对金木水火土的相互关系的阐释,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控制系统。五行(五脏)的状态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调节机制对外界扰动作出响应,从而达到生理态的动态平衡或生理态与(本文来源于《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09-01)
控制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概述疼痛闸门控制学说的里程碑式的文章发表至今已接近50年,作者Melzack和Wall对疼痛机制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后续的研究都参照闸门控制学说来进行评价,因此对这篇文章的讨论能够为该领域当时及之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视窗,为现代疼痛理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周围神经病变和电刺激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从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1].漆云良,蒋萍钟,文彬,谢建峰,陈晓清.基于体质学说研究强化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指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
[2].Mendell,LM,刘婷婷.疼痛闸门控制学说的构建与解构[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
[3].吴晓昊.浅论中医阴阳学说在人体反馈控制系统中的体现[J].光明中医.2014
[4].王群,吕岩.疼痛特异性学说与闸门控制学说:争论还在持续[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
[5].马巧仪,麦凤英,刘丹妮.闸门控制学说结合中医穴位理论干预人工流产术疼痛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
[6].郑毅,张山凤.审计质量的动态控制——基于产权保护学说和XBRL连续审计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
[7].诸葛明,石头.全球疫苗市场2011战略趋势[N].医药经济报.2011
[8].徐海静,郭爽.现代“巫师”要把台风赶回海洋[N].新华每日电讯.2005
[9]..《宪法学——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
[10].庄永龙,李岭,李衍达.“五行学说”的非线性控制原理及仿真[C].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