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匹配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思考-感受-行动,心理治疗干预取向,问题解决风格,匹配
匹配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刘玎,张小远[1](2019)在《基于思考-感受-行动框架的来访者-心理治疗干预取向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心理治疗干预取向是治疗师在一次会谈中实施干预的行为特征和工作取向,它在抽象水平上处于理论模型和具体技术之间,与来访者的治疗反应和治疗获益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以往研究已初步表明来访者特征-干预取向匹配可以指导治疗师更有效地实施个体化干预,也更符合心理治疗的整合-折衷主义发展趋势。然而过往研究对干预取向的分类往往只抓取片面的干预特征,缺乏一个整体的跨理论框架,未能整合与来访者的改变过程密切相关的元素和机制。本研究拟在前期对心理治疗干预取向所进行的类属分析基础上,以思考-感受-行动为理论框架,编制可评估来访者个人倾向的测量工具,并进一步研究来访者的思考-感受-行动特征与心理治疗干预取向之间的匹配关系。方法:(1)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法,编制来访者问题解决风格量表,评估来访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考、感受和行动倾向。在5所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共采集418位来访者的有效量表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2)在国内6所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治疗过程调查,每位来访者在首次会谈前完成基线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简明症状量表、问题解决风格量表),在每次会谈结束后现场评估心理治疗干预取向和治疗效果(心理咨询获益量表、工作同盟简版问卷和会谈评价问卷)。结果:(1)来访者问题解决风格量表共26个条目,包含叁个维度(思考型、感受型和行动型问题解决风格),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0.920,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良好;(2)在控制了来访者治疗前的改变阶段、心理健康水平和咨询次数后,叁种干预取向共解释治疗效果的39%;(3)多群组分析发现,来访者的叁种问题解决风格对干预取向影响咨询效果的调节效应显着,如思考取向干预对高思考型问题解决风格的来访者具有相对最高效应量的影响作用,但对低思考型问题解决风格的来访者的影响效应小,甚至出现负向作用,不同问题解决风格的来访者适合特定取向的咨询干预。本研究编制了可有效评估来访者问题解决风格的工具,并在思考-感受-行动框架下初步发现来访者-心理治疗干预取向匹配的基本规律,可为心理治疗的个体化干预提供工具支持与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国礼,孙超,张琪[2](2019)在《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对说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同动机趋向,调节定向理论提出了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促进定向与提高需要有关,关注于锻炼的好处;防御定向与安全需要有关,关注于缺乏锻炼的危害。Higgins在调节定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匹配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相匹配时,将达成调节匹配,个体会产生正确感,进一步促进更高的动机和行为表现。本研究将调节定向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引入锻炼心理学领域,探讨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是否可以提高锻炼信息的说服效果,即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匹配时,是否会体验到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以及在未来一周内是否能表现出更多的锻炼行为;调节匹配的机制是否为:调节匹配→正确感→说服效果。首先,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促进定向组和防御定向组,用双任务启动法启动其调节定向;其次,给被试随机呈现一则锻炼信息;再次,让被试完成正确感问卷和《说服效果问卷》;最后,监控一周内微信步数,一周后完成《国际体育活动问卷》。结果表明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的调节匹配可以促进说服效果,即有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行为意向,接下来一周内会进行更多的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其中,正确感在调节匹配与信息价值和情绪强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与行为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与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中不起中介作用。因此,调节匹配理论可以迁移至锻炼领域,促进个体的锻炼行为意向和锻炼行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捷,薛醒思,黄艺坤,林国祥,吴晓静[3](2019)在《一种多视图的本体匹配结果可视化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目前本体匹配结果可视化方法表现形式单一、信息冗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本体匹配结果可视化的框架,用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清晰而简明的可视化效果。方法将拥有不同优缺点的可视化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组成多视图,并通过动态刷和链接技术在每个视图之间建立联动机制。结果与结论提出了一种多视图的本体匹配结果可视化框架。(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雨,李巍,冯磊[4](2019)在《供需匹配框架下的互联网医院生成逻辑、运行困境及路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正在探索的互联网医院模式入手,客观分析互联网医院的生成逻辑以及在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其功能性定位和路径的优化,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互联网+医疗"的有序融合给予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庞明礼,徐干,王晓曼[5](2019)在《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一个初步研究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员表态话语作为展现政治倾向的方式,是一种常见但被忽略的学术议题。尝试厘清地方官员表态话语体系建构逻辑,并对照其表态话语与行为的匹配性。研究发现,向上表态是单一制国家地方官员权力遵从的必然方向,针对制度弹性的强弱可以选择贯彻执行型、发展协调型、竞争表功型等叁种表态形式,地方官员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会选择完全匹配、阳奉阴违、部分匹配等不同的行为匹配方式。因此,可以从合理把握公共政策刚性与弹性的度、提升公共政策科学化水平、细化官员表态话语的语义解读、动态掌握官员表态之后的行为轨迹、实现"有责可问"向"有责必问"的转变等方面提升其言行匹配度。(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于秋则,周珊,雷震,吴鹏[6](2019)在《基于非线性SIFT框架SAR图像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图像匹配算法性能受到SAR图像中严重斑点噪声而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尺度构建的SIFT算法,主要改进在于:在尺度空间构建阶段,该算法通过将滚动引导滤波器嵌入到尺度空间构造的过程中来生成多尺度图像金字塔,在去除斑噪的同时并保持边缘的方面表现出了较其他尺度空间构建算法更好的效果;在特征检测阶段,提出了一种使用ROEWA算子和Harris-Laplace检测算子相结合的特征点检测算法,有效地抑制SAR图像中的虚假特征点,并准确地提取具有高位置精度和低误差率的不变特征点。3种不同类型的仿真和真实SAR图像对该算法进行了检验,并与其他2种基于SIFT的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匹配精度和内联点比率方面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雷达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孙超[7](2019)在《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对说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同动机趋向,调节定向理论提出了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促进定向与提高需要有关,关注于锻炼的好处;防御定向与安全需要有关,关注于缺乏锻炼的危害。Higgins在调节定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匹配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相匹配时,将达成调节匹配,个体会产生正确感,进一步促进更高的动机和行为表现。本研究将调节定向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引入锻炼心理学领域,分别探讨特质性调节定向和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对信息价值、情绪强度、行为意向、锻炼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预研究探讨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是否存在匹配效应,即促进定向个体更可能选择积极锻炼信息框架,防御定向个体更倾向于选择消极锻炼信息框架,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材料。采用自编的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问卷对53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调节定向和锻炼信息框架之间存在匹配效应,同时也证明了实验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一探讨特质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是否可以提高锻炼信息的说服效果,即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匹配时,是否会体验到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调节匹配的机制是否为:调节匹配→正确感→说服效果。首先采用特质调节定向问卷对113名被试进行分组;其次,让被试随机阅读主题及内容相同但框架不同的两则信息中的一则;最后,完成正确感问卷和说服效果问卷。结果表明特质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的调节匹配可以促进信息价值、情绪强度及行为意向,正确感在调节匹配与信息价值和行为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调节匹配与情绪强度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研究二探讨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是否可以提高锻炼信息的说服效果,即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匹配时,是否会体验到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以及在未来一周内是否能表现出更多的锻炼行为;调节匹配的机制是否为:调节匹配→正确感→说服效果。首先,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促进定向组和防御定向组,用双任务启动法启动其调节定向;其次,给被试随机呈现一则锻炼信息;再次,让被试完成正确感问卷和《说服效果问卷》;最后,监控一周内微信步数,一周后完成《国际体育活动问卷》。结果表明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的调节匹配可以促进说服效果,即有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行为意向,接下来一周内会进行更多的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其中,正确感在调节匹配与信息价值和情绪强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与行为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与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中不起中介作用。结论:(1)特质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的调节匹配可以促进说服效果,即有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和锻炼意向;其中,调节匹配通过正确感进一步提高信息价值和行为意向。(2)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的调节匹配可以促进说服效果,即有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行为意向,接下来一周内会进行更多的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其中,调节匹配通过正确感改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间和行为意向。因此,调节匹配理论可以迁移至锻炼领域,促进个体的锻炼行为意向和锻炼行为。(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盛光华,岳蓓蓓,龚思羽[8](2019)在《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匹配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精细加工模型与前景理论,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以及两者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相较于利他广告诉求,利己广告诉求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更强;相较于得益框架,损失框架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更强;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存在显着的匹配效应,利他诉求与得益框架、利己诉求与损失框架相匹配时效果更佳,且广告态度在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影响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企业在绿色产品的营销中应关注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的匹配效应,以实现更好的绿色广告效果。(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滢,陈建胜,汪承义[9](2018)在《有约束Patch-Match框架下的非刚体匹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非刚性物体进行匹配时,往往需要对图像中存在的非刚性形变目标进行快速精确的配准,进而实现对图像的后续处理和分析,实现快速而准确的非刚体匹配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传统特征点匹配方法在非刚性物体匹配中准确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AISY算子和有约束Patch-Match的非刚体密集匹配算法。方法首先对参考图像和待匹配图像生成DAISY特征描述子,其次对两幅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形成相互邻接但没有重迭的超像素块结构,并以其为单元,计算初始位置上对应每一个像素的DAISY特征算子聚合代价。然后,采用Patch-Match算法对整幅图像进行传播和变异,在变异过程中,通过图像预处理和分析得到的先验知识对位置标签的变异窗口进行局部空间约束,使得每个像素的位置标签在该空间范围内随机更新,计算新的聚合代价,保留代价较小的位置标签,重复迭代此过程,直到聚合代价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结果实验选取了标准数据集、10幅分别由TFDS(the trucking fault dynamic image detection system)线阵列相机和框幅式相机采集的包含非刚体的图像进行匹配,均取得了较好的匹配效果,经验证,本文方法的匹配精度为86%,误匹配点的平均匹配误差为5个像素左右,是传统基于SIFT特征光流匹配方法误差的一半,并且本文采用的DAISY算子在特征提取速度上是Dense SIFT(dense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提取算法的2 3倍,大大提升了图像匹配的效率。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刚体密集匹配算法,针对非刚体变化的不确定性采用密集特征点进行最优化搜索匹配。本文算法对包含小范围非刚性变化的图像匹配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匹配精度高,视觉效果好,鲁棒性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关皓元,朱斌,李冠宇,蔡永嘉[10](2019)在《基于资源描述框架图切分与顶点选择性的高效子图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SPARQL查询过程中,含有复杂结构的资源描述框架(RDF)图的查询效率低下。为此,通过分析几种RDF图的基本结构与RDF顶点的选择性,提出RDF叁元组模式选择性(RTPS)——一种基于RDF顶点选择性的图结构切分规则,以提高面向RDF图的子图匹配效率。首先,根据谓词结构在数据图与查询图中的通性建立RDF相邻谓词路径(RAPP)索引,将数据图结构转化为传入-传出双向谓词路径结构以确定查询顶点的搜索空间,并加快顶点的过滤;接着,通过整数线性规划(ILP)问题计算建模将复杂RDF查询图结构分解为若干结构简单的查询子图,通过分析RDF顶点在查询图中的相邻子图结构与特征,确立查询顶点的选择性以确定最优切分方式;然后,通过RDF顶点选择性与相邻子图的结构特征来缩小查询顶点的搜索空间范围,并在数据图中找到符合条件的RDF顶点;最后,遍历数据图以找到与查询子图结构相匹配的子图结构,将得到的子图进行连接并将其作为查询结果输出。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了RTPS、RDF子图匹配(RSM)、RDF-3X、Gra SS与R3F的查询响应时间。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与其他4种方法相比,当查询图复杂度高于9时,RTPS的查询响应时间更短,具有更高的查询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匹配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同动机趋向,调节定向理论提出了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促进定向与提高需要有关,关注于锻炼的好处;防御定向与安全需要有关,关注于缺乏锻炼的危害。Higgins在调节定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匹配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相匹配时,将达成调节匹配,个体会产生正确感,进一步促进更高的动机和行为表现。本研究将调节定向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引入锻炼心理学领域,探讨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是否可以提高锻炼信息的说服效果,即当个体的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匹配时,是否会体验到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以及在未来一周内是否能表现出更多的锻炼行为;调节匹配的机制是否为:调节匹配→正确感→说服效果。首先,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促进定向组和防御定向组,用双任务启动法启动其调节定向;其次,给被试随机呈现一则锻炼信息;再次,让被试完成正确感问卷和《说服效果问卷》;最后,监控一周内微信步数,一周后完成《国际体育活动问卷》。结果表明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间的调节匹配可以促进说服效果,即有更高的信息价值、情绪强度、行为意向,接下来一周内会进行更多的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其中,正确感在调节匹配与信息价值和情绪强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与行为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与剧烈身体活动和总的身体活动中不起中介作用。因此,调节匹配理论可以迁移至锻炼领域,促进个体的锻炼行为意向和锻炼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匹配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玎,张小远.基于思考-感受-行动框架的来访者-心理治疗干预取向匹配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张国礼,孙超,张琪.状态性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对说服效果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陈捷,薛醒思,黄艺坤,林国祥,吴晓静.一种多视图的本体匹配结果可视化框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雨,李巍,冯磊.供需匹配框架下的互联网医院生成逻辑、运行困境及路径优化[J].中国卫生经济.2019
[5].庞明礼,徐干,王晓曼.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一个初步研究框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
[6].于秋则,周珊,雷震,吴鹏.基于非线性SIFT框架SAR图像匹配[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9
[7].孙超.调节定向与锻炼信息框架的调节匹配对说服效果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9
[8].盛光华,岳蓓蓓,龚思羽.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匹配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9
[9].黄滢,陈建胜,汪承义.有约束Patch-Match框架下的非刚体匹配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8
[10].关皓元,朱斌,李冠宇,蔡永嘉.基于资源描述框架图切分与顶点选择性的高效子图匹配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