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时期论文-温晓迪

殖民地时期论文-温晓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殖民地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定语从句,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殖民地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温晓迪[1](2019)在《《墨西哥殖民地时期的中国瓷器》(节选)翻译实践报告—历史类文本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承载着中国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china,世界就是通过陶瓷认识的中国,陶瓷也是第一个实现全球化的商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Chinese Porcelain in Colonial Mexico为基础,选取第二章《打造全球品牌:早期现代世界的景德镇及其工匠》进行翻译。在处理翻译材料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一些专业术语以及大量定语从句,共139句,其中包括90个限制性定语从句和49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在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中,作者先后分析了文本中定语从句的特点及难点,这些定语从句复杂的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增加了翻译实践的难度。因此本研究报告将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作者综合采用前置法、后置法、融合法和状语转换法的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对定语从句翻译方法的研究,作者意识到要译好定语从句,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理清定语从句中的逻辑关系,找准其所修饰的先行词;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作出忠实、通顺的翻译。(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靳匡宇[2](2019)在《明与暗的缠斗——北美殖民地时期的附属海事法庭》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英国海事法院的殖民地变种,北美殖民地附属海事法庭是海商贸易的衍生物,具有"国旗(法庭)跟着商业走"的经验主义气质。其在北美殖民地的流变,超越了服务商品经济的技术含义,被人为赋予了特别的政治意涵,从而成为殖民地许多风暴的中心。附属海事法庭在履行其工具意义的同时被涂抹了一层理想色彩,满足着人们对正义与邪恶的想象。在殖民地张力场之中,其演绎着经济压迫者和船员保护者的双重角色,呈现出明与暗的激烈缠斗,在自然追求和被动迎合之间履行着自己的历史使命。美国革命为新国家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其法律和政府的机会,附属海事法庭全面展示了先例和创新的同等价值,规定了管辖权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走向更民主高效的模式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资源。(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戴星[3](2018)在《英殖民时期新马华人华侨一夫多妻婚姻制度与殖民地婚姻法的深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英殖民时期,新马华人华侨一夫多妻婚姻制度与殖民地婚姻法的深度解读,揭示那个时期社会生活层面和平共存、波澜不惊的两种婚姻制度的表象,展现出这两种婚姻制度本质冲突与撞击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表明它们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具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36期)

田月梅[4](2018)在《从童心世界意识至殖民地民族意识觉醒的诗歌创作——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龙井时期作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尹东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期朝鲜族文坛的着名诗人,从1935年12月到1937年之间,在龙井创作诗歌作品74篇,可分为"纯真的童心世界"和"殖民地下的民族意识"两个方面;"纯真的童心世界"里,作者以奇妙构思及富有才华的写作手法企望着一个祥和的世界,呈现分享与安恬,这是童心纯真、企望的理想。"殖民地下的民族意识"里展现的是1936年3月之后尹东柱的现实认识和民族意识,更多地思考现实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18年06期)

简天天[5](2018)在《试析殖民地时期美国教育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完善的教育体系最早可追溯到17-18世纪殖民时期,最早到达新大陆的一批清教徒们在各宗教团体、政府等支持下建立起最初的以社区为主体的学校。而后各种职业学校以及高等学府建立起来,尤其是后者更为美国今天的大学教育奠定基础。殖民地时期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殖民地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没有早期殖民地教育的发展,也就没有今天美国教育的成功。(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8年11期)

詹姆斯·贝提,马伊兰[6](2018)在《“饿龙”:新西兰殖民地时期广东金矿工人(1860—1920年代)研究与中国环境史视野的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中国人抓住英帝国提供的机遇,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开放的资源边疆获利。中国移民以多种途径将英国法律设计和金融制度融入他们从中国获得的专门知识和环境知识的网络之中。本文首先揭示了全球、英帝国和中国环境史忽略的某些问题,比如中国的环境史学家还未涉足华侨环境史,而且英拓殖者社会的环境史学家也忽视了华人。其次,本文意在填补史学空白,探究新西兰的广东金矿工人使用广东、加利福尼亚、维多利亚、澳大利亚等地的水利技术时对新西兰环境的影响。这些广东矿工,除了建立新西兰某些地区和华南之间的环境交流,还导致了土壤侵蚀,减少了木材供应,改变了植被种类,消耗了稀缺的水资源。最后,本文认为研究华侨的环境影响能展现中国环境史和全球比较环境史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本文来源于《全球史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刘超楠[7](2018)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徒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6世纪起,为逃避宗教迫害,一大批清教徒先后从英格兰远涉重洋,迁徙至北美大陆,开始了建立殖民地的历程。在宗教观念上,清教徒主张以契约建立教会和殖民地政府,以理性服务虔诚,以“上帝选民”的身份完成上帝的使命。受此影响,清教徒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用教育培养殖民地所需要的宗教人才,以确保殖民地的顺利发展。清教徒大力倡导教育立法,推动了以《老骗子撒旦法》为代表的殖民地时期最早的一系列教育法案的颁布和实施,为同期北美教育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此同时,清教徒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活动。在初等教育领域,清教徒逐步建立起以城镇学校为主,包括主妇学校、阅读和写作学校等在内的初等学校体系;在中等教育领域,开办了以古典教育为主的拉丁文法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创办了哈佛学院、耶鲁学院、新泽西学院、达特茅斯学院等高等学府,奠定了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的基石。殖民地时期清教徒的教育活动对美国教育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清教徒的教育立法活动对美国教育的制度化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另一方面,清教徒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也为此后美国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此外,清教徒对教育的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美国重视教育的传统与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陈超萍[8](2018)在《传教士与印度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研究(1813-1915)》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漫长的印度教育史上,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东印度公司以及传教士群体的参与,这一时期印度教育和传统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传教士群体在印度所创办的学校,是印度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近代印度殖民地为大背景,主要研究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印度殖民地教育兴起、发展以及成熟的过程,侧重于研究传教士在殖民地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及给印度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沿部分主要叙述了本选题的出发点及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通过阐述古代教育以及东印度公司早期的教育,能够了解印度殖民地教育发展的背景。在印度殖民地教育的兴起与传教士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基督教在印度早期传播史、传教士的学习经历与背景、传教士的教育事业兴起这几方面理解传教士团体。殖民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法规,使得殖民地教育得以发展和成熟。1813年以及1833年特许法的颁布,为殖民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深入研究这两项教育法规,可以发现殖民当局对传教士教育事业的态度发生改变,接着解释了传教士会选择教育来传播基督教的原因。此外特别的分析了殖民地教育中的西方课程,冲击着印度传统宗教信仰,这造成年青一代的印度学生处于宗教道德的“真空”。1854年《伍德教育急件》奠定了印度殖民地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该急件也标志着印度殖民地教育的成熟;1882年成立的印度教育委员会,因为政府需要社会私人的力量来发展教育,所以在教育上采取的放任政策,客观上造成教育权利得以下移,使得传教士能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传教士给印度社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传教士的教育事业虽然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民众草率的改宗,但是更为主要的是给印度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如妇女地位的提升,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等。传教士教育本身也存在缺陷,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传教士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偏离其最初的意图。(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姜海洋[9](2018)在《从廉想涉的《万岁前》看朝鲜殖民地时期社会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岁前』是韩国近代文学中最具有代表生的作品之一,因作品对朝鲜3·1运动前夕殖民地朝鲜的社会面貌细致深刻的描述,一直被诸多研究学者关注和研究。本论文将此部作品作为分析文本,尝试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及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探究殖民时期传统社会面的变化和实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主体性”、“模仿化”、“混种性”等分支理论,与作品中描述的社会嬗变的面貌紧密相连,尤其是作品中体现的殖民地时期民众的“主体思想”变化,以及传统城市“混种性”的面貌变化等,都与该理论相呼应。剖析文本会发现,殖民地时期朝鲜民众民族的主体性认识是不断动摇和变化的。社会外部是严格的监事制度,内部是各种冲突和矛盾,这都是导致生活在悲惨环境下的朝鲜人民对自身民族主体性动摇的重要因素。作品『万岁前』里描写的釜山是当时最大的港口城市,由于和日本相邻等,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开始逐渐形成了具有近代化的代表性城市。日式的二层小楼、领事馆、邮局、警察局、银行、医院等近近代性建筑均在釜山呈现。但与此相反的是,作品中的朝鲜人民生活却不似那么幸福,土地被掠夺、劳动力被压榨,遭受着悲惨的现实折磨和民族苦难,犹如生活在“坟墓”一般。被剥夺主权和财产的他们,失去了自我,在被殖民的环境下,只能通过模仿日本人的形象和思考方式来苟活。基于被殖民的大环境,釜山早期就开始实施开放性政策,使在釜山居住的日本人不断了增加,釜山的城市空间逐渐开始变化,渐趋形成了朝鲜和日本人的混种空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空间的混种化,朝鲜传统房子和日式二层洋楼之间的混合。第二,人种的混种化,随着釜山地区日本人的不断增加以及内线女婚的联姻政策,人种逐渐呈现混种化,作品中的混血妓女们将朝鲜的民歌唱给日本人的画面,完整地将人种混种性体现了出来。作品中描写社会嬗变面貌中的混种化、模仿化和主体化等,不仅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完整对应,而且也将当时殖民者侵略丑恶的暴行完整的揭露了出来。(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骆四铭,阮氏贵[10](2018)在《法属殖民地时期越南高等教育的移植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殖民越南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期间越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殖民背景下强制移植模式。法国殖民者专门成立了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高等教育机构建设、实施集中管理,教学语言统一采用法语,教师主要由法国本土挑选派遣,学生入学资格设限。客观上法国殖民者为越南带来了现代高等教育,其文化渗透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地位。通过教育特权扶持当地合作者形成利益集团,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越南传统社会结构,加剧了越南社会的动荡。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是迫使越南殖民者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以史为鉴,需警惕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移植的新模式与新危机。(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殖民地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英国海事法院的殖民地变种,北美殖民地附属海事法庭是海商贸易的衍生物,具有"国旗(法庭)跟着商业走"的经验主义气质。其在北美殖民地的流变,超越了服务商品经济的技术含义,被人为赋予了特别的政治意涵,从而成为殖民地许多风暴的中心。附属海事法庭在履行其工具意义的同时被涂抹了一层理想色彩,满足着人们对正义与邪恶的想象。在殖民地张力场之中,其演绎着经济压迫者和船员保护者的双重角色,呈现出明与暗的激烈缠斗,在自然追求和被动迎合之间履行着自己的历史使命。美国革命为新国家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其法律和政府的机会,附属海事法庭全面展示了先例和创新的同等价值,规定了管辖权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走向更民主高效的模式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殖民地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温晓迪.《墨西哥殖民地时期的中国瓷器》(节选)翻译实践报告—历史类文本中定语从句的翻译[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靳匡宇.明与暗的缠斗——北美殖民地时期的附属海事法庭[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戴星.英殖民时期新马华人华侨一夫多妻婚姻制度与殖民地婚姻法的深度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8

[4].田月梅.从童心世界意识至殖民地民族意识觉醒的诗歌创作——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龙井时期作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

[5].简天天.试析殖民地时期美国教育的发展[J].学理论.2018

[6].詹姆斯·贝提,马伊兰.“饿龙”:新西兰殖民地时期广东金矿工人(1860—1920年代)研究与中国环境史视野的拓展[J].全球史评论.2018

[7].刘超楠.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徒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18

[8].陈超萍.传教士与印度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研究(1813-1915)[D].湖南师范大学.2018

[9].姜海洋.从廉想涉的《万岁前》看朝鲜殖民地时期社会变化[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

[10].骆四铭,阮氏贵.法属殖民地时期越南高等教育的移植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8

标签:;  ;  ;  

殖民地时期论文-温晓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