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水泥论文-周娟,李娟燕

混合水泥论文-周娟,李娟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水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再生集料,振动压实,振动参数

混合水泥论文文献综述

周娟,李娟燕[1](2019)在《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混合料的振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混合料(RCR)室内压实与现场振动压实效果的一致性,进行了RCR的振动试验,测试了振动参数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对比了振动与击实、静压法确定的压实标准、力学强度、收缩特性和矿料级配衰变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集料(RA)的吸水性、抗压碎强度和洁净程度与天然集料的差异较大;RCR达到稳定振动压实状态的振动时间略大于常规水泥稳定碎石(CSM),但振动频率、名义振幅、激振力和对CSM和RCR的压实效果的影响规律相似,两者可采用相同的振动参数;与击实和静压试验相比,振动试验确定的RCR的压实含水率、干缩变形和矿料级配衰变较低,而最大干密度和力学强度则较高;RA掺量越高,振动试验对于保证RCR的压实效果的优势越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李海燕[2](2019)在《水泥路面加铺单层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路工程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在长时间的行车过程中路面会产生不良的病害问题,比如裂缝以及断裂等,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行车安全以及公路质量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公路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周期性进行维护工作,以此来有效延长公路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提高路面的行车安全也有着重要的保障。本文重点针对水泥路面加铺单层沥青混合材料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刘红科[3](2019)在《水泥粉煤灰再生基层混合料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再生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向集料中掺入水泥与粉煤灰比例为1∶3的结合料,展开试验研究。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集料配合比,试验中再生骨料(10~30mm)的掺配比例依次为0%、20%、40%、60%、80%、100%,由最大干密度试验确定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都随再生骨料掺配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当再生骨料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值;而混合料的抗冻系数BDR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10期)

王勇生,刘延金[4](2019)在《采用二维颗粒流软件对水泥冷再生混合料间接抗拉强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对水泥冷再生混合料间接抗拉强度开展模拟试验研究。为了对数值试验中细观力学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并分析模拟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对水泥冷再生混合料间接抗拉强度开展室内试验,得出宏观力学参数值。然后确定混合料中颗粒的接触本构模型,建立数值试件。进行模拟加载,不断调整细观力学参数值,直到最终模拟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吻合,得出最终细观力学参数值。利用得出的细观力学参数,对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的试件进行模拟试验,通过与室内试验对比,验证模拟试验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拟试验中应力增长曲线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试验中3组试件的间接抗拉强度值与室内试验实测值得平均误差仅为2.14%;所确定的接触模型和细观力学参数值是准确的,可在相关研究中用模拟试验代替室内试验,提高研究效率;模拟试验真实地展现了试件在荷载作用下内部颗粒的运移情况,揭示了材料强度形成机理和细观力学特征。(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曾生河,郭远芳[5](2019)在《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水泥稳定碎石骨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碎石骨料原材料的基本性能,重点分析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施工配合比、水泥含量、集料级配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及其对收缩裂缝的影响,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处治措施。运用获得完善之后材料配合比使得水泥的用量得到有效节省,成本方面也有所下降,并且施工的质量也得到合理提升,希望为相关项目施工工作供给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9期)

王喆[6](2019)在《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高速公路旧路改造工程,对加铺层材料性质与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施工结束后对加铺层表面平整度、横向力系数及抗渗系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合理的路面改造方案并对旧路病害进行相应的处治,铺筑成型的沥青加铺层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抗滑性能及抗渗性,有效恢复了旧路面路用性能,改善了道路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28期)

李宏安,曾宪军,尤文军[7](2019)在《硅粉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检测硅粉的性能,配料制备水泥,并作为混合材掺合料实验,取得了相关实验数据,验证硅粉作为水泥混合材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丽霖[8](2019)在《不同水泥掺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宏细观结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松散性能、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微观结构及宏细观空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加适量水泥可提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粘结性及整体强度、显着提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水泥水化产物显着改变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微观空隙结构,减小了平均孔径和最可几孔径,从而显着提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冻性。但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出现峰值,建议水泥掺量不宜超过2.0%。(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朱健健,高建明,陈菲,贺知章[9](2019)在《水泥砂浆半浸泡在NaCl-Na_2SO_4混合溶液中的侵蚀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洋环境以及中国西部盐湖环境中建筑物经常遭受混合盐半浸泡侵蚀问题,设置变化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砂浆试件半浸泡在NaCl-Na_2SO_4混合侵蚀溶液中,研究NaCl对水泥砂浆在混合溶液中半浸泡侵蚀的影响.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离子浓度分布,使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全自动压汞仪等微观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_2SO_4单一溶液中砂浆未浸泡区域破坏机理为硫酸钠物理侵蚀;NaCl-Na_2SO_4混合溶液中,高浓度氯盐能抑制水泥砂浆在混合溶液半浸泡下未浸泡区域的侵蚀,通过在试件表层形成一层NaCl结晶,抑制了Na_2SO_4物理侵蚀的发生;NaCl对Na_2SO_4半浸泡的抑制作用在于NaCl结晶填充在表层10~100 nm少害孔内,密实表层孔径结构;在砂浆未浸泡区域涂环氧树脂保护层,可以有效降低Na_2SO_4溶液半浸泡侵蚀破坏.(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明,李昶,郭雨鑫,刘继华[10](2019)在《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煤矸石最大限度地应用于高等级路面基层是一项重要的利用途径。首先研究了煤矸石的物化特性,其次采用部分煤矸石替代2. 36~13. 2 mm范围内的普通碎石,选用5. 5%的水泥剂量,依据煤矸石、碎石的不同掺量设定了8组级配混合料,进行室内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最后对3组优选级配混合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性能良好,采用26%~30%的碎石1号料,煤矸石利用量可达到35%~47%,且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中高等级路面基层的要求;经过标准养生28 d和90 d的混合料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和劈裂回弹模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该混合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基层。(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混合水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路工程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在长时间的行车过程中路面会产生不良的病害问题,比如裂缝以及断裂等,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行车安全以及公路质量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公路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周期性进行维护工作,以此来有效延长公路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提高路面的行车安全也有着重要的保障。本文重点针对水泥路面加铺单层沥青混合材料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水泥论文参考文献

[1].周娟,李娟燕.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混合料的振动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9

[2].李海燕.水泥路面加铺单层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

[3].刘红科.水泥粉煤灰再生基层混合料性能的研究[J].北方交通.2019

[4].王勇生,刘延金.采用二维颗粒流软件对水泥冷再生混合料间接抗拉强度模拟[J].硅酸盐学报.2019

[5].曾生河,郭远芳.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9

[6].王喆.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

[7].李宏安,曾宪军,尤文军.硅粉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J].中国水泥.2019

[8].王丽霖.不同水泥掺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宏细观结构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9].朱健健,高建明,陈菲,贺知章.水泥砂浆半浸泡在NaCl-Na_2SO_4混合溶液中的侵蚀机理[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李明,李昶,郭雨鑫,刘继华.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标签:;  ;  ;  ;  

混合水泥论文-周娟,李娟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