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技术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立项课题
职业技术教育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莉,张帅帅[1](2019)在《2010—2018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主题与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201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课题,从立项课题的数量、类别、所属单位、地域、研究主题五个方面,对近9年的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课题进行了量化分析。整体而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呈现日渐繁荣的趋势,但也有些许不足,如课题数量上还有提升空间,课题类别上国家重大课题较少,课题所属单位上不同类别研究主体课题数量差距较大,课题地域分布上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课题主题分布上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史研究和国外职业教育研究较少。对此,国家应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同时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体要加强合作交流、优势互补。此外,广大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者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多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注重本土历史研究、积极吸收国外研究,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不断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9年17期)
陈鹏[2](2019)在《“双一流”时代二级学科的困境与出路——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在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级学科的整合式发展遮蔽了二级学科的特色。在"双一流"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要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依托高校的特色优势,或借助教育学一级学科深化自身的理论厚度,或结合行业特色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式发展,或与专业学位互动以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的错位式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19年08期)
冯林林[3](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见,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要更加重视其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主动改革其培养模式。我国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在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故研究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硕士生培养模式,探讨其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主要特色,对大陆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在研究生与职业教育相关理论背景下,通过系统论视角,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过程”,“考核评价”四大构成要素,并以此为维度,对台湾地区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法,运用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法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利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11编码分析资料,旨在探讨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特色,以为大陆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设计与实施,该部分主要叙述了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过程,包括访谈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以及研究信度与效度等方面,以确保本研究的客观性与严谨性;第二部分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该部分重点描述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各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旨在探讨其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剖析其发展规律;第叁部分为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调查分析,该部分主要以台湾地区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为调查研究对象,以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11为主要分析工具。通过综合分析与整理,将分析结果按照“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过程”、“考核评价”四大构成要素的顺序详加论述;第四部分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分析,该部分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将其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支持、传统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变更、少子女化现象的加剧)与微观(学校类型、师资力量、学生需求)两大层面;第五部分为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特色及对大陆的启示,研究发现,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具有四大特色:培养目标的具体明确化;培养对象的来源广泛化;课程设置及选择的灵活化;培养过程的严谨规范化。其主要启示为:1.积极转变硕士生培养理念,培育多元适性型人才;2.主动以外部环境为依托,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3.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严加规范培养过程;4.适时拓展培养方向,扩大职教硕士生发展出路;5.全面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引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管辉,杜树阳,谷峪[4](2019)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变迁与反思——基于2005-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研究主题的变迁是审视学科研究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对2005-2018年间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变迁呈现如下特征:研究视野愈益开阔、研究主题不断拓展,呈现愈益丰富的发展态势;研究主题与时俱进、时代特征鲜明,呈现频繁变迁的发展趋势;混合研究成为主导、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法趋向多元,对研究主题的认识趋向深入。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跟风热点问题,加剧和导致了研究中的弱点与盲点;扎堆宏观问题和理论研究,中观问题与应用研究不足;热衷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欠缺;量化研究严重不足,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缺乏。(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管辉,刘玥,申彦彦[5](2019)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特征、问题与前瞻——基于2011-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方法运用是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和影响研究的质量。对2011-2017年间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呈现如下特征:定性研究占据主导、混合研究占比大且呈现上升趋势、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呈现多元化与综合化趋势。同时,也存在量化研究不足、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理解不到位、阐述不完整、规范意识不强等问题。应当强化方法意识、增加量化研究的运用,推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合理安排课程、强化日常训练,提高研究方法学习的实效性;加快完善标准、强化全面深入指导,提升研究方法运用的规范性。(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张典兵,张忠华[6](2019)在《建国7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建设是职业技术教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学科形成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学规定了自身学术范围,明确了自身研究边界,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之本。对建国7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经验积累、模仿借鉴、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嬗变和基本特征。展望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注意坚持正确的研究取向,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视法规政策支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切实加强跨学科研究。(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刘尚儒,邵长兰[7](2018)在《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校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课程设置现状的真实反映,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的建议,即:课程设置应遵循前瞻性原则;加强与各相关领域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适当增加应用性课程比例,注重科研实践能力培养;选修课程应与相关的跨学科课程资源相结合;将职业指导理论相关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中;构建合理的英语课程体系等。(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尚儒[8](2018)在《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跨专业学生作为其中特殊的群体,不仅为本学科的研究带来了创新性思维,同样,也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专业人才培养之思要从一定程度上依据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感受,以学生认识层面换位思考人才培养思维模式,因此,本研究力从学生专业认同的角度去发现他们对专业的所思所想。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与专业相处一段时间后,对于专业的广度认知评价的态度及与之相联的内心情感和行为展现出的一系列的变化和程度。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受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认同高或是低,又或者是认同或不认同。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对于专业的认同更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不是静态的不变的“固态”表现。从学生角度出发,采用叙事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感受进行收集整理并描述,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专业认同的“故事性”发展轨迹,再现学生的主观世界。用故事的形式留住生活的点滴瞬间,让“里面的人”与“外面的人”产生接近于甚至是零距离的感受,促使更多具有平行共鸣的人去关注学生专业学习的真实情况。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叁位本专科为非教育学学科门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叙事的研究方法挖掘他们跨专业学习的心路历程,从故事中获得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对叁位学生学习生活史的呈现上,用两个部分有“节奏”地进行了分析。一是叁位学生的研究生学习前部分,包括本专科专业学习回顾、工作经历、考研抉择;二是研究生学习期间部分,包括专业课程与教学、专业价值、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适切、就业前景,用六个维度将叙述者的叙述资料结构性地进行呈现。通过分析发现,Y同学对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专业价值都非常认可,也有着较高的专业情感,并且认为自己适合本专业的学习。L同学对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展现着较为不认可的态度,并且没有建立良好的专业情感,但是对于专业的价值还是较为认可的,在专业学习上也非常努力,认为自己适合在教育领域做研究。相对而言,R同学的专业认同度就明显低于前两位同学的,尤其是专业的就业前景让她更是产生了“为了毕业而毕业”的消极的想法。从叁位同学的总体认同情况来看,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除了对叙事资料静态文本的展示和分析解读之外,笔者还在此基础上对叁位学生的叙述做了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整体再到部分的反复循环地看待,力求将叙述中的事件或情境按类别归类处理,并做以更全面的剖析,得出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看出专业认同具有动态的、复杂的变化特征,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影响因素上分为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最后,笔者从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角度思考了提高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六条途径。(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刊2018-12-01)
冉云芳,徐瑛[9](2018)在《第十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8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和《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苏州评弹学校协办、阔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第十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8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苏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5所高校、39所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德国科隆大学的代表,以及来自15家媒体的代表,共计4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是我国职业教育界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8年11期)
陈丽君,丘少云[10](2018)在《优秀硕士研究生成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考察优秀硕士毕业生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是硕士研究生成长为"优秀"的根本动力,支持因素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保障。基于自我指导学习理论,借鉴以往优秀硕士研究生成长的经验和建议,从需求分析、资源评估、策略选择、结果评价等四个自我指导学习过程,提出促进硕士研究生成长为"优秀"的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职业技术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在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级学科的整合式发展遮蔽了二级学科的特色。在"双一流"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要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依托高校的特色优势,或借助教育学一级学科深化自身的理论厚度,或结合行业特色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式发展,或与专业学位互动以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的错位式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技术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莉,张帅帅.2010—2018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主题与特点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9
[2].陈鹏.“双一流”时代二级学科的困境与出路——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例[J].江苏高教.2019
[3].冯林林.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管辉,杜树阳,谷峪.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变迁与反思——基于2005-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9
[5].管辉,刘玥,申彦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特征、问题与前瞻——基于2011-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
[6].张典兵,张忠华.建国7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9
[7].刘尚儒,邵长兰.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及思考[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8
[8].刘尚儒.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9].冉云芳,徐瑛.第十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8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苏州举行[J].职教论坛.2018
[10].陈丽君,丘少云.优秀硕士研究生成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的个案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