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连续3例针刺伤事件的根因分析

对连续3例针刺伤事件的根因分析

黄霞红李鸿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了解针刺伤连续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方法:对当事护士及当班护理组长进行访谈。结果:发生针刺伤的3名护士分别为规培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且均发生在为患者采取血标本时,主要原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风险意识低。结论:新进护士及护生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职业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这3例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护理安全教育,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针刺伤及其它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针刺伤;职业防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77-02

针刺伤为针头等尖锐物扎入皮肤后引起的伤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伤害,是护理人员面临的多种职业伤害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1],每年全球约10万名护士被针头刺伤[2]。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3]。大量文献表明,新进护士、护生是护理人员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4],由此对护士造成的人身危害和心理危害日趋严重,临床护士应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个人防护,采取适当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安全。本文对重症医学科短期内连续发生的3例针刺伤当事护士进行了访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2013年11月-2013年12月连续发生的3例针刺伤的当事护士。

1.2方法

1.2.1对3名当事护士和当班护理组长进行访谈,内容包括:护士被刺伤时使用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针刺伤事件发生经过、护士工作经验和有无类似经历。

1.2.2运用特性要因图对事件进行原因分析。

2.结果

2.1针刺伤发生的人群:均为工作经验不足的护士,其中规培护士1名、进修护士1名、实习护士1名。

2.2针刺伤发生的背景:3例均发生患者多、环境较嘈杂、治疗集中的时间段,其中1例发生在上午,2例发生在上夜。

2.3针刺伤发生的环节:3例均发生在护士为患者采取动脉血标本时。其中1例是采血针末端连接血标本瓶的针刺伤护士,2例是进入患者血管的采血针弹出刺伤护士。

2.4采血时使用的工具:2例使用的是普通采血针,1例使用的是自制动脉采血针。

2.5接受采血的患者情况:1名患者血管位置较深,1名患者消瘦,较为衰竭,1名患者躁动不安。

2.6当事人职业安全教育情况:3名当事人均接受过采集普通血标本的培训,但没有接受过该项操作的具体培训;进修护士接受过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置教育,规培护士和护生均没有接受过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置教育,只知道大概处置流程。

2.7当事人采血前职业防护情况: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均没有戴无菌橡胶手套。

2.8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3名当事人均采取了正确的应急处理。

3.结论

新进护士、进修护士、护生因为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好奇心重、工作经验不足、防护意识淡薄等原因而成为针刺伤的“易感者”,而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针刺伤的高发部门,其原因为:重症监护情况较复杂,接触医用锐器(注射针头、穿刺针、手术刀片等)的机率较高,患者病情复杂、疼痛、烦躁以及不配合护士进行护理治疗经常遇到压力和障碍[5]。本调查显示,短短1个月的时间接连发生了3例针刺伤,且发生人群、事件经过极其相似,通过访谈当事人,分析频繁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4.应对措施

4.1组织科室全体护士学习3例针刺伤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4.2规范管理

4.2.1加强带教管理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操作前充分评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意识不清、躁动的患者请示医生做适当处理后再进行操作。同时做好新进人员管理,培训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所有操作放手不放眼。另外,没有任何采血经验的护士,限制采取比如烦躁、具有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标本。

4.2.2做好警示标识在感染性疾病筛查阳性的患者床头标识牌内放置美观的特定警示标识,既保护了患者隐私,又提醒护士注意防护。

4.2.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根据科室收治患者数量及病人的危重程度,弹性调整上班人员数量,防止因为人员紧张、情绪急躁等原因造成针刺伤。

4.2.4及时处理噪音源噪音是指不悦耳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6]。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量的噪音可使人出现社交障碍和易烦躁等心理问题[7]。重症医学科的噪音主要来自医疗仪器设备和医务人员。上班期间将仪器设备调整到功能最佳而噪音最低的状态,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教育,尽量减少人为噪音。

4.3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对所有规培护士、进修护士、护生进行入科前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要求采血时必须带无菌橡胶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8]。

4.4严格操作流程,加强新进人员操作培训针刺伤的发生于操作不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在学校受教育期间,学校应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期间,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及时纠正不良的操作习惯。

4.5选择合理的穿刺工具在重症医学科,普通采血针和自制动脉采血针会大大增加针刺伤的风险,所以科室申请购买有保护装置的采血针和专用的动脉采血针。

5.小结

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中之一,患者的血液中可能存在HBV、HCV、HIV、梅毒等病原体,而我国又是肝病大国,所以护士的针刺伤害已不容忽视,而个人重视和行政干预是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所以护士要遵守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合理使用防护用品,远离针刺伤害,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姚颖.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外医疗,2010.29(2):148.

[2]谭慧茹,吴琼宜.血液性针刺伤处理情况分析及职业防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7,28(26):114.

[3]王红红,杨敏,何国平,等.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其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J],2002,9(6):666-668.

[4]MerlinSJ,MorrisonG,GluckmanS,etal.BloodandbodyfluidexposuresamongUSmedicalstudentsinBotswana[J].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010,26(5):561-564.

[5]史超,李芳.临床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2):68-70.

[6]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124.

[7]GoinesL,aglerL.Noisepollution:amodernplague[J].SMedJ,2007,100(3):287-294.

[8]蔡志翔,李宛,李恩慈.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8):1440.

标签:;  ;  ;  

对连续3例针刺伤事件的根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