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思想论文-钟继彬

仙道思想论文-钟继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仙道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李白诗歌,仙道思想

仙道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钟继彬[1](2018)在《探讨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李白的诗歌是唐朝文学艺术中的巅峰之作,作为读者,要读懂李白的诗歌,就一定要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唐朝的时代背景。李白的诗歌蕴含着仙道思想,如果不参透诗人骨子里的艺术倾向,就做不到真正的赏心悦目,不能与李白情感交融,欣赏不到李白的逍遥真意。在这方面,宗教文化在历史的潮流中逐渐没落,而文学作品中的仙道思想一直处于一种束缚、误解、抛弃的状态,导致了读者对于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了解不够透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4期)

尚梦珣[2](2017)在《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浓厚的道教氛围,特殊的家庭教育是李白初遇仙道的基础,游学与寻仙并存不仅是李白成长道路上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一路上的山水美色更给予了李白诗歌创作的灵感。寻仙问道不是李白的爱好而是他的人生追求,直至他出蜀求仕也依然贯穿其中,成为他一生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观其一生创作的诗歌不难发现无一不散发着浓厚的仙道思想。(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8期)

王艺群[3](2017)在《宿命与超越之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葛洪是道教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助推了道教从民间宗教向神仙道教的转变,可以说,葛洪是魏晋以来的神仙道教最杰出的代表。他所作的《抱朴子内篇》,拥有很高的宗教哲学价值,首次完成了对神仙信仰体系的理论构建,并提出了具体的修仙方法,推动了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葛洪的道教思想是道教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研究葛洪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掘神仙道教思想的发展历程。葛洪的道教思想围绕神仙信仰、修炼仙道、最终得道成仙的进程进行展开。葛洪整个仙道思想所表达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羽化成仙”,但这个结果并不是可以突然实现的,而是要经历异常艰苦的修炼过程。葛洪坚信“从人到仙”的跨越式转变一定可以实现,这种打破生命的局限,战胜现实的苦难,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强烈的乐生主义精神可见一斑。并且要最终得以长生成仙,绝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的证明。理论是基石,用理论指导行动,积极的投身于修炼,落实到具体才是修仙成功更重要的法门。因此,葛洪对前期道教的各类方术、修炼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投身于收集各种求仙方术,总结并提炼出了一套独有的,以还丹金液为主体的修仙方法。“修德”与“修身”并重,严格进行修炼,做到了以信仰指导行动,以行动成就信仰。展示了一种对待生命本身的尊重与热情,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在葛洪的修仙之路上,既有“受命所值”的修仙宿命,即世人有仙命是因为禀承了神仙之气,在胞胎之中就已注定。又有“我命在我”的命运超越,认为人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个“宿命”与“超越”的悖论式命题构成了葛洪仙道思想的整体风貌。(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孙岩[4](2016)在《陆游的道教思想及其对仙道诗文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诗人陆游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接受了道教思想并产生了道教信仰。这种道教思想对其仙道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展现出了一个有别于人们通常观念的更加鲜活的陆游形象。(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6年07期)

田胜利[5](2014)在《汉代《焦氏易林》的仙道思想与企寿情怀——以作者焦赣姓、名、字的纵横关联及相关名物为透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焦氏易林》作者焦姓,名延寿,字赣,字与名组合,取赐福延寿之义。焦本指为火所伤,字与名是对焦姓所含缺失之义的补充。名字内涵显现于爻辞编写中,与之相连的事象有浓厚的仙、道情怀,仙人、仙山密集出现于西部地域的长寿之乡。这类事象的摄取,是西汉文化的折射,也是对长生的期许。(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4年04期)

张丑平[6](2012)在《论《汴京勼异记》中的仙道思想与剑客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李濂(1488—1566),字川父(一作川甫),号嵩渚,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汴京勼异记》是他在嘉靖年间撰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共八卷,分为异人、异僧、道士、女冠、神仙、鬼怪、异事、异梦、神异、物异、技术、卜相、丹灶、杂记、阴德、报应十六类。该书多取材宋代与汴京有关的奇异之人或奇异之事,每则故事都注明出处,故事来源多为宋代史书、方志以及野史笔(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2年12期)

李小艳[7](2012)在《葛洪的仙道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们对道教长生成仙思想产生质疑的背景下,东晋着名道士葛洪提出了玄、道、一的本体论,使道教神仙思想得到了本体论论证。葛洪高扬"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指出人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可以修身成仙。他还创造了形神双修的宗教实践,重视形体修为,以修神为补充,完善了道教的修行体系。(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黄艳,刘雨过[8](2011)在《论老庄思想对仙道小说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仙道小说在时间观上秉承了老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追求"道"的无止境才能得到永生;在空间观上,仙道小说中的仙境有的很宏大,可视为"道"的境界的一种实物载体,有的很微小,蕴藏在壶、枕等器物之中,这是从老庄惯用的逆向思维中汲取了创作灵感。(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宫力[9](2010)在《在天道与人道之间》一文中研究指出葛洪承认神仙的真实存在,神仙存在具备怎样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成仙何以可能?神仙具备怎样的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意义?如何评价葛洪的仙道思想?本文力图从哲学视角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葛洪的仙道观以宇宙论和人生论为中心。他一方面继承了原始道家的宇宙论,延用了老子哲学中“玄”、“道”、“一”等概念,同时以道教教意为旨归赋予这些概念以崭新的含义,用以作为论证神仙的存在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他以“神仙”为理想人格,通过对人自身的考察、对求仙过程的论证及对神仙特质的描述,阐明了其独到的人性论、修养论、人生理想论,建构出自己的道德理想、文化理想和社会理想。以“神仙”思想为旨归,葛洪的仙道观与其以前的各哲学及道教流派的承续及批判关系十分明显,葛洪的仙道观是其天道观与人道观的统一,神仙是人格化的“道”,更是得道行道的完满的人。葛洪仙道观一方面摆脱早期道教粗陋的理论形态而使道教理论日趋精致化,另一方面深化了魏晋时期人学的发展,是魏晋人学重要理论形态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黄阳华[10](2008)在《试论姜夔的仙道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在宋代儒释道叁家思想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思想中渗透着佛、道二家相融并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趣,反映了宋代文士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性格。文章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姜夔心灵世界中的仙道思想及南宋文士道家因缘背后的文化现象做一番了解和探寻。(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仙道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浓厚的道教氛围,特殊的家庭教育是李白初遇仙道的基础,游学与寻仙并存不仅是李白成长道路上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一路上的山水美色更给予了李白诗歌创作的灵感。寻仙问道不是李白的爱好而是他的人生追求,直至他出蜀求仕也依然贯穿其中,成为他一生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观其一生创作的诗歌不难发现无一不散发着浓厚的仙道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仙道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钟继彬.探讨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8

[2].尚梦珣.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7

[3].王艺群.宿命与超越之悖论[D].山西大学.2017

[4].孙岩.陆游的道教思想及其对仙道诗文创作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6

[5].田胜利.汉代《焦氏易林》的仙道思想与企寿情怀——以作者焦赣姓、名、字的纵横关联及相关名物为透视点[J].世界宗教文化.2014

[6].张丑平.论《汴京勼异记》中的仙道思想与剑客情怀[J].长城.2012

[7].李小艳.葛洪的仙道思想[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8].黄艳,刘雨过.论老庄思想对仙道小说创作的影响[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

[9].宫力.在天道与人道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黄阳华.试论姜夔的仙道思想[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仙道思想论文-钟继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