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间隙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间隙液,肿瘤细胞迁移,叁维细胞外基质
间隙液论文文献综述
李昂,孙萌,Muhammad,H.Zaman,孙仁[1](2018)在《间隙液对肿瘤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中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中的迁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环节,细胞间隙液的流动对于该迁移过程会产生显着影响。本文对于肿瘤细胞在叁维细胞外基质中的迁移进行了建模研究,研究表明,间隙液流动将会改变细胞周围的蛋白酶浓度分布,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自趋化效应,导致细胞迁移方向与间隙液流动方向产生相关性。本文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因此,该模型能够定量预测肿瘤细胞在叁维细胞外基质中的转移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王杨[2](2016)在《基于AOM-DSS小鼠组织间隙液的结直肠癌血清蛋白标志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清蛋白标志物的开发对结直肠癌(CRC)的预防、诊断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构建一种CRC血清蛋白标志物开发的新型路线,以改进传统方法无法发现肿瘤发生发展早期的提示性标志物和候选标志物验证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以对CRC发生发展过程中结肠组织间隙液(TIF)蛋白丰度的动态定量检测来实现生物标志物的寻找,并假设随肿瘤发展呈现持续上调变化的TIF蛋白为筛选CRC血清标志物的良好选择,最后通过在小鼠和人类CRC血清样本中的一系列实验来检验该假设并评估候选标志物的应用前景。我们成功构建了AOM-DSS小鼠结肠癌模型并建立了使用窄pH范围(pH 3-6)IPG胶条有效分离TIF肽段的方法。通过对该模型肿瘤不同发展时期(Cycle Ⅰ、Cycle Ⅱ、Cycle Ⅲ)的结肠中下段TIF蛋白质组的动态定量研究,我们成功定量了584个TIF蛋白,其中约有66%是理论预测的分泌蛋白或已知的血清蛋白。我们从TIF蛋白中筛选得到144个显着差异蛋白质,并根据其丰度变化趋势将其分为持续上调(n=45)、持续下调(n=17)和非持续变化(n=82)叁类。随后,我们在16只小鼠的TIF样本内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技术对24个持续性丰度变化蛋白进行个体化定量检测,确证了其中18个蛋白质(持续上调蛋白12个,持续下调蛋白6个)的iTRAQ定量结果。为了检验CRC相关TIF蛋白是否具有成为CRC血清标志物的潜质,我们在该小鼠模型的血清样本中开展了针对12个持续上调蛋白的个体化MR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CycleIII组中LRG1、TUBB5和IGJ的丰度较Control组显着上调。随后,我们同样以MRM技术检测了16例CRC患者及16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这叁个蛋白质的丰度,以初步评估其作为候选标志物在人类血清中应用的兼容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RG1和TUBB5在CRC组呈现出了显着的丰度上调,而IGJ在两组中无显着差异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LRG1、TUBB5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和0.70,且这两个指标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特异性。为了评估候选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潜能,我们在扩大的临床血清样本中对LRG1的绝对浓度进行双抗夹心ELISA检测,发现其在CRC组较健康对照组显着上调,且当阈值为34.56μg/mL时,血清LRG1区分健康对照和CRC的灵敏度为59.3%、特异性为79.6%,表明LRG1具有一定的CRC血清标志物应用前景。随后,我们以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实验对比了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内LRG1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LRG1在结肠癌上皮细胞中显着上调,且其在两种不同的肿瘤原发灶情况(T3 vs. T1)、肿瘤远端转移与否(M1 vs. M0)及叁种不同的肿瘤分期(Stage Ⅳ vs. Stage Ⅰ, Stage Ⅳ vs. Stage Ⅱ)内部具有显着的差异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将小鼠模型结肠TIF样本的动态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在临床血清样本中对候选标志物的靶标性定量检验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CRC血清蛋白标志物开发的有效技术路线。我们应用这一思路成功地发现了LRG1这一蛋白质,并在CRC患者血清及结肠癌肿瘤组织中验证了其在疾病状态下的丰度变化,为CR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个新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期刊2016-05-01)
万烨,高静,王凤茹,董金皋[3](2015)在《BR处理对玉米细胞间隙液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几丁质是绝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植物中却并不存在。但高等植物普遍存在着几丁质酶,并可通过几丁质酶催化几丁质的水解,使植物具有抵御真菌侵染的能力。为研究BR与玉米抗病性的关系,对BR处理后玉米细胞间隙液中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00 nmol/L e BL(油菜内酯)处理后,玉米细胞间隙液中几丁质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变化;而10 nmol/L e BL处理后,玉米细胞间隙液几丁质酶活性与对照相比降低。说明不同浓度BR对玉米抗病性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高广周,张泽,郝英霞[4](2015)在《肿瘤间隙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间隙液(tumor interstitial fluid,TIF)是由肿瘤内部产生的、肿瘤细胞与毛细血管/淋巴管之间营养交换和代谢产物运输的液体介质,其包含多种由组织局部产生或远处组织产生经血液循环而来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物质,与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一起,共同构成了肿瘤的微环境,对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1-2])。近20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和分泌组等学科的兴起,TIF的研究手(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侯颖,徐建强,宋冉,林晓民[5](2012)在《番茄灰霉病叶片细胞间隙液的提取及注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便于研究双子叶植物病害寄主与病原的互作,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一种从双子叶植物叶片细胞中提取及注射细胞间隙液的方法。采用真空渗入离心法从番茄叶片中成功提取了细胞间隙液,并采用注射法将提取的液体从番茄叶背主脉处注射进番茄叶。观察发现,接种灰霉菌的病叶细胞间隙液可以激发叶片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推测具有激发作用的是一种糖蛋白类物质,可能是来源于病原菌的效应分子。(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8期)
刘志磊[6](2012)在《组织间隙液中肝细胞癌诊断候选标志物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有650,000人死于HCC,且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在我国,绝大多数HCC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慢性感染引起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曾是用于HCC检测的唯一标记物,但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理想,远远不能满足HCC临床诊断的需求,因此亟需发现更多更灵敏的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作为全面分析蛋白质表达变化的有力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到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就肝细胞癌而言,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整体、动态、定量地研究肝细胞癌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及其含量的改变,从而阐述HCC的发病机制和发现与癌症进程相关的蛋白质,从而实现肝癌诊治方面的突破。肝组织间隙液(Tissue interstitial fluid,TIF)是介于体液(如血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液体媒介,肝实质细胞通过TIF与循环外液间进行着物质和信息交换。同时,肿瘤细胞来源的分泌蛋白或由于坏死破碎而释放的细胞蛋白也会存在于TIF这个微环境中,这些蛋白会成为非常有潜力的肿瘤标志物。因此,对TIF进行研究,不仅会对肿瘤的发生机制提供有益的信息,还将为肿瘤标志物的寻找提供新的思路。而且相对于血浆,TIF中的疾病特异性蛋白不会被明显稀释,也不会被来自其他组织或者器官的非相关蛋白干扰,低丰度局部蛋白相对血浆而言更加富集。本研究在思路上的创新点是利用蛋白质组分析,从TIF中寻找肝细胞癌的血清诊断标志物,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实验室前期建立了小鼠肝脏及正常成人肝脏TIF的提取方法,并对细胞器蛋白污染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了6例配对的临床HBV-HCC的TIF样本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fferentialin-gel electrophoresis,2D DIGE)技术(本论文中鉴定部分主要呈现DIGE数据)、iTRAQ相对定量(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术、质谱差减技术来分析肿瘤-癌旁成对样品间的差异。结合叁种定量方法,共鉴定到1276个差异蛋白。其中2D DIGE技术共鉴定到113个差异蛋白,包括上调蛋白41个,下调蛋白72个。对DIGE技术鉴定的差异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TIF中存在较多的胞浆、胞核和质膜蛋白,可能与胞吐、胞吞、分泌、细胞膜囊泡脱落过程以及细胞降解产物的释放有关。对差异蛋白进行GO分析得知: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通讯、识别、粘附、信号转导、蛋白转运等过程,说明这些功能类别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所鉴定到的蛋白中,只有22个蛋白是血浆蛋白(占19.5%),表明与血浆相比,TIF中存在更高浓度的组织局部蛋白。本研究发现并验证了系列新的HCC诊断候选标志物,在文献中并没有它们与HCC相关的报道。其中氯离子通道蛋白(Chloride intracellular channel protein1,CLIC1)、酮糖转移酶(Transketolase,TKT)、原肌球蛋白3(Tropomyosin alpha-3chain,TPM3)等3个上调蛋白和烟酰胺核苷焦磷酸化酶(Nicotinate-nucleotidepyrophosphorylase,QPRT)等下调蛋白在TIF样本中的表达量得到了Western Blot(WB)验证。并且通过WB结果首次证明了TIF相对组织和血浆在肿瘤标志物发现方面的优势。在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过程中,血清/血浆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选用四组临床血清样本(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组、肝硬化患者组和HCC组,每组20例样本),对iTRAQ技术发现的两种肿瘤上调蛋白S100A9蛋白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VDBP)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候选蛋白VDBP和S100A9的血清浓度在肝硬化组和HCC组间有显着差异,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era of under curse,AUC)分别等于0.955和0.898,值得在更大规模的临床血清样本中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2-05-01)
吕术超,侯春燕,刘刚,王冬梅[7](2010)在《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抗病相关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属活体营养型寄生菌,具有高度的寄生专化性,它所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析鉴定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ntercellular washing fluids,IWF)中的诱导抗病性的活性成(本文来源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7-18)
王燕青,白基成,郭永丰,黄河,曹明让[8](2009)在《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放电间隙液固两相流场蚀除微粒分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中,放电间隙的蚀除微粒分布极大影响加工状态、加工速度。因此借助于流体CFD软件,对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放电间隙流场的蚀除微粒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选择DPM模型追踪计算单个蚀除微粒。通过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工作液入口压力、加工深度、电极旋转速度对间隙蚀除微粒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加工深度增加碎屑堆积加剧,而提高工作液入口压力可减小堆积。电极旋转速度在40~120 r/min,对蚀除微粒分布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24)
吕术超,侯春燕,刘刚,王冬梅[9](2009)在《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抗病相关蛋白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属活体营养型寄生菌,具有高度的寄生专化性,它所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9-08-13)
吕术超[10](2009)在《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中抗病相关蛋白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洛夫林10、5389和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生理小种260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亲和组合(5389×260)接菌后五天以及不亲和组合(洛10×260)接菌后叁天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将其注射到小麦幼苗叶片中,测定被注射叶片的PAL、PO活性及过敏性反应(HR)面积,并观察对随后接种的叶锈菌菌丝扩展的影响以及IWF对叶锈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来自亲和组合或不亲和组合的小麦细胞间隙液均能诱导小麦PAL,PO活性升高和产生HR,而且来自不亲和组合的细胞间隙液所诱导的防卫反应活性要明显高于亲和组合。IWF对随后接种的表现亲和互作的叶锈菌菌丝扩展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初步证明了IWF中存在抗叶锈菌相关的物质。为了进一步分离获得小麦细胞间隙液中与诱导防卫反应及抗叶锈菌相关的物质,以不亲和组合的细胞间隙液为研究对象,以小麦健叶细胞间隙液为对照,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鉴定。首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确定了用50%TCA法沉淀细胞间隙液的蛋白质,适宜的蛋白上样量为800μg,主动水化12h,通过不同pH范围胶条的选择确定了细胞间隙液蛋白主要分布在pI4-7之间,一向到二向过渡时平衡时间为15min,最终获得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经观察发现,不亲和组合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被诱导产生大量新的蛋白质。对其中显着的两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发现分别与β-1,3-葡聚糖内切酶和β-1,3-葡聚糖酶前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推测β-1,3-葡聚糖酶可能在诱发小麦对叶锈菌的抗性反应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验证β-1,3-葡聚糖酶是否在小麦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首先测定了接菌后不同时间点不同亲和性组合细胞间隙液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亲和组合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始终高于亲和组合,并在4h和72h出现两个高峰,说明β-1,3-葡聚糖酶在小麦早期抵抗叶锈菌的侵染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随后,将叶锈菌孢子培养到含有一定浓度的外源β-1,3-葡聚糖酶的水培液中,发现孢子萌发并没有受到抑制,仍然长出芽管,说明其在体外并不能抑制孢子的萌发。再向小麦叶片中注射外源β-1,3-葡聚糖酶,并接菌,观察对菌丝扩展和HR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源β-1,3-葡聚糖酶在亲和组合中可以抑制菌丝的生长,在不亲和组合中可以将出现HR的时间提前,且HR面积减小。以上试验初步证明β-1,3-葡聚糖酶参与到了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过程。综上所述,本试验首先确定了不亲和组合细胞间隙液诱导防卫反应活性较大,并有抗病相关物质存在。随后对其进行双向电泳分析,鉴定得到了β-1,3葡聚糖酶这一病程相关蛋白。并且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证明β-1,3葡聚糖酶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小麦抗叶锈菌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12)
间隙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血清蛋白标志物的开发对结直肠癌(CRC)的预防、诊断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构建一种CRC血清蛋白标志物开发的新型路线,以改进传统方法无法发现肿瘤发生发展早期的提示性标志物和候选标志物验证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以对CRC发生发展过程中结肠组织间隙液(TIF)蛋白丰度的动态定量检测来实现生物标志物的寻找,并假设随肿瘤发展呈现持续上调变化的TIF蛋白为筛选CRC血清标志物的良好选择,最后通过在小鼠和人类CRC血清样本中的一系列实验来检验该假设并评估候选标志物的应用前景。我们成功构建了AOM-DSS小鼠结肠癌模型并建立了使用窄pH范围(pH 3-6)IPG胶条有效分离TIF肽段的方法。通过对该模型肿瘤不同发展时期(Cycle Ⅰ、Cycle Ⅱ、Cycle Ⅲ)的结肠中下段TIF蛋白质组的动态定量研究,我们成功定量了584个TIF蛋白,其中约有66%是理论预测的分泌蛋白或已知的血清蛋白。我们从TIF蛋白中筛选得到144个显着差异蛋白质,并根据其丰度变化趋势将其分为持续上调(n=45)、持续下调(n=17)和非持续变化(n=82)叁类。随后,我们在16只小鼠的TIF样本内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技术对24个持续性丰度变化蛋白进行个体化定量检测,确证了其中18个蛋白质(持续上调蛋白12个,持续下调蛋白6个)的iTRAQ定量结果。为了检验CRC相关TIF蛋白是否具有成为CRC血清标志物的潜质,我们在该小鼠模型的血清样本中开展了针对12个持续上调蛋白的个体化MR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CycleIII组中LRG1、TUBB5和IGJ的丰度较Control组显着上调。随后,我们同样以MRM技术检测了16例CRC患者及16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这叁个蛋白质的丰度,以初步评估其作为候选标志物在人类血清中应用的兼容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RG1和TUBB5在CRC组呈现出了显着的丰度上调,而IGJ在两组中无显着差异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LRG1、TUBB5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和0.70,且这两个指标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特异性。为了评估候选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潜能,我们在扩大的临床血清样本中对LRG1的绝对浓度进行双抗夹心ELISA检测,发现其在CRC组较健康对照组显着上调,且当阈值为34.56μg/mL时,血清LRG1区分健康对照和CRC的灵敏度为59.3%、特异性为79.6%,表明LRG1具有一定的CRC血清标志物应用前景。随后,我们以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实验对比了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内LRG1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LRG1在结肠癌上皮细胞中显着上调,且其在两种不同的肿瘤原发灶情况(T3 vs. T1)、肿瘤远端转移与否(M1 vs. M0)及叁种不同的肿瘤分期(Stage Ⅳ vs. Stage Ⅰ, Stage Ⅳ vs. Stage Ⅱ)内部具有显着的差异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将小鼠模型结肠TIF样本的动态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在临床血清样本中对候选标志物的靶标性定量检验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CRC血清蛋白标志物开发的有效技术路线。我们应用这一思路成功地发现了LRG1这一蛋白质,并在CRC患者血清及结肠癌肿瘤组织中验证了其在疾病状态下的丰度变化,为CR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个新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隙液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昂,孙萌,Muhammad,H.Zaman,孙仁.间隙液对肿瘤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中迁移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2].王杨.基于AOM-DSS小鼠组织间隙液的结直肠癌血清蛋白标志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6
[3].万烨,高静,王凤茹,董金皋.BR处理对玉米细胞间隙液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5
[4].高广周,张泽,郝英霞.肿瘤间隙液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
[5].侯颖,徐建强,宋冉,林晓民.番茄灰霉病叶片细胞间隙液的提取及注射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
[6].刘志磊.组织间隙液中肝细胞癌诊断候选标志物的发现[D].安徽医科大学.2012
[7].吕术超,侯春燕,刘刚,王冬梅.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抗病相关蛋白的研究[C].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0
[8].王燕青,白基成,郭永丰,黄河,曹明让.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放电间隙液固两相流场蚀除微粒分布数值模拟[C].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9].吕术超,侯春燕,刘刚,王冬梅.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抗病相关蛋白的鉴定[C].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
[10].吕术超.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中抗病相关蛋白的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