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梯度论文-陈标

技术梯度论文-陈标

导读:本文包含了技术梯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梯度性知识,未来知识,课堂生成

技术梯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标[1](2017)在《信息技术“梯度性知识”课堂生成的把握——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宁波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教材改革以后,教材知识体系呈现梯度发展,这是编委为顺应学生心智发展特意分解的。但笔者发现,如今很多课堂无视"梯度性知识"的存在,往往把"未来知识"前置到低年级段来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师对学生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本文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解读能力、浓缩教学预设、精简课堂语言、智解课堂意外这四点对"梯度性知识"课堂生成进行把握,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7年11期)

赵丽岗[2](2014)在《要素密度、技术梯度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95~2011年的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用就业密度反应要素集聚水平,空间距离反映集聚溢出形成的技术梯度,考察了两者与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与就业密度显着正相关;沿距离呈现出"U型"特征,属于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城市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技术交流的增加正在逐步降低距离的负效应。(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4年01期)

嵇静[3](2013)在《集群企业创业:技术梯度差、市场梯度差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最活跃、产业集群最集聚的省份,在过去的叁十年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双低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化竞争中矛盾凸显,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投入;但政府干预在钻石模型的理论下,对竞争优势的积累来说,有利亦有弊。产业集群,作为系统的,复杂的、网络的、经济的、小世界的组织形态,必然有其自身的演化发展规律;产业集群自身的演化发展规律,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最佳解决方案的来源。研究基于“公司创业是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命题,从公司创业的视角入手,试图探讨产业集群内部创业与创业传导的特殊机制;并提出集群内公司创业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首先,研究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回顾,综述现有研究的成果,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然后,研究引入安吉椅业产业集群为案例,通过回顾产业集群叁十年的发展历程,提炼出发展的重要阶段,并挖掘每个重要阶段的创业及其创业传导机制,继而深入分析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给出集群中公司创业与创业传导的特殊现象的定义,即集群企业创业;其次,研究基于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部分的启示,提出可能影响集群企业创业的影响因素,技术梯度差、市场梯度差和集群技术复杂度,并构建概念模型,提出相关的假设;最后,向临海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和临海休闲用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发放量表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情境中,公司创业不仅仅是对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还包括未能识别创业机会,但通过对创业先发企业的模仿、跟随,而实现资源配置的重组,实现的公司创业;而集群内部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市场水平上的分布差异,影响集群内的这种创业形式;实证研究证明,技术梯度差、市场梯度差和集群技术复杂度,显着影响企业的溢出信息的感知准确率,也显着影响其跟随创业行为,技术梯度差对溢出信息的感知-跟随创业的转化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因此,现阶段,产业集群的技术、市场梯度差的存在,影响集群企业创业的效率;通过调控,调整梯度差,可以有效促进集群内的创业绩效,进而实现转型升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12-01)

黎元生[4](2012)在《论闽台农业技术梯度转移及其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闽台两地农业技术梯度差异,推动着农业先进技术由台湾向福建单向梯度转移,形成了以FDI为主导的技术转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并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福建应加大台湾农业技术的消化、创新和推广力度,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2期)

冯锋,张淼,周琳慧[5](2012)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技术梯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标准化原始数据和完善指标体系,对现有的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梯度判断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技术梯度进行定量分析,并首次绘出了我国的技术梯度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梯度的区域分布基本呈现出"从东到西梯度逐渐降低,中部地区实现崛起,局部地区高、中、低梯度交叉分布"的态势,同时沿海地区的"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非常明显。(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2年16期)

刘重力,陈静,Somnath,Sen,白雪飞[6](2009)在《东亚垂直分工网络与技术梯度研究——基于零部件贸易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因其迅速发展的国际生产网络而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瞩目。本文在整理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分析提出了东亚区域内广泛存在技术梯度差异的现实。作者根据Jones等人提出的国际垂直分割理论,建立增广引力模型,在区分零部件贸易和传统贸易的情况下,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面板数据,对东亚垂直分工网络的技术结构进行了细致梳理。结果显示,近年来日本在核心部件上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四小龙实现了技术升级,作用得到较大的提升。作为东亚生产共享网络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同四小虎之间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而非替代性。(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肖涵[7](2005)在《山东定陶大手笔规划家纺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山东定陶县委书记段伯汉告诉笔者:“山东东部企业正大举进入定陶,艺达只是东部来定陶落户的家纺企业之一,与之毗邻的是7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目前来自山东东部的企业已达40余家,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和全国知名企业,总投资近20亿元。”(本文来源于《中国纺织报》期刊2005/12/08)

魏世恩[8](2001)在《经济技术梯度转移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初关于梯度论的讨论是有意义的,加深人们对其内涵了解,推进我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由于时代变迁、科技进步和国 (区 )情差别,梯度论原先内容已不够,其局限性愈加显露,应有所充实与发展。在中国,经济技术梯度转移已有重大发展。“七五”时期划分东、中、西叁个地带,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叁个地带获得重大发展,但是东部与中西部间绝对差距日益扩大。从“九五”开始,国家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要点来抓。今年年底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 800美元。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此,从“十五”起,国家将对西部投入更多要素。预期随着第叁步战略部署的完成,必能成功实现经济技术新转移。(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期刊2001年01期)

董景荣[9](1998)在《课程建设技术梯度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建设目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合理的课程建设技术梯度的确定。对此,我们运用定量分析技术建立了课程建设技术梯度的判断模型,并以某校12个重点课程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对课程建设的技术梯度状况进行具体地描述和比较判断。(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S1期)

李湛,施金亮[10](1996)在《区域经济技术梯度的判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技术梯度划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技术建立了区域经济技术梯度的判断模型,并以长江叁角洲12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对区域经济技术梯度状况进行具体地描述和比较判断.(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8期)

技术梯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1995~2011年的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用就业密度反应要素集聚水平,空间距离反映集聚溢出形成的技术梯度,考察了两者与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与就业密度显着正相关;沿距离呈现出"U型"特征,属于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城市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技术交流的增加正在逐步降低距离的负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术梯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标.信息技术“梯度性知识”课堂生成的把握——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宁波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

[2].赵丽岗.要素密度、技术梯度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差异[J].经济体制改革.2014

[3].嵇静.集群企业创业:技术梯度差、市场梯度差的影响机制[D].浙江大学.2013

[4].黎元生.论闽台农业技术梯度转移及其溢出效应[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5].冯锋,张淼,周琳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技术梯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

[6].刘重力,陈静,Somnath,Sen,白雪飞.东亚垂直分工网络与技术梯度研究——基于零部件贸易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9

[7].肖涵.山东定陶大手笔规划家纺城[N].中国纺织报.2005

[8].魏世恩.经济技术梯度转移述论[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

[9].董景荣.课程建设技术梯度的评价[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10].李湛,施金亮.区域经济技术梯度的判断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

标签:;  ;  ;  

技术梯度论文-陈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