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收和积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兰花,Cu,盆栽试验,富集系数
吸收和积累论文文献综述
陈剑,齐文,何玲玲,檀国印,项玉英[1](2019)在《外源铜添加对西兰花铜吸收和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棚土培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品种西兰花对Cu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Cu浓度的提高,西兰花花球和根部中的Cu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浓度处理下,花球中的Cu含量高于根部;4个品种西兰花花球的Cu含量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4个品种对Cu吸收能力表现为"耐寒优秀">"台绿1号">"浙青95">"海绿"。综合而言,西兰花是对Cu吸收富集能力较弱的作物,在铜污染区可以作为低积累的蔬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Qiao,Xu,Dechao,Duan,Qiongyao,Cai,李双[2](2019)在《腐植酸对茶树铅吸收和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营养液培试验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铅胁迫下,腐植酸对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与铅的定量关系(QR)是影响腐植酸对茶树中铅积累调控的重要因素。此外,过量的腐植酸可能会刺激铅在根细胞壁的积累,并通过未分化的(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9年05期)
曹丹,白耀博,李文红[3](2019)在《不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花生、水稻、玉米秸秆还田田间试验,对小麦农艺性状及Cd、As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3种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和小麦株高,显着提高了小麦产量,以花生秸秆增产效果最显着,达11.06%;花生秸秆处理可以显着降低小麦根、茎秆、籽实对Cd的吸收,却促进了As的吸收;水稻秸秆处理对小麦吸收Cd的影响不显着,可降低茎秆、籽实对As的吸收;玉米处理可控制小麦对Cd、As的吸收。[结论]该研究为农艺措施调控Cd、As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吕艳东,胡月,李猛,姜红芳,兰宇辰[4](2019)在《栽培模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寒地粳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协调的栽培技术,以龙庆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N0)、当地农民栽培(对照,FP)、高产高效栽培(HYHE)和超高产栽培(SHY)4种栽培模式,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58和11.73 t/hm~2,分别较对照提高13.19%和54.74%。与对照相比,在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水稻各器官及全株氮、磷、钾含量均显着提高,并在齐穗期保持了较高的全株氮素积累量,同时提高了全株氮、磷、钾素积累能力;在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素积累量表现为穗部>茎鞘>叶片;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降低了氮、磷、钾素干物质和稻谷生产效率,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量、氮素表观转运率以及氮素转运贡献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表现为:超高产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当地农民高产栽培>未施氮空白对照。综上所述,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在保证水稻高产的同时,显着提高各器官及全株的氮、磷、钾含量以及氮、磷、钾的积累量,有利于寒地水稻养分的高效吸收与利用,从而获得高产高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5期)
王飞,王建国,李林,刘登望,万书波[5](2019)在《施钙与覆膜栽培对缺钙红壤花生Mg、Fe、Zn吸收,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施钙与覆膜栽培对花生植株Mg、Fe、Zn营养改善状况,以大籽品种湘花2008和南方典型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缺钙酸性红壤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基施钙肥梯度[不施钙(Ca0)、施钙375 kg·hm~(-2)(Ca375)、施钙750 kg·hm~(-2)(Ca750)]和2种栽培方式[露地(OF)、覆膜栽培(PF)],采用土柱栽培,研究施钙与覆膜栽培对植株Mg、Fe、Zn含量,积累及籽仁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明显提高了花生茎秆、根系、果针、籽仁中Mg和Fe含量,其中,Ca750-OF处理较Ca0-OF分别提高19.2%、10.4%、38.6%、3.1%和21.5%、30.9%、27.5%、20.0%,但显着降低了叶、茎秆、果壳及籽仁中Zn含量。覆膜栽培提高了茎秆、果针、籽仁Mg含量及果壳、籽仁Zn含量,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10.8%、12.2%,但降低了花生叶、茎秆、根系Fe和Zn含量。施钙与覆膜栽培增加了花生植株、生殖体(针壳、籽仁)Mg积累量、籽仁Mg分配系数。施钙实现花生整个植株体Fe积累量的富集,其籽仁Fe分配系数显着提高68.8%,而覆膜栽培籽仁Fe和Zn积累量显着高于露地栽培。增施钙肥降低了花生营养体Zn积累量,显着提高了籽仁Zn积累量及籽仁Zn分配系数,提高效果表现为Ca750>Ca375。年份、施钙处理、栽培措施叁者间对籽仁积累量及分配系数存在正交互作用。植株Ca积累量与Mg、Fe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存在协同吸收关系。综上,施钙与覆膜栽培促进了土壤活化,有利于花生植株中Mg、Fe的吸收,加快Mg、Fe、Zn向籽仁的富集,进一步扩大"库容"。本研究结果为南方酸性缺钙红壤旱地改良及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梁勇生,龙明华,巫桂芬,张会敏,乔双雨[6](2019)在《菜心吸收和积累土壤中5种多环芳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萘(Nap)、菲(Phe)、荧蒽(Flt)、苯并(a)芘(BaP)和茚并(1,2,3-cd)芘(InP)5种不同苯环数的多环芳烃(PAHs)混合溶液施入土壤,制成不同浓度PAHs污染土壤盆栽种植菜心,研究菜心对土壤中不同种类PAHs的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菜心根部、茎部、叶片中的PAHs含量随着PAHs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菜心植株内不同部位的PAHs含量表现为:根部>叶片>茎部;菜心叶片中的PAHs含量在定植后17 d内快速上升,17~24 d上升速度明显减慢,定植后24 d低浓度处理和CK叶片中的PAHs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菜心植株中低环类PAHs(2~3个苯环)的含量占PAHs总量的77.61%~90.3%,高环类PAHs(4~6个苯环)的含量占PAHs总量的9.70%~22.39%。菜心植株对土壤中5种PAHs的富集能力大小为Phe>Nap>Flt>BaP>InP,菜心根部对BaP和InP的富集能力远大于茎部和叶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李月梅[7](2019)在《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分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海省目前主栽的4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全生育期内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差异。结果表明,4个品种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青杂3号>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4号。4个品种均在蕾薹期或花期干物质累积量最高,分别占全生育期的54.11%、70.36%、74.63和51.15%。植株体内氮素、磷素含量均随着生育期推进呈下降趋势,至成熟时略有回升;钾素含量则随生育期推进始终呈下降趋势。4个品种的N、P、K养分吸收总量均呈K>N>P的趋势,氮素吸收量为119.76~168.44 kg/hm~2,磷素吸收量为26.92~51.56 kg/hm~2,钾素吸收量为223.30~283.72 kg/hm~2。同一施肥水平下,籽粒产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为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3号>青杂4号,生育期较长的青杂2号和青杂5号在产量上占有优势。成熟期氮素和磷素多分配于籽粒中,分别占总吸收量的60.86%~72.39%和68.38%~80.51%;钾素在茎枝和角壳中分配较多,占吸收量的83.63%~93.33%。(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王丙烁,黄亦玟,李娟,龙健,黄益宗[8](2019)在《不同改良剂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有效治理As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模式,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混合改良剂和水分管理对As污染土壤中水稻吸收积累As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以及水稻籽粒、茎叶和根系中的As含量在不淹水条件下较低,在淹水条件下较高,在孕穗期至灌浆期淹水条件下处于前两者之间。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添加Si+Mo使籽粒As含量降低4.8%~19.9%,茎叶As含量降低16.9%~56.3%;添加Fe+Ca使籽粒As含量降低26.6%~50.6%,茎叶As含量降低40.3%~81.2%。添加改良剂还能降低水稻根系向茎叶和籽粒转运As的能力。综合而言,不淹水+Fe+Ca处理降低水稻As含量的效果最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琳,李光杰,施卫明[9](2019)在《供铁水平对不同氮源条件下水稻生长和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及种间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条件下,外源供铁水平对粳稻品种中花11和籼稻品种扬稻6号的苗期生长特征、铵含量和铁、钾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铁浓度水平升高会显着缓解铵抑制的粳稻中花11的根系长度,但不缓解铵抑制的籼稻品种扬稻6号根长。外源铁浓度升高处理会显着增加两水稻品种根部铁离子含量,而显着降低两水稻品种铵态氮条件下水稻根部铵离子含量,且两品种间变化趋势相似。高量铵/铁共胁迫条件下,两水稻品种根部钾离子含量均显着降低,且两品种间变化趋势相似。粳稻中花11根系生长明显更耐铁毒害胁迫;硝态氮条件下,籼稻品种扬稻6号根部钾离子变化对铁毒害胁迫更敏感。上述结果显示外源铁浓度水平对根系铵毒害的缓解效果在不同水稻生态型之间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可能与铁胁迫抗性之间存在关联。(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4期)
王雪蓉,张润芝,李淑敏,许宁,牟尧[10](2019)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养分利用优势,但是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调控作用不同。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模拟了4个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在N0(不施氮肥)、N1(180 kg·hm~(-2))、N2(240 kg·hm~(-2))和N3(300 kg·hm~(-2))供氮水平时,间作玉米最大生长速率(I_(max-B))分别比单作提高34.2%、46.7%、25.9%和25.1%,而相应的供氮水平下,大豆的I_(max-B)分别降低27.7%、30.3%、16.5%和23.7%,但整个间作系统的I_(max-B)平均增加32.1%;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的其他模拟参数与I_(max-B)规律一致。氮素吸收动态与干物质积累表现出同步的变化特点,在N1水平下,单位面积间作玉米的氮素最大吸收量(K-N)、最大吸收速率(I_(max-N))和瞬时吸收速率(r-N)比相应单作分别提高18.4%、48.9%和25.8%,而间作大豆的K-N、I_(max-N)和r-N值比单作处理分别降低15.9%、29.9%和16.69%,整个间作系统氮素分别提高0.4%、13.7%和7.8%;施氮水平对大豆r-N无显着性影响。间作显着地提高了氮素当量比(LERN>1),其中N0水平下LERN值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LERN有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 N2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高,间作优势最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9期)
吸收和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营养液培试验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铅胁迫下,腐植酸对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与铅的定量关系(QR)是影响腐植酸对茶树中铅积累调控的重要因素。此外,过量的腐植酸可能会刺激铅在根细胞壁的积累,并通过未分化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收和积累论文参考文献
[1].陈剑,齐文,何玲玲,檀国印,项玉英.外源铜添加对西兰花铜吸收和积累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Qiao,Xu,Dechao,Duan,Qiongyao,Cai,李双.腐植酸对茶树铅吸收和积累的影响[J].腐植酸.2019
[3].曹丹,白耀博,李文红.不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吕艳东,胡月,李猛,姜红芳,兰宇辰.栽培模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5].王飞,王建国,李林,刘登望,万书波.施钙与覆膜栽培对缺钙红壤花生Mg、Fe、Zn吸收,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6].梁勇生,龙明华,巫桂芬,张会敏,乔双雨.菜心吸收和积累土壤中5种多环芳烃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李月梅.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分配特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8].王丙烁,黄亦玟,李娟,龙健,黄益宗.不同改良剂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砷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9].张琳,李光杰,施卫明.供铁水平对不同氮源条件下水稻生长和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及种间差异[J].土壤.2019
[10].王雪蓉,张润芝,李淑敏,许宁,牟尧.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动态模拟[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