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协同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同创新,知识,能力结构,物流管理专业,因子分析
知识协同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夏力,汤中明,周玲[1](2019)在《协同创新视角下知识能力结构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同创新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创新方面实现产教融合。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物流知识/能力、管理知识/能力、商业知识/能力叁个方面对其知识/能力结构体系的协同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叁项知识/能力的主成分,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袭讯,胡峰[2](2019)在《盟主知识吸收能力与协同创新知识溢出风险——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05-2016年国内30个省、直辖市相关数据,结合物元模型对知识溢出风险进行测算,并通过OLS稳健回归模型对盟主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知识溢出风险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表明: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及受教育程度与协同创新知识溢出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组织机构的研发投入产出与知识溢出风险呈现正相关关系;盟主知识吸收能力与各知识溢出风险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元[3](2019)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PC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冠心病PCI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疾病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冠心病PCI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98.00%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PCI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冠心病PCI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9年19期)
王凯,胡赤弟,陈艾华[4](2019)在《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产学合作与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忽视了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产学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本文基于能力和网络的理论视角,分别从20个省级区域抽取科技经费收入前3的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网络能力对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嵌入性关系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内部交流和大学领导的作用比较有限;嵌入性关系在网络能力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构建嵌入性关系是提升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途径。(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赵健宇,任子瑜,袭希[5](2019)在《知识嵌入性对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影响: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嵌入性已经成为影响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核心因素。以知识嵌入性的不同维度作为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前置变量,考虑吸收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探讨知识嵌入性与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直接效应,以及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概念模型,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嵌入性的构成维度,知识共生性、知识信任度和知识关联度对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隐匿性对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共生性、知识信任度、知识关联度与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关系,负向调节知识隐匿性与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关系;现实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共生性、知识信任度与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关系,对知识隐匿性、知识关联度与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调节效应不显着。研究结果理清了知识嵌入性、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与吸收能力叁者的关系机理,揭示了知识嵌入性影响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本质,为现实中合作网络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丽琼,吴小燕,陈映琴[6](2019)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疾病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PCI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拟的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调查问卷、慢性疾病药物依从性量表、自拟冠心病PCI疾病管理调查问卷、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进行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管理能力,降低病人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10期)
陈志军,马鹏程,董美彤[7](2019)在《母子公司知识转移渠道、研发协同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发协同是母子公司协同运作的重要形式,丰富的知识转移渠道是进行有效研发协同的前提。本文从知识基础观出发,构建了知识转移渠道的不同形式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以及子公司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在主效应中的调节作用。经实证研究发现:正式与非正式知识转移渠道均能促进母子公司研发协同,且二者存在显着的互补效应;母子公司研发协同与子公司产品创新绩效显着正相关,且在正式知识转移渠道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强化了知识转移渠道与母子公司研发协同间的正向关系,实际吸收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对子公司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本文研究拓展了母子公司研发协同的前置因素,验证了不同吸收能力的作用环节以及作用方式在研发协同过程中的差异性,丰富了吸收能力理论在集团研究中的应用,也为产品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珞珈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姚艳虹,张翠平,周惠平[8](2018)在《知识域耦合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影响的仿真——协同网络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对知识域耦合与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协同网络中知识域耦合对知识创新能力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域耦合正向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同时伴随有阶段性结构突变的非均质性特征;网络惯例与知识域耦合及创新知识增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互补性知识在协同合作后期分别与知识域耦合、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替代性知识则相反;企业的知识吸收水平、合作意愿与知识域耦合、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因此,企业应保持适当惯例,有效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增强合作意愿,提高自身知识吸收水平,通过促进知识域耦合以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宋东林,杨新村[9](2018)在《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能力受到了各国各地区的纷纷重视。文中针对区域这一对象,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结合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了由创造能力系统、运用能力系统与保护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结合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的概念,选出相应的序参量并量化,构建出了相应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用有序度模型及系统协同度模型,利用江苏省2006—2015年知识产权能力相关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3个子系统共同有机构成了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的协同发展需要各子系统同时实现有序发展;江苏省的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近十年来逐渐走向协同发展,但仍存在知识产权创造潜力发挥不充分、知识产权运用需求有下降趋势、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水平发展滞后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2018年06期)
王占礼,李雅楠[10](2018)在《知识与能力协同培养的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新课改进程的全面深入,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基于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培养,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研究。(本文来源于《电脑迷》期刊2018年11期)
知识协同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2005-2016年国内30个省、直辖市相关数据,结合物元模型对知识溢出风险进行测算,并通过OLS稳健回归模型对盟主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知识溢出风险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表明: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及受教育程度与协同创新知识溢出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组织机构的研发投入产出与知识溢出风险呈现正相关关系;盟主知识吸收能力与各知识溢出风险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协同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夏力,汤中明,周玲.协同创新视角下知识能力结构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袭讯,胡峰.盟主知识吸收能力与协同创新知识溢出风险——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9
[3].吴元.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
[4].王凯,胡赤弟,陈艾华.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
[5].赵健宇,任子瑜,袭希.知识嵌入性对合作网络知识协同效应的影响: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J].管理工程学报.2019
[6].罗丽琼,吴小燕,陈映琴.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
[7].陈志军,马鹏程,董美彤.母子公司知识转移渠道、研发协同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J].珞珈管理评论.2019
[8].姚艳虹,张翠平,周惠平.知识域耦合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影响的仿真——协同网络视角[J].企业经济.2018
[9].宋东林,杨新村.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
[10].王占礼,李雅楠.知识与能力协同培养的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