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收益质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综合收益,质量特征,权益资本成本
收益质量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边晨晖[1](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质量特征与权益资本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国在利润表中列报综合收益总额和其他综合收益已经过去叁年,我国综合收益质量特征如何,提高综合收益的披露质量又有什么益处?本着这些问题,本文以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为依托,分析综合收益的首要及次要质量特征,并研究分析综合收益首要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研究综合收益次要质量特征方面,本文选用盈余质量的五项质量特征,分别是持续性、可预测性、平滑性、现金流替代性和价值相关性并运用相应定量模型来分析综合收益质量特征,再与同年净利润同样方法计算得到的质量特征值进行比较,评价综合收益质量特征。在研究综合收益首要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方面,本文分析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两项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经研究发现我国综合收益具有显着的持续性、可预测性和价值相关性,但信息质量普遍弱于净利润。现金流替代性则受我国货币政策影响较大,从2009年至2011年不断减小。综合收益相关性与如实反映度均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即综合收益相关性越强,如实反应度越高,权益资本成本约低,其中综合收益相关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大。在加入市场波动率、公司规模、总资产净利润率和账面市值比后,综合收益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度能够较好解释权益资本成本。(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3-06-30)
胡秋昱,沈圣[2](2011)在《浅析收益质量的特征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质量的定义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看法,收益质量高低的衡量与评价也尚无绝对准确的计量尺度,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该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应该根据质与量两方面的特征,分别选取衡量指标,建立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1年01期)
苏珊[3](2009)在《收益质量的特征与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质量是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收益质量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投资者和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依据的是企业收益质量的情况,因此收益质量的真实性,变现性,持续性,稳定性,安全性作为收益质量的特征,成为投资者和经营者重要的关注因素。在分析收益质量特征的基础上,对收益质量的五个特征分别选取衡量指标,建立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收益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09年15期)
程隆云,周小君[4](2009)在《收益质量的特征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提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破产清算的企业不断增加,一些长期盈利的企业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就给社会各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即如何评价企业的收益,盈利企业是否就能持续经营。统计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大约80%的破产企业从财务报表上看(本文来源于《煤炭经济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刘思[5](2008)在《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特征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收益的进一步认识,收益质量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尤其是在多起会计舞弊案发生后,考察收益质量更具有现实意义。收益质量评价可以引导投资者合理利用财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引导资本合理流动与资源配置,提高公众投资者对会计行业的信心,同时它也是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和会计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首先对收益质量进行界定,提出收益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质量属性。在收益质量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收益质量具有真实性、持续性和盈利性叁个质量特征,以收益质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对收益盈利性、真实性、持续性分别进行度量。选取权责发生制与现金制对比指标,增长率变动等动态指标进行分析,用变异权数权重法进行客观赋权,构建收益质量特征评价体系。在理论分析构建收益质量特征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选取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收益盈利性、收益真实性、收益持续性进行打分,并根据得分分布对收益质量特征单独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收益质量属性可以量化表示。在获得收益质量特征得分、对收益质量特征评价之后,将收益质量特征得分乘以相应权重进行加总得到收益质量评价指数用以评价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最后将收益质量评价指数与企业价值回归,回归结果显示企业价值与收益质量评价指数具有显着正相关性,即收益质量与企业价值同向变动,收益质量得分越高,企业价值越高,相反收益质量得分越低,企业价值越低,验证收益质量特征评价体系构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孙静[6](2008)在《收益质量变现性特征预测模型的修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质量作为会计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广受关注。一些会计舞弊案的发生,使得政府机构、管理者和投资者们发现只有那些具有充足现金保障的收益才能证明企业所具有的投资价值。因此,从收益质量的变现性特征展开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实用价值。本文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出发,将收益质量定义为收益信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并将企业会计收益分解为应计项目收益和现金收益两部分。在2001年至2007年的区间上,选取除金融行业外的全部中国上市公司A股作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DKW等经典的经营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历史现金流量对判断企业的收益质量可以起到增量信息作用。但检验结果同时又表明国外学者的研究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进行分行业的扩展检验后发现,应该对中国的上市公司按照行业划分重新进行模型构建。分行业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的修正及其检验结果表明,新模型能更好地预测企业现金流量。基于这些研究的结论,最后给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加倍重视现金流量信息的建议。但是由于数据搜集和分析技术水平的限制,对问题的剖析可能存在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吴丽君,陈纪南[7](2006)在《收益质量特征体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收益质量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当包含收益内在信息质量、收益外在报告质量两个方面。收益内在信息质量的特征包括真实性、持续性、变动性、变现性、预测性,收益外在报告质量的特征包括中立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只有收益内在信息质量和收益外在报告质量都符合要求时,才可称之为高质量的收益。(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6年14期)
闻会新[8](2006)在《会计收益质量的特征及其甄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计收益质量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目前多数研究成果着眼于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匹配程度、会计收益与实际现金流量匹配程度,不够全面完整。作者认为,会计收益质量的特征应服从于会计目标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全面研究,为此文章提出了对收益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06年11期)
周浪波,杨琼[9](2002)在《会计收益的质量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是会计的核心概念 ,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通常以会计收益为基础通过计算EPS ,ROE等指标对企业获利能力进行评价。在目前的业绩报告制度下 ,会计收益仅反映收益的数量水平 ,难以反映收益质量。忽视收益质量的获利能力(本文来源于《事业财会》期刊2002年05期)
丁启叶,金帆[10](2001)在《收益的质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使人们开始关注上市公司报告中的收益质量问题。许多学者从理论或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研究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收益的可变现性——即从收益是否伴随现金流量方面予以考虑。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收益的质量问题作一探讨。一、收益质量的意义收(本文来源于《四川会计》期刊2001年10期)
收益质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收益质量的定义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看法,收益质量高低的衡量与评价也尚无绝对准确的计量尺度,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该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应该根据质与量两方面的特征,分别选取衡量指标,建立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益质量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边晨晖.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质量特征与权益资本成本[D].华东交通大学.2013
[2].胡秋昱,沈圣.浅析收益质量的特征体系[J].商场现代化.2011
[3].苏珊.收益质量的特征与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09
[4].程隆云,周小君.收益质量的特征与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
[5].刘思.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特征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6].孙静.收益质量变现性特征预测模型的修正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7].吴丽君,陈纪南.收益质量特征体系探析[J].财会月刊.2006
[8].闻会新.会计收益质量的特征及其甄别[J].商业时代.2006
[9].周浪波,杨琼.会计收益的质量特征探析[J].事业财会.2002
[10].丁启叶,金帆.收益的质量特征[J].四川会计.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