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足外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跑,足外翻,膝关节接触力,机器学习
足外翻论文文献综述
梅齐昌,相亮亮,孙冬,李建设,Justin,Fernandez[1](2019)在《长距离跑后“足外翻”姿态增加膝关节内侧接触力:基于OpenSim肌骨建模及机器学习预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跑者在长距离跑后下肢关节的负荷与足姿态的变化及膝关节接触力分布且验证二者关联,为快速预测膝关节负荷提供简易手段。方法:运用OpenSim个体化肌骨建模分析业余跑者5 km跑后下肢关节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膝关节接触力变化,采用一维统计参数映射(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1d)分析法检测差异性,结合足姿态参数与膝关节总接触力及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训练并检验机器学习算法。结果:1)5 km跑后,髋关节蹬离期伸角度、支撑初期外旋角度及踝关节蹬离期跖屈角度均显着增大;2)髋关节支撑期伸力矩及支撑初期外展力矩、踝关节支撑期跖屈力矩均显着增大,膝关节支撑初期及蹬离期屈力矩均显着降低;3)膝关节蹬离期总接触力显着减小,支撑初期内侧接触力显着增大而支撑初期及蹬离期外侧接触力均显着减小;4)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发现,足外翻程度增大引起膝关节总接触力及内侧接触力快速增大而外侧接触力逐步减小。结论:1)长距离跑后下肢关节负荷出现幅值及重新分布的变化,表现出增大的髋关节伸及外展力矩,减小的膝关节屈力矩及增大的踝关节跖屈力矩,可能与足姿态变化及相关肌群肌力有关;2)长距离跑后膝关节内侧接触力快速增大且与量化的足姿态参数呈线性关系;3)通过足姿态参数指标可快速预测膝关节接触力的变化,跑者可实地评估足姿态参数以预测膝关节负荷的幅值和分布变化,辅助科学合理的安排跑量及训练计划,降低跑步相关的膝关节损伤风险。(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靖[2](2019)在《规范化康复治疗方式对小儿脑性瘫痪足外翻的康复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小儿脑性瘫痪足外翻中应用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64例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并将其分成等比例的两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半年后,通过叁线法评估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n=32)中,轻度扁平足6例、中度23例、重度3例;对照组(n=32)中,轻度、中度、重度扁平足的例数分别有1例、9例、22例(P <0.05)。结论在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中采用规范化康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备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4期)
金欠欠[3](2019)在《指压术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表面肌电图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系初步探究指压术(FSIT)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疗效,为指压术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疗效及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选取40例2018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有双侧足外翻的脑瘫患儿,其中16名男性和24名女性,年龄为24-65个月,平均年龄为(40.73±14.996)个月。将患儿随机分为指压术组/观察组(n=20例)及常规运动疗法组/对照组(n=20例)。对照组脑瘫患儿进行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患儿接受20分钟常规运动疗法和20分钟专门针对足外翻的指压术治疗,共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入组时进行一般临床资料收集及自由步行状态下下肢表面肌电图(sEMG)评估,随访结束时进行下肢sEMG评估。使用美国delsys表面肌电测试仪采集双侧胫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腓骨长肌肌腹的表面肌电信号,信号连续记录30秒,测试3次。肌电信号使用40-500 Hz带通滤波处理,选择波形稳定的第4-5s、14-15s和24-25s的信号获取均方根值(RMS)和肌电积分值(iEMG)参数,将叁次指标计算均数后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包,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表面肌电参数中位数和相关指标改善率的中位数分别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双侧胫前肌及腓肠肌内侧头肌电信号的RMS及iEMG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明显(对照组患儿胫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腓骨长肌RMS及iEMG改善率分别为2.00×10~(-1)、7.77×10~(-1)、1.53×10~(-1)、2.06×10~(-1)、0.94×10~(-1)、0.53×10~(-1);观察组患儿胫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腓骨长肌RMS及iEMG改善率分别为23.75×10~(-1)、43.98×10~(-1)、-1.22×10~(-1)、22.81×10~(-1)、21.17×10~(-1)、-2.06×10~(-1);P<0.05);观察组患儿双侧腓骨长肌肌电信号的RMS及iEMG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较治疗前降低,但对照组患儿相关指标较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压术用于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疗效优于常规运动疗法,经治疗后患儿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的肌力及肌张力较前增高,腓骨长肌的肌张力较前降低。因此,指压术是一项有效的足外翻保守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探究其疗效并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蔡畅,蔡爱露,杨泽宇[4](2019)在《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合并下肢并拢僵直与足外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孕妇,35岁,孕1产0,妊娠17周2天。超声检查:宫腔内见一单活胎,胎头轮廓完整,脑中线居中,双顶径3.6 cm。脊柱显示至胸腰段后回声中断,前凸侧弯。胎腹空虚,腹壁回声不连续,广泛缺损,肝脏及胃、肠管外翻,均暴露于腹腔外(图1)。肝与胎盘之间仅见两根脐血管相连,脐带过短,长度仅为3.3 cm,且无螺旋(图2)。双侧肱骨、股骨可见,股骨长1.9 cm。胎儿双下肢并拢僵直,双足外翻,动态观察无明显变化(图3)。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成熟度0级。羊水最大深度2.1 cm。胎体表面可见条带样羊膜回声,胎儿部分结(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沙闯[5](2018)在《改良Keller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足外翻患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改良Keller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足外翻患者疗效。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改良Keller手术治疗的老年足外翻患者47例,疗效评估工具选择拇外翻角(HAV)、第1~2跖间角(IMA)和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足外翻评分标准中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AOFAS)。结果老年足外翻患者接受改良Keller手术后10~20个月HAV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而IMA及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前(P <0. 01)。结论改良Keller手术方法可明确改善老年足外翻患者疗效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兰洋,李伟[6](2018)在《探究ICB矫形鞋垫对儿童足外翻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主要对探究ICB矫形鞋垫对儿童足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足外翻儿童8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ICB矫形鞋垫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粗大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粗大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差异性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通过使用ICB矫形鞋垫能够为儿童足外翻得到较好的治疗,能够使患儿畸形程度得到缓解,并能够使粗大运动功能得到提高,对促进患儿正常走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李洋,魏智彬,丁雨菡,贾鹏,易旭夫[7](2018)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足外翻畸形愈合的法医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足外翻畸形愈合的原因。方法对1例右跟骨粉碎性骨折伴跟距、跟骰关节半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后,逐渐发生右足外翻畸形愈合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跌伤致右足肿痛、活动受限5小时余入院,足部X线及CT检查明确右跟骨粉碎性骨折伴跟距、跟骰关节半脱位。待右足、踝出现皮肤皱褶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术后予患肢抬高制动、石膏外固定、活血化瘀、止痛、骨肽促进骨折愈合等治疗。术后第9日复查右足部X线见B9hler角、跟骨高度减小(较术前恢复不明显)。出院后患者多次复查右足部X线发现右跟骨变形,跟距关节对应关系失常,关节间隙逐渐变窄,足弓及跟骨外翻角增大等改变,医方未予重视、干预,目前遗留右足外翻畸形伴右踝关节活动功能部分障碍。法医学鉴定认为医方诊疗行为存在过错。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影像学评估、规范的术中操作和重要的X线透视指标评价、科学的术后锻炼和负重指导、规律的影像学复查和合理的后果预判干预是避免跟骨骨折术后远期发生足外翻畸形愈合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8年10期)
周伊敏,宋福祥,张朋,刘雨娇,付美娜[8](2018)在《ICB矫形鞋垫对矫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足外翻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ICB矫形鞋垫对矫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足外翻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05~2017-09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叁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传统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佩戴ICB矫形鞋垫。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下肢生物力学参数RCSP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与E区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足外翻改善程度RCSP数值左侧(-2. 60±0. 83),右侧(-2. 67±0. 83)高于对照组左(-3. 69±1. 11),右(-3. 92±1. 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GMFM-88)的D区(33. 47±11. 68)与E区(44. 36±11. 53)分值优于对照组(29. 35±12. 36),(39. 40±12. 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在进行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的同时,佩戴ICB矫形鞋垫能够更好改善足外翻并提高站立和步行功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郭晓莹,尚清,李晓霞[9](2018)在《ICB鞋垫对足外翻患儿足底压力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ICB鞋垫对足外翻患儿进行矫正治疗,探究ICB鞋垫对足外翻患儿足底压力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确诊并治疗的足外翻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ICB矫形鞋垫配合矫正治疗。将患儿足底划分为五个区域,根据步态周期对患儿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时间和足底压力百分比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儿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的占比、各区域足底压力百分比和各区域占支撑期的百分比。结果试验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佩戴ICB鞋垫进行矫正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除足跟外,足底其他区域接触面积占全掌百分比和足底各区域压力百分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整足接触时相和离地时相相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足外翻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ICB鞋垫进行矫正治疗,可以显着改善足外翻程度,改变足底压力特征,建议在临床矫正治疗中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吴玉婷,陈薇,郭宁,滕依杉,肖琰秋[10](2018)在《性别、年龄和行走速度对足外翻程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足底压力中心曲线(COP)与足中线(Midline)的相互关系,建立足外翻的动态评价指标(MidlineCOP指数),并探讨性别、年龄和行走速度对该midline-COP指数的影响。为临床足部内外翻畸形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分为成人和儿童两组。成人组包括23名健康大学生(10名女孩,13名男孩),儿童组包括24名正常儿童(13名女孩,11名男孩)。受试者按照节拍器以70、90、110和130步/min的频率进行行走.使用足底压力采集鞋垫(Tekscan,美国)采集行走过程中的足底压力分布,并计算COP轨迹中心。结果 从儿童到成年,(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足外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小儿脑性瘫痪足外翻中应用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64例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并将其分成等比例的两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半年后,通过叁线法评估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n=32)中,轻度扁平足6例、中度23例、重度3例;对照组(n=32)中,轻度、中度、重度扁平足的例数分别有1例、9例、22例(P <0.05)。结论在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中采用规范化康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备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足外翻论文参考文献
[1].梅齐昌,相亮亮,孙冬,李建设,Justin,Fernandez.长距离跑后“足外翻”姿态增加膝关节内侧接触力:基于OpenSim肌骨建模及机器学习预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9
[2].王靖.规范化康复治疗方式对小儿脑性瘫痪足外翻的康复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金欠欠.指压术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表面肌电图疗效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9
[4].蔡畅,蔡爱露,杨泽宇.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合并下肢并拢僵直与足外翻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
[5].沙闯.改良Keller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足外翻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
[6].兰洋,李伟.探究ICB矫形鞋垫对儿童足外翻的疗效[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7].李洋,魏智彬,丁雨菡,贾鹏,易旭夫.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足外翻畸形愈合的法医学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8
[8].周伊敏,宋福祥,张朋,刘雨娇,付美娜.ICB矫形鞋垫对矫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足外翻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
[9].郭晓莹,尚清,李晓霞.ICB鞋垫对足外翻患儿足底压力特征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
[10].吴玉婷,陈薇,郭宁,滕依杉,肖琰秋.性别、年龄和行走速度对足外翻程度的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