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面鳍线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带通滤波器,W波段,鳍线结构
面鳍线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马林星,郭丽芳,刘勇,唐小宏[1](2015)在《W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鳍线结构的W波段带通滤波器。利用HFSS进行电磁仿真,设计了叁个不同通带频率的滤波器电路。仿真结果显示在88.5~101GHz、92~97.5GHz、93.3~94.6GHz叁个通带内,叁个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均<0.5d B,输入输出端口反射系数均<-20d B。实测结果表面,第一种宽带滤波器的插入损耗<3d B,反射系数<-12d B,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第二种中等带宽和第叁种窄带滤波器的实验结果也与理论值比较一致。(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5-30)
王正伟,刘林涛,胡刚毅[2](2014)在《W频段E面鳍线滤波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叁维全波仿真分析法,采用等效的K变换器网络,介绍了一种E面鳍线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W频段的6阶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中心频率是94.5GHz,1d B带宽是2.5GHz,带内插损小于4.5d B。该鳍线滤波器已成功应用于W波段二次变频组件中,对接收支路的镜频和发射支路的带外杂波起到了较好的抑制。(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4-07-21)
王正伟,刘林涛,胡刚毅[3](2014)在《W频段E面鳍线滤波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叁维全波仿真分析法,采用等效的K变换器网络,介绍了一种E面鳍线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W频段的6阶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中心频率是94.5GHz,1d B带宽是2.5GHz,带内插损小于4.5d B。该鳍线滤波器已成功应用于W波段二次变频组件中,对接收支路的镜频和发射支路的带外杂波起到了较好的抑制。(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军事微波技术暨太赫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期刊2014-07-21)
王正伟,刘林涛,胡刚毅[4](2014)在《W频段E面鳍线滤波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叁维全波仿真分析法,采用等效的K变换器网络,介绍了一种E面鳍线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W频段的6阶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中心频率是94.5GHz,1d B带宽是2.5GHz,带内插损小于4.5d B。该鳍线滤波器已成功应用于W波段二次变频组件中,对接收支路的镜频和发射支路的带外杂波起到了较好的抑制。(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许善生,许正彬,童烨[5](2010)在《一种用于宽带鳍线滤波器设计的耦合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叁维全波仿真分析了一种适合作宽带鳍线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并将其等效为K变换器网络。与传统电感性耦合结构相比,本文所提出的耦合器可实现更大的耦合度,其物理尺寸也大于传统耦合器,尤其适合毫米波滤波器的加工。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鳍线滤波器,该滤波同时采用新型耦合结构和传统耦合结构。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相对带宽约为8%,带内损耗小于1.2dB。(本文来源于《通信与广播电视》期刊2010年Z1期)
叶建芳[6](2003)在《鳍线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鳍线滤波器的设计原理,针对鳍线滤波器难以调节的弱点,运用微波电路CAD技术中的节点导纳法对其频响特性进行分析,从而有效避免了因重复加工造成的浪费。最后着重分析滤波器结构尺寸的误差对其频响特性的影响。这对研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韩文海[7](1992)在《Ka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Ka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试制工作中的体会。初样性能:带外抑制40dB、3dB带宽650MHz、插入损耗1dB,接近实用水平。(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1992年03期)
饶克谨,游伯强[8](1988)在《毫米波鳍线滤波器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模匹配法导出了求解鳍线电路等效电抗x_3、x_p的方程,讨论了在保证工程设计精度要求下该方程数值求解的方法及其通用性。并用这种方法对毫米波鳍线滤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1988年06期)
戎敖生[9](1988)在《毫米波鳍线带通滤波器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横向谐振法结合变分技术严格分析了鳍线中的E面膜片不连续性,导出了不连续性的散射计算公式,揭示了散射参量与鳍线槽宽、膜片长度以及工作频率的依赖关系。通过建立散射参量数据库,优化设计了Ka波段单侧和双侧鳍线带通滤波器样品。实验测得滤波器带内最小插入衰减分别为0.6分贝(单侧)和0.5分贝(双侧)。(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1988年02期)
戎敖生[10](1988)在《毫米波鳍线带通滤波器的精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鳍线中E面膜片不连续性的严格分析方法,导出了工程上实用的不连续性等效电路参量,给出了毫米渡鳝线带通滤波器的显式设计公式,研制了Ka波段实验样品,测试表明性能优良。(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1988年02期)
面鳍线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叁维全波仿真分析法,采用等效的K变换器网络,介绍了一种E面鳍线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W频段的6阶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工作中心频率是94.5GHz,1d B带宽是2.5GHz,带内插损小于4.5d B。该鳍线滤波器已成功应用于W波段二次变频组件中,对接收支路的镜频和发射支路的带外杂波起到了较好的抑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鳍线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马林星,郭丽芳,刘勇,唐小宏.W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研究[C].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5
[2].王正伟,刘林涛,胡刚毅.W频段E面鳍线滤波器设计与实现[C].2014年全国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4
[3].王正伟,刘林涛,胡刚毅.W频段E面鳍线滤波器设计与实现[C].2014年全国军事微波技术暨太赫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2014
[4].王正伟,刘林涛,胡刚毅.W频段E面鳍线滤波器设计与实现[J].微波学报.2014
[5].许善生,许正彬,童烨.一种用于宽带鳍线滤波器设计的耦合结构[J].通信与广播电视.2010
[6].叶建芳.鳍线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研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7].韩文海.Ka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2
[8].饶克谨,游伯强.毫米波鳍线滤波器的优化设计[J].电子学报.1988
[9].戎敖生.毫米波鳍线带通滤波器的优化设计[J].现代雷达.1988
[10].戎敖生.毫米波鳍线带通滤波器的精确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