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我国企业登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体育企业,认缴登记制,年度报告
我国企业登记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翠兰[1](2018)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企业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企业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认缴登记和年度报告制度为重要内容,其促进了传统企业向体育企业转型,激发了民众创立体育企业的热情,但也增加了政府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招标时对投标人资格认定的难度和对企业进行监管的难度,且现行的惩戒机制无法适应对企业"严管"的需要。对此,建议依据第叁方机构审计出具的财务报表或证明认定投标人资格;明确部门市场监管职责,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工商登记制度变处罚为记录,促进体育企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霄[2](2017)在《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行年报公示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在此之前,深圳、上海、厦门等地试点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年报公示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年报公示制度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环境不佳、市场竞争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这迫使政府对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和去行政化。年报公示制度的出现,有助于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实现社会公众需求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平衡。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四小节。第二部分是主要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即概述、实施的背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确立的意义。在实施背景里对企业年度报告制度与商事登记制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探究了年报制度遵循商事登记制度的价值取向。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去行政化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第叁部分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实施现状、原则以及存在问题。对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实施的原则进行探讨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而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改革恰恰是遵循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价值追求。结合北京、上海等较早试行的城市现况,对实施现状进行描述,并从该制度的法律体系、配套制度、内容、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态度四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学习以及借鉴。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其工商年报制度都早有规定。与我国先前实行的年检制度一样,其性质也都是一种监督检查。此外,尽管各个国家的年报或年检主管部门并不相同,但是也都是属于登记机关主管。第五部分是对完善我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建议。我国现在的企业年报制度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措施还没有达成一致。笔者将结合国外的做法,和我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试着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企业年报制度的尽快完善有所启示,从而释放更多商事改革的红利。(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许登龙[3](2015)在《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分析——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颁布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从信息公示的角度解决了新《公司法》颁布后引发的债权人保护的问题。但是,《条例》的位阶与《公司法》不具有对称性,其具体内容也需完善。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商事登记制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商事登记的法律性质争论不休,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公法行为说"、"私法行为说"与"双重性质说"均不能揭示商事登记的法律性质,而"法律事实记录环节说"准确地揭示了商事登记的法律性质。《条例》的公布实施,对构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大有裨益。但《条例》还存在着对公示信息真实性要求不明确具体、对企业信用等级区分不细等不足,应通过引入公证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来予以完善。(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侯姝秀[4](2015)在《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顺利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步履行入世承诺,国民经济处在一个快速稳健发展的时期。201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此次改革宣告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走向成熟,国家正在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我国的现代企业登记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并不断向世界发达国家靠拢。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了对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额的限制、放宽了企业住所等登记事项,下一步,还准备探索放宽经营范围、企业名称等限制。此次改革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经济市场的活力。至2014年底,全国新增企业358万余户,同比增长47.6%,实现注册资本(金)累计19.1万亿余元,同比增长98.2%。日均企业注册登记数量为1.1万余户。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真正做到“宽进严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我国企业登记机关,面对迅猛增长的市场主体数量,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职能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确保进入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市场主体质量。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通过运用经济学、法学、新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以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两种不同登记类型为视角,在前人理论和笔者多年企业登记实践基础上,对企业登记制度等相关理论、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进行分析,同时以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德国、美国为例,对比分析各国在企业准入时各种要素的需要程度,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最后,分别提出了完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指出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本文的具体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企业登记制度的理论研究。阐述了相关的概念、企业登记的性质、内容、企业登记的效力及价值分析等。这一部分分别对内外资企业两种登记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叁部分是我国企业登记制度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通过归纳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登记制度四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目前现行企业登记制度的应然状态,并对比了现行企业登记下的内外资企业的具体登记内容和登记程序,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部分是国外企业登记制度的经验借鉴。比较分析了中、日、美、德四国在具体登记内容、登记事项的不同,借鉴了发达国家企业登记制度的宝贵经验,为我国现代企业登记制度的发展指明方向。第五部分是完善企业登记制度的建议。针对第叁部分提出的问题,根据内外资企业主体不同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建议,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5-04-01)
杨培根[5](2013)在《论我国企业法人登记制度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所有制性质是建构我国企业法人登记制度体系的主要依据,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产物,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但随着我国工业社会的到来,这种制度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凸显其弊端,市场主体适用法律尴尬,企业登记部门职责不清等.因而完善我国企业法人登记制度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7期)
王永锋[6](2012)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形成了目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利用外资格局。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度,全国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712个,实际利用外资1176.98亿美元,我国利用外资已连续20年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步建立并趋于成熟,对科学有效的利用外资起到了巨大的规范与引导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无法突破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暴露出过于重视制度的安全价值而忽视其效率价值,充分行使市场准入和经济监管职能而忽视商事信息公共服务功能、错误定位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性质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科学有效利用外资、建立现代商事登记制度的瓶颈。破解外商投资企业登记背后的理论难题,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完善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对策措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论文以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实际工作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现状,运用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理论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概念、性质、价值和法律效力,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本论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提出选题的目的及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和本文的特点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理论分析。运用商法和外国投资法理论归纳出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概念,通过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的深入剖析,重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性质。运用商法理论分析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法律效力和有限政府背景下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制度功能。第叁部分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现状分析—以济南市为例。介绍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历史演革和基本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济南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运行情况,并进行实证分析。从登记法律、登记模式、前置许可、法律效力、外资审批、登记审查等6个方面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运用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理论,从立法体制、路径依赖、政府管理方式、制度价值选择、利益驱动、等5个方面分析存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是完善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的几点思考。针对第叁部分提出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第四部分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从统一商事登记立法、重构外资审批程序、明确登记审查方式、提升登记服务水平四个方面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9-14)
任晓玲[7](2011)在《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中小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完善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几点建议,从而使我国的中下企业顺利地进入市场,得到健康地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1年35期)
别燕妮[8](2011)在《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细胞,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条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工作重点。企业登记制度是有关企业登记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总称,企业登记制度也反映了政府与企业的基本关系,它着重解决的是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怎样确立法人主体地位,以什么方式参与市场活动、能够干什么、不能够干什么,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法等其他问题。企业登记制度的科学和完善,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登记制度是一种规则体系,是政府在企业监管中运用的一系列方法的归集,从而企业登记制度具有公共品的性质,对企业登记制度的选择,必然是在利益冲突下的公共选择。认真分析各国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企业登记制度是对客观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只有在其客观的反映了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才会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我国企业登记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建立完善起来的,它体现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制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原有的制度框架下,对企业而言存在多重准入、负担过重的问题;对政府而言存在部门职能交叉、责权不清、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的问题。本论文以企业登记管理实际工作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分析我国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的现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念分析研究我国现行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能够为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找到解决实际问题更为有效的途径,促进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1-10-01)
滕杨[9](2011)在《完善我国动产担保登记制度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动产融资担保是指企业通过将其动产(如原材料、库存产品等)抵押或者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动产融资担保,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然而,动产担保权公示效果差,担保交易成本高,同时动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相当高,成为了动产担保无法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我国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的现状,吸收借鉴国际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先进经验,探索完善我国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途径和举措,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风险低、信用度高的宽松交易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1年06期)
彭红彬[10](2009)在《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的缺陷与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登记制度是企业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法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企业登记制度在总体上还处于转轨时期,仍存在登记立法交叉重迭,实行差别待遇,前置审批过多过滥等等缺陷。要完善我国的企业登记制度,必须统一市场主体法律制度,改革现行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现行的企业登记管理体制。(本文来源于《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我国企业登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行年报公示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在此之前,深圳、上海、厦门等地试点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年报公示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年报公示制度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环境不佳、市场竞争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这迫使政府对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和去行政化。年报公示制度的出现,有助于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实现社会公众需求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平衡。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四小节。第二部分是主要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即概述、实施的背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确立的意义。在实施背景里对企业年度报告制度与商事登记制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探究了年报制度遵循商事登记制度的价值取向。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去行政化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第叁部分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实施现状、原则以及存在问题。对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实施的原则进行探讨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而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改革恰恰是遵循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价值追求。结合北京、上海等较早试行的城市现况,对实施现状进行描述,并从该制度的法律体系、配套制度、内容、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态度四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学习以及借鉴。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其工商年报制度都早有规定。与我国先前实行的年检制度一样,其性质也都是一种监督检查。此外,尽管各个国家的年报或年检主管部门并不相同,但是也都是属于登记机关主管。第五部分是对完善我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建议。我国现在的企业年报制度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措施还没有达成一致。笔者将结合国外的做法,和我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试着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企业年报制度的尽快完善有所启示,从而释放更多商事改革的红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我国企业登记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翠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企业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
[2].王霄.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许登龙.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分析——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颁布为视角[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侯姝秀.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5].杨培根.论我国企业法人登记制度的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王永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制度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7].任晓玲.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J].现代商业.2011
[8].别燕妮.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
[9].滕杨.完善我国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中国外资.2011
[10].彭红彬.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的缺陷与立法完善[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