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牧民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小康

增加农牧民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小康

一、增加农牧民收入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娜[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经验与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顽疾,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将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人民群众与贫穷落后进行了长期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在这场持久战中,栉风沐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贫困难题,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扶贫成就。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全国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等因素,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个案性和示范性,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与全国各地一同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这是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历史性跨越,对于内蒙古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内蒙古力量的表现。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在总结内蒙古扶贫工作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出内蒙古脱贫成就,如内蒙古地区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部贫困旗县“脱贫摘帽”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内蒙古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根源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与科学领导,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托于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等。最后,启示内蒙古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加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发挥各族人民的致富智慧、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从而夯实内蒙古扶贫成就,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扶贫工作。

张继苹[3](2021)在《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加拉村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选取甘南州合作市加拉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法、田野调查法、访谈和问卷、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甘南州自2013年以来的脱贫现状,以及加拉村的脱贫历程,加拉村脱贫的制约因素等方面,探索了甘南州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以及如何构建的决策措施,从而使加拉村能够持续的脱贫,并且进一步探讨实现稳定脱贫具体的对策措施。在全文绪论部分,作者介绍完研究目的,分别对关于贫困与反贫困、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机制的构建在研究成果和动态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现状作了总结。第一章主要是甘南州基本概况和脱贫历程的介绍,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状况以及脱贫历程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田野点的概况,从加拉村的脱贫现状、助推脱贫的具体方式方法、村民的畅谈心声,展现了加拉村脱贫前、脱贫中和脱贫后的不同村貌。第三章紧随第二章分析了加拉村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第四章的内容是如何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首先建立一个模型,通过模型结论,主要从政府导向、提升内动力、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探索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最后对如何实现这样的机制提出了对策措施,主要从资源条件、实现旅游业的新格局、拓宽贫困人的就业渠道、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四个方面展开。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加拉村稳步发展、迈入小康、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提炼。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戎文华,马晓雨[4](2021)在《国企扶贫纪略——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文中指出这是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将成为人类减贫的教科书。历史是忠实的记录者,它默默为这个伟大的故事写下精彩注脚——继2005年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贫困人口减半后,2020年,中国再一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8年间,全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年间,全国上下扶贫一盘棋中,到处都深深刻下了"我的国企"印记。8年间,仅中央企业就定点帮扶248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且全部脱贫摘帽……千年梦想,一朝梦圆。

何艳茹[5](2020)在《精准扶贫政策下牧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扶贫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取得全部的胜利,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后一公里”举步维艰。这最后的战场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的群众生存条件恶劣,不具备发展条件,同时,这些地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传统的脱贫方式无法达到彻底脱贫的效果,只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这一精准模式,才能彻底斩断贫困的根源。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中之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过程中以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行动指南。它关系到脱贫攻坚能否取得胜利,关系到脱贫成果能否巩固。而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因素在后续产业的发展情况,迁入地配套产业的发展情况关乎脱贫成果的巩固。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处于“三区三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甘南州碌曲县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研,梳理出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现状、搬迁后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搬迁后续发展问题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部分建议希望能有助于碌曲县及其他以牧业为主的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在绪论里介绍了选题背景及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本文正文共五部分,分别介绍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与政策及发展脉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为指导思想;通过介绍碌曲县基本情况归纳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和碌曲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在于介绍田野点红科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情况。通过对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尕海乡尕秀村存在的问题和成熟经验的介绍,希望能为碌曲县其他易地扶贫安置地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红科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立足藏区牧村实际和党中央的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探析。本论文主要通过对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村对支撑产业的培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调查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的揭示,希望能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保障搬迁群众脱贫后不返贫,确保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汪璐[6](2020)在《引入源头活水来——藏东产业脱贫纪实》文中提出从拉萨到昌都,曾经沟壑纵横的上千公里路程从空中划过也就一个多小时。走下机舱舷梯,踏足海拔4300多米的邦达机场,早晨9点的太阳正柔和地探出云层,在仅仅5摄氏度的室外气温中,寒风扑面拂过,让人恍若冬季,忘记了这只是深秋。简单地寒暄过后,我和接我的扶贫干部牛继平及司机伦珠,就沿着214国道向昌都市区疾驰而去。这不是我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但却是第一次带着神圣的任务而来。翻过玉溪拉山,及早进入视线的邦达草

李娟[7](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提出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陈政[8](2019)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旧中国贫困发生的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建立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并且我们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贫困现象至今仍然无法根除。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扶贫事业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府道义式的简单救济阶段(1949-1978);政府主导的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而救济式扶贫为辅的阶段(1986-1999);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社会保障兜底式扶贫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举(2000-今)等三个阶段;而农村扶贫对象的瞄准和帮扶的单元重心,依次经历了由全国普惠救济阶段(1949-1978)、以贫困县专项划分的县级瞄准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瞄准阶段(1986-1999),再到贫困村划分及村级瞄准的整村推进阶段(2000-2012),整村推进同针对农户个体的精准瞄准和帮扶相结合的阶段(2013-今)等五个时期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调整扶贫策略,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党对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脑体结合”的趋向愈发显着、进展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地方,甚至有逐步扩大、延伸的趋势。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减缓和下大力气去解决乃至根治,那么势必影响我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势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的执政根基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目前举国上下合力克贫攻坚、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大扶贫”格局下,贫困地区的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到底该如何做到——有效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打牢贫困农民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改进扶贫开发领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从而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确保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十分迫切。当前,以扶贫干部“嵌入式”帮扶为主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模式中,在一些地方、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干部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和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能动、自主、自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积极参与行为和自食其力的生计方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面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接着详细分析了其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成因,最后提出了着力进行相应的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的主张和建议。本文认为,贫困农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在脱贫致富领域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愿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等三个基本方面;而造成此况的基本要素要从他们所处的地域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的体制机制、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顶层设计层面和基层政府、干部的执行力维度、贫困农民群众主体自身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笔者指出,作为帮扶对象和脱贫主体,贫困农民群众在乡村贫困治理当中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全面有效激发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多举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协同共治。具体来说,要着力从转变政府职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和实现基层民主、法制化、协同化治理转型,在重构村社社区共同体进程中强化贫困村民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予以相应的变革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其他参与扶贫事业的多元主体之间上下同心、共同致力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冯楚建[9](2017)在《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治理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相较而言,科技精准扶贫更加重视内生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有助于长效脱贫和避免返贫,但现有研究关注不多,针对性不强。现实需求和理论拓展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动机和逻辑起点。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位于全国第一,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贫困问题及扶贫攻坚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基于科技与社会融合的视角,聚焦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结合作者三年多的援藏经历,通过对大范围田野调查成果和贫困村典型案例的总结提炼,归纳提出了西藏地区贫困的六种主要类型、四个主要特征、五大致贫原因以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分别阐释了各种模式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立足社会嵌入等理论,从微观层面考察和刻画了科技精准扶贫的社会嵌入过程,揭示了影响科技精准扶贫效果的自然性、社会性等非科技因素,提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的新机制,最后就科技精准扶贫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提出了优化方向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在贫困治理过程中,科技创新通过如下路径实现其价值。一是将科技要素融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二是将科技创新发展理念植入贫困地区发展之中,改造封闭落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三是将科技要素导入各类扶贫活动之中,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四是将新技术引入精准扶贫过程之中,建立精准化识别、实时性监测、共享式平台、标准化管理等技术平台和工作机制,支撑全社会精准扶贫脱贫行动。(2)科技精准扶贫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精细管理、持续再生为理念,突出全过程、责任式、参与性,是一种内生性的扶贫举措。从认知觉醒到技能习得,再到共同行动,进而实现稳定脱贫,确立贫困农牧民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要构建鼓励和支持贫困农牧民参与科技扶贫的机制,赋予并尊重其在科技扶贫资源分配、项目确定、落地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中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3)科技精准扶贫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科技与社会融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涉及科技自身之外诸多因素的复杂互动。这些因素可归为自然性和社会性集群。其中,自然性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人造资本等,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个体与社群的能力、社会和人际资本、社会运行规则等。从科技与社会融合视角看,社会嵌入作用于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效应落地以及农牧民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等,科技精准扶贫必须立足和瞄准当地贫困农牧民的实际情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特殊现状,优化技术扩散的社会嵌入路径,而其中的关键是与贫困人群构建社会信任关系。(4)在前述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科技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和推广策略,重点是打造精准扶贫微观“基础”,推进科技与社会融合。具体可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推进。一是完善微观政策体系,突出增强贫困农牧民主体地位;二是强化扶贫微观模式,构建科技特派员等脱贫带头人与贫困农牧民的伙伴式关系、创业式扶贫;三是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重的科技精准扶贫项目形成机制;四是引导简约创新方向,面向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刘海兵[10](2016)在《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 ——基于S县、J县、L县6乡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不同于一般地区乡镇政府,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承担着更加丰富的职能,它是民族政治关系的重要变量,其治理能力强弱影响到民族自治地方农牧民对现有民族政治体系的满意度大小,进而他们将这种满意度通过一定方式向民族政治秩序反馈,形成或认同维护、或抵触对抗的民族心理情绪,最终凝结为特定的民族关系。这一逻辑充分说明,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是和谐民族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最直接公共资源供给者,也是各个民族调适民族政治关系的理想舞台。而其治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建设。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对维护当地民族关系、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治理生态、治理职能、治理权力和治理人员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的核心要素。本文以甘肃民族自治地方S县、J县、L县的6个乡镇为研究个案,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在从治理场域、治理特征、治理演进和治理面向分析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生态的基础上,深入田野,运用访谈、调查问卷等民族学方法深入分析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过程中的职能、权力、人员的运作逻辑,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运用治理的范式探讨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权力、人员的调适策略,并整合性地提出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建设路径。治理生态决定治理职能,治理权力和治理人员是治理职能实现的基础,治理生态、治理职能、治理权力和治理人员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政府的分析框架。沿着这样的逻辑,论文共安排七个部分:绪论对本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作了说明。对“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治理型政府”等本文的核心概念作了界定。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管理”以及“治理型政府”的角度对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族群冲突理论、族际整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理论。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资料。第一章强调治理生态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政府建设的依据,即是治理职能选择、治理权力调适、治理人员发展的依据。本章首先介绍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S县、L县、J县乡镇政府治理场域,并分析了治理基质,进而以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空间和新中国建国以来乡镇政府治理演进为基础,深入剖析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治理生态与乡镇演进的互动规律,从而揭示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治理面向。第二章重点阐述了职能是政府运行的目标,也是权力配置和人员优化的基础。本章对职能、乡镇政府职能、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并运用民族学方法梳理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职能结构。进而从民族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少数民族经济、宗教组织管理、族际关系、民族基层社会秩序、民族基层社会村政服务、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对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给予了回应。第三章首先分析了权力相关理论,进而在一个包括县、乡、村、宗教组织的空间格局中,以相互之间权力博弈的视角分析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权力结构。第四章首先阐释了人员厘定依据,进而深入考察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的规模、能力和职业发展,以及族群对少数民族干部晋升、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族际关系、基层群众的辐射。第五章以职能、权力、人员三要素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治理的语境中如何实现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权力和人员更加有序、规范地运行,从而推动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建设。结语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族群冲突理论、族际整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进行了再探讨,在与服务型政府相区别的基础上,阐释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实质和运作逻辑。

二、增加农牧民收入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加农牧民收入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经验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重难点
        3.创新点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2.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观点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2.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3.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历史考察
    (一)内蒙古扶贫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1.内蒙古扶贫工作的特殊性
        2.内蒙古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历史沿革
        1.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2.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3.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4.“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年)
        5.扶贫开发新阶段(2001-2012 年)
        6.精准扶贫阶段(2013-至今)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特征
        1.具有战略性
        2.具有发展性
        3.具有实效性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历史成就及经验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所得成就
        1.贫困人口数量逐年下降,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贫困得到整体性解决
        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4.各类专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脱贫途径拓宽
        5.树立起扶贫榜样,培育了扶贫精神
    (二)内蒙古地区扶贫工作历史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成功的动力源泉
        3.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4.内蒙古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三)内蒙古地区扶贫工作启示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路线
        4.必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必须发挥贫困群众致富智慧
        6.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对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加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回顾
        (二)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研究回顾
        (三)关于稳定脱贫机制的构建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一章 走进甘南州
    第一节 甘南州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历史沿革
        四、人口状况
    第二节 甘南州脱贫历程
        一、初期(2013 年—2016年)
        二、中期(2017 年—2018年)
        三、决胜期(2019 年—2020年)
第二章 加拉村脱贫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脱贫村的回顾
        一、加拉村概况
        二、脱贫现状
    第二节 助推脱贫的具体实践
        一、加拉村的帮扶项目
        二、助推产业和能力素质(到村、到户、到人)
        三、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第三节 奔向幸福生活
        一、全村人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二、畅谈新生活
第三章 加拉村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洪水
        二、瘟疫
        三、因病因伤
    第二节 自身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高
        二、务工收入不稳定
        三、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
    第三节 其他因素
        一、人才流失
        二、产业单一化
        三、基础建设缺口大
第四章 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一、关于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工作的静态分析
        二、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实现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
        一、根据资源条件,从实际需求出发
        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新格局
        三、拓宽贫困人口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关于甘南州合作市加拉村脱贫攻坚的调查问卷
    二、论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三、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国企扶贫纪略——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
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变“输血”扶贫为“造血”帮扶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我心安处是故乡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走在脱贫攻坚最前列
乡村振兴的最美画卷
    ——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这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这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四通八达——打开贫困堵点
    事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为世界屋脊织就“民生网”“幸福网”“光明网”
    事例二:“阳光银行”打开了新疆乌恰县巴音库鲁提村的“源头活水”,让当地人们走上了光明致富路
    事例三:以点带面,从线到面,册亨县实现了4G网络及光纤宽带覆盖率“双100%”
    事例四:1.2亿元织就的农村电网,为紫云县打造出强劲的电力“引擎”
    事例五:进山开路,让扶平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授人以渔——培养新型农民
    事例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产业施策,塔里木油田帮助南疆四地州贫困村村民找到了致富“金钥匙”
    事例二:“授其技、树其人、立其业”,保利集团用“星火”之势,帮助近300名贫困的山里娃走出大山
    事例三:转移就业,永德县“山民”走出大山,越过海洋,走向世界
扶智为本——阻断代际传递
    事例一:志智同扶拔掉“贫根”,中船重工为勐腊县脱贫打下基础
    事例二:建27000平方米校舍,会泽县2520个幼儿学位缺口有了着落
    事例三:建学校、派教师,世界最高的县种下了“智慧果”
    事例四:利用“语言扶贫”,中国移动打破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障碍,让当地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
    事例一:发展特色种植,南疆腹地“百亩杏园”香飘万里
    事例二:因地制宜,戈壁滩上创造出“绿色”奇迹
    事例三:“公司+合作社+农户”新模式,怒江两岸瓜果飘香,村民生活“甜蜜蜜”
    事例四:加强质检能力,创造区域品牌,绥滨县农产品从“深闺”走向全国
    事例五:增强“自造血”能力,镇雄县雨河镇山鸡变“金鸡”
电商扶贫——塑造名品名牌
    事例一:两天售空一万斤,“线上”销售让姚集镇西瓜“俏”起来
    事例二:1小时30万,直播带货让千里之外的人们尝到小河村的乡野“鲜味”
    事例三:线上“扶贫馆”推动甘南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事例四:电商平台让澄城县实现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无缝对接”,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致富路上领头人
    事例一:王锁军——中建路桥集团驻村扶贫干部当起了农产品推销员
    事例二:翟志彪——“右玉羊肉”背后的合作社牵头人
    事例三:孙玉伟——“蜜蜂书记”采蜜忙
    事例四:吕宝龙——内蒙古一机集团驻村书记“点菜式”扶贫,开胃又解渴
    事例五:罗明元——让上花村焕新颜的“美容师”
金色童年织梦人
    事例一:高锋——“爱心书屋”圆林洞村孩子的梦
    事例二:胡成——在高原上客串老师送知识
    事例三:蓝波——为安宁村的孩子带来梦想和希望的年轻人
    事例四:廖文广——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提升教学质量,创造隆安县30年教育史未有之变化
美丽家园建造人
    事例一:王平——白灵山上步履艰,“三顾茅庐”只为村民更好的生活
    事例二:和晓宏——进组入户动员整组搬迁
    事例三:肖杰才——江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全靠拼命三郎的“加法”
    事例四:沈先祥——为村民安居,不再一场大雨让房子脱一层“皮”
“丁真现象”推动人
    事例一:段玉平——“红色旅游”为改则县带来新生机
    事例二:冯光明、王晓峰——一企一村,北京建工四建牵手延庆下垙村共走致富路
    事例三:周丽锋——“带货主播”为黄花菜拓宽销售链
    事例四:张勇——以订单农业为助推器,当好市场“开拓员”

(5)精准扶贫政策下牧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政策背景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深度访谈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扶贫理论与政策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民族平等与扶持弱小民族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1949-1978 年)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前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1978-2012 年)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2012至今)
    三、相关政策的演进
        (一)中国共产党扶贫政策的演进
        (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
第二章 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现状
    一、碌曲县概况
    二、碌曲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改变牧区贫困面貌、建成小康社会
        (二)促进牧区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可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三、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规划
        (一)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
        (二)安置地后续帮扶措施
        (三)安置地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四、“十三五”时期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所取得的成绩
        (一)搬迁情况及安置点建设情况
        (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三章 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典型案例分析
    一、尕秀村概况
    二、尕秀村的成功经验
        (一)加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二)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三)重视富民产业培育
    三、尕秀村成功经验对易地扶贫后续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困境
    一、生产生活发生改变,群众稳住难
        (一)搬迁后牧民群众心里适应难
        (二)安置地管理跟不上,群众困难解决难
    二、产业选择、培育困难,群众致富难
        (一)支撑产业发展薄弱,脱贫持续性难
        (二)内在发展能力不强,群众自我“造血难”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完善措施,引导搬迁群众适应城镇生活
        (一)打消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
        (三)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
    二、加强安置地组织管理,及时解决搬迁群众的困难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加强党组织的建设
        (三)制定《村规民约》,综合整治环境卫生
    三、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发展后续产业
        (一)转换思想,重视后续产业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
        (三)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质与量
    四、发挥脱贫主体能动性,增强致富能力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二)树立自我脱贫意识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四)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引入源头活水来——藏东产业脱贫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地理坐标:昌都卡若区卡若镇
    山沟沟里的勃勃生机
    以草养畜、以畜促草的新型养殖
地理坐标:类乌齐桑多镇扎西贡村
    好山好水好牛肉
    古老芫根变榨菜
    祖传手工艺焕发崭新姿颜
地理坐标:芒康县
    糌粑变成了时尚快餐
    辣椒带来红火的日子
    从耕地里找收入
    葡萄酿出甜蜜的事业
地理坐标:贡觉县
    梅朵次草场的传统牧业
    住进楼房的异地搬迁户
    养殖业给幸福村带来了幸福
尾声

(7)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第一章开局之年
    1.身未动,心已远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心语声声诵援疆
第二章福地之约
    4.比较优势
    5.思路决定出路
    6.福地之约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7.要致富先修路
    8.坐拥馕坑唱馕歌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12.碧玉之都
    13.破壁突围
    14.葡酒之乡
    15.初心如磐
第五章““奇台礼物”
    16.奇台面粉
    17.电商梦
    18.奇台礼物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19.谋定而后动
    20.致富梦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23.情暖木垒河
    24.“木垒联盟”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25.诗和远方
    26.师者为师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27.组团而战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31.““圆梦行动”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34.责任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8)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精准扶贫
        二、贫困农民
        三、内生动力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人民历史主体论
        三、可行能力与权利贫困理论
        四、内源式发展理论
        五、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现实依据
        一、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二、它是根本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它是根本提升农民权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
        四、它是有力保障农民人权,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精准扶贫中农民内生动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成因
    第一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不愿脱贫”:部分农民依赖政府救济,不愿自食其力
        二、“不敢脱贫”:部分农民发展思路、机会、能力、支持不足
        三、“不能脱贫”:部分农民因病债灾致贫,自救力和信心不足
    第二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成因
        一、生存环境方面
        二、社会体制方面
        三、扶贫政策方面
        四、贫困农民自身原因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
    第一节 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共治型治理体制
        一、改革帮扶管理机制,促进产业脱贫优质可持续
        二、供需有效对接,充分赋权群众引导能动参与
        三、改进动员方式,简政放权第三力量协同参与
        四、大胆赋权村社,合作化联合参与项目实施
    第二节 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一、挖掘多元功能,实现农业发展转型
        二、鼓励返乡创业,实现人气旺盛回流
        三、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农民职业化转型
        四、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实现社区内生源发展
    第三节 完善村民自治,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一、发掘后备人才,党建引领带动
        二、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共建共享
        三、引进“乡贤”“回巢”,激发内生活力
        四、推进德法并治,规范参与秩序
    第四节 加强自我教育,构建贫中农互助共同体
        一、抓好典型示范,增进互助和谐
        二、促成协会组织,强化集体行动
        三、传承优良家风,推进家庭互动
        四、养成自我教育,巩固内驱脱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社会嵌入性理论
    2.3 社会资本理论
    2.4 技术扩散理论
    2.5 边缘化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实基础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3.3 调查成果及分析
    3.4 贫困特征及成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一般模式分析
    4.1 科技扶贫模式分类
    4.2 精准扶贫技术供给主体
    4.3 精准扶贫技术需求主体
    4.4 科技精准扶贫主体联结与协同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吉纳村科研项目基地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5.1 吉纳村概况
    5.2 主要扶贫做法
    5.3 扶贫模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郭庆村专业合作组织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6.1 郭庆村概况
    6.2 主要扶贫做法
    6.3 扶贫模式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羊达村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7.1 羊达村概况
    7.2 主要扶贫做法
    7.3 扶贫模式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典角村边境地区科技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8.1 典角村概况
    8.2 主要扶贫做法
    8.3 扶贫模式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优化与推广
    9.1 优化思路
    9.2 路径选择
    9.3 推广策略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相关政策法规
附录2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3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10)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 ——基于S县、J县、L县6乡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进路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
    七、研究资料
    八、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生态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场域
        一、S县J县L县乡镇概况
        二、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基质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环境
        一、少数民族群体收入水平很低
        二、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三、民族关系多样复杂
        四、宗教组织多而交错
        五、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演进
        一、以控制和约束为核心的代理型基层政权(1949-1982)
        二、以“分开”和放权为核心的汲取型基层政权(1982-2000)
        三、以意识和机制转换为核心的服务型基层政权(2000-至今)
    第四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面向
        一、民族生态与乡镇演进的互动
        二、少数民族对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治生活的影响
        三、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演展
第二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职能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关于“政府职能”
        二、关于“乡镇政府职能”
        三、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的职能“应然”结构
        一、提供民族基层社会公共设施
        二、提高少数民族群体收入
        三、调节族际关系
        四、保护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职能“实然”回应
        一、民族基层社会公共服务比较短缺
        二、少数民族经济欠发展
        三、宗教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四、族际关系调节尚有挑战
        五、民族基层社会秩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民族基层社会村政服务仍需改善
        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第三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权力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路径与配置
        一、权力相关理论
        二、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获得路径
        三、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配置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县乡权力博弈
        一、“天大的责任”
        二、“巴掌大的权力”
        三、权力配置失序下的“混沌”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内部博弈
        一、权力边界模糊
        二、机构设置模式化
        三、党政权力关系有一元化倾向
        四、决策过程不精细
        五、基层公权力威信不高
    第四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权力博弈
        一、不得不干预村政
        二、不得不依赖村政
    第五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与宗教组织的权力博弈
        一、宗教组织治理的实践不断丰富
        二、宗教治理中的“条块”关系尚不顺畅
        三、在不同领域整合社会资本
第四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的厘定依据
        一、决定因素:“民族”生态下的政府职能
        二、直接依据:“民族”生态下的政府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规模
        一、“职责同构”下的“专干”
        二、存在临时性借调
        三、人权事权相对独立的“条条”人员较多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能力
        一、年龄以“80 后”“90 后”为主
        二、第一学历为本科和大专的比例较低
        三、素质和能力的满意度测评不高
        四、服务意识的满意度测评不高
        五、政策水平的满意度测评不高
    第四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职业发展
        一、职位晋升比较困难
        二、人员流动性较高
        三、身份“天花板”
        四、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激励机制缺失
    第五节 族群的能量
        一、对少数民族干部晋升的辐射
        二、对乡镇政府人员族际关系的辐射
        三、对民族社会基层群众的辐射
第五章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路径
    第一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职能厘定
        一、推进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职能建设
        二、提升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能力
        三、增加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投入
    第二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权力调适
        一、平衡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结构
        二、完善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权力过程
    第三节 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治理人员优化
        一、适度扩大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规模
        二、着力优化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结构
        三、构建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乡镇政府人员治理考评系统
结语 理论反思
    一、对四个理论基础的再探讨
    二、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实质
    三、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的运作逻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增加农牧民收入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经验与启示研究[D]. 张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加拉村为例[D]. 张继苹.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国企扶贫纪略——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J].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戎文华,马晓雨. 国企管理, 2021(05)
  • [5]精准扶贫政策下牧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D]. 何艳茹.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引入源头活水来——藏东产业脱贫纪实[J]. 汪璐. 西藏文学, 2020(02)
  • [7]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8]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D]. 陈政.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9]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 冯楚建.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10]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 ——基于S县、J县、L县6乡镇的个案研究[D]. 刘海兵. 兰州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增加农牧民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小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