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史写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当代文学,过渡时期,文学史写作
文学史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斯炎伟[1](2019)在《“过渡时期”的当代文学史写作:意识、话语与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庞杂与动荡,并不是文学史观或规范意识不足的结果,而是"当代文学"依旧身处"过渡时期"的应有宿命。这一时期的当代文学史写作,不宜过于追求知识、结论以及写作格局上的全面、系统,可不避"片面的深刻",撰写充满个性与问题意识的文学史。在话语的使用上,可尝试在一部文学史中并置多个话语,以应对"当代文学"本身的庞大与混杂,避免因一种话语丈量到底而导致的历史走样。在写作的向度上,可多打捞"沉睡"的历史碎片,以及被已有文学史有意无意遮蔽的历史存在,这既是对历史的充实,也是为将来"稳定"当代文学史做出铺垫。(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曾令存[2](2019)在《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写作知识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作为知识谱系的"80年代"中,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编写是个能够以小见大的命题,它沉淀了新时期文学界有关"现代化"与艺术审美的想象。历史地看,在影响80年代乃至后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因素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以"回归五四"为目标的思想哲学根基。其次,是多元共生的新文学话语场态,包括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理论视野中的"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版图重绘;夏志清等人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扬;"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建构及文学研究"向内转"观点的提出;有关"纯文学"观念的构想,等等。此外,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失效,也直接影响到80年代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写作。清理80年代文学史写作知识语境,是为了能够更客观地"回到历史情境中去"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写作。(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杨[3](2019)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写作中的问题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编写存在民族文学的划分标准不明确,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民族特质被遮蔽,文学史着作很容易成为一个各族文学的大拼盘,以线性历史时序来编写多民族文学史存在局限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对策:第一,划分民族文学只能以作者的民族成分为唯一标准;第二,应结合作家的民族身份来评价其人其作;第叁,应理清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第四,可以结合地域文学发展演变、各种文学题材或体裁的发展演变等结构线索来书写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忠[4](2019)在《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观念悖论与实践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史写作起源于20世纪初年,发展于叁四十年代,学科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现当代文学史而言,反帝反封建、欧风美雨等外在因素如同彗星长长的尾巴,拖拽着文学史家的敏感神经,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主体与客体、集体与个体、求真与互文、历史与审美之间悖论不断。面对不断前行的文学史写作,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满意过,"新民主主义"话语主导下的文学史太过政治化,"启蒙主义"话语主导下的文学史又过于审美化。我们不需要单一、他者化的文学史,也不需要封闭、过度阐释的文学史,我们需要多元、动态、不断反思的文学史。(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黄平[5](2019)在《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六个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平按:受《当代文坛》所约,笔者新春期间组稿"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栏目,拜访某前辈学人,一番访谈下来,很受启发。不妨就以"答客问"的形式,更为生动灵活地呈现对话原貌。同时尊重前辈学人意愿,不署名,以英文字母中第一个字母A代替。(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4期)
耿伟[6](2019)在《中国文学史写作的诗学语言学观照——以六朝诗学的语言学批评为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创作会直接生成文学史体系中的作品文本,奠定文学史物质基础,而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作家通过语言和思维确定创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言和思维成为文本接受方面的第一道屏障,并且这一屏障能够表现出"超以象外"的特征,具有一定的语言学意义。对诗歌进行分析,诗歌是中国文学史发展历程中影响最为显着的文体,六朝诗学研究中,从纯文学立场表现出对诗歌语言学的高度重视,并观照作家的创作以及作品评论等文学史研究方面的基础性内容。基于此,在对中国文学史写作的诗学语言学观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六朝诗学语言学批评入手进行深入的解读,把握其中的借鉴价值,进而形成对诗学语言学研究的全新认识。论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力求能够为中国文学史写作方面诗学语言学观照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丹晨[7](2019)在《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学术之旅》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电视台策划了许多有关古代诗词、成语……朗诵、比赛等的节目,新闻报道中常用“火爆荧屏”“十分火爆”之类的话形容其得到受众欢迎的程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于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渴望。但是,这些毕竟是娱乐节目,表演的成分多于知识的传播。所谓“全民(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6-21)
郑慧文[8](2019)在《《讲话》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讲话》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理论体系,从诞生以来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在《讲话》自身体系不断获得丰富与创新的过程中,它的历时性发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根本性影响。《讲话》一以贯之的精神内质与文学史书写实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双向的互动关系深深地印刻在动态的文学史实践历程中。本文从《讲话》的视域出发,重点研究和探讨了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了《讲话》精神的文艺内核和文学史书写原则之间的关系;二是在《讲话》精神与文学史书写实践中,探讨了《讲话》和文学史分期、文学史经典体系构成之间的关系;叁是探讨了《讲话》精神和文学史书写实践的同一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关系,上述内容的研究和探讨,旨在通过对《讲话》精神与现当代文学史书写实践之间双向互动关系的梳理,去理解构成文学史书写实践的多维力量与多重境遇。这样,在复杂的文学史话语生成的历史场域中,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对现当代文学史历史发展逻辑的整体把握,而且也能够在具体的文学史书写实践中获得对《讲话》精神的具体阐释,从而在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语境中,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玉红[9](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审美转向(1978——2000)》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那么相应地,一时代也应有一时代的文学史书写。近代时期,严复通过《天演论》的翻译将西方进化论的思想介绍到中国。这一思想的传入,影响着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变革,它也成为最早用来指导中国文学史编写的重要理念。随着社会的转型,阶级论即通过阶级斗争的视角来考察文学的发展与进步的文学史观,逐渐代替了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成为第二个指导文学史写作的重要理念。在这一文学史观的指导下,文学史写作逐步发展、完善出一套要求严格的评价模式,进入“一体化”状态。物极必反,过度的约束和重复使文学史叙述逐渐走向终点。70年代末,十一届叁中全会召开,文艺创作受到影响,也随之呈现出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文学研究者从现代性的文学史观出发,提出审美的文学观念,要求重新审视文学史的写作。然而这一文学史写作要求,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提出将文学史的写作又引向了哪里?这些问题值得重视。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以期为当下的文学史创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以80年代“重写文学史”所提出的文学审美性原则为切入点,以1978年至2000年间的文学史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同一空间内文学史文本的横向比较,以及历时文本的纵向比较,挖掘文学史写作审美转向的思想、表现、原因、意义及局限。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文学史写作的发展流变来探讨当代文学史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现代文学是孕育当代文学的母体,所以当代文学史在写作之初,并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因此对现代文学写史标准的参照,就成为其必然的宿命。然而当代文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它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学科规范,形成了从政治一元向审美多元的局面发展的趋势。第二章,从思想理论角度入手,阐释“重写文学史”的提出为当代文学史写作带来的观念冲击。理论思想是文学史写作的重要支撑,它可以直接影响文学史的面貌和走向,所以要想重建文学史,就意味着运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文学做重新的审视与发现。因此,“重写文学史”在启蒙文学史观的带动下,注重文学史写作的“审美化”和“历史化”,并将审视文学史的视角由政治决定论转向主体的个性化发挥,倡导打通文学史的纵向联系,主张文学史写作的整体性格局。第叁章,从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中分析文学史审美转向的表现。80年代“把文学史还给文学”“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对旧有的阶级论的文学史观发出了挑战。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其所呈现的分期方式、批评理念、写作风格,均透露出向“审美性”的靠拢。新旧两种文学史创作模式不断发生碰撞,新的文学史作也正在这碰撞之中产生。第四章,分析文学史写作审美转向的原因。结合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时代背景,梳理出当代文学史观念发生转变的根由。这一时期,不论是文艺理论方面的更新,还是文学史学科方面的不断完善,甚至包括作家创作的多样化,都带给文学史着者巨大的冲击。他们看到的文学范围更加宽广,研究方式更加多样。然而文学史写作的标准限制了文学史对新文本的归纳和评价,这极大地制约着“当代文学”学科前进的脚步,文学史写作变革势在必行。第五章,从文学史写作审美转向的意义和反思两方面进行论述,力求一种辩证的思维。新的文学史写作观念的提出,固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打开了文学史写作的大门,促进文学史写作的多样化,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急于打破一元化写史模式,一些学者为了审美而审美,为了重写而重写,为了反驳而反驳,倡导一级,压抑另一极,不够辩证和冷静,造成文学史写作出现另一种程度上的偏颇。(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丹[10](2019)在《《文艺生活》月刊与20世纪40年代华南文学——阶段性、地域化文学史写作路向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跨越40年代、行走华南的文学期刊,《文艺生活》月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域化特点,其期刊文本所展示的文学图景既线性地呈现了40年代对日抗战、解放战争、中共建政叁个时期的历史风云变幻,又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而表现出了独特的华南地域个性和精神风貌,是40年代华南文学的缩影。考察《文艺生活》和40年代华南文学的关系对于描述和构筑40年代华南文学史具有架构设置和内容构成等方面的启示。由期刊文学和时代文学的关系去探索地域文学史的写作路向是对学界重构现代文学研究框架和回归客观真实、文学本体的文学史写作诉求的回应。(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文学史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作为知识谱系的"80年代"中,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编写是个能够以小见大的命题,它沉淀了新时期文学界有关"现代化"与艺术审美的想象。历史地看,在影响80年代乃至后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因素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以"回归五四"为目标的思想哲学根基。其次,是多元共生的新文学话语场态,包括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理论视野中的"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版图重绘;夏志清等人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扬;"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建构及文学研究"向内转"观点的提出;有关"纯文学"观念的构想,等等。此外,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失效,也直接影响到80年代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写作。清理80年代文学史写作知识语境,是为了能够更客观地"回到历史情境中去"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写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史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1].斯炎伟.“过渡时期”的当代文学史写作:意识、话语与向度[J].当代文坛.2019
[2].曾令存.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写作知识语境[J].华文文学.2019
[3].王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写作中的问题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4].刘忠.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观念悖论与实践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黄平.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六个难题[J].当代文坛.2019
[6].耿伟.中国文学史写作的诗学语言学观照——以六朝诗学的语言学批评为借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
[7].陈丹晨.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学术之旅[N].文汇报.2019
[8].郑慧文.《讲话》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D].渤海大学.2019
[9].张玉红.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审美转向(1978——2000)[D].辽宁大学.2019
[10].王丹.《文艺生活》月刊与20世纪40年代华南文学——阶段性、地域化文学史写作路向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