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际定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番茄,产量,青枯病,生物育苗基质
根际定殖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黄炎,徐谞,张博,邓旭辉[1](2019)在《移栽定殖根际有益菌番茄苗的田间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移栽定殖根际有益菌(PGPR)番茄苗对果实产量和青枯病防控效果的影响,通过连续3季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移栽生物育苗基质(在普通育苗基质中添加分离自根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育种苗(BIONS),相比于移栽普通育苗基质所育种苗(BIO),对设施番茄产量、发病率、收获期植株土体与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连续3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BIO处理,BIONS处理第一、二、叁季的增产幅度分别达38.86%、47.87%、34.60%,产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BIONS处理的发病率每季均极显着低于BIO处理;BIONS处理增加了根际细菌数量,降低了根际真菌数量;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方面,BIONS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和铵态氮含量每季均高于BIO处理,且硝态氮含量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硝态氮含量和铵态氮含量与发病率呈显着负相关。因此,以生物有机肥为底肥,移栽生物育苗基质所育种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发生,进而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4期)
王恒煦,刘泽平,王志刚,徐伟慧,郭茹鑫[2](2019)在《3株芽孢杆菌在水稻根际定殖促生及其在土壤中的存活》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可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是生物肥料重要的种质资源。PGPR吸附于作物根系是形成定殖与功能的必要条件,抗性药物标记是研究功能菌株定殖促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利用解钾功能菌(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1,简称LZP01)、解磷功能菌(Bacillus pumilus LZP02,简称LZP02)和溶磷功能菌(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简称LZP03)这3株高效的水稻根际促生菌,通过抗生素药物利福平梯度筛选分别得到标记菌株K-LZP01、K-LZP02和K-LZP03,并且研究标记菌株的功能保留情况,进而检测标记菌株在水稻根际与土壤中定殖存活及促生能力。结果表明,水稻幼根浸入菌液后吸附量随浸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K-LZP01在10min后吸附基本稳定;K-LZP01在50 min时吸附量达到最大;K-LZP03在5 min时吸附量达到最大,最大吸附量为12×10~7CFU·g~(-1),之后趋于动态稳定。将水稻幼苗浸入不同浓度菌悬液中,幼根吸附量随菌悬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标记菌株在接种于土壤中10 d后定殖量趋于稳定,且定殖能力较强。距离水稻根际越近标记菌株含量越高,表明菌株定殖竞争力越强。在灭菌土与未灭菌土条件下,3株菌株均具有促进水稻根系生长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卢翔,王若愚[3](2019)在《干旱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B42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根际定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B42是一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抵抗病害,干旱和盐胁迫的能力。但关于干旱胁迫下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自身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根际定殖能力的研究鲜见报道。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进行渗透势分别为-0.05、-0.50、-1.48、-2.95 MPa的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分析此胁迫条件对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的生长、生物被膜的形成、根际定殖能力以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对提高植物的抗干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PEG-6000能够显着抑制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的生长、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根际的定殖能力。当添加15%PEG-6000时,生物被膜吸光度(OD_(600))和根际定殖数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542和1 500 cfu·mm~(-1)。(2)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的胞外多糖分泌量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添加PEG-6000时,胞外多糖含量最低为150.2 mg·L~(-1)。当添加15%PEG-6000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为568.8 mg·L~(-1)。(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3期)
张丽荣,陈杭,康萍芝,杜玉宁,张治科[4](2018)在《木霉制剂在西瓜土壤中定殖能力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连作8年的西瓜土壤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利用传统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施用4种木霉制剂后对西瓜根际的定殖能力,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尖孢镰刀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木霉制剂后改变了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其中以Ty3制剂处理效果最为突出。施入42d时,与对照相比,西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82.35%和295.23%;而真菌数量和尖孢镰刀菌数量减少24.29%和24.16%;定殖试验结果表明,Ty3制剂施入14d时,木霉在西瓜根际土壤中的定殖量最大,比对照增加14 077.08%,之后基本保持稳定,施入56d时仍比对照高出156.7倍。表明木霉制剂施用后可显着提高西瓜根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增长,减轻了连作障碍的根际微生态效应。(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21期)
吕耀,王立立,徐智敏,李取生,林欣[5](2018)在《不同有机酸对土壤杆菌在菜心根际定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农田土中筛选出一株解钾菌T29,结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采用摇瓶试验评估T29对难溶态磷和难溶态钾的活化能力,然后通过趋化、群游、体外及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有机酸和氨基酸诱导下T29在菜心根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摇瓶实验中,T29对难溶态磷和难溶态钾的活化量分别为15.53 mg·L~(-1)和2.78 mg·L~(-1),分别为对照的1.42倍和1.54倍。趋化和群游实验中,葡萄糖酸诱导下菌株T29的菌落数为3.65×106cfu·m L~(-1),菌落直径为2.18 cm,相比对照分别增加130.5%和54.6%。体外实验中,在菜心根际添加了葡萄糖酸后,其根表面的菌落数为2.98×106cfu·g~(-1)根鲜质量,相比对照增加了29.1%。盆栽实验中,接菌后菜心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浓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7.5%和52.8%。根部的磷和钾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变化(P>0.05),但是茎叶中的磷和钾含量相比对照均显着增大,同时菜心的生物量和株高与对照相比均显着提高(P<0.05)。研究表明,不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对T29的吸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葡萄糖酸作为T29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较好地吸引T29在菜心根部定殖并使其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态磷和难溶态钾以促进菜心的生长,为减少化肥的施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申朝会[6](2018)在《恶臭假单胞菌1-氨基环丙烷-1-羧酸及乙烯趋化性对其在小麦根际定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微生物肥料中主要的微生物菌群,能够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是化学肥料的优质替代品。但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效果往往不稳定,其机理尚不清楚。PGPR在植物根际定殖是其发挥作用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即PGPR响应植物根系分泌物并向根系定向趋化到达根际。PGPR对植物根际分泌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乙烯的趋化性是否是影响其在植物根际的定殖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典型的PGPR菌株恶臭假单胞菌UW4为实验材料,对此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恶臭假单胞菌UW4乙烯趋化受体蛋白的筛选。在铜绿假单胞菌乙烯趋化受体研究的基础上,将UW4中潜在的趋化受体基因(共筛选到28个)与铜绿假单胞菌乙烯趋化受体基因(GenBank:AAG06042.1)通过Clustal Omega进行建树分析,筛选出同源率最高的基因(ecp,GenBank:AFY18818.1)。通过TOPCONS对其保守功能结构域进行预测发现,ecp具有跨膜螺旋结构(membranetopology);CD-Search分析表明ecp具有组氨酸激酶结构域(HAMP)和信号结构域(signaling domains);Phyre2 server分析发现其具有N末端配体结合域(LBDs)。(2)乙烯趋化受体缺失突变株(UW4-ecp~-)和功能回补菌株(UW4-ecp~-+pBBR-ecp)的构建。通过PCR扩增获得乙烯趋化受体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各600bp,将上下游同源片段通过重迭PCR融合后,连接到pEASY Blunt E1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融合片段序列扩增正确。之后将上下游同源片段连至pEX18Gm获得同源重组质粒pEX18Gm-F。然后采用双亲本杂交的方法将pEX18Gm-F转化至UW4,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拟转化子中ecp扩增结果为阴性且杂交条带相对UW4减小,且大小与ecp相等,表明成功获得UW4-ecp~-。接着将ecp插入pBBR1MCS2中,构建功能回补质粒pBBR-ecp。分别将pBBR-ecp和pBBR1MCS2转化至UW4-ecp~-,PCR验证结果表明pBBR-ecp和pBBR1MCS2均转入UW4-ecp~-,成功获得ecp功能回补菌株(UW4-ecp~-+pBBR-ecp)和空载对照菌株(UW4-ecp~-+pBBR1MCS2)。(3)趋化功能检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趋化物质精氨酸、琥珀酸、乙烯及ACC,分别对UW4,UW4-ecp~-,UW4-ecp~-+pBBR-ecp,UW4-ecp~-+pBBR1MCS2和UW4-acdS~-进行趋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与UW4相比,UW4-ecp~-和UW4-ecp~-+pBBR1MCS2对乙烯的趋化能力显着降低;UW4-acdS~-对ACC彻底失去趋化能力;UW4-ecp~-+pBBR-ecp对四种趋化物质的趋化能力无显着性变化。此外,各个菌株对精氨酸、琥珀酸趋化能力均无差异。(4)比生长速率测定。分别测定UW4,UW4-ecp~-,UW4-acdS~-,UW4-ecp~-+pBBR-ecp的OD值变化曲线,并统计OD值与菌落数之间的关系,绘制四种菌株的生长曲线从而比较其比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四种菌株的比生长速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5)各菌株对小麦根部生物量的影响。在小麦根际分别施用UW4,UW4-ecp~-,UW4-ecp~-+pBBR-ecp及UW4-acdS~-菌悬液,培养21d后测定小麦根部的干湿重。与UW4相比,施用UW4-acdS~-对小麦的促生作用显着性减弱(p<0.05);UW4-ecp~-和UW4-ecp~-+pBBR-ecp对小麦的根部的促生作用无显着变化。(6)各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量。在无菌条件下将小麦分别与UW4,UW4-ecp~-,UW4-acdS~-及UW4-ecp~-+pBBR-ecp进行共培养,使用Taqman法定量PCR分析这些菌株在小麦根部的定殖量。与UW4相比,UW4-acdS~-在小麦根际定殖量减少10倍之多;UW4-ecp~-,UW4-ecp~-+pBBR-ecp在小麦根际定殖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UW4 ACC趋化性对其在小麦根际的定殖影响较大。综上所述,UW4在失去ACC趋化性后,促生效果显着降低,在小麦根际的定殖量显着减少,而失去乙烯趋化性后则无显着性变化。表明UW4 ACC趋化性对其在植物根际定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ACC可能是影响PGPR在植物根际定殖的关键物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戴亚静[7](2018)在《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根际定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Foc)侵染而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己成为影响香蕉生长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而根际促生菌在改善作物生境、防治植物病害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为探索应用根际促生菌防控香蕉枯萎病,首先运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分别从韭菜和香蕉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对镰刀菌有拮抗效果的菌株71株。进行细菌16s序列扩增并测序,经Blast比对后剔除重复菌株,分别筛选出对尖孢镰刀菌生理4号小种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3株,分别为来自于香蕉根际土壤的菌株M8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ens)、来自于韭菜根际土壤的菌株C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C14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进一步将筛选的3株菌株M8、C5、C14接种处理香蕉苗后,3株菌株不仅对香蕉生长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还能诱导提高香蕉抗病相关指标,增强香蕉抵抗香蕉枯萎病的能力。由此,初步认定叁株菌株可作为香蕉根际促生菌,进行后续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与CK相比3株菌株能显着促进香蕉株高增高、假茎围增粗,并能促进香蕉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对香蕉生长有明显的促进效果;(2)菌株M8和C5接种处理能明显提高香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香蕉抗病相关酶活指标,增强香蕉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病能力;(3)对抗病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发现,叁种根际促生菌能诱导香蕉MaPR-2,MaPPO,MaMBL和MaPOD基因表达,增强香蕉抗病性;(4)对香蕉接种FOC后的感病指数分析显示,与未经促生菌诱导处理的对照(发病率43.4%)相比,接种促生菌能显着降低枯萎病发病率,C5处理后香蕉发病率为21.8%,M8处理后发病率为24.5%,C14处理后发病率为30.1%;(5)利用绝对定量PCR检测发现,与未种植香蕉的对照土相比,香蕉根际土壤中菌株M8、C5、C14的数量显着增加,表明叁株菌株在香蕉根际可以定居、繁殖。最后,收集香蕉根系分泌物和残茬降解物处理叁种促生菌,发现香蕉根系分泌物和残茬降解物均能明显促进M8、C5和C14的生长。进一步选出香蕉根系分泌物中代表性有机酸,分别外源添加处理3种促生菌发现:(1)苹果酸、水杨酸、阿魏酸和草莓酸能明显促进M8的生长,而对羟基苯甲酸对M8的作用效果不明显;(2)苹果酸能明显促进C5的生长,而水杨酸、阿魏酸、草莓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C5的作用效果不明显;(3)苹果酸、水杨酸、阿魏酸、草莓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均能促进C14的生长。本研究最终筛选到了 3株能在香蕉根际定殖并能增强香蕉抗镰刀菌枯萎病的根际促生菌;另外,还从根系分泌物的角度对3种菌株的定殖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不仅为生态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菌株借鉴,也为探索生防菌在田间的有效定殖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4-01)
程杰杰,殷超凡,萨尔山别克·热阿合曼,孙帅欣,陈云鹏[8](2018)在《固氮菌Kosakonia radicincitans GXGL-4A对玉米和水稻的促生作用及其根际定殖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固氮菌分离、筛选、鉴定的工作基础上,得到固氮菌株Kosakonia radicincitans GXGL-4A(简称GXGL-4A,下同),测定其在LB液体培养基(有氮)、A15液体培养基(无氮)中的生长曲线发现,GXGL-4A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在A15液体培养基中也能生长,但生长缓慢。在玉米、水稻生长过程中施用不同浓度的GXGL-4A,通过测定其鲜质量、株高、根长、根鲜质量等生物量指标证实,GXGL-4A对玉米和水稻的生长有显着促生作用,且该促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GXGL-4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设置封闭系统(灭菌土)和开放系统(非灭菌土)2个处理,将GXGL-4A释放至玉米根际土壤中,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和平板分离计数法测定GXGL-4A的种群消长动态,结果显示,在监测的15 d内,灭菌土和非灭菌土中的固氮菌GXGL-4A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在接菌后1 d达到峰值,灭菌土内的固氮菌GXGL-4A数量高于非灭菌土,GXGL-4A在根际土壤中的生长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玉菲,王梅,杜秉海,汪城墙,姚良同[9](2017)在《铁载体产生菌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 YZ29在花生根际定殖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靶微生物是目前研究微生物和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穿梭载体p GFP4412导入铁载体产生菌伊利诺伊类芽孢杆菌(P.illinoisensis)YZ29中,并得到成功表达GFP的YZ29-gfp菌株。利用双抗平板筛选并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检测了铁载体产生菌YZ29在花生根部及土壤中定殖情况。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激发光波长为488 nm的蓝光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盆栽情况下YZ29-gfp可以在花生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定殖;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其在花生根表定殖,在根内部没有定殖。说明,YZ29能在花生根际有效定殖,为其促生和生防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黄芳芳[10](2017)在《农药对叁七根际土壤被孢霉的影响及其田间定殖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叁七(Panax notoginseng)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具备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每年高发的病虫害,使得叁七的品质和收益大幅度降低,不仅如此,叁七还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叁七根系微生物群落变化以及叁七病原真菌、细菌的逐年累加是叁七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土壤中被孢霉数量在叁七移栽后急剧增加,但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其丰度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土壤化学性质无明显相关性。明确引起叁七根际被孢霉减少的因素,是否能够通过添加被孢霉来改善微生态平衡,对于降低叁七病害和缓解连作障碍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叁七种植土壤中被孢霉为研究对象,分析常用农药对其生长影响以及叁七种植土壤中的定殖能力。从叁七种植土壤中分离得到6株被孢霉,根据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分别将菌株YIM PH30681、YIM PH30684和YIM PH30689鉴定为Mortierella alpina,菌株 YIM PH30686 和 YIM PH30690为Mortierel a amoeboidea,菌株 YIM PH30682 为 Mortierella elongata。分析了 11种常用农药对6株被孢霉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甲硫·福美双、甲霜·锰锌和多抗霉素对6株被孢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浓度为100 μg/mL时,甲硫·福美双完全抑制了菌株YIM PH30691和YIM PH30682的生长;当甲霜·锰锌的浓度为150 μg/mL时,菌株YIM PH30681和YIM PH30689则无法生长。代森锰锌的浓度提高到150 μg/mL时,菌株YIM PH30682和YIM PH30686则无法生长。而多抗霉素对菌株YIMPH30690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根据被孢霉的IT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Q-PCR绝对定量标准曲线测定叁七种植土壤中被孢霉基因拷贝数,分别来评价6株被孢霉在叁年生叁七种植土壤定殖能力。结果显示菌株YIMPH30681、YIMPH30689和YIMPH30690基因拷贝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稳步增加,并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表明其在叁七种植土壤中的定殖效果较好。而菌株YIM PH30682、YIM PH30684和YIM PH30686在叁七种植土壤中定殖能力较弱甚至无法得到定殖。农药对叁七种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被孢霉影响比较显着,研究结果为叁七种植上合理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定殖实验表明通过添加被孢霉等有益微生物人为修复叁七种植土壤真菌群落来控制叁七病原菌的种群组成,从而为有效的预防根腐病等叁七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根际定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可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是生物肥料重要的种质资源。PGPR吸附于作物根系是形成定殖与功能的必要条件,抗性药物标记是研究功能菌株定殖促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利用解钾功能菌(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1,简称LZP01)、解磷功能菌(Bacillus pumilus LZP02,简称LZP02)和溶磷功能菌(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简称LZP03)这3株高效的水稻根际促生菌,通过抗生素药物利福平梯度筛选分别得到标记菌株K-LZP01、K-LZP02和K-LZP03,并且研究标记菌株的功能保留情况,进而检测标记菌株在水稻根际与土壤中定殖存活及促生能力。结果表明,水稻幼根浸入菌液后吸附量随浸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K-LZP01在10min后吸附基本稳定;K-LZP01在50 min时吸附量达到最大;K-LZP03在5 min时吸附量达到最大,最大吸附量为12×10~7CFU·g~(-1),之后趋于动态稳定。将水稻幼苗浸入不同浓度菌悬液中,幼根吸附量随菌悬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标记菌株在接种于土壤中10 d后定殖量趋于稳定,且定殖能力较强。距离水稻根际越近标记菌株含量越高,表明菌株定殖竞争力越强。在灭菌土与未灭菌土条件下,3株菌株均具有促进水稻根系生长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际定殖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黄炎,徐谞,张博,邓旭辉.移栽定殖根际有益菌番茄苗的田间效应研究[J].土壤.2019
[2].王恒煦,刘泽平,王志刚,徐伟慧,郭茹鑫.3株芽孢杆菌在水稻根际定殖促生及其在土壤中的存活[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3].卢翔,王若愚.干旱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FZB42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根际定殖能力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9
[4].张丽荣,陈杭,康萍芝,杜玉宁,张治科.木霉制剂在西瓜土壤中定殖能力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8
[5].吕耀,王立立,徐智敏,李取生,林欣.不同有机酸对土壤杆菌在菜心根际定殖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
[6].申朝会.恶臭假单胞菌1-氨基环丙烷-1-羧酸及乙烯趋化性对其在小麦根际定殖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8
[7].戴亚静.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根际定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8].程杰杰,殷超凡,萨尔山别克·热阿合曼,孙帅欣,陈云鹏.固氮菌KosakoniaradicincitansGXGL-4A对玉米和水稻的促生作用及其根际定殖动态[J].江苏农业科学.2018
[9].李玉菲,王梅,杜秉海,汪城墙,姚良同.铁载体产生菌PaenibacillusillinoisensisYZ29在花生根际定殖能力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7
[10].黄芳芳.农药对叁七根际土壤被孢霉的影响及其田间定殖能力[D].云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