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货紧缩本身不是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坤[1](2021)在《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文中研究说明货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货币的衍生、职能的作用、货币转化资本等内容,马克思都有很精辟地分析。货币的存在与否不仅关乎商品二重性的矛盾如何解决,更关系到资本的顺利循环。然而,马克思并未对货币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做很全面的深入探讨。通过观察明清时期的货币体系变动、政府在其货币层面的作用,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货币理论。在全球历史中,一国政府在货币方面的表现,不仅关系到本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更事关能否形成近代金融革命,进而走向工业革命。在当前的大分流研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各国的金融表现,并形成了一系列震撼且富有争议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背后,无一不指向政府在经济金融领域中的促动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政府在货币发行、管理等制度上的构建是否合理完善。伴随着学界研究的推进,对我国明清至近代的货币制度及流通实态的研究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推进。在一些新近研究中,对于清代中下叶及晚期的市场发展、信用化程度、货币交易实态有了十分深入地进展,但对于奠定我国近代货币格局的银钱并行体系却少有更深入的分析。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在现有研究及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明清银钱并行体系的异同,并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明中后叶形成的银钱并行格局一直延续至清代,但相同的货币格局下,两朝政府对钱法的管理能力却显现出很大的区别:明朝自成化弘治时期开始强力疏通钱法、屡开铸局挽救铜钱流通体制,然效果甚微,明晚期私钱泛滥、铜钱价值紊乱、银进钱退、铜钱流通范围大幅缩小,政府几乎丧失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反观清朝,铜钱制度有序开展,铜钱价值围绕官价上下波动、较为稳定,铜钱流通突破“行钱之地”的限制,出现广泛的“钱进银退”现象,政府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相对较强。明清铜钱流通体制从式微到重整的转变原因在于明清农商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清代远胜于明代的金融组织和配套的信用技术。其次,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引致了清代更庞大的小额通货需求。最后,清政府稳健合理的货币发行和流通制度为铜钱的兴起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清政府始终坚持铸行制钱,并大肆购买、开采铜料,使得制钱的使用一度逆转了白银时代的主基调。纵观历史经验来看,在王朝兴盛时期,货币价值通常趋于稳定,这是由于政府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信用支撑。而在王朝末期,由于公众对于政府本身的失望,导致政府不能再为货币提供信用背书,同时,王朝末期由于财政紧张,往往货币本身也会出现大幅度的用料缩水,其实际价值与票面价值分离严重。但在清朝前中期,显然政府有力的货币政策为银钱并行格局中的铜钱稳定提供了支持,并基于这种货币政策和理念形成了相较于明代而言更加稳定的银钱并行格局,从而奠定了我国近代的货币运行体系。在附录部分,为了验证清政府在整顿铜钱体系中的作用,本文利用现有资料,年平均铸币数量、政府改铸、铜料价格、白银货币流通两等数据,构建VAR模型。结果表明:代表政府货币干预能力的铸币数量和改铸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干预银钱比价,可见清政府的货币政策在建立铜钱体系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方差分解的结果中,我们发现银钱比价波动本身的影响非常大,这表明民间对于银钱比价的预期会严重影响下一期银钱的比价的波动情况。
李黎明[2](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研究表明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张铁松[3](2021)在《学术类文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 ——《新冠2019:大变革》(第1至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自《新冠2019:大变革》第一章与第二章,该书写于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对新冠后期的世界轮廓进行了大致预测,社会的发展革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以本书为原文本进行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合翻译中的遇到的主要难点,本报告核心是第三章中如何对态度资源进行一致翻译与不一致翻译。一致翻译包括对态度资源的语义等值翻译和语用等值翻译,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与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评价理论框架为指导,对文本中出现的表达态度资源进行鉴赏、情感、判断以及正负面区分,旨在研究原文态度资源如何在译文中实现“忠实”原则,达到语义和语用层面的等值重建,不一致翻译既是对态度资源的增补或删减翻译,例如对原文中敏感的态度资源进行翻译时,译者需坚定政治立场,谨小慎微,在保证译文通顺、流畅,没有逻辑问题的前提下,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利用增译或减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的政治立场,使其政治正确。通过对态度资源的翻译处理,总结对不同态度资源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及方法,使译入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在处理敏感信息时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国家的政治立场。
张鹏[4](2021)在《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到总人口约13%,远超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标准7%,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建立起来。退休是我国城镇居民迈入老年生活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退休居民消费已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把握退休居民消费特征,激发退休居民消费活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理性经济人将在一生之中平滑其消费,退休这一事件不会导致消费骤降。但是学界发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并将此称之为“退休消费之谜”。根据消费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理论,本文着力研究退休是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严重影响,构建退休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实证检验影响效应,从提振退休居民消费角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探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构建退休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整体研究框架:文献梳理——基础分析——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政策建议。其次,构建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机制框架。一方面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角度分析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就业与劳动力供给、收入与财富等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目标和内容,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消费理论、退休消费之谜研究以及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第三章是现状分析。详细阐述我国退休制度、居民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老年居民消费的发展演变与特征,探究基于时间分布的交互变化规律,刻画退休与消费的影响关系。第四章是理论分析。深入剖析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收入变动、消费供给、消费需求、财富积累等是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发生改变,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宏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带动收入与财富的变动,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继而推动消费产生变动。第五章是微观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2017年数据(CHFS),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计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引起轻微变动,总消费支出略微增加,食品、医疗、旅游等家庭日常消费以及健康消费显着增加,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家政服务、娱乐等消费显着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保障、房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的变动。第六章是宏观实证检验。基于2005年至2018年的宏观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影响方面,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休之后城镇居民消费率出现下降现象,退休对消费产生负向抑制作用;第二,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显示,退休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与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支出降低;第三,收入对退休消费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退休导致收入变动,继而影响消费。第七章是政策建议。结合目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提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孙毅[5](2021)在《古典货币中性思想到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亚当·斯密奠定古典学派到凯恩斯创立宏观理论不过160多年,经济学的货币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货币中性思想到凯恩斯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转变,这既是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改变,也是经济学对经济体系(economic system)运行机制(mechanism)理解的改变。之后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多数学者认为,在短期货币是非中性的,在长期则存有争议。后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货币在长期和短期都是非中性的,强调资本主义制度内生不和谐,自由竞争市场不会自动趋向于充分就业的长期平衡;而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货币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理性预期学派甚至指出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不一而足。探求货币中性到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转变逻辑,以及货币思想的转变对经济理论发展及经济实践的影响成为本文思考和研究的核心内容。货币是否中性,即货币是否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理论上涉及到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和理解: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能否自动趋于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equilibrium);现实上则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此本文具体采用历史分析法、逻辑演绎法、归纳对比法和文献研究法,以“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和线索,探寻从古典时期到凯恩斯时期的货币理论从中性到非中性的转变过程,并试图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内在逻辑,从而抓住各个经济思想家争议的关键,辩证地理解各学派的货币思想和政策主张。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货币本质理解的转变是货币思想从中性到非中性转变的根本原因。古典理论将货币理解为交易媒介,在经济运行中只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经济体系是建立在确定性条件下,由瓦尔拉斯均衡达成均衡的实物交换经济;凯恩斯《通论》则将货币视作生产要素,经济体系是建立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货币经济。第二,货币思想从中性到非中性转变的关键因素是货币价格,也就是利率。利率反应人们的预期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现在的经济决策,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第三,货币非中性思想可以从货币中性的研究范式和框架内通过逻辑推演得出,因此古典货币中性理论存在内在矛盾,被凯恩斯理论取代。论文主要的创新点表现为:第一,以货币的本质为出发点,研究了经济思想家们关于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逻辑起点。因为货币理论的构建以认识货币为前提,对货币的不同认识构建出不同的货币理论,得出不同的结论。第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两种货币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力图寻找思想转变的逻辑必然。
王则之[6](2021)在《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危机的出现致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影子银行的出现,也让各国意识到维持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金融体系稳定始终是重中之重。中国经济在近十年之中高速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创新也为高速发展提供了很强的助力作用,影子银行就是金融创新中的最为代表的产物。影子银行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一种补充,但由于其有意图的不受监管、并且相对传统金融机构更高杠杆的特性,对于金融稳定性是一种危害。文章首先对所涉概念的一些定义、特点,随后利用实证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未观察信贷法”测出我国影子银行的总体规模,并从金融恢复能力、金融平衡能力、金融防御能力以及金融发展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获取金融稳定性综合指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为了引导影子银行良性发展,针对影子银行的不同业务模式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吉嘉[7](2021)在《公共债务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联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在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中,财政政策的抗冲击作用愈发突显。刺激性调控政策加剧了宏观经济未来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中央银行的传统政策目标将经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考验。分析全球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形成因素与风险外溢渠道机制的前沿研究进展,提出货币与财政政策应当紧密协同应对短期冲击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维护宏观金融部门的稳定运行。从长期的角度,防范化解公共债务风险的根本方案是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健全政府债务的管理制度,并坚持以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增强社会对宏观经济稳健发展的预期。
杜恒峰[8](2020)在《CPI虽然转负 但通缩风险仍很遥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同比数据是自2009年9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时间跨度长达11年之久。尽管如此,CPI同比转负并没有脱离市场此前预期,因为自今年2月份以来,CPI就一路走低,并在10月降至0.5%的低位,转负只是这一趋势的?
刘伟[9](2020)在《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由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的崩塌为起始,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经济持续衰退,至今复苏缓慢。2008年美国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长率环比下降0.5%和6.3%,失业率也上升到自1990年来的最高水平,成为美国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与此同时,2009年欧元区第一季度GDP下降2.5%,成为自1999年欧元区年成立以来的季度最大降幅。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对本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统计包括为救济而对银行提供的借款、危机之后经济衰退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即刻损失以及失业、企业破产等造成的永久性损失等,全球因此次危机所遭受的损失在60万亿到200万亿美元之间。危机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和贷款需求的相互促进创造出大规模的次级贷款,而大量的次级贷款又通过证券化过程,派生出巨额的衍生品,最终金融衍生品的规模以几何级数整张。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金融衍生品链条过度延伸所造成的,金融产品过度创新所带来的资产泡沫被认为是危机的元凶。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繁荣是其自1999年彻底推翻《1993年银行法(Glass-Steagall Act)》之后允许金融业开展全能型业务,实现金融体制全面市场化的所埋下的恶果。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一类变种(Reinhart and Rogoff,2009)。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频繁而持续的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系统的种种风险因素,深入研究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可以发现金融自由化进程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因而全面系统地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指导作用。基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相关性的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按照逻辑关系探究了金融自由化与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金融自由化对银行危机发生频率和股票市场波动强度两个方面讨论金融自由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冲击与影响,然后又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影响系统稳定性和风险的渠道,其中重点考察了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为解决金融自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机构与官方监督之间的根本分离特质,重新设计了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有效机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遵循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就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基于既有金融史事件与数据,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兴起和改革的实践、转折、高潮与反思历程进行梳理,对金融市场波动和危机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指出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负面影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金融史中的事件研究和宏观数据,探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规律特征,提出本研究的四个核心问题。第二章重要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从四个方面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第一,金融稳定性的概念与定义和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第二,金融自由化相关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第三,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其中又分为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和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第四,分析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着重从“竞争-稳定论”和“竞争-脆弱论”两个角度进行归纳。最后总结相关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视角单一,仅局限于一个金融部门或部分金融市场,未能得到一个多方面的视角;制度质量描述指标的使用缺乏体系,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在使用指标对金融自由化进行描述时,要么选择综合性指标,要么选择单一分类下的指标,影响结论的准确有效等。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也提出相应的创新点。第三章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影响,从“频率”的角度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选取系统性银行危机作为金融危机的指标,同时使用金融改革指标的综合和子维度两个层面的指标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代理变量,使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检验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对自由化改革对银行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进行量化。然后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变量,探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等因素在自由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对上述的模型估计进行三个方面的稳健性检验。第四章,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从“强度”的角度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对比,拒绝了“股票价格服从随即游走”的原假设。其次,在识别和量化股票市场的“繁荣-萧条”波动的基础上,进行股票市场波动事件研究,得到金融自由化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直观的结论。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自由化开启后短期内和长期内对股票市场繁荣-萧条波动的影响;最后,还考虑了金融部门开放的数量和开放次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以及制度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第五章,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从银行业角度切入研究金融自由化增加系统风险与不稳定的路径。首先,回顾了“竞争-稳定论”和“竞争-脆弱论”两种关于金融机构竞争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其次,构建银行业竞争和银行风险的联立方程,使用两阶段system-GMM的方法来探究金融自由化可能影响金融风险的不同渠道。然后,讨论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质量等因素的差异,是否会导致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风险的渠道的不同。最后,对上述的回归模型进行四个方面的稳健性检验。第六章,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构建理论模型解决自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与监管典型的分离特征。首先从合作共赢角度提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结构化改革设计思路——金融体系协同融合机制,并从方法论角度概述其化解矛盾原理;其次构建纳什非合作与协同合作微分博弈模型,从数理角度论证该机制的优越性;然后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推演金融体系协同融合的动态演化过程,在理论上明确了演化周期内激励与监管的现阶段引导意义。第七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归纳,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初步规划。结合文献梳理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的影响,发现金融体系整体和局部的自由化改革对银行危机频率的冲击存在差异性。其中,金融自由化综合指标和资本账户开放指标均显着增加了银行危机发生的频率,但是证券市场开放指标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冲击并不显着。进一步对上述影响进行量化,测算了99次在自由化改革之后出现的银行危机的概率。若假设金融自由化并未发生模型原本成功预测到的67次危机中仅有34次可被预测到。另外,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变量(人均GDP、官僚体制质量、腐败程度以及法律法规指标)与金融自由化构成交叉项,其系数均显着为负,说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的提升会削弱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金融自由化的负面冲击起到了缓冲作用。第二,研究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繁荣-萧条”波动强度的影响时,本文发现金融自由化改革之后的短期内,自由化确实增加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但该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在金融自由化之后短期内表现更剧烈的繁荣和萧条波动,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只出现了更强烈的繁荣波动;长期内,股票市场的繁荣-衰退波动的幅度并没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金融部门开放的数量,发现首个金融部门开启自由化的短期内股票市场萧条的波动幅度相较于金融抑制时期却有所减弱。而新兴市场中,萧条周期的波动幅度在进行第二个金融部门的自由化改革后又有所增加。不同金融部门开放的先后顺序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差异并不显着,当发展中国家首先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时,其股票市场萧条时期波动的幅度显着增强,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强度更大。对制度质量的作用进行探究,发现: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制度质量提升,而制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股票市场的稳定。第三,研究金融自由化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渠道时,发现:金融自由化指标的提升,将引起银行市场支配力的下降,进而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符合“竞争-脆弱论”。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金融自由化引起的银行业市场支配力的下降程度,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有所削弱。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对银行业市场支配力并没有显着的改变,金融自由化只在发达国家中引起银行业市场支配力的下降。自由化改革所带来的银行业支配力的下降将削弱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发达国家中其他金融自由化影响银行业稳定系的渠道作用并不显着,金融自由化改变银行市场支配力的渠道影响最为显着。分析资本监管的作用发现,更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将有效地削弱自由化改革通过不同渠道带来的风险和对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官方监督方面,更为严格的政府监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有效地削弱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方面,在发达国家中并不能通过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来削弱金融自由化通过改变银行业市场支配力的渠道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方法是可行。第四,构建基于自由化改革的金融体系协同融合机制,先分析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部门在纳什非合作博弈及协同合作博弈场景下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为了提高金融体系协同发展成熟度,两者应研究有效举措降低协同开销,降低协同水平衰减值,提高协同能力和边际协同努力贡献,切实深化协同合作影响。在有效“共谋、共建、共管”基础上,构建协同融合的金融体系无论对金融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都是最佳发展方案。为保证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在体系收益最优的情况下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最优解,本文对分配收益系数提出合理范围参考。然后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金融体系协同融合的动态演化,可知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构建协同发展的金融体系时必然走向解体独立的状态。在协同融合机制中,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投入的协同开销ω越低,预估协同合作努力程度(规模)Γ越大,协同收益率κ越高,机会主义收益△ζ越低协同收益划分比例ω最优时,金融体系在动态演化博弈过程中趋向于协同发展的稳定策略的概率越高。为实现以公平为导向的协同体系,需要双方提前以契约形式明确在协同合作中各自应该享有的权利及需要承担的义务;此外,收益转移支付也会巩固合作双方继续选择合作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为理论创新、研究内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三个方面。第一,尝试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金融最优化背景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统一的、新型的、有效的纳什均衡模型。第二,推进和深化了金融自由化及其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相关研究。一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维度描述“金融自由化”变量,整体上使用金融改革指数综合值,涵盖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七个子分类,局部选择资本账户开放、证券市场开放两个子分类进行描述。本文在实证分析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时,既避免了对金融自由化刻画过于笼统的传统问题,也可以修正简单使用局部自由化数据带来的偏差,从而有效地丰富和完善了实证结果:二是分析后发现自由化改革导致银行危机出现频率增加和股票市场波动幅度增加,并且从“频率”和“幅度”(或“强度”)两个维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三是分析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渠道时,引入制度质量,着重考察制度质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将全样本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对制度质量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已有文献对制度质量在金融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讨论多集中在部分金融部门中,较少涉及在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综合指标下中对制度质量所发挥作用的进行探究。第三,在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时,采取了事件研究与模型估计相结合的方法。事件研究结果更直观,模型估计结果更准确,两者互为补充,得到的实证结果更立体更完善。
袁志刚,郑志伟,葛劲峰[10](2020)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表明全球实体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是不可持续的。危机十年,许多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结构性矛盾继续深化,为全球经济前景抹上了一层阴影。伴随世界各国经济复苏陷入踟蹰,全球经济愈发呈现出日本化的特点,长期的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成为困惑世界各国政府的难题。在全球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发展瓶颈的分析和前景的研判,全球经济刺激与复苏缓慢的失败之踵在于供给侧结构的恶化、内生需求的不足和国际贸易与金融体系对潜在增长的拖累。为防止经济陷入衰退,相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全球层面的结构性改革更为重要,世界各国政府需要打破政策窠臼,积极谋求政策协调和全球治理,全球经济才有望在跋涉之后迎来新生契机。
二、通货紧缩本身不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货紧缩本身不是病(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说明 |
2.2 马克思货币理论 |
2.3 货币数量论 |
2.4 现代货币理论 |
2.5 明清时期的历史事实与理论的应用 |
第3章 明代铜钱流通体制的式微 |
3.1 铜钱制度层面的状况 |
3.1.1 铜钱制度混乱 |
3.1.2 政府无力干预货币市场 |
3.2 铜钱流通层面的状况 |
3.2.1 铜钱流通范围萎缩 |
3.2.2 私钱驱逐官铸钱 |
3.2.3 银钱比价失控 |
第4章 清朝铜钱流通体制的重整 |
4.1 铜钱制度层面的状况 |
4.1.1 钱法制度日趋完善 |
4.1.2 政府对货币市场具备干预能力 |
4.2 铜钱流通层面的状况 |
4.2.1 行钱范围扩张 |
4.2.2 官钱驱逐劣质私钱 |
4.2.3 银钱比价可控 |
第5章 转变的原因 |
5.1 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别 |
5.2 民间的小额货币需求 |
5.3 清廷强有力的货币政策 |
第6章 结语 |
附录:清政府铜钱政策对银钱比价的影响——一个量化分析尝试 |
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2 平稳性检验 |
3 johansen协整检验 |
4 Granger因果检验 |
5 脉冲响应分析 |
6 方差分解分析 |
7 结论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
6.3.2 熵值法赋权 |
6.3.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
7.2.2 全球化的分裂 |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学术类文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 ——《新冠2019:大变革》(第1至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1.1 文本简介 |
1.1.2 原文本作者介绍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二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实践文本的选取 |
2.1.2 理论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态度资源的一致翻译 |
3.1.1 态度资源的语义等值翻译 |
3.1.2 态度资源的语用等值翻译 |
3.2 态度资源的不一致翻译 |
3.2.1 态度资源的增值翻译 |
3.2.2 态度资源的减值翻译 |
3.2.3 评价标度的转变 |
小结 |
第四章 实践总结 |
4.1 对翻译中的问题总结 |
4.2 心得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4)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1.6.1 关键问题 |
1.6.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1.1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1.2 跨期消费理论 |
2.1.3 其他相关消费理论 |
2.1.4 我国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2 退休消费之谜研究 |
2.2.1 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2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3 对退休后消费下降现象的解释 |
2.3 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的研究 |
2.3.1 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 |
2.3.2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 |
2.3.3 老年消费 |
2.4 相关述评 |
第三章 退休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退休制度发展演变 |
3.1.1 基于时间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2 基于逻辑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3 基于实践维度的退休制度 |
3.2 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分析 |
3.2.1 退休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3.2.2 退休制度的复杂性 |
3.2.3 退休制度仍有待完善 |
3.3 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3.1 居民宏观消费 |
3.3.2 居民微观消费 |
3.4 老年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4.1 我国人口老龄化 |
3.4.2 我国的老年居民消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分析 |
4.1 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1 收入变动 |
4.1.2 财富资产 |
4.1.3 消费供给 |
4.1.4 消费需求 |
4.1.5 其他因素 |
4.2 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作用机理 |
4.2.1 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 |
4.2.2 对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微观层面 |
5.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5.1.1 模型推导 |
5.1.2 实证策略 |
5.2 数据与变量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主要变量选择与处理 |
5.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5.3.1 实证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影响机制分析 |
5.4.1 收入保障 |
5.4.2 房产财富 |
5.4.3 消费需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宏观层面 |
6.1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1.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1.2 数据来源 |
6.1.3 计量模型 |
6.1.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1.5 基准回归 |
6.1.6 相关检验 |
6.2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2.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2.2 数据来源 |
6.2.3 计量模型 |
6.2.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2.5 基准回归 |
6.2.6 相关检验 |
6.3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3.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3.2 数据来源 |
6.3.3 计量模型 |
6.3.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3.5 基准回归 |
6.3.6 相关检验 |
6.4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4.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4.2 数据来源 |
6.4.3 计量模型 |
6.4.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4.5 基准回归 |
6.4.6 相关检验 |
6.5 影响机制分析 |
6.5.1 实证策略 |
6.5.2 数据来源 |
6.5.3 计量模型 |
6.5.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5.5 计量分析结果及相关检验 |
6.6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古典货币中性思想到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货币本质的文献综述 |
1.2.2 有关货币中性思想的文献综述 |
1.2.3 有关货币非中性思想的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相关概念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西方经济学对货币起源和本质的认识 |
2.1 货币的起源 |
2.2 主流经济学: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媒介 |
2.3 非主流经济学: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债 |
2.4 有关货币本质的其他观点 |
2.5 小结 |
第3章 货币中性思想:从休谟到萨伊 |
3.1 货币中性思想产生的基础 |
3.1.1 哲学基础 |
3.1.2 理论基础 |
3.2 货币中性思想要求物物交换的货币起源说 |
3.2.1 大卫·休谟的货币起源思想和货币数量论思想 |
3.2.2 亚当·斯密分工逻辑下的物物交换货币起源说 |
3.3 货币中性理论内生的不和谐 |
3.3.1 大卫·李嘉图发现任何商品都不是完美的交易媒介 |
3.3.2 卡尔·马克思在李嘉图基础上关于货币交易媒介的思考 |
3.4 货币中性思想的终极推论:萨伊定律 |
3.5 小结 |
第4章 货币非中性思想:从维克赛尔到凯恩斯 |
4.1 货币非中性思想产生的背景 |
4.1.1 现实背景 |
4.1.2 理论背景 |
4.2 维克赛尔的货币非中性思想 |
4.2.1 货币非中性思想产生原因:重视实际交换中的货币作用 |
4.2.2 货币非中性思想的关键因素——利率 |
4.2.3 货币非中性思想源自货币中性框架 |
4.3 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思想 |
4.3.1 凯恩斯货币观的变化:从交换媒介到契约 |
4.3.2 凯恩斯完整的货币非中性思想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启示 |
5.1 结论 |
5.1.1 货币中性思想的根源是将货币的本质视作交换媒介 |
5.1.2 货币思想从中性到非中性转变的关键因素是利率 |
5.1.3 货币非中性思想可以从货币中性框架内逻辑推演 |
5.2 启示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警惕市场原教旨主义 |
5.2.2 加强金融监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5.2.3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影子银行 |
二、金融稳定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金融不稳定性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出现背景 |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分类 |
三、中国影子银行的运作方式 |
第二节 中国影子银行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 |
一、冲击货币政策有效性 |
二、提高了金融风险的防控难度 |
三、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消极作用 |
一、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加大金融体系风险的关联性与传染性 |
二、影子银行的融资脆弱性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
三、影子银行会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影响金融稳定 |
四、影子银行会打破金融稳定性本身的发展节奏 |
第二节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积极作用 |
一、影子银行可完备融资渠道 |
二、影子银行有利于利率市场化 |
三、影子银行有利于竞争效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 |
一、影子银行规模测算方法 |
二、中国金融机构类影子银行规模 |
三、中国民间金融类影子银行规模 |
四、中国影子银行总规模 |
第二节 金融稳定性的评价测算 |
一、金融稳定性测算方法 |
二、构建测算指标体系 |
三、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金融稳定性指数 |
第三节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
一、实证假设 |
二、变量选择说明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模型构建和检验 |
五、实证结果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监管体系 |
一、金融机构类影子银行监管建议 |
二、民间影子银行监管建议 |
第二节 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
第三节 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公共债务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联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财政可持续性的理论概述 |
二、政府债务背后的市场推动力量 |
(一)经济基本面推升政府债券供给 |
(二)社会金融盈余及风险偏好衍生政府债券需求 |
三、公共债务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联渠道 |
(一)市场预期与主权债务风险 |
(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四、防范公共债务风险的潜在负面影响 |
(一)金融系统稳定与价格稳定的取舍 |
(二)预防通货紧缩压力产生的经济陷阱 |
五、公共债务风险关联的启示 |
(9)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创新点和特色 |
1.4 局限和不足 |
第二章 重要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2.1 金融稳定 |
2.1.1 金融稳定的定义 |
2.1.2 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 |
2.2 金融自由化 |
2.2.1 金融自由化的理论起源和发展 |
2.2.2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
2.3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
2.3.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
2.3.2 金融自由化与股票市场波动 |
2.4 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性的渠道 |
2.5 总结与评述 |
第三章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理论模型 |
3.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3.3.1 样本选取 |
3.3.2 金融危机变量 |
3.3.3 金融自由化变量 |
3.3.4 制度质量变量 |
3.4 实证分析 |
3.4.1 基本模型 |
3.4.2 引入制度质量变量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关于金融危机发生期间样本处理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
3.5.2 关于金融危机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
3.5.3 对固定效应与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波动幅度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理论背景 |
4.3 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
4.3.1 股票市场波动的识别与量化 |
4.3.2 股票价格指数 |
4.3.3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及来源 |
4.4 实证分析 |
4.4.1 股票市场繁荣-萧条波动特征值分析 |
4.4.2 对股票市场波动的事件研究 |
4.4.3 回归模型 |
4.4.4 金融部门开放数量的影响 |
4.4.5 金融部门开放次序的影响 |
4.4.6 制度质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2 文献回顾 |
5.3 模型设定 |
5.4 变量解释和数据描述 |
5.4.1 金融稳定性变量 |
5.4.2 银行业竞争变量 |
5.4.3 制度质量变量 |
5.5 实证分析 |
5.5.1 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竞争与金融稳定 |
5.5.2 金融自由化、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 |
5.5.3 金融自由化、制度质量与金融稳定 |
5.5.4 资本管制、政府监管、信息透明度与金融自由化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
6.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
6.2 微分博弈模型 |
6.2.1 纳什非合作博弈模型 |
6.2.2 协同合作博弈模型 |
6.2.3 博弈结论分析 |
6.3 演化博弈模型 |
6.3.1 演化模型建立 |
6.3.2 演化模型求解 |
6.3.3 动态演化要素分析 |
6.3.4 动态演化博弈中协同稳定策略的引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坚持循序渐进的主动开放 |
7.2.2 坚持金融自由有序化发展路线 |
7.2.3 积极寻求多边合作 |
7.2.4 发展协同融合模式 |
7.2.5 健设协同发展格局 |
7.2.6 “刚性约束”和“柔性引导”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通货紧缩本身不是病(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D]. 张国坤.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学术类文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 ——《新冠2019:大变革》(第1至2章)翻译实践报告[D]. 张铁松.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4]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 张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5]古典货币中性思想到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转变研究[D]. 孙毅.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则之.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公共债务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联影响分析[J]. 吉嘉. 广东社会科学, 2021(01)
- [8]CPI虽然转负 但通缩风险仍很遥远[N]. 杜恒峰. 每日经济新闻, 2020
- [9]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 刘伟. 山东大学, 2020(01)
- [10]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 袁志刚,郑志伟,葛劲峰. 学术月刊,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