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离线电子现金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现金,多银行,智能卡,椭圆曲线
离线电子现金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司亚利[1](2006)在《基于智能卡的离线电子现金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除了公开秘钥基础设施是保障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工具之外,安全的电子商务协议是安全地进行电子交易的基础,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电子现金技术。本文的目标是根据现存的多银行情况和电子现金的可分性问题,研究如何利用智能卡技术来设计满足多银行和可分的离线电子现金协议,为电子商务交易协议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的支持。首先,论文综述了椭圆曲线的相关数学知识和椭圆曲线加密体制,总结电子现金协议中用到的两种数字签名技术,简介公钥基础设施PKI的结构模型和功能,并且详细介绍了智能卡的相关知识。其次,根据电子交易存在的多银行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多银行离线电子现金协议。智能卡的加入可以达到预先阻止重复花费和方便用户交易的目的。先提出基于椭圆曲线的联合签名,并给出该签名在电子现金协议中的应用。然后,建立并分析了基于智能卡的多银行离线电子现金模型,对协议的基本假定和基本模块进行了描述。基于以上内容,给出了基于智能卡的多银行离线电子现金协议的详细设计,包括系统参数的建立、开户子协议、提取子协议、支付子协议和存储子协议五个部分,之后具体分析了协议的性质和效率。最后,针对电子现金的可分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的离线可分电子现金协议。该协议同时采用预先阻止和事后检测两种方法来解决重复花费问题。在给出了协议的基本描述、协议的特点、基本假定和基本模块之后,详细描述了协议的各个部分,并且分析了协议的正确性、安全性、可分性、不可连接性、公平匿名性、不可伪造性、不可重复花费性以及协议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06-12-01)
邓成玉,刘文远,赵国玉,方淑芬[2](2004)在《ECC离线可分电子现金支付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被广泛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同样也可用来构建电子现金系统。因此设计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的可分电子现金协议系统。此系统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表示问题的。其安全性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的安全性。系统采用限制性盲签名,因此满足公平匿名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4年10期)
彭冰[3](2004)在《离线电子现金的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研究和实现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和商业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如何在不安全的互联网上实现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现金能够很好地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金支付,它将是未来全球信息化社会电子支付基础设施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支付手段。本文紧紧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协议的研究”,对离线电子现金支付系统的相关理论、协议、关键技术以及具体实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基于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和微额电子支付方式的主要特点,阐明电子现金是目前最适合于因特网上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并全面深入地综述了电子现金的历史、现状、已有的主要成果和国外实用电子现金系统的发展状况。受限盲签名是实现高效离线电子现金系统的关键技术。部分受限盲签名是受限盲签名的扩展,使用该技术可以在实现接收者的匿名性和重复签名可揭示性的同时,将某些公共消息编码到签名中。本文通过改进Maitland协议中签名者和接收者盲变换的形式,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部分受限盲签名协议。与Maitland方案相比,我们的协议具有更少的模运算量和通信量,签名长度也较短,从而更适用于构建离线电子现金支付系统。本文还分析了目前已提出的电子现金方案中银行付款说明数据库大小无限制膨胀的缺陷,提出电子现金有限期的概念。运用我们提出的部分受限盲签名协议,我们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离散对数及表示问题的离线电子现金系统。由于采用了部分盲签名协议,该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在线处理效率,且只需一个银行私钥即可发行多种面额的电子现金,同时付款说明数据库大小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了事先阻止用户重复花费及某些不法份子的高明犯罪行为,只须对我们提出的系统稍作改进,就可将其扩展为带防窜改智能卡和具有可撤销匿名性的离线电子现金系统。针对移动支付系统中用户端支付设备具有计算处理能力较低和存储空间极少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离线电子现金系统。本文利用椭圆<WP=5>曲线在同安全级别下具有更短密钥的优势,大大提高用户取款协议的执行效率,并从理论上详细证明了该系统中电子现金的不可伪造性。实现能够让用户进行多次合法精确支付的离线可分电子现金系统是电子现金走向实用化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可分电子现金方案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文首次将适合于大群的群签名思想引入到可分电子现金中,将用户提取电子现金视为群管理员颁发给用户的群证书,通过将支付节点前的祖先节点进行盲化使得同一电子现金分割后的不同分割单元间不再有可链接性。以零知识证明签名和强RSA问题为基础,本文对提出的可分电子现金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并深入分析了多个分割节点同时支付时提高效率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防窜改智能卡的离线电子现金原型系统,并对原型系统的模型、框架、模块组织、大数库和智能卡接口设计以及部分系统实现细节进行了描述。该原型系统基本实现了电子现金系统的核心功能,为离线电子现金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最后对电子现金系统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5-01)
郭涛,李之棠,彭建芬,吴世忠[4](2003)在《基于椭圆曲线的盲签名与离线电子现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基于乘法群的离散对数的数字签名映射到椭圆曲线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的盲签名方案,并在其基础上利用Brands的受限盲签名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离线电子现金协议。(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3年09期)
离线电子现金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被广泛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同样也可用来构建电子现金系统。因此设计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的可分电子现金协议系统。此系统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表示问题的。其安全性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的安全性。系统采用限制性盲签名,因此满足公平匿名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线电子现金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司亚利.基于智能卡的离线电子现金协议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
[2].邓成玉,刘文远,赵国玉,方淑芬.ECC离线可分电子现金支付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
[3].彭冰.离线电子现金的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4].郭涛,李之棠,彭建芬,吴世忠.基于椭圆曲线的盲签名与离线电子现金协议[J].通信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