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器人救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煤矿,救援机器人,转向传动装置
机器人救援论文文献综述
史兆伟,卢雪红,郑建军,樊宙,潘涛[1](2019)在《煤矿井下救援机器人转向传动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煤矿资源的采取,有效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但矿井事故不断发生,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致使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施救,救援机器人的出现可有效替代工作人员进行施救。对煤矿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救援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形式进行研究,以确保救援机器人可执行指令操控。(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11期)
于文妍,徐康,许县忠,蒙建国[2](2019)在《新型核电站救援维护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站维护机器人是提升核电站安全性能的重要装备,随着核电站领域的大力发展,对核电站维护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轮履复合驱动核电站维护机器人,在ADAMS环境中对机器人在核电站安全壳冷却塔通道内攀爬450 mm×80 mm台阶路面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履复合式机器人能完成连续450 mm×80 mm台阶攀爬动作,其结合了轮式、履带式、足式驱动机器人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陶德俊,姜媛媛,刘延彬,辛元芳,罗俊[3](2019)在《煤矿救援机器人路径平滑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煤矿救援机器人利用A~*算法规划出来的路径存在转折次数多和路径不够平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的煤矿救援机器人路径平滑算法。首先利用Douglas-Peucker(D-P)算法对A~*算法产生的全段路径进行处理,剔除路径中的冗余节点,提取出若干路径节点作为关键节点,解决了A~*算法路径冗余节点多、路径转折次数多的问题;然后利用叁次样条函数对基于关键节点的整段路径进行拟合处理,得到一条平滑的路径,有效缩短了路径长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通用性很强,虽然规划时间与A~*算法相比略有增加,但规划出来的路径转折次数少,路径长度短,且路径质量高于遗传平滑算法。(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10期)
陈科宏,王建华[4](2019)在《灾后救援机器人造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09期)
史兆伟,潘涛,樊宙,卢雪红,郑建军[5](2019)在《煤矿矿难中井下救援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我国煤矿矿难事故率上升、救援环境恶劣、危险性高的情况,依据我国矿难井下救援特征,采用A rcG IS结合V isual C#组件构建煤矿矿难救援机械人导航系统研究。主要实现井下救援的导航与定位、救援路径分析、踪迹分析及巷道叁维显示等。旨在达到矿难灾后救援,缩减伤亡、提升我国煤矿矿难救援能力及水平。本文结合救援机器人导航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探析相关技术在导航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解析井下救援机械人导航系统运行原理及技术。(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赵丽[6](2019)在《救援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测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对救援机器人是可以自主移动的智能机器人,这是能在相应的危险和复杂的环境当中代替人工进行操作,可以进行现场勘查、检测、处理突发紧急情况,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并减少救护人员丧亡。另外,可以对救援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测控系统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马宏伟,姚阳,赵昊,梁林,马琨[7](2019)在《矿山钻孔救援探测机器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矿山钻孔救援探测需求,针对现有探测机器人信息探测范围窄、探测距离较短、功能单一、无越障能力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矿山钻孔救援探测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通过Φ225mm救援钻孔到达煤矿井下,利用携带的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灾变区域的环境信息和被困人员信息,并将信息实时传到地面;以NI myRIO作为控制核心,采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构建控制系统,利用有线通信方式实现机器人在灾变区域内的数据远程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运动性能良好,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越障能力强等特点,可顺利通过救援孔,能够对井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和传输,为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09期)
郑学召,赵炬,张铎,郭军[8](2019)在《煤矿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煤矿救援机器人动力系统、防爆设计、多参数监测及通信系统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指出煤矿救灾机器人存在续航能力有限、行走控制距离短、防爆材料质量大、信息处理与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展望了煤矿救灾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研发适用于煤矿领域的新能源电池是煤矿救援机器人动力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发具有自主行走、定位与路径规划的智能化机器人是未来煤矿救援机器人发展的趋势;防爆材料轻量化、多源信息智能融合、无线加有线的通信方式也将是煤矿救援机器人智能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09期)
唐梦旖,王倪珂,田畅,马心月[9](2019)在《履带式越障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及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震、火灾等灾后现场,分析国内外灾后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况,分析各类型救援越障机器人的优缺点,比较得出履带式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较好地发挥机动性能,越过各种复杂地形,达到救援的目的。针对履带式机器人的体积大质量大的问题,提出对履带结构进行增加鳍状履带的方法,对可变形的履带进行研究,改善履带式机器人的弊端,提高其可行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贾硕,张文昌,吴航,陈炜,张永梅[10](2019)在《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搜索救援机器人、运载救援机器人以及多任务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对救援机器人的移动方式、步态控制和导航算法3种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展望了救援机器人在智能化、软硬件冗余化及多机协同救援3个方面的发展方向,指出了救援机器人的通过能力、感知能力、通信能力以及续航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9年08期)
机器人救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电站维护机器人是提升核电站安全性能的重要装备,随着核电站领域的大力发展,对核电站维护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轮履复合驱动核电站维护机器人,在ADAMS环境中对机器人在核电站安全壳冷却塔通道内攀爬450 mm×80 mm台阶路面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履复合式机器人能完成连续450 mm×80 mm台阶攀爬动作,其结合了轮式、履带式、足式驱动机器人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器人救援论文参考文献
[1].史兆伟,卢雪红,郑建军,樊宙,潘涛.煤矿井下救援机器人转向传动装置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
[2].于文妍,徐康,许县忠,蒙建国.新型核电站救援维护机器人运动学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3].陶德俊,姜媛媛,刘延彬,辛元芳,罗俊.煤矿救援机器人路径平滑算法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9
[4].陈科宏,王建华.灾后救援机器人造型设计[J].机械设计.2019
[5].史兆伟,潘涛,樊宙,卢雪红,郑建军.煤矿矿难中井下救援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
[6].赵丽.救援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测控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7].马宏伟,姚阳,赵昊,梁林,马琨.矿山钻孔救援探测机器人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9
[8].郑学召,赵炬,张铎,郭军.煤矿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9
[9].唐梦旖,王倪珂,田畅,马心月.履带式越障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及发展综述[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
[10].贾硕,张文昌,吴航,陈炜,张永梅.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