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立克次体论文-许婷

类立克次体论文-许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类立克次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江牡蛎,cDNA文库,类立克次体,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

类立克次体论文文献综述

许婷[1](2012)在《近江牡蛎抗类立克次体感染天然免疫分子的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2月底至5月底广西养殖的近江牡蛎发生了大面积的死亡,波及广西所有牡蛎养殖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针对此次发病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取样研究,发现类立克次体的大量感染,造成严重的牡蛎组织病理损伤。我们对该病原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的研究,并成功地完成了病原的分离纯化和鸡胚培养。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近江牡蛎抗感染免疫防御反应相关机制,为其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构建了类立克次体刺激后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随机挑选4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共获得200个基因序列,包括96个已知序列和104个未知序列。其中96个已知基因序列根据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大致可分为11类。并从中筛选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Ca-AIF1),高迁移率族蛋白(Ca-HMGB)和叁个亲环蛋白家族基因(Ca-CyPA, Ca-CyPB和Ca-PPIL3),叁个补体样基因片段(CaClql, CaClq2and CaC3)共8个基因,运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知识,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相关功能探讨,具体如下:1、Ca-AIF1编码139个氨基酸,包含典型的钙结合EF-hand结构域。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Ca-AIF1与其他物种AIF1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47%-73%。通过表达载体构建,我们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及纯化了Ca-AIF1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Real-time RT-PCR检测组织表达结果表明Ca-AIF1在所有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血淋巴细胞,鳃和性腺组织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预示着该基因可能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和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进一步免疫荧光检测组织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a-AIF1主要定位于性腺组织的上皮组织细胞中。随后我们使用real-time 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探讨Ca-AIF1及其抗体在近江牡蛎抗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显示(1)RLO或LPS (RLO/LPS)刺激后,近江牡蛎单层血淋巴细胞中Ca-AIFl mRNA表达量显着上调,预示着Ca-AIF1参与近江牡蛎免疫炎症反应;(2)纯化的Ca-AIF1重组蛋白能够引起LITAF,Myd88,TGF β显著上调,预示着Ca-AIF1蛋白具有促炎细胞因子作用,能够引起近江牡蛎免疫炎症反应及可能的Myd88介导的信号通路;(3)制备的Ca-AIF1多克隆抗血清能够显着降低RLO/LPS刺激引起的LITAF表达量上调比例,表明Ca-AIF1抗血清能够显着抑制RLO或LPS刺激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4) Ca-AIF1多克隆抗血清能够有效降低RLO/LPS刺激引起的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坏死和晚期凋亡比率,提高细胞存活率,进一步表明近江牡蛎AIF1抗体能够有效保护机体抵御革兰氏阴性菌和RLO的感染。2、Ca-HMGB编码203个氨基酸。包含两个典型HMG-box和一个酸性C末端。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Ca-HMGB与其他物种HMGB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34%-55%。Real-time RT-PCR检测组织表达结果表明Ca-HMGB在所有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预示着该基因可能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反应。通过表达载体构建,我们在大肠杆菌成功诱导表达及纯化了Ca-HMGB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运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LO刺激前后Ca-HMGB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a-HMGB在健康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表达,而当RLO刺激12h后Ca-HMGB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随后我们运用real-time RT-PCR, 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探讨Ca-HMGB及其抗体在近江牡蛎抗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显示(1)RLO/LPS刺激后,近江牡蛎单层血淋巴细胞中Ca-HMGB mRNA表达量显着上调;(2)RLO刺激后,Ca-HMGB蛋白能被释放到细胞外,参与免疫炎症反应;(3)纯化的Ca-HMGB重组蛋白能够引起除AIF1外,被检测的细胞因子LITAF, Myd88, TGF βmRNA表达显着上调,预示着Ca-HMGB蛋白具有促炎细胞因子作用,能够引起近江牡蛎免疫炎症反应及可能的Myd88介导的信号通路;(4)Ca-HMGB多克隆抗血清能够显着降低RLO/LPS刺激引起的LITAF表达量上调比例,表明Ca-HMGB抗血清能够显着抑制RLO或LPS刺激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5)Ca-HMGB多克隆抗血清能够有效降低RLO/LPS刺激引起的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坏死和晚期凋亡比率,提高细胞存活率,进一步表明近江牡蛎HMGB抗体能够有效保护机体抵御革兰氏阴性菌和RLO的感染。3、亲环蛋白基因Ca-CyPA编码165个氨基酸,Ca-CyPB编码217个氨基酸,而Ca-PPIL3编码162个氨基酸。其预测氨基酸序列均包含典型的CyP-PPIase结构域及其特征序列,而Ca-CyPB还包含一个N端信号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近江牡蛎叁个亲环蛋白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35%-48%,而Ca-CyPA与其他物种CyPA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74-82%,Ca-CyPB与其他物种CyPB基因相似度为57%-70%,Ca-PPIL3与其他物种PPIL3基因相似度为71%-79%。通过表达载体构建,我们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及纯化了Ca-CyPA, Ca-CyPB, Ca-PPIL3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此外,我们运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叁个亲环蛋白家族组织表达及RLO刺激引起的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中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Ca-CyPA、Ca-CyPB、Ca-PPIL3在近江牡蛎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最高。而在RLO刺激后,叁个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调,预示着Ca-CyPA、Ca-CyPB、Ca-PPIL3可能参与了近江牡蛎抵抗RLO感染的免疫防御体系。4、叁个补体相关基因CaClql, CaClq2和CaC3片段中CaClql和CaClq2包含特征性C1q结构域,属于ClqDC家族蛋白,CaC3包含特征性AA2M_recep和C345C结构域,属于C3样蛋白。我们运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叁个补体相关基因片段组织表达及RLO刺激引起的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中的n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CaClql, CaClq2和CaC3在近江牡蛎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最高。而在RLO刺激后,叁个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调,预示着CaClql, CaClq2和CaC3可能参与了近江牡蛎抵抗RLO感染的免疫防御体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6-01)

孙敬锋,毕相东,吴信忠[2](2009)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近江牡蛎病原—类立克次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近江牡蛎病原—类立克次体为抗原,制备鼠抗血清,利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鼠血清(HRP-IgG)为酶标二抗,建立了检测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的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应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的检测量为50 ng的全菌抗原蛋白量。同时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技术,对50份自然患病的近江牡蛎鳃组织进行类立克次体检测,阳性率为89%。(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朱保建[3](2008)在《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宿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是国际微生物感染免疫学前沿领域的重要命题。类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导致养殖牡蛎的大量死亡,但对于其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主要采用类立克次体菌体细胞和外膜蛋白诱导刺激近江牡蛎宿主,系统探索了类立克次体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即类立克次体菌体细胞诱导宿主核转录因子CREB, LITAF的免疫功能与机理及类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R诱导刺激后宿主的分子免疫反应机制以及信号传导途径。取类立克次体诱导刺激后的近江牡蛎血淋巴细胞,采用TRIzol法提取RNA,制备cDNA模板。根据CREB蛋白的保守结构特征设计了兼并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RT-PCR和RACE PCR技术首次在双壳贝类中获得了Ca-CREB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含有一个1068 bp的读码框,编码一个39.3 kDa的蛋白,该蛋白具有转录因子CREB的特征性结构,与无脊椎动物海兔和蜗牛的CREB同源性较高,相似度分别为56%和58%。组织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a-CREB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血细胞和鳃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预示该基因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REB,在大肠杆菌中对Ca-CREB进行了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同时利用凝胶阻滞技术(EMSA)对重组蛋白的活性进行了研究。随后采用Real time RT-PCR、Western blotting和EMSA技术探讨了Ca-CREB在类立克次体诱导刺激条件下的激活机理及功能。结果表明:①Ca-CREB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特异的DNA结合活性,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000。②在类立克次体诱导刺激不同时间段内,血淋巴细胞中Ca-CREB的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差异,而Ca-CREB的DNA结合活性和磷酸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这表明核转录因子Ca-CREB在类立克次体诱导的宿主免疫反应中具有功能,且这种功能的激活发生在转录后水平上。接着,我们分别从表达载体、胶浓度及电泳条件等方面着手,对Ca-CREB原核表达产物比预测蛋白分子量偏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表达载体及胶浓度对Ca-CREB融合蛋白在SDS-PAGE中表现的分子量大小没有影响,而不同SDS-PAGE体系分离融合蛋白时产生了融合分子量偏小的现象,推测不同的SDS-PAGE体系与分子量偏差的产生有关。鉴于类立克次体在菌体细胞水平上能够诱导刺激宿主发生上述免疫反应,为深入探讨类立克次体在蛋白分子水平上是否能够诱导刺激宿主的分子免疫反应机制及信号传导途径,本实验通过基因组测序方法获得了首个贝类类立克次体病原的外膜蛋白ompR基因并研究了其免疫功能。该基因全长531bp,编码176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9.76 KDa和9.76。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细菌外膜蛋白的特征,与人Q热立克次体和潮虫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H具有20%-27%的相似性。随后以上述同样方法进行了ompR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在功能研究上,采用实时定量PCR、EMSA等技术手段分析了ompR诱导刺激后,宿主多个免疫相关因子的免疫反应机制及信号传导,结果显示:①该蛋白得到了成功地表达,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的总外膜蛋白产生了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在目的蛋白位置出现了单一的免疫反应条带,表明已经获得了类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R。②ompR诱导刺激后,宿主免疫相关因子Myd8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而TGF-β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受影响;在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表现为刺激后血淋巴细胞中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地增加,JNK的磷酸化水平急剧下降,而ERK的磷酸化水平无变化;同时核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的明显增加,而P38激酶抑制剂可显着地抑制该结合活性。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克隆鉴定了近江牡蛎的LITAF(LPS-induced TNF-α),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Ca-LITAF全长750 bp,具有一个348 bp的读码框,编码一个分子量大小约为12.5 kDa的蛋白。该蛋白具有Zn2+结合区(CXXC和HXCXXC)和LITAF结构域等特征性结构,与其它动物的LITAF蛋白的相似度介于33%和96%之间,其中与无脊椎动物太平洋长牡蛎和扇贝的LITAF蛋白具较高同源性,同属一个亚群。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a-LITAF在各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和血淋巴细胞的表达量要高于其它组织,类立克次体诱导刺激后血淋巴细胞中Ca-LITAF的表达明显增强,表明Ca-LITAF与病原诱导的宿主免疫反应有关。综合上述结果,病原/MAPKs/NF-κB (CREB)信号途径可能存在于牡蛎天然免疫系统中,对抵抗外来病原的入侵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9-01)

孙敬锋,吴信忠[4](2008)在《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国产泛影葡胺做介质,通过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从患病近江牡蛎的鳃、外套膜、肝胰腺组织中纯化类立克次体。纯化的类立克次体在透射电镜下观察,20%~25%和25%~30%之间的条带为纯净的类立克次体,大多数呈球形、椭球形,偶见哑铃状(处于二分裂阶段)。纯化的类立克次体细胞形态完整,在光滑的细胞壁外围有一层疏松的粘液层,而且多个类立克次体常聚集在一起。利用API ZYM半定量法对类立克次体进行酶谱分析,检测到了11种酶,包括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酯酶(C4)、类脂酯酶(C8)、亮氨酸芳胺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β-半乳糖苷酶、N-乙酰葡萄糖胺酶、β-果糖酶、β-糖醛酸苷酶和缬氨酸芳胺酶。本实验证明,国产泛影葡胺是直接从患病贝类组织中纯化类立克次体的良好介质。(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郭琼林,孙晓凤,贾伟章,周秀霞[5](2007)在《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超微病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养殖乌鳢RLO感染主要内脏器官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发病机制。观察发现:RLO寄生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电子密度低,细胞器肿大、溶解,RLO可随肿胀、破裂的细胞进入组织间隙;在一些寄生细胞内尚发现变性的RLO。内脏组织细胞普遍肿大,细胞器分散、稀少,线粒体除明显肿胀、嵴断裂消失外,尚发现坏死性变化即出现致密核心或无定形的电子密度物质;粗面内质网扩张、破裂和脱颗粒;部分细胞内溶酶体增多,胞质内发现明显的髓鞘样结构;核肿大或核固缩、溶解,并可见核内出现髓鞘样结构和核包含物。(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郭琼林,贾伟章,孙晓凤,周秀霞,李海燕[6](2007)在《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报道了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感染的各器官(脑、眼、鳃、心脏、头肾、肝、胰腺组织、脾、肾、肠和卵巢)的组织病理变化,探讨了炎症发展的基本规律。感染乌鳢病理解剖学特征和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是体内各器官普遍出现的白色结节。这些结节的显微结构为肉芽肿炎症即一种慢性增生性炎症。在严重病变的肾脏,由于组织坏死区域较大和周围明显的细胞增生形成了境界较为清楚的巨大“肉瘤”状肿物。内脏器官的血管(特别是造血器官的血管)出现明显纤维素性血栓、混合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组织细胞大范围的变性或坏死、溶解。大多数器官的组织细胞主要是上皮性细胞、吞噬性细胞,胞质内富含嗜酸性包涵体(eosinophilic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这种细胞多位于鳃上皮处、鳃部和体内器官血管内皮及血管周边结缔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及周边细胞内大量包涵体的出现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和破坏。(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孙敬锋,吴信忠[7](2006)在《海洋贝类类立克次体的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类立克次体的感染可以引起海洋贝类病害的发生,并且有时会导致贝类的大规模死亡,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海洋贝类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首先从海洋贝类类立克次体的分类地位、宿主种类及地理分布、海洋贝类类立克次体及其包涵体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传播途径、检测与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文章提出对海洋贝类类立克次体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展望了此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06年01期)

贾伟章,孙晓凤,郭琼林[8](2004)在《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 9年,Fryer等从导致智利海水养殖Cohosalmon (On corhynchuskisutch) 90 %死亡率的病鲑组织感染的鲑细胞系中首次分离得到一种类立克次体(Kickettsia likeorganism ,RLO) ,并命名为Pi(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郭琼林,贾伟章,韩先朴,蔡桃珍,龚小宁[9](2004)在《我国淡水养殖乌鳢的类立克次体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2002年,湖北省某养殖场发生一种导致养殖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大规模死亡的突发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为60%-70%,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病鳢腹部膨大,内脏器官出现“粟粒”样结节,肾脏肿大成5-10个乳白色、灰白色“内瘤”状物或溃烂成“豆渣”样.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内含物,内脏器官出现肉芽肿炎症、细胞大范围的变性和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内包含物为质膜包绕的类立克次体(RLO).RLO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μm,具中心核区,胞质内含较丰富的核糖体,可见横向二分裂的RLO.组织匀浆分离纯化物的负染观察也表明为RLO.结果证实,养殖乌鳢大规模死亡系类立克次体感染引起.(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4年01期)

刘英杰,王崇明,朱洺壮,王秀华,李赟[10](2002)在《栉孔扇贝类立克次体自然感染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导致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可疑病原进行了系统调查 ,在栉孔扇贝体内发现 1种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根据该原核生物超微形态结构及所形成的包涵体形态特征及染色性质分析 ,初步确定为类立克次体 (Rickettsia likeorganisms ,RLO)。该RLO大小为 (3.6 2 3± 1.4 35 ) μm× (1.343± 0 .32 6 ) μm (n =4 5 ) ,主要寄生在栉孔扇贝的鳃、消化腺的上皮组织中。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水温及栉孔扇贝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人工感染试验证明 ,RLO可引起栉孔扇贝感染 ,但不形成大面积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本研究表明 ,RLO对栉孔扇贝不具明显的致病性 ,不是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02年04期)

类立克次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近江牡蛎病原—类立克次体为抗原,制备鼠抗血清,利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鼠血清(HRP-IgG)为酶标二抗,建立了检测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的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应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的检测量为50 ng的全菌抗原蛋白量。同时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技术,对50份自然患病的近江牡蛎鳃组织进行类立克次体检测,阳性率为8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立克次体论文参考文献

[1].许婷.近江牡蛎抗类立克次体感染天然免疫分子的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孙敬锋,毕相东,吴信忠.间接ELISA技术检测近江牡蛎病原—类立克次体[J].水产科学.2009

[3].朱保建.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

[4].孙敬锋,吴信忠.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

[5].郭琼林,孙晓凤,贾伟章,周秀霞.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超微病理学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7

[6].郭琼林,贾伟章,孙晓凤,周秀霞,李海燕.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7

[7].孙敬锋,吴信忠.海洋贝类类立克次体的感染[J].海洋环境科学.2006

[8].贾伟章,孙晓凤,郭琼林.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4

[9].郭琼林,贾伟章,韩先朴,蔡桃珍,龚小宁.我国淡水养殖乌鳢的类立克次体感染[J].自然科学进展.2004

[10].刘英杰,王崇明,朱洺壮,王秀华,李赟.栉孔扇贝类立克次体自然感染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J].中国水产科学.2002

标签:;  ;  ;  ;  

类立克次体论文-许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