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苗圃论文-陈艳

多功能苗圃论文-陈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功能苗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功能,苗圃,发展

多功能苗圃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1](2014)在《多功能苗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绿地严重不足,为发展优质、高效和多功能的苗圃,对国内外苗圃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当前多功能苗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以保障我国多功能苗圃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吕聪[2](2013)在《武汉市南太子湖城市多功能苗圃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苗木作为园林绿化配置的物质根本、改进环境的重要途径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城镇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核心区苗圃地的产生,并非是最初选址的选择,而是因为在城市发展扩张中,原先的地理位置在行政划分上发生了变化,由以前城市的郊区变成现在的城市核心区。如何实现城市苗圃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城市苗圃的潜在价值,笔者提出多功能复合苗圃的规划设计策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试图运用风景园林规划对苗圃在观赏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本文以武汉市南太子湖城市多功能苗圃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园林迅速发展背景下的苗圃发展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和政策与发展导向城市多功能苗圃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城市多功能苗圃的相关概念和城市苗圃发展概况,并就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做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第叁部分总结出该类苗圃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今后发展趋势,为论文提供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论文第四部分主要对基址进行了基址现状分析、SWOT分析,明确了“绿色、人文、科技”的规划设计理念,合理定位苗圃发展目标,拟将武汉市南太子湖苗圃规划建设成为一个集生产、研发、展示、观光、健身为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综合平台,建成一个具有浓郁滨湖水景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区。第五部分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篇。园区整体按照“一轴、一心、两带、七区多景点”景观结构进行规划,形成园区入口景观轴、企业核心区、滨湖景观带和苗木观光带以及多功能核心园、特色水生植物种植区、设施园艺区、特色树木保育区、苗圃种植区等七大功能区的景观结构。通过提升场地景观和生态价值,突出展现园区特有的湖滨风光及花木文化;通过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植被规划、给排水规划、电力电讯工程规划、分期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完善园区功能,合理安排观光游览路线,保护园区生态环境,保持人工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的最后部分总结了本论文获得的叁方面的成果:(1)提出城市多功能苗圃的概念;(2)完成了南太子湖城市多功能苗圃规划实践;(3)初步解决城市苗圃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城市苗圃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功能复合规划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李颖[3](2009)在《长沙苗圃 从生产型向多功能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颖报道 历经4年改造的长沙市苗圃最近完成一期建设,正式加挂上长沙市园林生态园的牌子,并于日前开园,成为长沙首家集园林科研、生产、科普教育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生态景区。    长沙市苗圃隶属于长沙市园林局,成立以来一直作为生产型苗圃。(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09-08-13)

陈艳[4](2009)在《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植物造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恶化,人们渴望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过去以生产苗木为主的城市苗圃不得不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补充,而增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科技示范等功能。然而,目前对多功能苗圃建设还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作者针对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边缘效益论等相关理论作指导,对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植物造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景观特色的营造。研究认为多功能苗圃植物造景,要保留原生的自然植物群落,尤其是古树名木。宜选用适于本地的树木品种,并且从中选用能够形成主景植物的树种作骨干树种,而形成苗圃的植物景观特色。2.景观多样性的创造。提出了多功能苗圃植物造景模式,即纯林式、主丛式、杂树式,根据不同树种的观赏特性及造景艺术要求采用不同的配置模式。3.植物造景的多功能兼顾。提出要注重以生产为主,兼顾休闲观光、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功能,根据多功能要求营造多样的植物景观。4.植物景观的构成。提出植物景观构成要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点,即风景点;线,即风景线;面,即生产面。提出植物造景要强调点、突出线和重视面,从而明确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的植物造景思路。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是现代城市的一种新型公园绿地,其景观营造应充分考虑多功能要求,注重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协调统一,使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确实成为现代城市的一种新型的公园绿地。(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9-04-20)

姜海波,孙鸿斌[5](1998)在《一种多功能的苗圃机械——苗圃作业联合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苗圃作业联合机的主要结构、技术性能及与其配套使用的苗圃机具。(本文来源于《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期刊1998年03期)

王银凤,阎永先,燕松岭[6](1993)在《建立甘薯多功能采苗圃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薯多功能采苗圃就是围绕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率而研究的一种早产、多产薯苗之圃。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效益十分显着,可获得粮经双丰收。每亩采苗圃年提供优质薯苗33-36万株,收入3500-3600元,获得鲜秧1.6-2万公斤,可养猪15-20头,收入3000-4000元,产薯2500-3000公斤,收入500-600元,确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一、甘薯多功能采苗圃的主要特点 1、可大量节约种薯,加速良种繁育。一亩多功能采苗圃全年(春、夏)可剪叁茬苗,即5月20号1茬,6月6号-10号一茬,6月底一茬晚茬苗,共(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1993年03期)

多功能苗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园林苗木作为园林绿化配置的物质根本、改进环境的重要途径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城镇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核心区苗圃地的产生,并非是最初选址的选择,而是因为在城市发展扩张中,原先的地理位置在行政划分上发生了变化,由以前城市的郊区变成现在的城市核心区。如何实现城市苗圃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城市苗圃的潜在价值,笔者提出多功能复合苗圃的规划设计策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试图运用风景园林规划对苗圃在观赏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本文以武汉市南太子湖城市多功能苗圃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园林迅速发展背景下的苗圃发展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和政策与发展导向城市多功能苗圃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城市多功能苗圃的相关概念和城市苗圃发展概况,并就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做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第叁部分总结出该类苗圃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今后发展趋势,为论文提供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论文第四部分主要对基址进行了基址现状分析、SWOT分析,明确了“绿色、人文、科技”的规划设计理念,合理定位苗圃发展目标,拟将武汉市南太子湖苗圃规划建设成为一个集生产、研发、展示、观光、健身为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综合平台,建成一个具有浓郁滨湖水景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区。第五部分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篇。园区整体按照“一轴、一心、两带、七区多景点”景观结构进行规划,形成园区入口景观轴、企业核心区、滨湖景观带和苗木观光带以及多功能核心园、特色水生植物种植区、设施园艺区、特色树木保育区、苗圃种植区等七大功能区的景观结构。通过提升场地景观和生态价值,突出展现园区特有的湖滨风光及花木文化;通过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植被规划、给排水规划、电力电讯工程规划、分期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完善园区功能,合理安排观光游览路线,保护园区生态环境,保持人工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的最后部分总结了本论文获得的叁方面的成果:(1)提出城市多功能苗圃的概念;(2)完成了南太子湖城市多功能苗圃规划实践;(3)初步解决城市苗圃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城市苗圃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功能复合规划的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功能苗圃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艳.多功能苗圃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

[2].吕聪.武汉市南太子湖城市多功能苗圃规划[D].华中农业大学.2013

[3].李颖.长沙苗圃从生产型向多功能转型[N].中国花卉报.2009

[4].陈艳.城市近郊多功能苗圃植物造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5].姜海波,孙鸿斌.一种多功能的苗圃机械——苗圃作业联合机[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8

[6].王银凤,阎永先,燕松岭.建立甘薯多功能采苗圃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J].河南科技.1993

标签:;  ;  ;  

多功能苗圃论文-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