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稳妥推进资费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1](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张乃桐[2](2020)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 ——以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之一,在口译实践中具有发展潜力。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与翻译生态“整体综合、和谐统一”,提倡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做出翻译策略与技巧的最佳选择。本论文选用2019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同传视频作为语料,运用生态理性特征中的整体与关联,动态与平衡,多样与统一,分析其在同传口译过程中的可行性,以及同传译员运用生态理性特征来化解口译难点,减轻口译压力等等。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和李克强总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语料的分析,本论文认为生态理性特征对政府工作报告同声传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同传过程中,让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生态理性特征与同传效果相结合,以整体与关联,动态与平衡,多样与统一为基础,选择更加恰当的口译技巧,使译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态意识,在输出译文时讲究准确和谐的效果,努力高质量地完成同传任务。本论文作者希望通过探讨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特征在同声传译中的体现与应用,为同传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研究和未来口译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
李晶晶[3](2020)在《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信行业作为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政府正确地引导和监管下,我国的通信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导致政府在通信行业中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果大打折扣。此篇论文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为研究对象,以通信行业政府监管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在江苏省通信行业领域,政府监管存在的必要性、内容、目标、手段,以及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的三个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在江苏省通信行业领域,政府的监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且缺乏专业人才;监管的法律依据不完备;存在执法软弱的现象;对互联互通管制不力;对电信资费管制不足,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监管队伍的建设与监管实践的要求不相适应;政府对通信监管的立法工作滞后;原“政企合一”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相关政策制定不合理;对资费定价参与度不高。同时,通过对国外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的状况进行研究,以美国、英国、日本的通信行业政府监管为例,分析其现状和改革措施,借鉴其经验,得到完善我国通信行业监管的启示。从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江苏省通信监管相关立法,加大执法力度,调整相关政策,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加强价格资费监管几个方面,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并提出了改善的对策。
李天慈[4](2020)在《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信行业作为国家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支柱,支撑国民的信息传递和国家信息化产业的换代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H市通信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H移动分公司、H联通分公司和H电信分公司都逐渐成长为当地的全业务运营商,在H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然而H市人口流失比例较高,外来人口较少,市场日渐饱和,各家运营商出现增量不增质的局面。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择研究H电信分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以H电信分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发展战略的梳理,进一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H电信分公司的发展战略分析上。其次,针对目前H电信分公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做具体分析。再次,通过对H电信分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及SWOT分析明确H电信分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然后,结合H电信分公司的现状,制订了发展战略,从观念、技术、业务、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从运营能力、服务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确保H电信分公司的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是针对H电信分公司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为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期望在实践上能对H电信分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诗雨[5](2019)在《政府规制、产业竞争和财务风险衍化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政府规制、产业竞争与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交互作用的机制、路径与效应问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依然是我国当代理论研究学者和经济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为基础;结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产业发育基本特征和政府规制基本目标和手段;使用中国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美国所有上市公司,2001至2015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1)中国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产生影响的传导链存在断裂,断裂之处在于产业竞争没有发挥显着的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这导致了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而在美国,产业竞争程度越大,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程度越深,这说明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中,前者和治理效应中深化财务风险的影响占了上风。2)在中国,较强的政府企业规制会带来深化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削弱产业竞争的作用;较强的政府产业规制会给企业带来深化财务风险的影响,且产业规制和产业竞争的影响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结合产业竞争本身不具有显着影响,这说明在中国,竞争环境可能是内生于规制环境的。而美国政府产业规制能够显着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且不会对产业竞争和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产生显着影响。3)在中国,产业层财务风险水平随单个企业财务风险反向而动,后者的横向衍化主要体现为产业中的竞争效应;而在美国样本企业中,竞争效应虽然也得到了验证,但不如在中国样本中稳健和显着,这说明美国产业中竞争效应和传染效应并存的现象更加明显。同时,在中国,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竞争效应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强;而在美国样本中,产业竞争环境则对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不产生显着的场域作用。最后,在中国产业中,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过程并不会对产业竞争程度产生显着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市场竞争机制对单个企业财务风险不敏感;而美国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越小,产业竞争程度越大。4)在中美两国产业中,较强的政府规制会削弱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竞争效应。但这种削弱作用的来源却不同,中国市场来源于政府规制所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而美国市场则源于与政府规制并存的较强的产业竞争。在中国产业中,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越小,产业受到政府规制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是由“公的规制”降低产业财务风险目标所决定的。而在美国产业中,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越小,产业受到政府规制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现象可以被规制俘虏理论所解释。在中国市场中,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联动机制存在着莫比乌斯正向扭曲,且这种扭曲发生在政府规制影响企业层财务风险的过程中——政府规制本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却由于规制约束的存在深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纵向衍化。在美国市场中,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联动机制存在着莫比乌斯负向扭曲,且这种扭曲发生在产业层财务风险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过程中——在财务风险较低的产业中本不需要过多的政府规制,但由于规制俘虏的存在,较强的政府规制反而出现在财务风险较低的产业中。本研究通过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比较研究,推进了对产业组织研究范式的反思,对规制经济学发展方向的思考,对企业财务理论的补充;为企业提供了不同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环境中财务风险管控的重点和调整方向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产业良性竞争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风险管控方面的比较优化策略;为完善政府规制机制体制建设提供了市场与政府作用协调均衡的动态一致性选择。
周丽莎,韩笑妍[6](2019)在《2019年国企改革十项内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十项具体内容,要求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等等。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黄守宏[7](2019)在《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政府工作,深入阐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对2019年工作作出了部署。《报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8](2018)在《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去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周建军[9](2016)在《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邮政业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大,改革的任务仍相当艰巨。但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是中国必然的选择。中日两国的邮政业市场化同样走过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这既表明其中充满了各方力量的激烈博弈,也表明邮政业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特别是中日两国的邮政业既要办理邮政快递业务,还要办理储蓄和保险等金融业务,与其他国家的邮政业市场化相比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日本的邮政业市场化已经走在了中国的前头,其取得的成效及仍旧面临的问题会给中国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采用如下两个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方法。本文对日本邮政业市场化进行重点研究的同时,在其国际动因部分对欧美国家及澳大利亚邮政业市场化的进展、成效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图通过日本与这些国家的比较,为中国邮政业市场化提出更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2)演绎归纳方法。本文通过对自然垄断理论、有效竞争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进行简要梳理,从中归纳总结出对邮政业市场化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对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历程、动因、路径、成效等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进而归纳总结出对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几点启示。本文除了绪论之外,还包括如下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2章为相关理论综述。本章对自然垄断理论、有效竞争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做一梳理并阐述对邮政业市场化的指导意义;第3章为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历程和特点。本章对日本政府自21世纪初开始推行的邮政“三事业”即邮政、邮政储蓄和简易保险的民营化改革从纵向做了梳理,并从中总结出两大特点,一是日本战后力度最大的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改革;第4章对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国际和国内动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第5章为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路径分析。其实现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民党政权的强力推动,二是邮政业自身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市场化实践;第6章为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效应分析。日本邮政3公司上市,由此前的政府全额控股转变为持有大部分股份,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国内外新股东,邮政业市场化迎来了新阶段。日本邮政集团及其3家子公司为了提高效益,推出了诸多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面对诸多难以解决的课题;第7章为日本邮政业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尽管近年来中国邮政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日本的邮政业市场化已经走在了中国的前头,无疑会给中国邮政业市场化一些有益的启示。结合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总结如下三点启示:(1)对于邮政这样的公用事业,如何兼顾公共性和效率性成为摆在包括中日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面前的一大难题;(2)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推进邮政业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另一大难题。特别是像日本和中国这样集邮政、储蓄、保险三业务于邮政集团一身的国家,如何做到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构筑一道“防火墙”,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广大国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日本民主党执政时期邮政业市场化被搁浅,最大的原因即在于此。对于公用事业股份面向全球上市应该慎之又慎;(3)上市不但没能解决长期困扰日本邮政的诸多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如何在保证集团的凝聚力的同时,又能保证3家公司各自大股东的利益,这是日本邮政集团母子3家公司同时上市面临的难题;公司上市之后必然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2家金融公司每年支付给日本邮便的巨额业务委托手续费必然会成为大股东关注的焦点;如何尽快提高收益能力,仍然是摆在日本邮政集团及其3家子公司面前的最大挑战。尽管当初对于邮政市场化特别是邮政集团3家公司同时上市,日本国内持支持意见的只占少数,但上市已经成为事实,日本政府和邮政集团应该以此为契机,构建兼顾公共性和效率性的新经营模式,在获得广大国民理解和支持的同时,实现邮政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对推进中国邮政业市场化提出如下三点政策建议:(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坚持邮政金融与邮政寄递协同发展;(3)强化企业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力图做到如下两点创新:第一,目前国内的研究中还没有关于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系统性研究,所以,本选题在资料整理、观点归纳、研究视角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搜集、整理有关日本邮政业市场化改革的最新资料,对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历程与现状、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出现的问题及教训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制度设计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考。第二,力争为邮政业市场化找到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自然垄断理论、有效竞争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做简单梳理和归纳,并对这些理论对邮政业市场化的理论指导意义做了尝试性阐述。
侯广吉[10](2008)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电信行业的技术与业务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格局激烈变化,电信用户和消费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广大消费者对电信行业的经营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资费逐渐成为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电信资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电信产业政策,关系到电信企业的盈利,也关系到整个电信行业的健康和发展,因此研究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对于国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中国目前电信资费管理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结合社会广泛讨论和关注的定价方法,系统研究了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理论与模型,分析了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主要因素的原则、行为和影响,解释了电信资费形成的机理,并给出了各个因素的调整建议。政府在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中是制度设计者。目前我国政府对电信资费管制的现状是:少部分业务进行政府定价,部分业务进行上限管制,绝大部分业务进行市场调节。通过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基于委托-代理机制,重点研究了上下限管制的方法以及综合运用的方式。本文还结合不对称管制的理论,对我国移动电话和长途电话领域采用的不对称管制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建议根据定性和定量的市场竞争程度分析,适时地调整不对称管制的力度和方法。企业在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中是具体执行者。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推进和政府管制的不断放松,企业由完全的执行政府定价正在转变为真正的定价主体,企业根据政府的电信资费管制政策,定价行为已经越来越灵活多样。本文对电信企业的定价行为、方法、策略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定价策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预测。消费者在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中是直接影响者。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在电信资费的形成中作用越来越大。当今,保障并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已经成为政府电信资费管制的根本目标之一,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特别是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和发表意见的渠道逐渐增多,政府和企业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和意见越来越重视,围绕消费者满意度的发展观念也越来越成熟,这些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在系统研究了电信资费形成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之后,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建立了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模型,并对移动电话资费的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验证了仿真数据,通过研究表明,提高政府、企业部分的影响,都将对电信资费带来一定程度下降的趋缓,而消费者影响增加和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则会导致电信资费下降的加快。
二、积极稳妥推进资费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稳妥推进资费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 ——以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
1.3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Eco-translat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
2.2 Studies on C-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Eco-translatolog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Main Content of Eco-translatology |
3.2 Eco-features of Eco-translatology |
3.2.1 Wholeness and relevance |
3.2.2 Dynamics and balance |
3.2.3 Diversity and unity |
3.3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Eco-features to Interpreting Studies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BASED ON LI KEQIANG’S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1 Present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4.1.1 Characteristics of Premier Li’s report |
4.1.2 Content of Premier Li’s report |
4.2 Techniques in the Report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Eco-features |
4.2.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wholeness andrelevance |
4.2.2 Passive voice and convers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s andbalance |
4.2.3 Dividing and embedd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versity and unit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Research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3)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相关问题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通信行业政府监管概述 |
2.2 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3 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现状 |
3.2 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3.3 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国外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的状况和启示 |
4.1 国外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状况 |
4.2 国外通信行业政府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5 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的完善对策 |
5.1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
5.2 完善江苏省通信监管相关立法 |
5.3 加大执法力度 |
5.4 调整相关政策,推动互联互通建设 |
5.5 积极参与资费定价,加强电信资费监管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H电信分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
2.1 H电信分公司概况 |
2.1.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概况 |
2.1.2 H电信分公司基本情况 |
2.1.3 H电信分公司组织结构情况 |
2.2 H电信分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2.2.1 H电信分公司现行发展战略 |
2.2.2 H电信分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
2.2.3 H电信分公司业绩发展分析 |
2.3 H电信分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经营一线推广能力薄弱 |
2.3.2 服务保障支撑力度不够 |
2.3.3 过程管控考核未细化 |
2.3.4 存量维系未重视 |
2.4 H电信分公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市场拓展和开发能力不足 |
2.4.2 服务支撑管理能力还不足 |
2.4.3 人力资源考核体系不完善 |
2.4.4 本地属地化战略目标缺失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电信分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及SWOT分析 |
3.1 H电信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1 PEST外部环境分析 |
3.1.2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 H电信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2.1 渠道资源分析 |
3.2.2 人力资源分析 |
3.2.3 网络资源分析 |
3.3 .H电信分公司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遇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O、WO、ST、WT战略组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和思路 |
4.1.1 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
4.1.2 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思路 |
4.2 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总体规划 |
4.2.1 H电信分公司的使命与愿景 |
4.2.2 H电信分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
4.2.3 H电信分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 |
4.3 H电信分公司的职能发展战略 |
4.3.1 市场营销战略 |
4.3.2 经营发展战略 |
4.3.3 人力资源战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提升全业务运营能力 |
5.1.1 提升网运能力 |
5.1.2 实施全周期经营 |
5.1.3 深化价值经营 |
5.1.4 提升创新能力 |
5.2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
5.2.1 转变服务观念 |
5.2.2 提升服务能力 |
5.2.3 加强综合保障 |
5.2.4 提效管控能力 |
5.2.5 完善考核体系 |
5.3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5.3.1 加强队伍建设 |
5.3.2 优化团队管理 |
5.3.3 职业发展优化 |
5.3.4 加强文化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政府规制、产业竞争和财务风险衍化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由来与界定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基本内容框架 |
1.2.3 研究路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财务风险及其衍化 |
1.3.2 产业竞争 |
1.3.3 政府规制 |
1.3.4 交互作用 |
1.4 研究意义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动因及其扩散效应 |
2.1.1 来自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衍化动因回顾 |
2.1.2 来自外部环境的财务风险衍化动因回顾 |
2.1.3 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扩散效应研究回顾 |
2.2 产业竞争与企业财务特征的交互影响 |
2.2.1 基于产业竞争掠夺效应的影响回顾 |
2.2.2 基于产业竞争治理效应的影响回顾 |
2.2.3 企业财务特征对其产品市场行为表现的影响回顾 |
2.3 政府规制对市场和企业的双重影响 |
2.3.1 政府规制对产业竞争的影响回顾:立足中观视角 |
2.3.2 政府规制对企业财务表现的影响回顾:立足微观视角 |
2.4 文献评述 |
2.4.1 关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评述 |
2.4.2 关于国内外学者不同观点和研究冲突的评述 |
2.4.3 现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三章 制度背景分析 |
3.1 中国经济市场化建设与政府规制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建立与发展 |
3.1.2 中国重点产业政府规制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
3.2 “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深化与政府规制的新方向 |
3.2.1 “新时期”中国市场机制的深化和完善 |
3.2.2 “新时期”中国政府产业规制的新方向 |
3.2.3 “新时期”中国政府企业规制的新重点 |
3.3 美国产业发育状态与政府规制历史演进 |
3.3.1 美国主要产业的发育状态分析 |
3.3.2 美国政府规制的历史演进 |
3.4 中美两国制度背景的比较与总结 |
3.4.1 市场与政府关系形成路径的差异 |
3.4.2 市场与政府相对势力的差异 |
3.4.3 政府与企业相对势力的差异 |
第四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
4.1 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基础与衍化路径 |
4.1.1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
4.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纵向衍化:元驱动和场驱动 |
4.1.3 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违约相关性 |
4.2 产业竞争及其微观效应的理论基础 |
4.2.1 基于当代经济学流派比较的市场研究范式选取 |
4.2.2 不完全竞争产业中的企业竞争行为 |
4.2.3 不完全竞争产业中的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 |
4.3 微观经济规制理论的发展与沿革 |
4.3.1 以收费规制为代表的传统微观经济规制理论与批评 |
4.3.2 激励性微观经济规制改革、理论流派与基本形态 |
4.3.3 激励性微观经济规制的最优模型与相对于最优情况的扭曲 |
4.3.4 规制俘虏理论:对“公的规制”理论的一个补充 |
4.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4.4.1 三个研究主体的四组作用关系 |
4.4.2 理论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五章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影响研究 |
5.1 产业竞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机制与路径 |
5.1.1 产业竞争掠夺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 |
5.1.2 产业竞争治理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 |
5.1.3 两个效应的综合影响:叠加、制约还是抵消? |
5.2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
5.2.1 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 |
5.2.2 产业竞争及其他变量的度量 |
5.2.3 模型设定 |
5.2.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影响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协同影响研究 |
6.1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协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机制与路径 |
6.1.1 政府规制直接限制企业自由竞争签约权对其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 |
6.1.2 政府通过产业规制影响竞争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生的影响 |
6.2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政府企业规制的度量 |
6.2.2 政府产业规制的度量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协同影响的检验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产业竞争的影响研究 |
7.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影响产业竞争的机制与路径 |
7.1.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竞争效应和传染效应 |
7.1.2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调节效应 |
7.1.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对产业竞争的反作用 |
7.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对产业竞争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
7.2.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度量 |
7.2.2 模型设定 |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产业竞争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实证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产业竞争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闭环效应研究 |
8.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形成闭环效应的机制与路径 |
8.1.1 政府规制对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调节效应 |
8.1.2 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对政府规制行为的反作用 |
8.1.3 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的联动机制:一个莫比乌斯环 |
8.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形成闭环效应的实证研究分步式设计 |
8.2.1 政府规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模型设定 |
8.2.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模型设定 |
8.2.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闭环效应的模型设定 |
8.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形成的闭环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8.3.1 政府规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8.3.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
8.3.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闭环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路径和效应 |
9.1.2 中美两国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协同影响 |
9.1.3 微观企业财务风险在产业中横向衍化对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影响 |
9.1.4 中美两国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产业竞争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闭环效应 |
9.2 研究启示 |
9.2.1 产业竞争声誉效应的充分发挥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
9.2.2 政府公信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
9.2.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传染效应的产业阻断与规制适当的产业竞争程度 |
9.2.4 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产业竞争机制与政府规制政策的良性闭环联动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9.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2019年国企改革十项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 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
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
通信费、电费再度下降、服务民生 |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强化原始创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 |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 |
依法处置“僵尸企业” |
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 |
(7)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来之不易的巨大成就 |
二、稳中求进、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 |
一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 |
二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三、重点突出、举措有力的工作部署 |
(一)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一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
二是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
三是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四是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 |
五是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
一要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 |
二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
三要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 |
(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
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
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 |
(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
(五)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
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
(七)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 |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 |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 |
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九)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
链接 |
链接 |
链接 |
链接 |
链接 |
(9)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对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研究 |
1.2.2 对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研究 |
1.2.3 对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研究 |
1.2.4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对中国的借鉴研究 |
1.2.5 对文献的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3.3 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邮政业市场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自然垄断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
2.1.2 对邮政业市场化的指导意义 |
2.2 有效竞争理论 |
2.2.1 有效竞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
2.2.2 对邮政业市场化的指导意义 |
2.3 政府规制理论 |
2.3.1 政府规制理论及其在自然垄断产业的应用 |
2.3.2 对邮政业市场化的指导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历程和特点 |
3.1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历程 |
3.1.1 企业化阶段(2003年4月至2007年 9 月) |
3.1.2 分拆民营化阶段(2007年10月至2015年 11月) |
3.1.3 上市真正民营化阶段(2015年11月以来) |
3.2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特点 |
3.2.1 日本战后力度最大的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
3.2.2 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改革 |
3.3 本章小结 |
4.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动因分析 |
4.1 国际动因 |
4.1.1 欧洲国家掀起的邮政业市场化潮流 |
4.1.2 北美洲国家邮政业市场化的进展 |
4.1.3 大洋洲主要国家邮政业市场化的动向 |
4.2 国内动因 |
4.2.1 经济动因 |
4.2.2 政治动因 |
4.3 本章小结 |
5.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路径分析 |
5.1 日本自民党政权的强力推动 |
5.1.1 上世纪末自民党政权对邮政业的定位 |
5.1.2 新世纪以来自民党政权对邮政业市场化的极力推动 |
5.2 日本邮政业的市场化实践 |
5.2.1 邮政市场的开放 |
5.2.2 对确保普遍服务的探索 |
5.3 本章小结 |
6.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的新举措及其效应分析 |
6.1 邮政3公司上市后推出的新举措及其成效 |
6.1.1 日本邮政上市后推出的新举措及其成效 |
6.1.2 日本邮便2015年 11月以后推出的新举措及其成效 |
6.1.3 邮储银行上市后推出的新举措及其成效 |
6.1.4 简保生命上市后推出的新举措及其成效 |
6.2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出现的问题 |
6.2.1 股价出现大幅涨跌 |
6.2.2 耗费巨大劳力和费用 |
6.2.3 没能改变邮储银行问题的本质 |
6.3 本章小结 |
7.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7.1.1 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历史和现状 |
7.1.2 中国邮政业存在的问题 |
7.1.3 加快推进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重大意义及面对的新机遇 |
7.2 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给中国提供的经验 |
7.2.1 依法推进 |
7.2.2 做好总体规划 |
7.2.3 政府的强力推动 |
7.3 对推进中国邮政业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
7.3.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7.3.2 坚持邮政金融与邮政寄递协同发展 |
7.3.3 强化企业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7.4 本章小结 |
本文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10)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1 国际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 |
1.1.2 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情况 |
1.2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 |
1.2.1 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战略的需要 |
1.2.2 政府实施科学有效管制的需要 |
1.2.3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
1.2.4 用户获得价廉质优业务的需要 |
1.3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问题分析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体系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3 本文的研究体系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电信行业的外部经济性特征 |
2.1.1 公共物品的特性 |
2.1.2 外部性的定义及解决办法 |
2.1.3 电信业的外部经济性 |
2.2 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和发展变化 |
2.2.1 自然垄断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
2.2.2 自然垄断的成因 |
2.2.3 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分析 |
2.3 行业的市场结构研究 |
2.3.1 市场组织结构分析模型 |
2.3.2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
2.3.3 完全垄断市场 |
2.3.4 垄断竞争市场 |
2.3.5 寡头垄断市场 |
2.4 价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最新进展 |
2.4.1 价格理论的研究情况 |
2.4.2 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
2.4.3 价格管制理论的发展 |
2.5 电信资费的基本概念和资费管制 |
2.5.1 电信资费的定义 |
2.5.2 电信资费的特征 |
2.5.3 电信资费体系及分类 |
2.6 国外资费管制方式和形成机制的比较研究 |
2.6.1 电信资费管制方式 |
2.6.2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管制方式 |
2.6.3 国外的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 |
2.6.4 国外管制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总体分析 |
3.1 我国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总体分析 |
3.1.1 有关定义和概念分析 |
3.1.2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总体分析 |
3.1.3 政府是关键性的制度设计者 |
3.1.4 企业是灵活的执行者 |
3.1.5 消费者是最终的接受者和影响者 |
3.2 我国电信资费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
3.2.1 我国电信资费的发展历程 |
3.2.2 我国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现状分析 |
3.2.3 电信资费形成的过程 |
3.2.4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趋势分析 |
3.3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改革的效果分析 |
3.3.1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改革的效果整体分析 |
3.3.2 消费者分析 |
3.3.3 企业和产业效率分析 |
3.3.4 政府管制成本分析 |
3.3.5 社会福利分析 |
3.3.6 资费改革效果总结 |
3.4 我国电信市场现行市场竞争格局以及主要问题 |
3.4.1 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 |
3.4.2 市场竞争结构与市场集中度 |
3.4.3 电信市场结构与资费形成机制的关系和问题 |
3.5 我国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电信资费管制的研究 |
4.1 电信资费管制的总体分析 |
4.1.1 政府对电信资费管制的必要性 |
4.1.2 电信资费管制的目标、原则和作用 |
4.1.3 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资费管理简介 |
4.1.4 当前我国电信市场管制模型分析 |
4.1.5 我国现在电信资费管制方法和未来电信资费管制走向 |
4.2 相关电信资费管制理论简述 |
4.2.1 电信资费管制综述 |
4.2.2 公正报酬率管制 |
4.2.3 激励性管制 |
4.2.4 国外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模型及其分析 |
4.3 上下限管制的研究 |
4.3.1 上下限管制研究的重要性 |
4.3.2 上限管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4.3.3 我国电信资费上限管制模型的研究 |
4.3.4 下限管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4.4 电信资费的不对称管制的研究 |
4.4.1 不对称管制研究和实施的意义 |
4.4.2 不对称管制的一般方法和作用 |
4.4.3 我国电信资费的不对称管制的研究 |
4.4.4 我国长途电话资费的不对称管制分析 |
4.4.5 移动电话资费的不对称管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企业价格行为与定价方策略研究 |
5.1 电信企业价格行为研究 |
5.1.1 电信企业价格行为分析 |
5.1.2 电信企业价格行为现存的问题 |
5.1.3 企业价格行为规范的原则 |
5.2 企业定价相关理论及定价原则和理念 |
5.2.1 线性资费定价 |
5.2.2 非线性资费 |
5.2.3 企业定价的主要原则和决策理念 |
5.3 以企业为中心的定价决策 |
5.3.1 成本导向定价法 |
5.3.2 竞争导向定价法 |
5.4 以客户为中心的定价策略 |
5.4.1 客户满意度定价法 |
5.4.2 客户关系定价法 |
5.4.3 客户印象定价法 |
5.4.4 质量与需求匹配定价法 |
5.4.5 组合定价法(捆绑定价法) |
5.5 企业定价策略发展趋势 |
5.5.1 以客户为中心 |
5.5.2 战略性定价 |
5.5.3 市场细分定价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消费者影响因素分析 |
6.1 消费者影响研究的必要性 |
6.2 当前中国社会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
6.2.1 消费者需求分析和变化趋势 |
6.2.2 消费观念趋于多元化 |
6.2.3 电信用户群分类研究 |
6.3 目前消费者对电信资费的总体态度 |
6.3.1 对资费水平的态度 |
6.3.2 对资费结构的态度 |
6.3.3 对电信服务的态度 |
6.3.4 我国电信业消费水平分析 |
6.3.5 电信用户满意度分析 |
6.4 用户需求弹性研究 |
6.4.1 消费者剩余 |
6.4.2 从用户价格敏感度分析单向和双向收费 |
6.4.3 价格敏感度影响因素分析 |
6.5 用户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中的总体作用 |
6.5.1 竟争环境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6.5.2 消费者对政府管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移动电话资费形成机制模型 |
7.1 移动电话资费形成机制的系统思考 |
7.1.1 系统的观点 |
7.1.2 对移动电话资费的系统思考 |
7.1.3 系统动力学的产生及特点 |
7.1.4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可行性分析 |
7.2 系统动力学建立模型与模型的综合评价 |
7.2.1 电信资费的综合评价理论分析 |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建立 |
7.3 模型仿真与系统分析 |
7.3.1 模型仿真数据对比验证 |
7.3.2 模型仿真分析 |
7.3.3 各因素变化影响对比分析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及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积极稳妥推进资费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 ——以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D]. 张乃桐.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江苏省通信行业政府监管研究[D]. 李晶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H电信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天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政府规制、产业竞争和财务风险衍化的交互影响研究[D]. 王诗雨. 东南大学, 2019(01)
- [6]2019年国企改革十项内容[J]. 周丽莎,韩笑妍. 现代国企研究, 2019(11)
- [7]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J]. 黄守宏.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9(02)
- [8]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J].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8(02)
- [9]日本邮政业市场化研究[D]. 周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3)
- [10]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D]. 侯广吉.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