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扩大内需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扩大内需,政策,观点,评述
扩大内需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瑛,张存刚[1](2018)在《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研究的观点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大内需政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扩大内需问题目前依然是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从1998年扩大内需政策提出以来,近20年反反复复不断地实施;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政策措施,其中不乏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文章对近20年来关于扩大内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评价,以期对扩大内需政策从"需求侧"转变为"供给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8年06期)
王晓东,周旭东[2](2016)在《扩大内需政策下流通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包含制度因素的主成分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作用机理各有不同,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推导或者单因素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流通产业增长的多种影响因素,根据作用机理将其归类为社会环境因素、资源要素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和产业内因素。为进一步明确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全国28个省市区数据,对已收集的16个变量进行测算和排序。结果表明,需求因素仍然是影响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扩大内需对于现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但是制度因素的作用相对不显着,决定了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应该有所侧重。而基于流通产业内部的变革,在短期内对流通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太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流通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居萍萍[3](2014)在《从凯恩斯与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比较浅评扩大内需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又具有相对性,生产过剩是相对于有效需求不足而言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凯恩斯和马克思都对此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两者对比认为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适合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借贷消费为主的经济状况;而马克思的通过调整收入再分配来扩大内需的思想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4年24期)
全慧英[4](2014)在《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中国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相对过剩的社会生产供给同落后的消费之间的矛盾。"中国政府将重新审视内需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的重要途径,而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将近20年扩大内需的实践,其中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我国实现扩大内需都具有借鉴意义。日本1959年《经济白皮书》指出,技术革新与消费革命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来,日本政府建立健全了一套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内需消费的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矛盾。因此,借鉴日本扩大内需政策研究中国如何扩大内需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日本扩大内需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成效及不足,通过对中国现行扩大内需政策的分析,最后总结了日本扩大内政策对中国的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徐涵[5](2014)在《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希望我家门口有这样一家大超市,里面各种蔬菜肉禽蛋奶全都是最应季最新鲜的,而且品种多多好选择,最好还有半成品,稍作加工就是一道美味。这家店还能随时给我送货上门,我在店家网站上就可以选购。尽管我会上网选购,但我还是更愿意在有闲有心情时去连逛带买,如果没有亲(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4-04-09)
李春清[6](2013)在《从农民消费变化看扩大内需政策选择——基于对林口县城乡消费现状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从近日发改委宣布不再出台新经济刺激计划可以看出中央的决心,为此也增强了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承受力、忍耐力。同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扩大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提低控高"万万不能忽略了农民,这不仅是改革要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也是寻求扩大内需"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现在的很多现象表明,农民消费观念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消费市场酝酿着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金融》期刊2013年11期)
戴鹤婷[7](2013)在《中国扩大内需政策效果评价——应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一些显着的变化,对我国的直接影响是,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缩小。要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毋庸置疑。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的经济形势,然后对我国的扩大内需政策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3年22期)
[8](2012)在《张义华参加发改委扩大内需政策座谈会》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2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调研座谈会在临沂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基础产业司副巡视员周小棋,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等参加了座谈会。山东常林集团董事长张义华应邀参加座谈会并作了题为《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践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典型发言。在谈到下一步集团工作思路(本文来源于《农机市场》期刊2012年12期)
王秀芳,于树胜,勾焕茹,贺颖[9](2012)在《扩大内需政策取向下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愿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挖掘河北省农村市场需求潜力,培育农村新的消费热点,我们受省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研究会的委托,围绕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从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预期、消费环境、消费潜力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叁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期刊2012-09-16)
赵西君[10](2012)在《差别对待 是扩大内需政策制定的关键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两种方式推动,消费增长一直处于弱势,不仅如此,近些年我国消费率还不断处于下降趋势,既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需求增长。(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2年08期)
扩大内需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作用机理各有不同,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推导或者单因素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流通产业增长的多种影响因素,根据作用机理将其归类为社会环境因素、资源要素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和产业内因素。为进一步明确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全国28个省市区数据,对已收集的16个变量进行测算和排序。结果表明,需求因素仍然是影响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扩大内需对于现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但是制度因素的作用相对不显着,决定了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应该有所侧重。而基于流通产业内部的变革,在短期内对流通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太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扩大内需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瑛,张存刚.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研究的观点评述[J].社科纵横.2018
[2].王晓东,周旭东.扩大内需政策下流通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包含制度因素的主成分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6
[3].居萍萍.从凯恩斯与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比较浅评扩大内需政策[J].商.2014
[4].全慧英.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徐涵.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N].经济日报.2014
[6].李春清.从农民消费变化看扩大内需政策选择——基于对林口县城乡消费现状的调查[J].黑龙江金融.2013
[7].戴鹤婷.中国扩大内需政策效果评价——应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3
[8]..张义华参加发改委扩大内需政策座谈会[J].农机市场.2012
[9].王秀芳,于树胜,勾焕茹,贺颖.扩大内需政策取向下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愿调查[C].中国“叁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2012
[10].赵西君.差别对待是扩大内需政策制定的关键要素[J].时代经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