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炉矿渣微粉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林[1](2021)在《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铀尾砂、尾渣等铀尾矿属于长寿命、大体量的低(极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其常规地表(建库)堆置造成一定的环境和安全问题,而井下干式、胶结充填仍然未能根本解决放射性扩散或铀的浸出等问题。本文以铀尾矿安全高效处置和地下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双重目标为出发点,借鉴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原理,协调膏体充填、碱激发矿渣、环境功能矿物的共同优势,以铀尾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检索、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和抗浸出性能,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对于铀尾砂及其他低(极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处置和绿色铀矿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结合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处置和膏体充填开采工艺要求,构建了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矿井下胶结充填处置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铀尾矿充填体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化学稳定和抗浸出性等,物料组成包括铀尾矿骨料、矿渣胶凝材料、功能矿物改性材料和水等,制备与充填过程关键工艺为铀尾矿颗粒级配重构、充填材料多元复配以及充填质量的原位监测与动态调整技术。(2)通过单轴抗压试验研究不同矿渣在不同激发条件时的力学性能,优选得出合理的矿渣原料和激发方案,通过SEM、XRD、TG-DSC、FTIR和NMR检测手段,探明功能矿物条件下碱激发矿渣的胶凝机理。结果表明:粒化高炉矿渣是良好的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基材、液态硅酸钠是有效的激发剂,掺加功能矿物的碱激发矿渣胶凝产物主要为C-(A)-S-H凝胶,掺加功能矿物提高了高聚合度产物的含量,但降低了低聚合度产物的含量,导致其结构疏松或者产生裂隙,一定程度影响孔隙结构和力学特性。(3)通过流变参数测试研究了铀尾砂充填料浆合理的质量浓度,运用正交试验手段研究了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料浆具有“剪切变稀”特征,合理质量浓度范围为80~82%。生石灰是制备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有效复配材料之一,激发剂模数对充填体早期强度有显着影响,碱当量对后期强度影响显着。(4)通过单轴抗压、巴西劈裂、冻融循环、动载抗压、静态浸泡等试验研究了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均优于普通硅酸盐—铀尾砂充填体;28 d龄期时,掺加沸石、海泡石、硅灰、蛭石对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弱化效应,凹凸棒土为强化效应;五种功能矿物对充填体抗拉强度的影响均为弱化效应;冻融循环、静态浸泡的强度损失率均小于25%,且无明显的裂缝或龟裂;动载条件下,五种功能矿物掺量4~16%范围时,充填体平均动载提高系数DIFA为1.27~2.44。(5)通过非平衡浸出试验研究了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对铀的固化性能。结果表明: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对铀尾砂中的铀具有良好的固化效果,浸出液铀的浓度、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均小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掺加功能矿物普遍对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抗浸出性具有明显的强化效应,浸出液的p H达10.46~11.32,浸出试验始终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功能矿物存在合理掺量时使抗浸出性最佳,凹凸棒土在掺量4%时的抗浸出性强化效应最为明显。(6)通过LF-NMR、SEM手段研究了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孔隙结构,通过TG-DSC、FTIR和NMR检测手段,验证了铀尾砂骨料对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体中的孔隙包括界面孔隙和胶凝材料内部裂隙孔隙,其孔隙率大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铀尾矿充填体,适量的功能矿物掺加可降低充填体孔隙率,孔隙率的增大对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和抗浸出性产生不利影响。铀尾砂作为充填骨料,对掺加功能矿物的碱激发矿渣胶凝反应并无明显影响,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固化铀的机理是固封—吸附—交换—沉淀等多重效应的协同作用。
李颖[2](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杨晓炳[3](2020)在《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文中指出高品质高炉矿渣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成为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在某些地区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与之相比,钢渣、铜选尾砂等低品质固废不仅活性低,而且还潜在不安定性因素,导致资源利用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和利用率低。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大力推进充填法采矿和绿色无废开采,全尾砂充填采矿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此,本文开展低品质多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利用研究。本文基于高低品质固废协同激发制备胶凝材料,低品质固废协同制备混合骨料的技术途径,从微活性、细骨料改性两个方面,开展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由此获得了不同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和混合骨料优化配方。在此基础上,开展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以及管输阻力研究,从而为低品质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首先,以全尾砂充填矿山为工程背景,利用微活性钢渣、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等低品质固废,开展低成本和高性能充填胶凝材料研究。由此获得了钢渣基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其充填体28d强度达到水泥的1.4倍,满足阶段嗣后充填法采矿一步采场强度要求;大掺量钢渣(50%)胶凝材料的充填体强度也满足二步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胶凝材料中低品质固废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其成本仅为水泥的50%。粉煤灰基充填胶凝材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满足矿山充填采矿要求,其成本比当地的42.5水泥降低了 70%以上。其次,开展了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采用XRD、TG/DTG、SEM电镜扫描及压汞实验等手段,研究揭示了不同矿物组分对其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以及充填体孔隙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配比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差异对胶结体强度贡献区别不大,其胶结体强度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结构,而阈值孔径能够合理的表征胶结体强度优劣。第三,开展了无活性铜选尾砂固废对粗骨料的改性研究。针对不同铜选尾砂掺量,开展了混合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以及胶结体强度试验。基于混合骨料密实度和水灰比对胶结体强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龄期掺铜选尾砂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充填料浆胶结体强度及管输特性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优化配比。其充填料成本比棒磨砂骨料降低了 30.5%,满足金川矿山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强度和自流输送要求。第四,开展了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及混合骨料制备的充填料浆流变试验研究,并计算料浆管输沿程阻力。充填料浆流变数据符合宾汉姆模型。可采用Swamee-Aggarwal方程预测沿程阻力。预测结果表明,钢渣基全固废及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充填料浆的管输沿程阻力均小于水泥充填料浆。粗骨料中掺入低品质固废细骨料显着提高了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及稳定性。最后,开展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管输数值模拟及半工业、工业试验。基于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获得了低品质固废的最佳掺量及其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颗粒-流体两相流数值方法,模拟了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的管输特性,揭示了低品质固废作为细骨料对料浆流动性的影响。通过L管试验和工业充填试验,分析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充填料浆沿程阻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充填料浆参数与沿程阻力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4%。本文从低品质固废开发胶凝材料和作为细骨料两个方面,开展其在充填采矿中的利用研究,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
庞冠洪[4](2020)在《高炉矿渣基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注浆技术在基础工程加固处治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浆液性能对施工效果至关重要,且浆材耗量巨大,因此研究开发价格低廉、节能环保和耐久性能好的注浆材料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矿渣是高炉炼铁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的产量巨大,肆意堆放将会影响自然环境及土地使用空间,如何高效绿色实现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在制备地聚合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和附加属性。针对道路工程维修加固的实际需要,本文结合矿渣基地聚合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碱激发剂类型和固-液比对矿渣基地聚合物浆液与硬化浆体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与收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矿渣水化反应和聚合反应的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随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抗折强度随碱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在模数1.5,碱浓度40%,固-液比1.25:1时,地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2)地聚合物的收缩性能随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碱浓度大于40%时,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开裂。矿渣水化产物生成的C-A-S-H凝胶量随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多,虽增加了结构致密性,但却是材料产生收缩开裂的主因。(3)增大碱溶液的p H值将有利于矿渣的水化反应,增大碱溶液硅酸钠浓度将能够促进聚合反应程度的加深,但若碱浓度过高或水玻璃模数过小,将导致矿渣水化反应加快,收缩严重,从而对硬化浆体的抗收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4)碱浓度越大地聚合物试样的收缩越严重,收缩过大将导致试样的横截面产生收缩性损伤,进而改变其断裂行为。基于ABAQUS扩展有限元方法,通过在部件横截面预制损伤,并采用最大主应力破坏准则可真实模拟带收缩性损伤的地聚合物试样的断裂行为。
吝晓然[5](2019)在《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文中指出以钒钛铁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XRD、XRF、SEM等技术手段,从钒钛铁尾矿特性角度提出尾矿制备尾矿微粉的机械力化学活化机理;系统全面地研究出尾矿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实现尾矿微粉脱离实验室阶段达到工程应用水平。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机械力活化方式制得尾矿微粉,分析了尾矿微粉的粒度分布、均匀程度及形貌等特性,探究了其矿物特性与活性的规律;其次,将钒钛铁尾矿与矿渣粉、粉煤灰进行活性对比研究,并分析了钒钛铁尾矿微粉胶凝材料水化机理,从水化过程、水化产物、水化速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钒钛铁尾矿胶凝材料制备出了耐久性与工作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C30预拌混凝土。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钒钛铁尾矿的特性分析表明,其矿物组成以铁角闪石、透辉石为主,次要矿物组分为斜长石、绿泥石、云母、钛铁矿,硅铝含量较低。机械力活化40min的钒钛铁尾矿微粉(比表面积为400m2/kg)制备的胶凝材料效果最佳;同条件下掺入尾矿微粉的胶砂流动度相比掺入矿粉后的没有变化,但比掺入粉煤灰的流动性要好;钒钛铁尾矿微粉在胶凝材料中的用量不宜超过30%,单掺尾矿微粉会大幅降低胶砂块的力学性能,复掺时会降低胶砂块工作性能。通过XRD、SEM、水化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发现,尾矿-水泥体系的水化反应体系中增加尾矿的掺量,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降低;28d龄期内尾矿-水泥体系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化产物钙钒石和C-S-H凝胶的量在增加,Ca(OH)2的含量在降低,而体系内依然有石英和透辉石矿物残留。由此说明少量硅铝质矿物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被活化,在胶凝材料体系中能起到二次水化反应,尾矿粉在体系内还起到优化颗粒级配和填充密实的作用。用钒钛铁尾矿微粉制备的混凝土,整体性能良好。最大尾矿微粉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6%时,C30尾矿微粉预拌混凝土的3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13.4MPa和40.3MPa,且工作性能良好。尾矿的掺入大大提高了抗冻融循环能力,抗冻融循环次数为125次,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次数为25次;收缩率比普通混凝土仅提高了0.0084%。
李淋[6](2019)在《金矿尾矿井下胶结充填及其绿色墙材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由于金矿的品位低,其开采和选矿过程会产生大量尾矿,而市场对黄金制品的大量需求无疑大幅度增加了金矿尾矿的数量。大量金矿尾矿的堆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且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所以,解决金矿尾矿的有效存放处置问题迫在眉睫。利用矿渣基胶凝材料进行废弃矿井的金矿尾矿井下胶结充填和用其开发建筑墙体材料,这一举措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山东某金矿尾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尾矿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加入自制的矿渣基胶凝材料来制备井下胶结充填试样和免烧砖试样,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系统分析胶结充填试样和免烧砖试样的固化机理和微观形貌。在尾矿浆中加入K1胶结材料制备尾矿胶结充填试样,对胶结充填试样的性能进行表征后发现: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加入聚羧酸减水剂来改善,当减水剂质量掺量为0.15%时,充填料浆的坍落度为278 mm;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充填料胶砂比和尾矿浆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胶结充填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是P.O 42.5水泥的3.84.9倍;胶结充填试样的软化系数随着充填料胶砂比的增大而提高,其范围为0.830.92;胶结充填试样的收缩率随着充填料胶砂比的增大而降低,收缩率在0.54%0.70%之间。尾矿粒度分布对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是:全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最高,其次为细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粗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最低。在尾矿浆中加入K2胶结材料制备尾矿胶结充填试样,对胶结充填试样的性能进行表征后发现: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充填料胶砂比和尾矿浆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胶结充填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是P.O 52.5水泥的2.03.0倍;胶结充填试样的软化系数随着充填料胶砂比的增大而提高,其范围为0.810.89;胶结充填试样的收缩率随着充填料胶砂比的增大而降低,收缩率在0.60%0.80%之间;利用脱硫灰部分取代硫酸盐原料是可行的,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达到充填构造强度要求。在尾矿砂中加入K1胶结材料制备尾矿免烧砖试样,对免烧砖试样的性能进行表征后发现:随着拌合料用水量的增加,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拌合料用水量为10%时,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最高,其28 d抗压强度为15.15 MPa;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胶砂比的增大而提高,而吸水率却随着胶砂比的增大而降低,吸水率在11.3%13.6%之间;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15次冻融循环之后,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变小;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经过7次干湿循环后,免烧砖试样的抗压强度保持稳定不变。
何伟[7](2019)在《含钴渣、钢渣胶凝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固体废弃物的重新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具有火山灰反应活性的固体废弃物当作原料制备胶凝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环保和资源高效利用双重意义:一方面可以降低固体废弃物囤积产生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将胶凝材料应用于建材领域,从而减少水泥的消耗和CO2的排放。本文以改性矿渣微粉,钴渣和钢渣作为主要原料制备胶凝材料,利用万能试验机、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改性矿渣-钴渣复合胶凝材料(简称含钴渣胶凝材料)和改性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简称含钢渣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水化反应过程。通过改变钴渣量(或钢渣量)、水胶比、胶砂比研究所得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探索出其性能改变规律;通过加入水泥和提高钴渣和钢渣的比表面积,研究原料的比表面积对改性矿渣-钴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简称含钴渣水泥胶凝材料)和改性矿渣-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简称含钢渣水泥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含钴渣胶凝材料试样的制备与表征中发现:1)固定胶砂比和水胶比为1:1.5和0.5,随着钴渣加入量增加,试样的3天抗压和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28天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逐渐减小。钴渣加入量为30%,试样在3天抗压和抗折强度最大,分别为23.0 MPa和5.5 MPa;2)固定钴渣加入量为30%,胶砂比为1:1.5,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试样的3天和28天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逐渐减小,当水胶比为0.45时,试样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3)固定钴渣加入量为30%,水胶比为0.45,随着胶砂比的增大,试样的3天和28天抗压和抗折强度都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同;4)含钴渣胶凝材料试样在不同龄期(3天、7天和28天)的SEM照片可知,在3天龄期时,生成的钙矾石细小,随着龄期的增加,钙矾石生成的量不断增加并且体积有一定的增长。在含钢渣胶凝材料试样的制备和表征中发现:1)固定胶砂比为1:1.5,水胶比为0.5,试样的力学性能在钢渣加入量为35%时达到最佳,3天和28天龄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随着钢渣加入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2)试样的吸水率随着钢渣加入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当钢渣加入量小于30%时,试样的吸水率降低较快,当钢渣加入量大于30%时,试样的吸水率降低较慢;3)固定钢渣加入量和胶砂比分别为40%和1:1.5,随着水胶比的增加,试样的抗折和抗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水胶比为0.55时,试样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4)钢渣和改性矿渣相互激发,玻璃体溶解的Si(OH)4和Ca2+生成C-S-H凝胶。Ca(OH)2与CaSO4?2H2O将生成的钙矾石产物包裹住,且随着水化龄期的延长,钙矾石生成量不断增加,尺寸不断增大。在含钴渣水泥胶凝材料和含钢渣水泥胶凝材料试样的制备与表征中发现:1)随着钴渣比表面积增加,试样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逐渐增大。当钴渣的比表面积为638m2/kg时,试样抗压和抗折强度最大,3天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9.2 MPa和5.2MPa;28天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39.1 MPa和8.7 MPa;2)改变钢渣比表面积,在3天和28天龄期,试样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着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当比表面积为544 m2/kg时,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最大;3)随着钴渣和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大,试样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逐渐增大,凝结时间相应减小。
张芳[8](2018)在《芜湖软土固化配方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芜湖市江北沈巷镇区域软土为海相软土,具有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的特点,不利于芜湖地区城市建设。为了使这些软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通常需要固化处理该区域的软土。本文采用Box-Behnken法,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理论分析,对芜湖市江北沈巷镇区域海相软土进行了固化处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根据芜湖市江北沈巷镇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海相软土的基本特征,结合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最终确定采用粒状高炉矿渣粉(GGBS)为主固化剂,采用氧化钙和石膏为外添加剂。(2)在软土中分别掺入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氧化钙和石膏形成固化土,将固化土养护7d进行无侧限抗压强试验研究,通过单掺试验结果确定研究范围为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在8%14%,氧化钙在2%5%,石膏在2%5%。(3)以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氧化钙、石膏为三个影响因子,以7 d和28 d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试验设计,分析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与氧化钙和石膏的交互作用效应。得出其最佳配比为: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为13.26%,氧化钙(Ca O)为3.73%、石膏为4.11%。(4)有机质会影响软土固化的效果,主要在于有机质会抑制软土固化过程中的具有胶凝性的物质的产生,它还阻碍了诸如硅和铝之类的元素在土中的溶解,从而抑制了其中的火山灰反应。试验将腐殖酸加入到最优配合比制成的固化土中,分别养护7d和28d后,观察固化土的强度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在含水量为33.2%,GGBS为13.26%,Ca O为3.73%,石膏为4.11%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显着降低。采用7d龄期时,当腐殖酸含量增加到18%时,固化土的强度降低约40%。腐殖酸含量在3%至12%之间时,增加腐殖酸含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减小比较明显,腐殖酸含量为12%至18%之间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不再显着。采用28d龄期时,当腐殖酸含量增加至18%时,固化土的强度减小约43.2%。腐殖酸含量在3%至12%之间时,增加腐殖酸的含量,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比较显着,在腐殖酸含量为12%至18%之间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不再明显。
朱伟[9](2018)在《工程废弃泥浆和渣土的化学固化与性能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矿渣是钢铁厂炼铁的副产物,高炉矿渣每年产生的数量极其巨大。工程废弃泥浆和渣土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一种工程垃圾。这类工程垃圾由于自身工程性能较差,无法有效地得到资源化利用,而逐渐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炉矿渣粉磨后的微粉为主,掺以一定量石膏、水泥以及外加剂,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绿色胶凝材料“土壤固化剂”,并把土壤固化剂分别掺入到工程废弃泥浆和渣土浆中,制得工程废弃泥浆和渣土的固化试样,使其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性能。通过采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SEM)等仪器,系统的表征了土壤固化剂净浆硬化试样、工程废弃泥浆及渣土固化试样的性能和微观形貌,并对不同固化试样的水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土壤固化剂的制备研究中发现:当采用石膏作为矿渣微粉激活剂时,所制得的矿渣-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净浆硬化试样7 d抗压强度较低,但其28 d抗压强度提高较为明显。石膏掺量20%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为13 MPa。在软化系数方面,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试样的软化系数先上升后下降,石膏掺量为30%试样软化系数为0.92(峰值)。试样的收缩率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采用水泥和石膏复合作为矿渣微粉激活剂时,所制得水泥-矿渣-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净浆硬化试样的7 d和28 d抗压强度显着提高。其中当水泥掺量为10%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为29.2 MPa,当水泥掺量超过10%后,试样的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开始下降。试样的软化系数随着水泥掺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水泥掺量为10%时,试样软化系数为0.91。对试样断面微观形貌分析发现,试样内出现大量针状的AFT和片状的Ca(OH)2,且试样内部的AFT被C-S-H凝胶包裹着,针状的AFT构成了形成试样强度的骨架。将土壤固化剂掺入到工程废弃泥浆,制得工程废弃泥浆固化试样。研究中发现,泥浆固化试样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随着土壤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土壤固化剂掺量为40%时,泥浆固化试样28 d抗压强度为5.2 MPa。试样的软化系数随着土壤固化剂掺量增加而提高。试样收缩率随土壤固化剂掺量增加而降低,当土壤固化剂掺量为20%时,试样缩率为0.92%。将土壤固化剂掺入渣土浆,制得渣土固化试样,并在制备研究中发现:试样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随土壤固化剂掺量增加而增大,当土壤固化剂掺量为50%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为18 MPa。试样的软化系数随着土壤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土壤固化剂掺量为50%时,试样的软化系数为0.92。试样的吸水率随土壤固化剂掺量增加而降低。试样的收缩率随土壤固化剂掺量增加而降低,在土壤固化剂掺量为30%时,试样收缩率为0.72%。
刘智伟[10](2016)在《电炉钢渣铁组分回收及尾泥制备水泥材料的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钢材蓄积量的逐年递增,我国利用废钢的电炉钢产量将逐步增加,其副产电炉钢渣也必将逐步增长。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开发出理想的电炉钢渣处理技术,其利用率仅约10%,大大低于转炉钢渣的利用率,大部分电炉钢渣实际是粗放外排,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究电炉钢渣资源化技术迫在眉睫。以电炉钢渣现有“渣铁分离”工序后的铁质组分进一步回收及其剩余尾泥的高效综合利用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对电炉钢渣铁素资源高效分选,剩余尾泥复合激发活性,钢渣水泥和混凝土优化制备的技术路线,拓宽电炉钢渣综合利用途径,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实现电炉钢渣的资源化高效利用。针对电炉钢渣铁素资源回收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以磁选、磁化焙烧、浮选和重选的联合选矿方法回收钢渣中的铁质组分。采用两段选择性破碎电炉钢渣后,经2.5mm筛网筛分,回收的金属铁品位达到89.38%;-2.5mm电炉钢渣经磁感应强度为312.5mT的磁选管弱磁选,可回收品位达64.34%含金属铁、磁铁矿等强磁性铁矿物的铁精粉,回收率达38.75%。通过对弱磁选后的尾渣进行分选研究,重选效果较好,回收的精矿品位可达51.47%,回收率37.28%。本文提出对电炉钢渣采用弱磁+重选回收铁质组分的方法,能将弱磁尾矿中的含铁矿物进一步富集,显着提高回收精矿的品位,是较高效的分选方法。将筛分回收的金属铁、弱磁初选回收的铁精粉与重选回收的精矿混合可生产品位达60.24%的铁精粉产品,回收率达70%以上,可以作为烧结配料返回冶金工序循环再利用,实现电炉钢渣中铁质组分的资源化。针对回收铁质组分后产生的电炉钢渣尾泥活性低、利用率低等难点,研究了机械激发和化学激发对尾泥的活性激发效果。结果表明,机械激发对尾泥的活性激发效果与粉磨细度直接相关,尾泥需粉磨60分钟以上,其比表面积达864.3m-/kg时,才能达到一级钢渣微粉的活性要求;石膏类激发剂对电炉钢渣尾泥有良好的激发效果,掺入4%半水石膏的尾泥粉的A7和A28分别为81.3和82.6,激发效果最好;钠盐激发剂能增加铡渣水泥的碱度,加速电炉钢渣尾泥中活性组分的激发,二水石膏对尾泥活性的激发较平稳,能使活性逐步释放,将电炉钢渣尾泥粉磨至比表面积达600m2/kg以上,掺入4%以1:1重量比混合的二水石膏与硫酸钠,尾泥粉的A7和A2.8分别达到84.65和82.73,达到了一级钢渣微粉的国标要求。针对钢渣湿磨过程降低胶凝活性和改善体积安定性的矛盾,比较研究了电炉钢渣尾泥和转炉钢渣尾泥分别制备钢渣水泥的性能变化规律和水化机理,提出了电炉钢渣比转炉钢渣更适合湿磨工艺的结论。研究表明,电炉钢渣尾泥的矿物以C2S为主,CaO含量较低,而转炉钢渣尾泥的矿物以C3S和Ca(OH)2为主,两者矿物组成的不同是导致湿磨过程活性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电炉钢渣尾泥活性降低主要体现在配制水泥的早期强度增长慢,而转炉渣配制水泥主要体现在后期强度下降较大;在微观结构上,电炉钢渣尾泥所制备钢渣水泥的早期水化产物中,絮状C-S-H凝胶和针状钙矾石晶体的衍射峰强度和晶体数量均弱于转炉钢渣尾泥所制备钢渣水泥,但在水化后期则明显强于后者;总体上电炉钢渣尾泥胶凝活性损失小于转炉渣尾泥。以水泥熟料掺量40%,钢渣尾泥掺量25%,高炉矿渣掺量30%和石膏激发剂5%的配比,能制备符合国标要求的42.5号钢渣水泥。针对电炉钢渣尾泥粉掺入混凝土数量少、性能差的工程化应用难点,研究了利用尾泥与高炉矿渣叠加效应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揭示了电炉钢渣尾泥粉单掺或与高炉矿渣粉复掺混凝土对提升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水化过程分析表明,电炉钢渣尾泥粉作为掺合料提升混凝土性能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细化水化产物的孔隙和改善微孔结构两个方面;在水化反应3天后,尾泥粉单掺对改善混凝土水化产物微孔结构的效果更明显;而在水化后期,尾泥粉单掺对改善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孔径分布效果不太明显,尾泥粉与高炉矿渣粉复掺则能充分发挥两种粉体的复合效应或超叠加效应,明显改善水化产物的孔径分布和微孔结构,从而提升混凝士的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及宏观物理力学性能。采用440 kg/m’胶凝材料,水胶比控制在0.37-0.45.电炉钢渣尾泥粉单掺或与高炉矿渣粉复掺替代水泥胶材总量的10%-50%,可以配制C30-C50等级的低成本商品混凝土
二、高炉矿渣微粉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炉矿渣微粉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铀尾矿处置的研究进展 |
1.2.1 铀尾矿的形成与特性 |
1.2.2 铀尾矿地表堆置研究进展 |
1.2.3 铀尾矿井下充填处置研究进展 |
1.3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膏体充填的研究进展 |
1.3.1 膏体充填在固化重金属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2 充填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研究进展 |
1.3.3 充填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环境优势 |
1.4 功能矿物在含铀及其他核素废弃物固化处置方面研究进展 |
1.4.1 环境领域常见的功能辅助矿物 |
1.4.2 功能矿物在含铀及其他核素废弃物固化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铀尾矿充填体系的构建及试验材料 |
2.1 铀尾矿井下充填处置技术体系 |
2.1.1 铀尾矿充填体质量影响因素 |
2.1.2 铀尾矿充填体系及关键技术 |
2.2 充填骨料 |
2.2.1 粒级组成 |
2.2.2 物理化学性质 |
2.3 胶凝材料及激发剂 |
2.3.1 水淬矿渣 |
2.3.2 激发剂 |
2.4 改性材料 |
2.4.1 沸石 |
2.4.2 海泡石 |
2.4.3 硅灰 |
2.4.4 蛭石 |
2.4.5 凹凸棒土 |
2.4.6 生石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机理 |
3.1 不同矿渣微粉的对比试验 |
3.1.1 试验方法与方案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功能矿物对碱激发矿渣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
3.2.1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 |
3.2.2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XRD与SEM分析 |
3.2.3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FTIR分析 |
3.2.4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TG-DSC分析 |
3.2.5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 29Si、27Al NMR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制备优化 |
4.1 充填料浆浓度的确定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充填体制备优化试验方案与方法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应力—应变特性 |
4.3.2 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的正交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矿物对铀尾砂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试件的制备 |
5.1.1 试件制备的依据 |
5.1.2 试件制备的方案 |
5.1.3 试件制备的方法及过程 |
5.2 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
5.2.1 概述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充填体的抗拉强度 |
5.3.1 概述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充填体的抗冻融特性 |
5.4.1 冻融试验准备 |
5.4.2 冻融试验结果 |
5.5 充填体的抗冲击特性 |
5.5.1 SHPB试验设备及方案 |
5.5.2 试验结果 |
5.6 充填体的抗浸泡特性 |
5.6.1 浸泡试验准备 |
5.6.2 浸泡试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功能矿物对铀尾砂充填体抗浸出性的影响 |
6.1 浸出方法 |
6.1.1 浸出容器及试件的准备 |
6.1.2 浸出剂 |
6.1.3 浸出过程 |
6.1.4 浸出率与累计浸出分数的计算 |
6.2 浸出液中铀的浓度与p H |
6.2.1 中性浸出剂试验结果 |
6.2.2 碱性浸出剂试验结果 |
6.2.3 酸性浸出剂试验结果 |
6.3 浸出率与累积浸出分数 |
6.3.1 中性浸出剂时的浸出结果 |
6.3.2 不同浸出条件时的浸出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功能矿物条件下铀尾砂充填体的微观特征及机理 |
7.1 基于LF-NMR的孔隙结构特征 |
7.1.1 LF-NMR测试系统及方法 |
7.1.2 孔隙率分析 |
7.1.3 孔隙结构T2谱分析 |
7.1.4 孔隙率与力学性能关系 |
7.1.5 孔隙率与抗浸出性关系 |
7.2 铀尾砂充填体的SEM微观特征 |
7.3 铀尾砂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分析 |
7.3.1 铀尾砂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FTIR分析 |
7.3.2 铀尾砂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TG-DSC分析 |
7.3.3 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NMR分析 |
7.4 铀尾砂充填体中铀的固化机理 |
7.4.1 铀尾砂充填体中铀的固化机理 |
7.4.2 铀尾砂充填体中铀的浸出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充填胶凝材料文献综述 |
2.1.1 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 |
2.1.2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材料 |
2.1.3 碱激发/复合激发胶凝材料 |
2.2 微活性低品质固废利用的难题和途径 |
2.2.1 钢渣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难题 |
2.2.2 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利用途径 |
2.3 全尾砂及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 |
2.3.1 全尾砂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3.2 混合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4 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研究 |
2.4.1 充填料浆流变性 |
2.4.2 沿程摩阻力计算模型 |
2.4.3 流体-颗粒两相流 |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1 本文研究面临的问题 |
2.5.2 指导思路与关键技术 |
2.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利用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制备胶凝材料研究 |
3.1 利用钢渣-脱硫石膏制备胶凝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
3.1.1 试验物料特性 |
3.1.2 配比试验 |
3.1.3 结果分析 |
3.1.4 50%钢渣掺量胶凝材料探索研究 |
3.2 钢渣基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 |
3.2.1 试验物料特性 |
3.2.2 配比验证微调试验 |
3.2.3 大掺量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 |
3.2.4 多工况强度试验 |
3.3 利用低品质粉煤灰协同制备充填胶凝材料研究 |
3.3.1 试验物料特性 |
3.3.2 粉煤灰胶凝材料配比试验 |
3.3.3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互响应分析 |
3.3.4 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4.1 大掺量钢渣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1.1 水化产物分析 |
4.1.2 微观结构分析 |
4.1.3 孔隙结构分析 |
4.2 低品质粉煤灰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2.1 水化产物分析 |
4.2.2 微观结构分析 |
4.2.3 孔隙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无活性固废作为细骨料对充填体强度影响与优化 |
5.1 废石-棒磨砂-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1.1 三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1.2 三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1.3 铜选尾砂掺量对胶结体强度影响 |
5.1.4 强度模型 |
5.2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2.1 二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2.2 二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2.3 强度模型 |
5.2.4 二元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及沿程阻力预测 |
6.1 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1.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1.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 低品质固废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2.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3 粗骨料对料浆流变性的影响 |
6.3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计算研究 |
6.3.1 利用模型预测沿程阻力的步骤 |
6.3.2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的工业试验 |
6.3.3 结果验证及评价 |
6.4 预测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沿程阻力 |
6.4.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3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4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模拟及工业试验研究 |
7.1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工作特性研究 |
7.1.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3 掺低品质固废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分析 |
7.1.4 低品质固废料浆流变性与工作特性分析 |
7.2 低品质固废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拟 |
7.2.1 两相流模型 |
7.2.2 高浓度混合骨料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型 |
7.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水力坡度模型及工业试验 |
7.3.1 半工业级L管预测沿程阻力 |
7.3.2 工业验证试验及修正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炉矿渣基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聚合物的制备及反应机理 |
1.2.2 地聚合物收缩开裂研究现状 |
1.2.3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地聚合物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与方法 |
2.1.1 胶凝组分 |
2.1.2 碱激发剂溶液的调整 |
2.1.3 测试分析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浆液凝胶时间 |
2.2.2 浆液凝结时间 |
2.2.3 浆液流动度 |
2.2.4 地聚合物硬化浆体体积密度 |
2.2.5 地聚合物硬化浆体抗压强度 |
2.2.6 地聚合物硬化浆体抗折强度 |
2.2.7 微观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地聚合物收缩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原材料与试验分析方法 |
3.1.1 原材料 |
3.1.2 试验分析方法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浆液硬化塑性收缩 |
3.2.2 地聚合物试块的干燥收缩特性 |
3.3 干燥收缩的反应机理分析 |
3.3.1 干燥收缩机理 |
3.3.2 微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聚合物试样断裂行为数值模拟分析 |
4.1 地聚合物试样断裂行为分析 |
4.2 有限元方法介绍 |
4.3 数值模型与计算方案 |
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1 未预制裂纹模拟结果 |
4.4.2 底部预制裂纹模拟结果 |
4.4.3 横截面预制裂纹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尾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3 预拌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思路及方案 |
2.1 研究思路及目标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原料 |
2.4 实验条件 |
2.4.1 实验设备 |
2.4.2 材料及成品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钒钛铁尾矿特性及活化研究 |
3.1 钒钛铁尾矿的特性研究 |
3.1.1 钒钛铁尾矿的产出 |
3.1.2 钒钛铁尾矿的物理特性 |
3.1.3 钒钛铁尾矿的组成 |
3.2 钒钛铁尾矿的机械活化研究 |
3.2.1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XRD分析 |
3.2.2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比表面积分析 |
3.2.3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粒度分布 |
3.2.4 不同粉磨时间钒钛铁尾矿的SEM分析 |
3.2.5 粉煤灰标准下不同比表面积尾矿微粉的性能分析 |
3.2.6 矿粉标准下不同比表面积尾矿微粉的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钒钛铁尾矿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
4.1 探索实验 |
4.1.1 胶凝材料的制备 |
4.1.2 不同原料组成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 |
4.1.3 胶凝材料标稠用水量 |
4.1.4 胶凝材料体系的粒度优化 |
4.2 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分析 |
4.2.1 胶凝材料水化热分析 |
4.2.2 胶凝材料XRD分析 |
4.2.3 胶凝材料SEM分析 |
4.3 尾矿预拌混凝土制备 |
4.3.1 混凝土试块的制备 |
4.3.2 混凝土和易性测试 |
4.3.3 不同养护龄期力学性能 |
4.4 尾矿预拌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4.1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4.4.2 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测试 |
4.4.3 混凝土抗碳化测试 |
4.4.4 混凝土收缩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尾矿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尾矿路面混凝土的成本计算 |
5.3 尾矿微粉路面混凝土的配制 |
5.4 尾矿微粉路面混凝土的施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参加科研情况 |
(6)金矿尾矿井下胶结充填及其绿色墙材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金矿尾矿的性质及危害 |
1.2 金矿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 |
1.2.1 回收有价元素 |
1.2.2 复土造田 |
1.2.3 充填采空区 |
1.2.4 生产建筑材料 |
1.3 新型尾矿胶结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高炉矿渣 |
1.3.2 粉煤灰 |
1.3.3 赤泥 |
1.3.4 工业废石膏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金矿尾矿 |
2.1.2 矿渣 |
2.1.3 粉煤灰 |
2.1.4 其他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新型尾矿胶结材料的制备 |
2.3.2 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的制备 |
2.3.3 尾矿免烧砖试样的制备 |
2.4 研究方法 |
2.4.1 粒度分布测定 |
2.4.2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2.4.3 比表面积测定 |
2.4.4 密度测定 |
2.4.5 尾矿含水率测定 |
2.4.6 pH值测定 |
2.4.7 充填料浆坍落度测定 |
2.4.8 抗压强度测定 |
2.4.9 软化系数测定 |
2.4.10 收缩率测定 |
2.4.11 吸水率测定 |
2.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1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三章 低碱胶凝材料的尾矿胶结充填试样制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2.1 配合比设计 |
3.2.2 K_1 尾矿胶结材料的制备与pH值测定 |
3.2.3 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泥与K1 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对比试验 |
3.3.2 减水剂掺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3.3.3 胶砂比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3.3.4 尾矿浆浓度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5 尾矿细度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 水化产物及固化机理分析 |
3.4.1 XRD分析 |
3.4.2 SEM分析 |
3.4.3 固化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碱胶凝材料的尾矿胶结充填试样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2.1 配合比设计 |
4.2.2 K2 尾矿胶结材料的制备与pH值测定 |
4.2.3 尾矿胶结充填试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掺加不同石膏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2 水泥与K2 胶结充填试样的抗压强度对比试验 |
4.3.3 胶砂比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4.3.4 尾矿浆浓度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5 脱硫灰取代硫酸盐含量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水化产物及固化机理分析 |
4.4.1 XRD分析 |
4.4.2 SEM分析 |
4.4.3 固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矿尾矿免烧砖的制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2.1 配合比设计 |
5.2.2 免烧砖试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拌合料用水量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2 胶砂比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5.3.3 冻融循环作用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4 干湿循环作用对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
5.4 水化产物分析 |
5.4.1 XRD分析 |
5.4.2 SEM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含钴渣、钢渣胶凝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 |
1.1.1 碱性激发剂 |
1.1.2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机理研究 |
1.1.3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在建材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
1.2 钴渣 |
1.2.1 钴渣的种类 |
1.2.2 钴渣在回收处理方面的研究 |
1.2.3 钴渣在建材方面的研究 |
1.3 钢渣 |
1.3.1 钢渣的国内外资源利用现状 |
1.3.2 钢渣在建材方面研究与应用 |
1.3.3 钢渣在建材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性能表征 |
2.3.2 试样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三章 含钴渣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样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钴渣掺入量对含钴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水胶比对含钴渣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胶砂比对含钴渣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含钴渣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钢渣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样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钢渣掺入量对含钢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2 水胶比对含钢渣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胶砂比对含钢渣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含钢渣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比表面积对含钴渣、钢渣水泥胶凝材料的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样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钴渣比表面积对含钴渣水泥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5.3.2 钢渣比表面积对含钢渣水泥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芜湖软土固化配方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固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GGBS的研究现状 |
1.2.3 响应面法研究现状 |
1.2.4 有机质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0 引言 |
2.1 试验添加剂 |
2.1.1 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 |
2.1.2 生石灰 |
2.1.3 石膏 |
2.1.4 腐殖酸 |
2.2 软土物理特性试验 |
2.2.1 含水率测定 |
2.2.2 密度测定 |
2.2.3 液塑限测定 |
2.3 试验设计 |
2.3.1 Design-Expert软件原理 |
2.3.2 响应面法原理 |
2.4 试验方法 |
2.4.1 试样的准备工作 |
2.4.2 试样的制作与养护 |
2.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添剂的配方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掺试验 |
3.3 Box-Behnken法优化试验 |
3.4 数据结果分析 |
3.4.1 建立分析模型 |
3.4.2 分析模型拟合程度 |
3.4.3 交互作用分析 |
3.4.4 优化分析及模型推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质含量对软土固化影响 |
4.1 引言 |
4.2 土中的有机质 |
4.3 有机质含量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工程废弃泥浆和渣土的化学固化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高炉矿渣资源化利用 |
1.2.1 高炉矿渣的产生 |
1.2.2 高炉矿渣活性的激活原理 |
1.2.3 高炉矿渣用于生产绿色胶凝材料 |
1.2.4 高炉矿渣用于生产矿渣砖 |
1.2.5 高炉矿渣用于生产无机涂料 |
1.2.6 高炉矿渣用于生产硅灰石 |
1.2.7 高炉矿渣用于生产污水处理剂 |
1.2.8 高炉矿渣用于生产钙硅肥料 |
1.3 工程废弃泥浆的脱水和固化 |
1.3.1 工程废弃泥浆 |
1.3.2 工程废弃泥浆的处理方法 |
1.3.3 工程废弃泥浆脱水方法 |
1.3.4 固化技术的发展 |
1.3.5 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
1.3.6 工程废弃泥浆的固化技术 |
1.3.7 国内外工程废弃泥浆固化技术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工程废弃泥浆性能表征 |
2.3.2 土壤固化剂的性能表征 |
2.3.3 土壤固化剂及固化产品制备 |
2.3.4 土壤固化剂及固化产品的性能表征 |
第三章 土壤固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实验过程 |
3.2.1 矿渣微粉 |
3.2.2 石膏 |
3.2.3 水泥 |
3.2.4 土壤固化剂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矿渣-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 |
3.4.2 水泥-矿渣-石膏复合土壤固化剂的性能 |
3.4 土壤固化剂净浆试样的微观形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废弃泥浆的固化与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实验过程 |
4.2.1 工程废弃泥浆成分的测定 |
4.2.2 工程废弃泥浆性质 |
4.2.3 工程废弃泥浆的微形貌 |
4.2.4 工程废弃泥浆的脱水 |
4.2.5 工程废弃泥浆的固化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工程废弃泥浆脱水行为的研究 |
4.3.2 工程废弃泥浆固化行为的研究 |
4.4 工程废弃泥浆固化产物的微观形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渣土的固化与性能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与实验过程 |
5.2.1 渣土含水率的确定 |
5.2.2 渣土成分的测定 |
5.2.3 渣土性质 |
5.2.4 渣土的微形貌 |
5.2.5 渣土固化试样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渣土固化试样的微观形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电炉钢渣铁组分回收及尾泥制备水泥材料的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钢渣的产生与分类 |
1.2 钢渣的处理概况 |
1.3 钢渣的资源化利用 |
1.3.1 国外钢渣利用概况 |
1.3.2 国内钢渣利用概况 |
1.3.3 电炉钢渣利用的研究进展 |
1.4 钢渣中金属回收利用的研究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钢渣的活化技术研究 |
1.5.1 钢渣活性的来源 |
1.5.2 钢渣的机械激发 |
1.5.3 钢渣的化学激发 |
1.5.4 钢渣的热激发 |
1.6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6.1 电炉钢渣资源化利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2 试验原材料、设备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电炉钢渣 |
2.1.2 转炉钢渣 |
2.1.3 高炉矿渣 |
2.1.4 水泥 |
2.1.5 水泥用标准砂 |
2.1.6 激发剂 |
2.1.7 混凝土用砂石 |
2.1.8 混凝土外加剂 |
2.1.9 浮选药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选铁试验方法 |
2.2.2 化学成分与矿相分析 |
2.2.3 钢渣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
2.2.4 微观结构测试方法 |
2.2.5 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
2.3 试验流程 |
2.3.1 选铁试验流程 |
2.3.2 钢渣水泥性能试验流程 |
2.3.3 混凝土性能试验流程 |
2.4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4.1 选铁试验设备 |
2.4.2 水泥与混凝土性能实验设备 |
3 从电炉钢渣中选铁的试验研究 |
3.1 电炉钢渣原矿的化学成分及金属矿物组成 |
3.1.1 化学成分分析 |
3.1.2 金属矿物组成分析 |
3.2 电炉钢渣原矿的磨矿试验 |
3.3 电炉钢渣弱磁选试验 |
3.3.1 钢渣细度的影响 |
3.3.2 磁选管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
3.3.3 弱磁尾渣的金属矿物分析 |
3.4 弱磁尾渣的强磁选试验 |
3.4.1 强磁选机磁场强度的影响 |
3.4.2 给矿浓度影响 |
3.4.3 弱磁尾渣细度的影响 |
3.5 弱磁尾渣的焙烧-弱磁选试验 |
3.5.1 配炭量的影响 |
3.5.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5.3 弱磁尾渣细度的影响 |
3.6 弱磁尾渣的浮选试验 |
3.6.1 弱磁尾渣细度的影响 |
3.6.2 捕收剂用量的影响 |
3.7 弱磁尾渣的重选试验 |
3.8 几种分选方法对弱磁尾渣分选效果的比较 |
3.9 本章小结 |
4 电炉钢渣尾泥活性激发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易磨性研究 |
4.2.2 机械激发效果 |
4.2.3 化学激发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5 电炉钢渣尾泥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泥熟料掺量的影响 |
5.2.2 电炉钢渣尾泥掺量的影响 |
5.2.3 电炉钢渣尾泥粉细度的影响 |
5.2.4 电炉钢渣尾泥与尾渣复掺的研究 |
5.3 尾泥作水泥混合材的应用及经济性评价 |
5.3.1 应用情况 |
5.3.2 经济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以钢渣尾泥为原料的水泥水化规律研究 |
6.1 试验方案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物理性能研究 |
6.2.2 物相分析 |
6.2.3 微观形貌分析 |
6.3 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电炉钢渣尾泥作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叠加效应的研究 |
7.1 试验方案 |
7.2 混凝土性能研究 |
7.2.1 尾泥粉单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7.2.2 尾泥与高炉矿渣叠加效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7.2.3 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7.3 尾泥与高炉矿渣叠加效应对混凝土渗透性能影响研究 |
7.3.1 掺合料对抗渗性的影响 |
7.3.2 掺合料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7.4 尾泥与高炉矿渣叠加效应形成及作用机理研究 |
7.4.1 混凝土微孔结构研究分析 |
7.4.2 混凝土水化产物的XRD分析 |
7.4.3 混凝士水化产物的SEM分析 |
7.5 尾泥作混凝土掺合料的应用及经济性评价 |
7.5.1 应用情况 |
7.5.2 经济性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高炉矿渣微粉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研究[D]. 王富林. 南华大学, 2021
- [2]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D]. 杨晓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炉矿渣基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D]. 庞冠洪. 郑州大学, 2020(02)
- [5]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D]. 吝晓然.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6]金矿尾矿井下胶结充填及其绿色墙材的制备研究[D]. 李淋.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7]含钴渣、钢渣胶凝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 何伟.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8]芜湖软土固化配方的优化研究[D]. 张芳. 安徽建筑大学, 2018(03)
- [9]工程废弃泥浆和渣土的化学固化与性能表征[D]. 朱伟.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1)
- [10]电炉钢渣铁组分回收及尾泥制备水泥材料的技术基础研究[D]. 刘智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