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迷宫文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影,《缄默的迷宫》,文本解读,历史反思
迷宫文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蒲荣[1](2019)在《用公平和正义“干净”地缝补历史的缺口——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文本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电影《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2014年,中文译名《缄默的迷宫》)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坚定的历史态度宣告:历史是不会被抹杀的,无论谁,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能掩盖历史的真相;只有那些"干净"的人才能充当历史反思的主体力量,才能彻底从历史的废墟中站起来;反思历史,推进历史审判的标准不应该是一时一地的"现实",而是公平与正义。审判与刑罚仅仅是途径而不是目的,还原历史真相,牢记历史教训,给受害者、给全世界以公平和正义,才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所有坚守公平和正义的人,面对诸如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罪恶,都不应该缄默。(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朱萍[2](2016)在《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部以"结构"取胜的小成本国产电影,《心迷宫》在"全知视角"呈现下的严密逻辑文本背后,具有复杂解读空间。片中偶尔出现的逻辑裂痕体现了创作者的创作倾向。影片结构出一部主题寓意不在"兽性"而在"人性",既符合电影市场需求、又符合意识形态审查要求、更适应普通观众心理需求的较为成功之作。(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6年01期)
曹洁萍[3](2014)在《《玫瑰的名字》的迷宫文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迷宫文本可以说是知识及叙事形式的十分复杂的融合,每一个迷宫文本式小说的出现都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与逻辑的复杂结合,这需要作者有大量的文化知识沉淀,还要有惊人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在迷宫文本式的叙事作品中,首屈一指的便是艾柯的小说《玫瑰的名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玫瑰的名字》的迷宫文本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这位伟大的作家超强的天才能力,与迷宫文本的叙述方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4年12期)
王平[4](2012)在《走出叙事的迷宫——《狂人日记》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成熟的白话短篇小说。无论人们对它的主题阐释如何丰富,仍无法背离鲁迅自己的说法,即"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这样的主题在鲁迅后来的写作中是不断重复出现的。由于"《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2〕我们感兴趣的是,鲁迅究竟是怎样以特别(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2年05期)
朱桃香[5](2009)在《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学对叙事结构、叙事现象进行研究,已经取得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目前,它成为全球性的理论思潮,并且成为小说理论的子学科,在中外文论中备受关注。本论文在叙事理论视野中研究内涵丰富但尚未得到关注的迷宫文本现象。迷宫文本是博学通识型作家创作的高度复杂的文本,他们将庞大知识系统转化成好看的小说材料,来实现知识不断对接和叙事的无限可能性。论文在比较的视野和后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视野观照下,以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的理论策划为依托,用《米德尔马契》和《玫瑰的名字》作个案,从叙事形式结构入手,切入迷宫文本的研究。后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中的副文本理论、元叙事理论和叙事空间理论是进入迷宫文本的指南针。从过去的文本个案批评史和后来出现的迷宫文本来看,人们一直在作多角度的解读:批评史将迷宫文本作了网状阐释,使其内涵和意义一直向前延伸。艾略特基于固有关系的网状概念、艾柯“作为迷宫的百科全书”的构想为迷宫文本勾画了蓝图。他们在此蓝图上创作出两种形态的迷宫文本:网状叙事文本和环形叙事文本。艾略特用网状叙事在一群人中研究一个人和一种现象:艾柯用环形叙事在一串书中研究一本书和一个案件。连载小说周边的副文本显示出用点-线-面几何模式进行网状叙事的意图、用书名副文本作游戏则支撑起环形叙事框架。艾略特和艾柯还借人物和叙述者之口在叙事当中发表网状诗话和迷宫诗话,为迷宫文本确立身份和叙事合法性。他们的迷宫文本空间充满连线,联通故事,还联通故事之外的故事。对艾略特和艾柯典型迷宫文本个案所作的研究显示,从批评上来看,迷宫文本是永远解读不完的书:它是作家的策划;它使用合适叙事格式处理大量信息;它蕴含着这种格式的理论表达;它最终追求的是因特网式的知识无限连接。(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9-05-01)
王小平[6](2008)在《文本的冒险:历史碎片拼贴的迷宫——论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后现代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以先锋的姿态,挑战传统的电影叙事,颠覆大众惯常的观影经验,把新中国从50年代到"文革"的这段历史拆解开来,又将这些历史的碎片拼贴、缝合在一起,在怀旧的情绪和委婉的反讽中完成了电影文本语义的编织。在这个时空交错的文本里,权力、性、爱、道德、政治在喜剧的舞台上竞相上演。影片以反线性叙事、历史碎片的缝合、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反讽的修辞策略把后现代电影叙事演绎得婀娜多姿。(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08年06期)
冯芳[7](2007)在《“迷宫”似的文本“裂片”般的语言——对徐吁《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的解构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批评者普遍认为徐吁的中篇小说《精神病患者的悲歌》赞扬了海兰为了他人幸福而牺牲的崇高精神,小说宣扬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他们把悲剧归因于“美的情感与善的行为的冲突”。然而,《精》的文本自身产生分裂,显示出了对语言能指、所指的解构。由此,海兰自杀之“崇高”扑朔迷离,白蒂与“我”亦被置于审视之中。(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07年01期)
翁冰莹[8](2006)在《在文本与城市迷宫中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几何时》这部作品是法国当代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米歇尔·布托的一部杰作。这部复杂的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并以其独到的小说技巧被列入新小说的行列。因此,这本难懂的小说值得阅读和研究。首先就其结构布局而言,小说中对于过去时间的运用方法与音乐中的“赋格”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这部小说是一部“多声部的作品”。而小说的五部分令我们想到了五幕歌剧的结构。在这“五幕歌剧”中有很长的旋律,尤其在最后一幕中还奏起了“哀歌”。这哀歌由长句组成,表达了主人公在遭遇爱情失败时悲凉的情绪。这两次失败的爱情是针对两位年轻的姑娘阿妮和罗丝的。那些超长的句子既是诗意的,也是迷宫式的,是布托笔下特有的句子;它们成为我们从句法和文体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对象。那些句子开始还是作为主人公走出迷宫的阿莉阿尼之线,后来渐渐变得像迷宫一样,这些迷宫式的句子又构成了迷宫文本。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看,文本正是建立在希腊神话忒休斯和圣经故事该隐的文本之上。而从忒休斯神话故事里衍生出来的迷宫形象,在整个小说文本中都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走出文本的迷宫,读者又陷入了另一个——城市的迷宫,布勒斯顿城的迷宫。布城是怪兽弥诺陶,同时也是一座该隐之城,即杀手和迷宫之城。面对这样一座城市,雅克·拉威尔选择了逃离。他的逃离也结束了奏响在迷宫布城的赋格。城市这个主题实际上是布托用以研究人类问题以及人的生存状况的文学构思之所在,所以,可以说这是本有关存在主义话题的新小说。布托为主人公创造了一座城市的迷宫,为读者造了一座文本的迷宫,同时通过创新小说技巧,他自己也在文学的世界里进行探险,所以这本小说包含了小说主人公、读者以及作者在内的叁重共同探索。(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6-05-01)
迷宫文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部以"结构"取胜的小成本国产电影,《心迷宫》在"全知视角"呈现下的严密逻辑文本背后,具有复杂解读空间。片中偶尔出现的逻辑裂痕体现了创作者的创作倾向。影片结构出一部主题寓意不在"兽性"而在"人性",既符合电影市场需求、又符合意识形态审查要求、更适应普通观众心理需求的较为成功之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迷宫文本论文参考文献
[1].张蒲荣.用公平和正义“干净”地缝补历史的缺口——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文本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2].朱萍.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J].电影新作.2016
[3].曹洁萍.《玫瑰的名字》的迷宫文本研究[J].芒种.2014
[4].王平.走出叙事的迷宫——《狂人日记》文本分析[J].语文建设.2012
[5].朱桃香.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
[6].王小平.文本的冒险:历史碎片拼贴的迷宫——论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后现代叙事[J].当代文坛.2008
[7].冯芳.“迷宫”似的文本“裂片”般的语言——对徐吁《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的解构批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
[8].翁冰莹.在文本与城市迷宫中的探索[D].厦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