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社会核算矩阵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瑞[1](2014)在《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是在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建立一套全新的核算体系以正确认识能源―环境―经济叁者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必然的背景下出现的。构建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具体运用的有益探索,也是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拓展和补充,有利于为开展综合分析和政策评价研究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本文以SNA和SEEA两大核算体系为指导,运用投入产出核算和社会核算矩阵两大方法尝试构建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在传统投入产出核算的基础上,引入能源和环境因素,设计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基本框架,探讨能源使用和恢复部门、污染物产生和治理部门的中间投入核算,以及能源恢复部门、污染物治理部门的最初投入核算,并确定能源和环境资产数据。在传统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引入能源和环境因素,设计能源―环境―经济社会核算矩阵基本框架,探讨能源使用量和恢复量、污染物产生量和治理量的实物量测算,以及能源恢复账户、污染物治理账户、能源和环境要素账户的价值量测算,并对其他账户进行调整。在上述理论及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进行了具体应用。以2007年湖南144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搜集数据计算产生42部门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并且运用直接消耗系数比较分析了各部门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对能源恢复贡献最大的叁个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对污染物治理贡献最大的叁个部门是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制定相应产业政策时,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加大对能源恢复和污染治理贡献较大的行业的支持力度,均会对整个能源和环境状况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系统完备且科学有效的核算体系和评价系统的作用,需要从加强统计数据基础建设,加快其他可持续指标的研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努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4-15)
马忠,王苗苗[2](2011)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的实物流量帐户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物流量帐户体系是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基础框架,针对产品、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投入和残余物四个方面,SEEA给出了关于实物流量帐户的叁种主要类型:物质供应使用表、物质流帐户(MFA)和实物投入产出表(PIOT),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编制应用上述实物流量帐户的进展情况。实物流量帐户体系建立,尤其是实物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应用,对资源环境综合核算研究于有重要意义。作为实践SEEA,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分析的必要途径,本文强调应积极开展各个主要资源物质的流量在不同层面上的实物流量帐户基础研究,尤其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实物帐户的建立。依靠政府与科研机构联合并借鉴国外编制技术经验,积极开展物质流分析基础上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以推动资源环境综合核算在我国的实践。(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ASRI-AIT 2011 V3)》期刊2011-07-16)
马忠,王苗苗[3](2011)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的实物流量帐户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物流量帐户体系是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基础框架,针对产品、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投入和残余物四个方面,SEEA给出了关于实物流量帐户的叁种主要类型:物质供应使用表、物质流帐户(MFA)和实物投入产出表(PIOT),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编制应用上述实物流量帐户的进展情况。实物流量帐户体系建立,尤其是实物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应用,对资源环境综合核算研究于有重要意义。作为实践SEEA,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分析的必要途径,本文强调应积极开展各个主要资源物质的流量在不同层面上的实物流量帐户基础研究,尤其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实物帐户的建立。依靠政府与科研机构联合并借鉴国外编制技术经验,积极开展物质流分析基础上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以推动资源环境综合核算在我国的实践。(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 2011 V5)》期刊2011-02-20)
袁勇[4](2003)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理论与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与经济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环境为经济生产提供投入,另一方面,经济活动会对环境形成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同时涉及经济与环境的账户体系,以便检查哪里存在压力,以及如何去减轻或者解除这种压力。因此,研究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问题非常必要。 本文第一部分着重指出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存在的五种固有缺陷,我们认为,其缺陷实质是,没有将环境资产和环境产品作为经济过程的一部分而加以考虑,同时也没有将经济活动产生的剩余物作为一种非意愿性产品加以对待。 第二部分回顾了国际国内环境核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论述了SEEA各个版本所包含的内容。SEEA各版本相对独立,又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版本越高,认识层次就越高,核算的复杂性就越强。 第叁部分系统剖析了SEEA2003的账户体系,评述各个账户对环境因素的处理。这些账户包括了综合流量账户、收入与资本账户和混合的国民账户。 第四部分系统分析了SEEA核算内容,扩展了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范围,从福利角度研究环境问题,并对环境费用做出了正确的处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将环境与经济信息较为完整的纳入核算框架之中,度量了环境对经济的冲击以及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03-12-01)
温作民[5](2001)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即SNA中心框架和附属卫星帐户框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对将环境资源因素与经济活动联系起来的环境经济核算帐户SEEA的结构、要素以及估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对SEEA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若干完善的建议 ,以期进一步深化对环境资源核算的研究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数据支持的框架与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01年06期)
张东光[6](2001)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及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并以其核算的数据支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和国内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讨论了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必要性,介绍并分析了 SEEA的特征和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思路和目的,并对应注意的问题 ,即如何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等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01年08期)
张白玲[7](2001)在《关于建立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完整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应包括两个互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体系,即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宏观环境核算)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微观环境会计)。(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01年04期)
雷明[8](2000)在《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框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联合国 1 993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SEEA)通用框架的基础上 ,围绕中国新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特征 ,结合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以及我们自己已有的工作积累 ,对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CSEEA)整体设计 ,尤其是其核算矩阵的具体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00年10期)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物流量帐户体系是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基础框架,针对产品、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投入和残余物四个方面,SEEA给出了关于实物流量帐户的叁种主要类型:物质供应使用表、物质流帐户(MFA)和实物投入产出表(PIOT),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编制应用上述实物流量帐户的进展情况。实物流量帐户体系建立,尤其是实物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应用,对资源环境综合核算研究于有重要意义。作为实践SEEA,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分析的必要途径,本文强调应积极开展各个主要资源物质的流量在不同层面上的实物流量帐户基础研究,尤其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实物帐户的建立。依靠政府与科研机构联合并借鉴国外编制技术经验,积极开展物质流分析基础上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以推动资源环境综合核算在我国的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胡瑞.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4
[2].马忠,王苗苗.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的实物流量帐户综述[C].Proceedingsof2011AASRIConferenceon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AASRI-AIT2011V3).2011
[3].马忠,王苗苗.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的实物流量帐户综述[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zzySystemsandNeuralComputing(FSNC2011V5).2011
[4].袁勇.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理论与方法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
[5].温作民.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
[6].张东光.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及借鉴意义[J].中国软科学.2001
[7].张白玲.关于建立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构想[J].东南学术.2001
[8].雷明.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框架设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