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镍离子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镀废水处理中心,镍离子超标,故障树分析
镍离子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玲,陈俊峰[1](2019)在《电镀废水镍离子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公司新建电镀废水处理中心的在线监测系统出现废水处理后总排口镍离子超标的问题,采取航天系统质量问题归零的手段,通过故障树分析,排查了废水分流分治情况、电镀镍系废水处理的合理性设计、废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和车间生产管理等方面,定位了问题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预防措施,确保电镀废水各项指标的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04期)
罗铎元,张清伟,彭兰芳[2](2019)在《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离子的去除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含镍电镀废水为试验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试验通过调节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双氧水的加入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11、反应温度为60℃、双氧水添加量/含镍废水量为3%。处理含镍离子浓度为7840mg/L的含镍废水时,废水中镍离子去除率可达99.99%,处理后残留镍离子浓度小于1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07期)
蒋韵秋[3](2018)在《改性花生壳炭对电镀废水中镍离子(Ni(Ⅱ))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镀行业排出的含镍废水已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研发出对电镀废水中Ni(Ⅱ)具有良好处理效果且成本低廉的技术迫在眉睫。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花生壳产量大且通常被大量焚烧或随意丢弃,存在污染环境与资源浪费的问题。生物炭是生物质材料在缺氧环境中经热裂解形成的富碳产物,因其具有特殊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等优良性质,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有望成为处理含镍电镀废水廉价高效的吸附材料。因此,本研究选用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作为原料,通过热解-化学改性手段优化生物炭的制备工艺,得到对Ni(Ⅱ)有着高效去除能力的改性花生壳炭。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改性前后花生壳炭的形貌、比表面积、Zeta电位等进行表征,对比分析改性后花生壳炭结构与表面特性的变化情况。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在不同投量、溶液pH、离子强度等条件下,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对Ni(Ⅱ)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对改性前后花生壳炭理化性质的分析探讨出其对Ni(Ⅱ)的吸附机理。最后,本研究通过开展改性前后花生壳炭的解吸与复吸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到合理的解吸条件与材料的使用寿命,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热解法制得花生壳炭,以高锰酸钾(KMnO_4)与氢氧化钾(KOH)为改性剂,在相应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备得到改性花生壳炭,探究出花生壳炭吸附Ni(Ⅱ)的最优的改性条件为:361?C的热处理温度,KOH:炭:KMnO_4溶液(w:w:c)=2.5:1:0.76%。改性后,花生壳炭粒径变小且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平均孔容增加,平均孔径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增加,官能团种类较改性前有显着区别。2)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量随投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溶液pH的增加而增加。改性前,溶液pH为7.0时,花生壳炭对Ni(Ⅱ)吸附效果最好;改性后,pH在6.0或7.0时,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效果好。离子强度对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吸附Ni(Ⅱ)影响不大,推测反应过程主要形成内层络合物。竞争铜离子(Cu(Ⅱ))的引入导致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量下降。3)等温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更好的描述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吸附Ni(Ⅱ)的过程。298 K时,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对Ni(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79 mg/g和87.92 mg/g,改性显着改善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效果。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吸附Ni(Ⅱ)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焓变(ΔH)和熵变(ΔS)>0,表明二者参与的吸附反应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动力学数据说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与Elovich方程适用于花生壳炭吸附Ni(Ⅱ)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用于改性花生壳炭吸附Ni(Ⅱ)的过程,两种材料对Ni(Ⅱ)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此外,相应结构形态表征表明: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主要靠炭材料中的-CO_3以及π共轭芳香结构,Ni(Ⅱ)最终以NiCO_3的形式附着在花生壳炭上;改性花生壳炭吸附Ni(Ⅱ)主要凭改性炭中的-OH、-NH_2以及π-共轭芳香结构,Ni(Ⅱ)最终形成R-Ni(OH)_2、R-O-NiONi-O-R和R-NNi。4)通过研究解吸剂种类、浓度、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对解吸Ni(Ⅱ)效果的影响得到合理的解吸条件,结果发现0.15 mol/L HCl对改性前吸附上Ni(Ⅱ)的花生壳炭解吸效果最好,0.05 mol/L HCl对改性后吸附上Ni(Ⅱ)的花生壳炭解吸效果最好。温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不大,改性前后花生壳炭达到解吸平衡的时间分别为12 h和5 h。5)通过复吸实验考察改性前后花生壳炭对Ni(Ⅱ)的复吸效果,分析得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复吸结果表明吸附5次后,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量从5.14 mg/g降至0.05 mg/g,对Ni(Ⅱ)几乎没有吸附作用,材料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寿命不长;改性花生壳炭对Ni(Ⅱ)的吸附量由80.23 mg/g降至18.77 mg/g,此吸附量较大多数材料而言仍具有优势,吸附寿命较长。(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乔丹,徐汉,许小红,陈志刚,张波[4](2017)在《叁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颗粒状活性炭作为叁维电极的粒子,采用叁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考察了pH值、电流、极板间距、炭水比(粒子电极活性炭与处理水量的体积比)对镍离子和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在设定的范围内,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电流和炭水比的增大而升高,随极板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当废水中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82.309 3mg/L和52.761 5mg/L、活性炭的体积为1 000mL、处理时间为2.0h时,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pH值4、电流0.6A,极板间距20cm,炭水比10∶9。此时,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3.40%和86.20%。出水经过混凝沉淀后,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7%和99.68%,在出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07 2mg/L和0.169 3mg/L,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排放限值。(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7年06期)
曾国明,周和平,伍培,王崇光,张雯宇[5](2017)在《铜绿微囊藻吸附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吸附法治理重金属废水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考察铜绿微囊藻藻液和藻粉对重金属镍离子的吸附效果。原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藻液和藻粉的去除率分别为23.6%和92%,藻粉相比于藻液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吸附重金属后,两者的峰型大致一致,藻粉和藻液的空间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上述研究结果证明铜绿微囊藻可以作为一种去除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剂,为后续藻类治理重金属污染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7年11期)
孙梦涵,张美涵,宋成文,杨在丽,温施泓[6](2016)在《电场强化煤基炭膜处理含镍离子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毒性和难降解的特性,对人体和生物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将煤基导电炭膜与电场相结合构建重金属处理系统分离去除废水的重金属镍离子,分别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蠕动泵转速、电场强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其原因,确定了煤基炭膜处理重金属镍离子的临界电场强度.结果显示,溶液的初始浓度会对系统的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影响,处理系统对低浓度镍离子废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高浓度的含镍废水;蠕动泵的转速影响炭膜的渗透通量,转速越大,膜渗透通量越大;在电场的作用下,导电炭膜的渗透通量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处理系统对含镍废水处理所需的临界场强是0.4 V/cm;含镍废水的pH控制在5左右处理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1-25)
姜灵彦,刘蕾[7](2016)在《改性橘子皮对废水中钴镍离子的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冰醋酸-Ca(OH)2制备了新型活化橘子皮生物吸附剂HCOP,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组织形态上对比了未改性橘子皮(OP)、冰醋酸-Ca(OH)2活化橘子皮(HCOP)2种不同的生物吸附剂;研究了HCOP用量、p 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HCOP吸附Co2+、Ni2+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式。结果表明,当HCOP用量为5 g/L、p H 6.0的条件下,HCOP对2种离子的吸附速率均较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HCOP对Co2+、Ni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58、52.47 mg/g,均符合Langmuir模型。在钴、镍二元混合体系中,HCOP对Ni2+的吸附选择性大于Co2+,HCOP可通过用HCl洗涤再生后循环使用6次。(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8期)
尚秀丽,杨风林,夏德强,周萃文[8](2016)在《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原位共沉淀法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时间、温度对镍离子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在60min达到平衡,其动力学行为更好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镍离子的吸附率增大。(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07期)
李林海[9](2016)在《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镍离子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镍是与人类生活非常密切的重金属材料,并已广泛应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但由于镍的危害,国家环保标准对其排放越来越严格。如何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镍成为当今工业制造业必须解决的环境保护工作问题。与其他重金属去除方法相比,化学沉淀法在处理成本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吸附法具有简易且可以循环使用的优点,因此,这两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普通化学沉淀法处理络合重金属时沉淀不完全;而吸附剂的成本偏高吸附量有限。所以本论文围绕这两种方法的不足展开了以下工作:(1)提出了分步沉淀法处理含镍络合物工业废水的新工艺:利用镍离子与氢氧化物和与铜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的溶度积不一样,先用氢氧化钙调节废水pH在11.5-12.5,此时废水中大部分镍被沉淀,再调节废水pH=6-8,铜试剂进一步沉淀含镍络合物。探讨了沉淀pH值,氢氧化钙的用量,铜试剂用量等参数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处理后的含络合镍的工业废水可以达到0.5mg/L的国家排放标准。(2)新型炭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对Ni(Ⅱ)的吸附性能研究:采用稻壳为原料,用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了炭多孔材料。该材料用来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镍离子。在制备工艺研究中,用不同氢氧化钠与炭质量比,不同热处理时间及热处理温度等制备条件制备了炭多孔材料,并研究了所得炭多孔材料对Ni(Ⅱ)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与炭质量比为3,热处理时间为2小时,热处理温度为800℃时,制备的炭多孔材料对Ni(Ⅱ)的吸附性能最好;详细研究了吸附条件对炭多孔材料吸附Ni(Ⅱ)性能的影响,如待处理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结果表明,在待处理液pH值为7.0,吸附反应时间大于200min,吸附效果最好。进一步对炭多孔材料表征发现,炭多孔材料除了C以外含有SiO2,其最可几孔径为0.62nm,比表面积Sm=1192m2/g;通过等温吸附模拟,炭多孔材料对镍离子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为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75.3 mg/g。并研究了该炭多孔材料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重复利用5次后吸附量仍能达到初始吸附量的90%以上。(3)锰掺杂炭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对Ni(Ⅱ)的吸附性能研究:采用稻壳为原料,用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了锰掺杂炭多孔材料。该材料用来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镍离子。在制备工艺研究中,考察了高锰酸钾浓度对制备的锰掺杂炭多孔材料吸附Ni(Ⅱ)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浓度为1%时制备的锰掺杂炭多孔材料对Ni(Ⅱ)的吸附性能最好。研究了待处理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Ni(Ⅱ)的初始浓度等参数对锰掺杂炭多孔材料吸附Ni(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待处理液pH值为7.0,吸附反应时间大于200min,吸附效果最好,吸附模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28.2 mg/g。进一步对所制得的锰掺杂炭多孔材料表征发现,该材料中Si02含量减少,在原来炭多孔材料中掺杂了锰元素,最可几孔径为0.58nm,比表面积增加到Sm=1537m2/g。(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6-01)
张少卿,张依福,孟长功[10](2015)在《经丁二酮肟改性的Y沸石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丁二酮肟(DMG)对合成的Y沸石进行改性,采用XRD,SEM,EDAX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废水中的镍离子进行吸附。结果表明,改性后丁二酮肟吸附到Y沸石表面,与改性前的Y沸石相比,改性后的Y沸石的吸附效果明显增强。(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下)》期刊2015-10-25)
镍离子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含镍电镀废水为试验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试验通过调节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双氧水的加入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11、反应温度为60℃、双氧水添加量/含镍废水量为3%。处理含镍离子浓度为7840mg/L的含镍废水时,废水中镍离子去除率可达99.99%,处理后残留镍离子浓度小于1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镍离子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玲,陈俊峰.电镀废水镍离子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J].电镀与精饰.2019
[2].罗铎元,张清伟,彭兰芳.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离子的去除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
[3].蒋韵秋.改性花生壳炭对电镀废水中镍离子(Ni(Ⅱ))的吸附研究[D].重庆大学.2018
[4].乔丹,徐汉,许小红,陈志刚,张波.叁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J].电镀与环保.2017
[5].曾国明,周和平,伍培,王崇光,张雯宇.铜绿微囊藻吸附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
[6].孙梦涵,张美涵,宋成文,杨在丽,温施泓.电场强化煤基炭膜处理含镍离子废水的研究[C].第五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6
[7].姜灵彦,刘蕾.改性橘子皮对废水中钴镍离子的吸附性能[J].湖北农业科学.2016
[8].尚秀丽,杨风林,夏德强,周萃文.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
[9].李林海.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镍离子处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
[10].张少卿,张依福,孟长功.经丁二酮肟改性的Y沸石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C].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