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性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馆校合作,德知,德性,德行
德性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吴永发,徐晨来[1](2019)在《内化德知 养成德性 实践德行——基于校馆合作的道德教育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博物馆课程资源与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学校应该主动与博物馆合作,充分开发博物馆的育人价值,以研学旅行、混合式学习、开设学校博物馆等形式,内化德知、养成德性、实践德行,以提升学校德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装备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赵旺来,樊改霞[2](2019)在《德性与规范:道德教育哲学本质的世纪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教育哲学本质的论争经历了从"神性德性"到"人性德性"的目的论意义上的转变,之后又以规则的遵循取代了德性的追求,规范伦理学成为道德教育哲学的基础,到了现代,人们又开始呼吁道德教育哲学应该回归德性传统。基于这一哲学论争,近40年来我国道德教育学界也提出不同主张:德育建设应该建立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教育规范,体现教育的工具性;德育建设应该走向(回归)德性伦理学,在认清道德教育哲学德性本质的基础上,辅之以规范的补充与保障作用。道德教育哲学本质的论争对我国德育建设也带来深刻影响:拓宽道德教育哲学的研究场域,加深道德教育的元研究,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王瑛[3](2019)在《公民道德教育应从行为规训转向德性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为规训和德性养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二者共同影响着公民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人们片面重视行为规训、制度规范的德育功能,忽视了道德修养、德性养成、人格教育,出现了道德信仰失落、道德行为失范等德性养成缺失。因此,公民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道德规范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等行为规训,还应当注重道德修养教育、个体道德内化等德性养成,促进公民道德教育从行为规训向德性养成转型。(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26期)
高晓清,张洁[4](2019)在《书院德性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弘扬社会正气。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形式,以培养德性、化育人生为主要目的,其目标是培育德行健全的"圣人",培养内容为儒家经典、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书院的德性教育是通过"分年"的教育阶段、讲会与会讲的教育形式、德学并重的考核标准和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来实现的。探究书院在培养人的德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蒋冬双[5](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融合机理和机制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融合机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识与德性良性互动的内在逻辑,进而有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识与德性融合的问题反思、方法革新和模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融合机理和机制的剖析是有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识与德性整体建构的学理基础,更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理论前提。为此,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融合机理剖析的基础、方向和标准来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能与关联,进而进一步探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和渠道。(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周虹[6](2019)在《论德性的养成与高校的“榜样教育”机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德性培育的重要性论起,对获得性知识、个体德性与社会德性分别进行了阐述。而后论述了对后两种德性培育起主要作用的"激情"之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德性养成的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从模仿对象、高校学风、荣誉分配叁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培育德性的"榜样教育"机制的具体建设方法。(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向阳,士心[7](2019)在《让教育闪现德性的光辉——中山市远洋学校黄志煊校长的德性教育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志煊,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校长研训库专家,广东省教育厅"百千万培养工程"名校长,全国骨干校长班"优秀学员"。曾主持多个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奖,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叁十多篇,着有《追寻德性》《德性教育》《德泽流光》等。(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德育》期刊2019年07期)
李国祥[8](2019)在《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借用好友欧多克索斯(Eudoxus)的话来表明自己的伦理学始点:一切事物皆以善为目的。品格教育作为一种导人于善的实践活动,它的终极目标是让人获得“至善”(ultimate good)。然而,在“至善”的理解上,东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路径。《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乃是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地步。具体到不同的人,“至善”也有所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至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于每一个人所要达到的“至善”做了差别对待。概其所因,大抵是传统中国社会向来以“差序格局”不断沿袭所致。在西方,情况则迥然不同。由于西方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团体格局,人们无一不把“至善”聚焦于“幸福”(eudaemonia)。也就是说,政治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把能过上“幸福”的一生作为其人生的终极目标。这里说的“幸福”,并非一般意义上因主观体验而感到快乐的“幸福”(happiness)。德性伦理学中的“幸福”是指神所喜悦的事物,抑或说是符合神性的事物。它既是一种福祉(well-being),又是一种福宁兴旺(flourishing)的客观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指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圆满实现,尤其是人的灵魂的最好思想活动的完满实现。在如何才能实现“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的探索上,德性伦理学展开了极为详细的讨论。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的探究上依旧沿袭着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基本思路,也即“幸福德性”论。然而在德性的习得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摆脱了恩师柏拉图“德性理性”的框架,继而把目光投向“德性习惯”。他坚信,习惯先于理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以“叁端”为基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提及的“叁端”为:天生的禀赋,后天养成的习惯,及其内在的理性。天赋其实就是本能,人和动物共有之。它是随着人和动物的出生而自然具备的。亚里士多德把这些自然禀赋亦称之为“自然品格”,有些自然品格起初并不对社会产生作用。在后期教育的介入下,个体慢慢通过积习而变更天赋,使之成为经过改造的“第二天性”。这些通过后天耳闻目濡的习熏,佐以亲力亲为的实践而成的习惯使得个体习于向善。因此,德性伦理学不讨论人性之善恶,而是主张德性不是天生的,但获取德性又不是违背天性的。除此之外,人类还是一种理性动物,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为理性为人类所独有。由是观之,优良品格需要自然禀赋、习惯和理性的和谐统一,唯此,个体和人类方可福宁兴旺。籍此,我们可以看出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虽然亚里士多德把“第一幸福”框定在“沉思”之上,幸福与沉思同在,沉思是神的实现活动,是最为优越的福祉。但对于政治城邦中的芸芸众生而言,只有那些一生中都合乎德性地活动着,且享有“外在善”的人才是幸福的。普通人的幸福显然需要外在的善,没有外在的手段他很难做高尚的事情。古希腊哲学中,一个人是否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判断,而非主观的臆断。就此而言,一个人的幸福必须赖以叁类善的事物,也即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在这叁类善的事物中,灵魂善是最具恰当意义的,最高贵且最真实的善。幸福作为最高善,其主要指涉灵魂的善。这种最高善产生于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非仅仅拥有德性。因为合乎德性的活动本身包含着德性。“实现活动”是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的,它不仅要完成得好,而且其目的也仅仅在于要完成得好的那种活动。对于德性的讨论,亚里士多德最初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论证“功能”(ergon)这一概念而展开的。专属于人的特有“功能”恰恰在于灵魂的理性活动。就此而言,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把人的“功能”发挥得好,这是他福宁兴旺的基本前提。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叁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首先,植物灵魂完全不受逻各斯的约束,这部分灵魂和人的道德德性没任何关系。因此,它不具备伦理意义。其次,动物灵魂虽然由非理性的欲望和情感构成,但它在像儿子听从父亲一样听从逻各斯的意义上分有逻各斯,因此具有伦理意义。最后,亚里士多德把理性灵魂又细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籍此,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归为两大类,也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道德德性也被称之为品格德性,因为,亚里士多德注重一个人的品格是在社会风俗的习熏中逐渐养成的。品格德性对应于人的欲望与情感。如果一个人对情感和欲望控制得恰到好处,从而成为一个温和或节制的人,那么他就属于具备优良品格的人。籍此,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式上,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种定义为品格。品格乃指事物的内在倾向或态势,它暗含了品格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同时,亚里士多德也通过把德性的中定义为品格而说明,德性包括社会价值因素、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一个人首先要通过良好的习惯不断内化社会价值;继而随着理性的发展它需要通过实践智慧不断萃取这些习惯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一种道德直觉;最后个体不仅出于理性而接受了社会规范,并以做合乎德性的事情而感到快乐。因此,品格教育不仅关乎一个人在做什么,而且关乎他喜欢做什么。优良品格的习得起初是在外部动机刺激下,通过不断地重复特定社会习俗认可的“善”的行为、信念而使其逐步内化的漫长过程。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是这个过程的核心特征,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教育,尤其是涉猎到人的品格。这些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优良品格,其实质是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行为而构建起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的结合,它绝非散乱的、随心所欲的行为堆砌。只有当一个人能在正确而适度的信念、动机和情感的驱使下从整体上对置身于其中的伦理情境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时,他才能被称之为是具有优良品格的人。就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中庸”就是在避免过分与不及的同时努力做到正确和适宜。也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对正确的人和事、出于正确的理由、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感。犹如射箭一样,“中庸”的核心蕴意在于正中靶心。在德性伦理学之维,品格教育旨在使每一个儿童最大限度地通过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获取幸福。品格教育有别于旨在使人在最低的限度上不要去伤害别人,在最高的限度上去帮助别人的传统道德教育。但这并非意味着品格教育不重视道德生活,而是把道德生活作为人生的一部分。品格教育在更为包容的意义上让儿童思考“什么样的一生本身是值得欲求的”?毕竟,令人羡慕的人生最终还是要以福宁兴旺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一个人在生活中不仅要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且他还要做一个有节制,摆脱追求低级快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人。一个人光做“好人”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一个“有用的好人”身上同时折射出德性与实践智慧的双重光辉。这样的人才能融入人类社会历史的潮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德性伦理学为基础的品格教育把“人力”和“人性”有机和谐地统摄在一起。这也正是德性伦理学留给当代品格教育的不朽遗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许铧[9](2019)在《自爱的完成及其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爱有诸多误解,认为自爱不过是披上了外衣的自私,因而对其避而远之,不去探究自爱的真实内涵,并将其排除在教育视野之外。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自爱,为自爱正名。全文以卢梭的自爱观为理论基础,首先考察他在《爱弥儿》一书中对自爱的相关描述。卢梭在其“叁篇论文”中另外两篇中详细阐述了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样子,野蛮人单纯、善良,他们自爱永远只关涉自身,欲望和需要都十分有限。可是随着人类文明世界的发展,自爱逐渐被异化,人们开始变得自私虚荣、追求物质财富的富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一切都不是卢梭愿意看到的,可是,人性往而不返,回到过去的原始状态显然不是卢梭的意思。既然单纯美好的状态已然不复存在,那么教育就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教化人们追求善于美德。回归之路长且复杂,因此只能使儿童从婴儿期、幼儿期和童年期,就对其实施自然教育,发展孩子的身体,锻炼感官的,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少量的有用的知识,总而言之,就是只让孩子与物打交道,减少因能力不足而发展出来的欲望,为下一阶段的同情教育奠定基础。接下来就是要将自爱进行巩固,卢梭强调同情作为自爱生发出来第一个欲念,是对自爱的巩固。同情使我们从关注自身走向关注他人,由爱自己转向爱他人,而这种美德,是可以在任何一个的心中找到它的根柢的。经过理智启发的真正的心灵的爱——良心,使爱弥儿懂得了良心是自然界的一切法则。爱弥儿爱上苏菲并与她结为夫妻是爱弥儿由自爱转向爱人的具体体现。卢梭认为爱弥儿要想与苏菲结为夫妇不仅要在自然上相配,而且爱弥儿还必须懂得作为一个丈夫必须承担的公民义务。因此对爱弥儿进行政治教育成为了必须。通过对卢梭自爱的发生以及完成的梳理,重新认识自爱的合理地位,为教育人士进行德性教育时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即从自爱出发,积极合理的引导自爱与爱人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郭子超,靳莹[10](2019)在《蒙以养正的教育价值与德性意蕴——基于对《周易·蒙》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蒙"是人类自初生伊始便需经历的动态过程,蒙以养正的教育价值兹在此而得以实存。基于对《周易·蒙》的阐释,其生发出意诚求学、始蒙去之、立德去蔽的"初筮告之"式教育价值;凝结了求之以诚、占者不疑、约之以礼的"师者引导"型实现方式,并在其间,涵蓄着顺巽、果行、规训的叁重意蕴,暗涌出求学之德、立教之德、他者之德,最终使立德与树人建立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4期)
德性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教育哲学本质的论争经历了从"神性德性"到"人性德性"的目的论意义上的转变,之后又以规则的遵循取代了德性的追求,规范伦理学成为道德教育哲学的基础,到了现代,人们又开始呼吁道德教育哲学应该回归德性传统。基于这一哲学论争,近40年来我国道德教育学界也提出不同主张:德育建设应该建立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教育规范,体现教育的工具性;德育建设应该走向(回归)德性伦理学,在认清道德教育哲学德性本质的基础上,辅之以规范的补充与保障作用。道德教育哲学本质的论争对我国德育建设也带来深刻影响:拓宽道德教育哲学的研究场域,加深道德教育的元研究,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性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吴永发,徐晨来.内化德知养成德性实践德行——基于校馆合作的道德教育路径[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
[2].赵旺来,樊改霞.德性与规范:道德教育哲学本质的世纪论争[J].中国教育学刊.2019
[3].王瑛.公民道德教育应从行为规训转向德性养成[J].人民论坛.2019
[4].高晓清,张洁.书院德性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J].武陵学刊.2019
[5].蒋冬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融合机理和机制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
[6].周虹.论德性的养成与高校的“榜样教育”机制建构[J].莆田学院学报.2019
[7].徐向阳,士心.让教育闪现德性的光辉——中山市远洋学校黄志煊校长的德性教育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9
[8].李国祥.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9].许铧.自爱的完成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9
[10].郭子超,靳莹.蒙以养正的教育价值与德性意蕴——基于对《周易·蒙》的阐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