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刺激模式论文-肖青,陈建勇,沈佳丽,汪玮,王璐

声刺激模式论文-肖青,陈建勇,沈佳丽,汪玮,王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声刺激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声刺激模式,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刺激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肖青,陈建勇,沈佳丽,汪玮,王璐[1](2019)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AVS、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ABR)波V阈值大于或等于90 dB nHL的受试者,分别进行click ABR、500 Hz(tone burst 500 Hz,TB-500 Hz)和1 000 Hz(tone burst 1 000 Hz,TB-1 0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BR)测试,记录叁种声刺激模式下ASNR的引出率、阈值、95 dB nHL刺激声强下的ASNR幅值和潜伏期。结果①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下ASNR引出率分别为60.41%(29/48)、68.18%(30/44)、52.38%(2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500 Hz ASNR引出率相对较高;②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阈值分别为90.8±3.48、87.36±4.39、89.23±4.79 dB nHL,TB-500 Hz声刺激下的ASNR阈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13±0.29、4.32±0.57、4.12±0.21 ms,click声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短纯音诱发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幅值分别为0.29±0.22、0.39±0.31、0.33±0.21μV,TB-500 Hz声刺激下ASNR的幅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者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click声诱发的明显延长;利用TB-500 Hz声刺激可获得更高的ASNR引出率及振幅,有利于ASNR的正确识别及可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立坚,王杰,张李芳,张宽,李霞[2](2019)在《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正常鼓膜振动特征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纯音与扫频音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正常鼓膜振动特征差异。方法选取14名健康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纯音与扫频音作为刺激声进行鼓膜振动测试,纯音刺激频率为250、500、800、1000、15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0Hz,扫描音刺激频率从250Hz按指数递增至8000Hz。结果排除耳间差异与性别因素的影响后,对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鼓膜振动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各频率交叉点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扫频音刺激得到的结果与纯音刺激得到结果相近,但扫频音刺激所得结果的频率信息更加丰富。(本文来源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玉兰[3](2015)在《CF-FM蝙蝠下丘神经元对回声定位行为相关声刺激反应模式的电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觉中枢系统的神经元对声刺激的反应模式既是一个神经元的基本特性,也是被神经元用于编码声信息和表征特殊声含义的载体。因此,对声刺激反应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听觉行为和听觉信息加工的潜在机制。本实验室以往在大蹄蝠(leaf-nosed bat, Hipposideros armiger)(一种CF-FM蝙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所做的细胞外记录研究中发现,神经元对CF-FM声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两种模式,即单反应(single-on, SO)和双反应(double-on, DO)模式,据此可将神经元分为SO和DO神经元,这两种类型的神经元具有不同的听觉反应特性,进而可能在回声定位和其它听觉行为方面具有不同作用。然而,这两种反应模式是如何被定型,具有何种神经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探究两种不同反应模式的神经机制,我们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在12只普氏蹄蝠(Pratt's roundleaf bat, Hipposideros pratti) IC上进行;用电子仪器生成CF-FM信号模拟CF-FM蝙蝠所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作为声刺激,即行为相关声刺激;采用在体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记录方法记录神经元对声刺激的反应及其膜电位变化。细胞外记录方法共记录到145个IC神经元,其中有104个神经元获得了对CF、FM和CF-FM声刺激反应的完整数据,根据IC神经元对CF-FM刺激的反应模式,可分为SO(N=68,65.4%)和DO(N=36,34.6%)两种类型。为探讨其机制,进一步做了在体细胞内记录,共获得171个IC神经元,其中有126个神经元获得了对CF、FM和CF-FM声刺激反应的完整数据,根据IC神经元对CF-FM刺激的反应模式,同样被分为SO(N=86,68.3%)和DO(N=40,31.7%)两种类型。结果显示,在SO神经元中,相当部分的神经元(N=56,65.1%)在对单独的CF、FM和CF-FM刺激的反应后跟随有膜电位的超极化,尤其是在CF反应后跟随有时程(71.9±74.6 ms,P<0.01)明显长于DO神经元的峰电位后超极化(post-spike hyperpolarization, PSH)。而在DO神经元中,同样也有部分神经元(N=10,25%)在对单独的CF、FM和CF-FM刺激的反应后跟随有膜电位的超极化—PSH,与SO神经元相比,这些PSH的时程明显地较短,尤其是在CF和CF成分反应后的PSH(29.3±35.2 ms,P<0.01)。这些结果表明PSH直接参与SO和DO神经元反应模式的形成,并且CF-FM信号中的CF成分诱发的PSH可能是定型SO和DO反应模式的主要突触机制。由于CF-FM信号中的CF成分所诱发的PSH的时程在SO神经元中是显着地长于DO神经元(P<0.01),导致FM成分诱发的兴奋性输入落在了CF成分反应后跟随PSH的时程范围内,从而使FM成分的兴奋反应被压抑,并被定型成为SO反应模式。对于DO神经元,由于CF-FM信号中的CF成分所诱发的PSH的时程较短,FM诱发的兴奋反应发生在PSH结束之后,不能压抑FM成分的兴奋反应,于是被定型为DO神经元。鉴于CF-FM信号中的CF成分作用是获取飞行速度信息,而FM成分则主要获取靶物的距离、细节特征信息,从而提示这两类神经元在蝙蝠的回声定位方面所行使的功能可能也不同。据此有理由推测SO神经元由于只对CF-FM声刺激的CF成分起反应,可能在捕食过程中为多普勒频移补偿获取相对飞行速度信息和锁定靶物;而DO神经元对CF和FM成分分别起反应,可能在获取靶物的翅(翼)振、距离和细节特征等信息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付子英[4](2011)在《下丘神经元对不同声刺激模式的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在体神经电生理记录方法,以大蹄蝠(leaf-nosed bat, Hipposideros armiger)、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和小鼠(mouse, Mus musculus, Km)为模型,研究了“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对不同声刺激模式的反应特性”,获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1.所录制到的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为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 CF-FM)信号,一般含有2-3个谐波,1-3谐波的CF频率依次为33.3(±0.2)、66.5(±0.3)、99.4(±0.5)kHz,其中第2谐波为其主频(dominant frequency, DF)。所记录大蹄蝠IC神经元的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 BF)和记录深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n=169,r=0.716,P<0.001),BF调谐在DF的神经元具有较低的最小阈值(minimal threshold, MT)和较高的Q值。当用CF和FM声单独刺激时,神经元对1次刺激只产生1个on反应(single-on response)。当用CF-FM声刺激时,大部分(76%)IC神经元仅对CF-FM声刺激的开始产生反应,即single-on反应,将其称之为single-on神经元;其余(24%)的IC神经元则对CF-FM声刺激的CF和FM成分的开始分别产生反应,即双反应(double-on response),将其称之为double-on神经元。实验观察到double-on神经元对单独的FM成分反应的阈值和潜伏期要比单独的CF成分更高和更长;double-on神经元对CF-FM刺激反应的潜伏期短于single-on神经元。这些结果表明,大蹄蝠IC神经元的频率调谐与回声定位信号的主频之间密切相关,BF位于主频及其附近的神经元其频率调谐和分析能力最强,CF-FM声信号中的FM成分在定型神经元的发放类型、阈值、反应潜伏期和放电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提示这两种反应类型的神经元有可能在蝙蝠巡航期间,分别扮演着根据回声定性靶物和获取靶物细节信息的角色。2.大蹄蝠IC神经元对CF和CF-FM声刺激的强度放电率函数均表现为单调型、饱和型和非单调型,在CF-FM声刺激下,单调型神经元比例下降,饱和型和非单调型比例增加;且神经元的最佳强度(best amplitude, BA) (84.4±11.3 dB SPL)和动力学范围(dynamic range, DR)(22.5±8.5 dB)均要比CF刺激下的BA(93.0±9.8 dB SPL)(P<0.01)和DR(27.5±9.4 dB)(P<0.05)低;而强度放电率函数曲线的斜率(slope) (4.1±1.7%/dB)则要高于CF刺激(3.1±1.4%/dB)(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强度下FM成分对神经元放电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强度(<MT+30 dB)下FM成分发挥了增强CF的兴奋作用,而在高强度(>MT+30 dB)下则降低了CF的兴奋作用(P<0.001)。基于以上结果推测,低强度下FM中邻近CF的频率成分发挥了CF的持续效应;而高强度下,FM中偏离CF较远的频率成分激活了低频边高阈值的侧抑制神经元,从而抑制了神经元的放电率。结果提示CF-FM蝙蝠回声定位信号FM成分能够提高了下丘神经元的声强敏感性。3.由于回声频率和强度均可发生改变,而时程则不然,成为蝙蝠识别自身声脉冲的“标签”。本实验通过向几内亚长翼蝠给不同的刺激呈现率(presentation rate, PR)的单声刺激和不同间隔的脉冲-回声对刺激,来研究IC神经元在不同PR条件下的时程调谐以及对声刺激下的前掩蔽。结果显示,随着PR的增加,IC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类型由长通或者全通型向带通、短通型转变,大多数神经元关键带(critical band)带宽变窄(P<0.001);前掩蔽的效果与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无关,R值随着时程的增加而增加(P<0.001)。这些结果表明,PR增加导致带通和短通型神经元比例增加,使得神经元跟随高脉冲重复率能力增强,其结果正好与蝙蝠在回声定位过程中不断增加发声脉冲重复率和缩短时程的回声定位行为相匹配,而前掩蔽效应与声刺激时程的正相关有利于蝙蝠在捕食过程中更多地获取回声信息。4.用对声刺激模式在几内亚长翼蝠的IC所获得研究结果显示,当掩蔽效应指数“R”下降50%时,高、低频边的半带宽(half-band width),可将受前掩蔽影响的神经元分为低频边长效掩蔽型、高频边长效掩蔽型和双边等效或均衡掩蔽型;所有神经元的高频边半带宽(half-band widthhigh)与低频边半带宽(half-band widthlow)之间存在线性相关(n=24,r=0.47,P<0.05);50%神经元的half-band widthlow显着大于half-band widthhigh(P<0.001),25%神经元half-band widthhigh显着大于half-band width,low (P<0.05),其余25%的神经元的half-band widthhigh与half-band widthlow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基于这些结果推测,由偏离BF声刺激所产生的强掩蔽效应,或许能为蝙蝠的发声抑制理论和有回声环境中的听觉抑制效应提供某种实验证据。5.在对声刺激模式下,研究了小鼠IC神经元前掩蔽所致的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神经元对单声刺激诱发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发放主要有单AP(n=11)、双AP(n=8)和串AP(n=5)发放3种模式;所诱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可出现在兴奋前或/和兴奋后。58.3%的神经元在对声间隔大于掩蔽声诱发的兴奋后IPSP时程时,探测声诱发的AP恢复到单声刺激水平;41.7%的神经元在对声间隔小于或等于掩蔽声诱发的兴奋后IPSP时程时,AP发放恢复到单声刺激水平;而几乎所有的神经元(23/24,95.8%)只有对声间隔大于掩蔽声诱发的兴奋后IPSP时程时,探测声反应潜伏期才完全恢复到单声刺激水平。但发放数完全恢复所需的平均对声间隔与掩蔽声诱发的兴奋后IPSP时程之间并无显着差异(P>0.05),而潜伏期恢复所需的平均对声间隔显着大于掩蔽声诱发的兴奋后IPSP寸程(P<0.05)。这些结果提示突触后抑制和神经元的膜电位状态等参与了前掩蔽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唐佳,付子英,吴飞健[5](2010)在《声刺激时程和模式影响大蹄蝠下丘神经元的恢复周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探讨声刺激时程及模式参量对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恢复周期的影响。实验选用5只听力正常的大蹄蝠为实验动物,采用不同时程或不同模式的双声刺激,记录IC神经元的反应和恢复周期。结果共记录到169个IC声敏感神经元。依据神经元恢复率达到50%时的双声刺激间隔(interpulse interval,IPI)将神经元恢复周期分为叁种类型:快速恢复型(fast,F),50%IPI为0~15ms;短时恢复型(short,S),50%IPI为15.1~30ms;长时恢复型(long,L),50%IPI>30ms。在2、5和7ms时程的CF声刺激下,神经元50%IPI平均值随声刺激时程的增加,分别为(30.2±27.6)、(39.9±29.1)和(49.4±34.7)ms,F和S型神经元比例逐渐下降,而L型神经元比例逐渐上升。当声刺激模式由2msCF声转变为2msFM声时,F、S和L叁种类型神经元比例分别由32.3%、41.5%、26.2%转变为47.7%、24.6%、27.7%,平均恢复周期缩短,由(30.2±27.6)减至(23.9±19.0)ms(P<0.05,n=65)。与7msCF声刺激相比,5+2msCF-FM声刺激使F型神经元比例上升(18.2%→29.1%),S型神经元(29.1%→27.3%)和L型神经元(52.7%→43.6%)比例下降,平均恢复周期缩短,由(49.4±34.7)减至(36.3±29.4)ms(P<0.05,n=55)。结果提示,CF-FM蝙蝠回声定位信号中的CF和FM成分在蝙蝠导航和捕食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终末相中的FM成分主要使F型神经元数量增多,平均恢复周期缩短。FM成分在蝙蝠靠近靶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快速处理高脉冲重复率回声信息,它有利于准确计算目标距离和识别目标表面质地。(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王欣[6](2009)在《不同声刺激模式所致的下丘神经元的掩蔽效应和恢复周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自由声场刺激,在动物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以细胞外记录等方法,用不同声刺激模式,在哺乳动物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和回声定位蝙蝠日本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的下丘记录到289个神经元,测定了不同声刺激模式对IC神经元的掩蔽效应、恢复周期(recovery cycle,RC)、频率调谐(frequency tuning)等反应特性的影响,并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所做的小鼠IC神经元的弱噪声前掩蔽研究结果表明,掩蔽声使大部分神经元FTC锐化(p<0.01,n=25),并有随掩蔽声时程的延长而锐化程度增加的趋势(p<0.05)。通过计算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ve,FTC)的反转斜率(inverse-slope,IS),发现弱噪声前掩蔽对高频边的抑制率明显高于低频边,大部分神经元的高频边反转斜率(IS_(high))减小,且有随掩蔽声时程延长而程度增强的趋势(p<0.01);而低频边反转斜率(IS_(low))则未观察到有规律的变化。另外,还观察到掩蔽声可使IC神经元对探测声反应的最小阈值(minimum threshold,MT)升高,且其幅度随掩蔽声时程的延长而增大(p<0.001,n=31)。2.为了探讨弱噪声前掩蔽对神经元频率调谐的作用机制,在记录过程中,向受噪声抑制的神经元电泳导入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发现神经元FTC拓宽,再加入弱噪声后锐化的程度下降或弱噪声所致的前掩蔽效应完全被取消,在给40 ms弱噪声前掩蔽声刺激时,Q_(10)%(percent Q_(10) value,Q_(10)%)由导入BIC前的26.15±18.52%降至13.21±8.85%,Q_(30)%从39.85±24.27%降至17.89±13.78%;给80 ms弱噪声前掩蔽声刺激时,Q_(10)%从导入BIC前33.57±16.24%降至15.62±7.51%,Q_(30)%从52.64±23.61%降至26.98±12.77%。可见去GABA能抑制可部分或完全解除弱噪声引起的前掩蔽效应。3.蝙蝠作为一种主动生物声纳动物,借助听自己发声信号的回声来感知周围环境,其听中枢内的神经元必须具备处理脉冲-回声对(pulse-echo pair,P-E pair)的能力。对蝙蝠IC神经元做不同脉冲-回声对刺激模式下的恢复周期(recovery cycle,RC)测定时,发现在等频率和等强度条件下,神经元的RC随声刺激时程延长而延长(one-way ANOVA,p<0.05);当模拟发声脉冲强度大于模拟回声强度10 dB(即强度差为10 dB)时,神经元的RC也随声刺激时程延长而延长,且趋势更加明显(one-way ANOVA,p<0.01);强度差为20 dB时,IC神经元的RC不再随声刺激时程延长而变化(one-way ANOVA,p>0.05)。可见声刺激时程和强度的改变可影响IC神经元的RC,且声刺激强度和时程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由此推测,声刺激时程和强度的同时改变可能对听中枢神经元处理P-E信息的有重要影响。4.声刺激时程既是声信号的基本参数,也是听中枢神经元所要提取的声信息之一。为进一步分析声刺激时程与强度对神经元RC的影响,在最佳时程下匹配P-E之间的强度差,发现最佳时程在1-2 ms的时程选择性神经元,在强度差为10 dB时,对1.5 ms声刺激RC最短;最佳时程在4-6 ms的神经元,在强度差分别为10 dB和20 dB时,对4 ms声刺激RC较短;最佳时程在8-20 ms的神经元,在强度差为20dB时,对10 ms声刺激RC最短。这些结果提示,不同IC神经元具有不同最佳反应时程的特性,适应了蝙蝠在不同捕食时相接受不同重复率回声和不同时程回声的需要,并通过时相整合和神经调制来更好地处理回声信息,对靶物进行精确地定位。(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唐佳,付子英,吴飞健,陈其才[7](2007)在《不同声刺激模式下大蹄蝠下丘神经元恢复周期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恢复周期是听神经元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回声定位蝙蝠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它们通过分析来自目标的回声变化,能计算出目标的大小,形状和质地,以及空间位置、距离、速度和飞行轨迹等(Simmons et al.,1989)。本实验选用5只听力正常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4雄1雌),这是一种 CF/FM 蝙蝠。实验模拟自然状态下 CF/FM 蝙蝠回声定位信号,研究在叁种不同声刺激模式:恒频(CF),调频(FM)和恒频/调频(CF/FM)声条件(本文来源于《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7-12-01)

[8](1998)在《过度声刺激致鸡的内耳听毛细胞缺失的两种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死亡过程被分为两种,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可导致非炎性反应和组织结构的继发性损害,甚至不可逆的损害。细胞凋亡对维持组织内环境稳定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的类型对修复包括噪声损害后听上皮毛细胞的再生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过度产刺激后细胞死亡的类型及受损(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1998年06期)

声刺激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纯音与扫频音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正常鼓膜振动特征差异。方法选取14名健康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纯音与扫频音作为刺激声进行鼓膜振动测试,纯音刺激频率为250、500、800、1000、15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0Hz,扫描音刺激频率从250Hz按指数递增至8000Hz。结果排除耳间差异与性别因素的影响后,对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鼓膜振动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各频率交叉点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扫频音刺激得到的结果与纯音刺激得到结果相近,但扫频音刺激所得结果的频率信息更加丰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刺激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肖青,陈建勇,沈佳丽,汪玮,王璐.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

[2].王立坚,王杰,张李芳,张宽,李霞.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正常鼓膜振动特征初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

[3].李玉兰.CF-FM蝙蝠下丘神经元对回声定位行为相关声刺激反应模式的电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付子英.下丘神经元对不同声刺激模式的反应特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唐佳,付子英,吴飞健.声刺激时程和模式影响大蹄蝠下丘神经元的恢复周期[J].生理学报.2010

[6].王欣.不同声刺激模式所致的下丘神经元的掩蔽效应和恢复周期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9

[7].唐佳,付子英,吴飞健,陈其才.不同声刺激模式下大蹄蝠下丘神经元恢复周期特性[C].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7

[8]..过度声刺激致鸡的内耳听毛细胞缺失的两种模式[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

标签:;  ;  ;  

声刺激模式论文-肖青,陈建勇,沈佳丽,汪玮,王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