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邱婕文

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邱婕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世纪版,牛津版,教材对比,教材评估

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邱婕文[1](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新世纪版)与《英语》(牛津版)中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教材评估与对比有助于教师认识和使用教材,并对教材的改编有其指导作用。教材编写需要遵循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英语教材应尽可能选择地道的语言素材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作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对教材进行语用评估有其必要之处。本研究以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并通过自建恭维语语料库作为评估标准,对两套上海现行教材《英语》(新世纪版)和《英语》(牛津版)中的恭维言语行为进行对比评估,以此来评价两套教材在选择真实地道的恭维言语行为语言素材方面的优劣。首先,本文通过逐句摘录《绯闻女孩》1~6季中的恭维语建立本族语者恭维语语料库,并将恭维语素材从语义结构、语法结构、恭维话题、回答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评价标准;然后,本文用句子计数的方法收集两套教材中的恭维语,并从上述方面将其分别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来评估教材是否呈现了真实的言语行为。最后,将两套教材所得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该评价标准下两套教材的优劣并提出相关教材修改意见和语用能力教学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两套教材总体均较真实展示了恭维言语行为的特点,例如恭维语义结构中形容词出现的频率均为最高;回答策略均主要为接受等,但两者分别有各自未能反应真实语言使用情况的部分。此外,《英语》(新世纪版)在语法结构、语义结构方面较《英语》(牛津版)更接近真实情况;但《英语》(牛津版)在人称选择、回答策略部分更佳。作者就研究结果分别给两套教材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例如适当增加恭维外貌的语料,增加恭维语应答的种类、减少恭维“能力”的语料等。(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何玉花[2](2016)在《英汉恭维语及回应语的言语行为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语是一种语言交际用语,恰当的恭维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交际顺利,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因性别、年龄、文化等不同造成的英汉恭维语及回应语的言语行为差别。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交际者执行某一特定言语行为的条件、认知状态和推理机制。语用学家和哲学家主要研究英语恭维回应语(Pomerantz1978;Holmes 1988;Herbert 1989)、不同语言文化(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6年20期)

刘莉[3](2016)在《90后大学生恭维言语行为调查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语,作为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为人际交往增添润滑剂的功效。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定量分析九零后大学生在恭维话题及其恭维策略选择上特点,并从文化传统和社会角度分析此种特点的形成原因。(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6年14期)

张亚男[4](2016)在《《京华烟云》恭维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语是社会交际的润滑剂,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有关于恭维言语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多数集中在不同语言间的对比研究,以某本着作中的对话作为语料来研究恭维言语行为的是屈指可数的。为了拓宽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的研究面,使书面语中的恭维言语行为得到重视,本文以《京华烟云》中的恭维言语行为作为语料,Brown&Levinson的礼貌论和面子观以及及利奇的礼貌观作为理论支撑,对《京华烟云》中的恭维言语行为进行了归纳分析。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恭维言语行为的概述部分,其中包括恭维言语行为的定义,恭维言语行为和礼貌理论的关系两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对《京华烟云》中的恭维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结合《京华烟云》的使用情况,总结出了六种表达方式和八种表达功能。第叁部分对《京华烟云》中恭维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会话进程及应答模式叁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总结出了《京华烟云》中恭维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以指导我们的现实言语交际。全文从表达方式、表达功能、话语结构、会话进程和应答模式五个角度对《京华烟云》中的恭维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目前有关恭维言语行为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根据中外辞书有关恭维的解释以及从恭维和称赞区别的角度来看,汉语恭维言语行为可定义为:由于某种目的(这种目的可以为不单纯的目的或者是单纯的只是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的目的)而对听话者的这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称赞和肯定的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通过恭维语的使用来实现。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有直接表达、隐含表达等六种类型。这六种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了《京华烟云》中恭维言语行为丰富多样的面貌。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的功能有建立关系、表示欣赏等八种类型。《京华烟云》中汉语恭维言语行为有叁种结构类型分别为:一般结构、缺损型结构和复合型结构,其中缺损型结构中的醒示语+辅助语的形式是前人未发现的。会话进程中,话轮还存在单个恭维话轮的会话及多个恭维话轮的会话。应答模式中,《京华烟云》中的应答模式有言语的形式应答和非言语形式的应答两大类,其中言语的形式应答又有十类:自我贬低、转移、解释原因、夸大接受、赞同、回敬恭维、证实、直接接受、自谦和否定话题。这十类中,自谦是最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一种应答模式。由于时代背景因素、阶级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制约,汉语恭维言语行为展现出了两种策略类型:句式策略和礼貌策略。这两种策略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策略的体系。人们在使用其中一种策略类型时,并不会完全忽略其他的策略类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6-05-01)

陈丽云[5](2016)在《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影视字幕中恭维语的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西方影视作品日渐成为中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然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国观众并不能完全理解剧情,字幕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恭维语作为一种表述积极礼貌的言语行为,被认为是社会交际的“润滑剂”。但恭维语也是一种受文化限制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恭维语的使用上也存在显着差异。对于恭维语的恰当翻译可以帮助目的语观众欣赏剧情。本文尝试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美剧《绝望的主妇》中恭维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否传达了其真实的言外之意,以期总结出字幕译者在翻译不同类型恭维语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本文选择《绝望的主妇》第一、叁、五、七季作为研究对象,将剧中的963例恭维语分为四种类型:显性恭维语(70%)、隐性恭维语(13%)、不诚实恭维语(14%)和第叁方恭维语(3%)。首先分析了《绝望的主妇》中的恭维语是如何翻译的,然后统计出各类恭维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翻译策略,最后分析其译文是否传达了恭维语的言外之意,并解释原因。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恭维语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显性恭维语因其言外之意较易理解,因此译者主要采用直译策略;隐性恭维语因其言外之意难以理解,因此译者主要采用了诸如释义、文化替代、添加以及明晰化策略以帮助目的语观众理解剧情;不诚实恭维语和第叁方恭维语因其言外之意较为复杂,观众也更难把握,因此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更为多样,主要有直译、释义、缩译和明晰化。2.整体来看,直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翻译策略(61.5%),其它五种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分别是释义(16%)、缩译(8%)、添加(5%)、文化替代(4.5%)以及明晰化(5%)。所有恭维语翻译中,88.5%传递了和原语同等的言外之意;11.1%的恭维语言外之意有所加强;0.4%的恭维语言外之意有所弱化。(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5)

邝云云[6](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中美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行为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在当今语用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受到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大量关注。言语行为是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根据说话者目的不同可分为恭维、道歉、命令、请求、承诺、拒绝等言语行为。其中,恭维语使用比较频繁,在人类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问候、鼓励、打开话题及缓解矛盾的作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丰富的恭维语,然而由于风俗文化和传统观念不同,中美两国对恭维语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尽相同,为防止不恰当的恭维语应用可能造成的跨文化误解,有必要对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国内外对各种言语行为包括恭维语的探讨较多,但是针对恭维语的对比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选择中国和美国语言环境下的恭维语作为主题进行对比研究。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以及面子理论等理论框架,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选取《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和《美国好声音》第九季各8集内容,对其中的恭维言语行为(包括应答语)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给予和接受恭维语的有效途径,挖掘中美恭维语之间不同点的内在文化原因,并给出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本文主要采用对话和话语分析方法,对语料库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对比研究发现,中美恭维言语行为在话题选择、语义模式、句法模式和应答策略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同的侧重点。话题选择上,汉语恭维语和美语恭维语都侧重于能力话题,但是汉语更多地选择个性和特点进行恭维,而美语更多对外貌和所有进行恭维;在语义模式和句法模式上,汉语恭维语和美语恭维语大都表现出一定的程式化,但是汉语侧重于使用中国式成语,而美语则喜欢使用动词,汉语大多使用‘'NP/PRON+V+(intensifier)+ADJ",美语侧重于使用"I+(intensifier)+like/love +NP";应答策略方面,汉语和恭维语都较多使用“接受”和“不回应”,但是汉语使用更多间接回应,而美语使用更多直接回应。语言和文化总是息息相关,因此汉语和美语之间的存在恭维言语行为差异充分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思想,而美国注重个人主义思想。本研究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理解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恭维语并正确使用恭维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4-10)

张烁,胡金莎[7](2015)在《典型社会关系下的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电视剧《蜗居》与小说《驻京办主任》等贴合现代人心理语言环境的场景对话为语料,整合典型社会关系下的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从恭维言语行为的外在社会关系这一方向入手,探究恭维言语行为目的对恭维程度深浅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阐释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的特征,并从中透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对语言习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5年08期)

陈涯[8](2015)在《当代中美大学生恭维言语行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语及其应答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在语用学的研究,乃至整个语言学研究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恭维语是一种积极评价,它是说话者直接或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赞许的一种言语行为。作为一种复杂的言语行为,它涉及恭维者本人的个人素养,审美取向。在实际交流中,恭维语具有问候、鼓励、致谢、开启话题和缓和批评等多种社会作用。Holmes(1988)曾说过:“恭维语是说话者直接或间接地向听者(通常是对包括所有物,个性及能力等好的方面)表达赞扬之意的一种言语行为,是受到施动者和受动者双方肯定的行为。”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中美两国间沟通交流也越来越多。当代中美大学生的恭维言语行为会有何变化,又会呈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本研究采用语篇补全测试的研究方法,以恭维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中美两国大学生恭维言语行为的使用现状,通过对研究数据结果的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生在恭维语及其应答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共有两组受试者,分别参与了该问卷调查,第一组受试者为东南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50名学生。另外一组为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教育专业的35名学生。语篇补全法用于收集数据对受试者使用的恭维语的现状进行报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应用于本研究数据结果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本研究发现:1)在恭维语词汇方面,中国大学生更喜欢用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恭维,而美国大学生擅长使用形容词和动词。但同时中美恭维语的用词比例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两国大学生更倾向于用简单且易于表达的名词来表达恭维,并且使用了一些网络新词来表达恭维语。在恭维语句式方面,不管是汉语还是美语,使用最多的句式都是"NP+be+(ADV)+ADJ",虽然使用频率最高的恭维语句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比例有所下降。而使用了更简捷的句型,(ADV)ADJ NP和ADV ADJ受到两国大学生的青睐。2)在恭维语的应答上,中美两国大学生都运用恭维语及其应答来表达寒暄和交际功能,也都会大量使用陈述句式,但是其回应策略却相差甚远。总得来说,美国大学生更多的使用接受策略,而中国大学生在恭维语的回应方面似乎更多的使用接受或者回避策略。但是在面对不同情境的时候,他们的回应策略又会具体有所不同。3)影响实施恭维语言语行为的因素有性别、身份地位、亲密程度、文化以及社会变化,其中文化因素起主导作用。本研究从理论上对恭维言语行为以及中美两种语言的比较和对比的研究作了进一步探讨,充实了这两种语言方面的语用学实证素材。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使用和应答提供了参考材料。本文希望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可以对语际语用学以及外语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5-05-30)

王荣荣[9](2015)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台词中的恭维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人们的交往中有着其他言语行为无可比拟的表达效果。对于恭维语各个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涉及的是语用学的问题。通过语料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本文重点分析的是恭维语及其及应答等有关问题。恭维语分为显性恭维和隐性恭维。显性恭维即对被恭维者的相貌、性格等进行直接的明显的赞扬,隐性恭维则是通过其他表达方式或借助他人之力来间接的婉转的对被恭维者进行夸赞。在恭维语的应答中,往往不止被恭维者会作出与恭维语相关的回应,参与会话的第叁者也会或随声附和恭维听话者,或转而恭维说话者,以此来实现自己对他人的恭维。并不是所有的恭维语都赢得听话者的欢心,如果表述欠妥当,得到的往往是听话者的消极回应,因此就涉及到进行恭维时应该注意话题的选择、双方的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同样的,恭维语的的回应也有它的影响因素,根据语料的分析可知,本文重点涉及到的制约恭维语回应模式的因素是社会地位。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了恭维语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功能,以便更进一步的透彻的了解恭维语,更恰当的使用恭维语。(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0)

陈亭伊[10](2014)在《汉语恭维言语行为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恭维语作为日常生活中高频率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一直以来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非英语专业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从"使用及接受频率、恭维及回应策略、句法和词汇结构、内容或话题选择以及社会功能"五个方面对汉语恭维言语行为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多维角度探究其成因,找出某些规律性,帮助人们在跨性别文化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达到预期交际目的,并为相关语言教学工作者提供适当建议。(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期刊2014年08期)

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恭维语是一种语言交际用语,恰当的恭维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交际顺利,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因性别、年龄、文化等不同造成的英汉恭维语及回应语的言语行为差别。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交际者执行某一特定言语行为的条件、认知状态和推理机制。语用学家和哲学家主要研究英语恭维回应语(Pomerantz1978;Holmes 1988;Herbert 1989)、不同语言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邱婕文.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新世纪版)与《英语》(牛津版)中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2].何玉花.英汉恭维语及回应语的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牡丹.2016

[3].刘莉.90后大学生恭维言语行为调查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2016

[4].张亚男.《京华烟云》恭维言语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

[5].陈丽云.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影视字幕中恭维语的翻译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6].邝云云.基于语料库的中美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6

[7].张烁,胡金莎.典型社会关系下的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

[8].陈涯.当代中美大学生恭维言语行为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9].王荣荣.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台词中的恭维言语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10].陈亭伊.汉语恭维言语行为性别差异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

标签:;  ;  ;  ;  

恭维语言语行为论文-邱婕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