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筛选论文-胡兴

甘露糖筛选论文-胡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露糖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甘露糖异构酶,D-甘露糖,菌种筛选,酶学性质

甘露糖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胡兴[1](2016)在《D-甘露糖异构酶产生菌的筛选、工程菌的构建及催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甘露糖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营养补充剂,具有调节血糖反应和促进肠道健康等作用,也是部分免疫刺激剂、维生素、甘露醇等生物制剂的起始合成材料。游离D-甘露糖在自然界中存在较少,直接提取法受到原料和季节的限制,而化学合成法因副产物多民众接受度低。因此,生物酶法合成D-甘露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获得D-甘露糖异构酶高产菌株,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D-甘露糖。从腐烂水果中分离、筛选出一株D-甘露糖异构酶产生菌Pseudomonas sp.SK27.016,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编号为CCTCC NO:M2014411。利用HPLC、LC-MS、1H NMR和FT-IR进行产物鉴定,确定该菌全细胞催化D-果糖的主要产物为D-甘露糖。收集Pseudomonas sp.SK27.016菌体超声破碎上清作为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Hi Trap Q HP阴离子交换柱层析、Hi Trap Phenyl FF[HS]疏水柱层析等步骤,获得的D-甘露糖异构酶经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为单一条带。通过酶学性质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C,最适p H 8.0;纯酶在4°C储存6个月可以保持90%以上的酶活;同时该酶也是非金属依赖酶,Zn2+、Ni2+和Cu2+能强烈抑制酶活。在最适条件下,D-果糖和D-甘露糖的平衡比率约为75:25,催化D-果糖的动力学参数Km为224.27 m M,kcat为21.67 s–1,催化效率(kcat/Km)为96.63 s–1 M–1。为获得更好的产酶菌株,选定来源于大肠杆菌的D-甘露糖异构酶基因yih S进行同源克隆表达,构建了两个工程菌:E.coli BL21/p ET20b(+)-yih S和E.coli BL21/p ET28a(+)-yih S。两个工程菌均表达活性D-甘露糖异构酶,但p ET28a(+)更适合yih S的表达,产生出大量可溶性胞内酶蛋白。E.coli BL21/p ET28a(+)-yih S在28°C条件下加入1 m M IPTG诱导6 h酶表达量最高,胞内发酵酶活约为4.8 U/m L。将大肠杆菌的D-甘露糖异构酶基因yih S利用B.subtilis进行表达,成功构建菌株B.subtilis 168/p MA5-yih S和B.subtilis WB800/p MA5-yih S。在Hpa II启动子作用下,该重组菌株无需诱导即可产生MIase酶;优化发酵条件后,将重组菌在小型发酵罐(3.0 L)内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策略,39 h时发酵上清酶活高达51.2 U/m L,是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10.7倍左右。将发酵得到的1.3 L酶液过滤分离收集上清,获得MIase粗酶液,超滤浓缩至五分之一体积后冻干,可制成6.7 g淡灰色粗酶粉。在1 g/L粗酶粉作用下,150 g/L的D-甘露糖可由600 g/L的底物D-果糖转化两小时获得,转化率约为25%,时空产率(Space time yield,STY)约为75 g D-甘露糖/L/h。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对B.subtilis WB800/p MA5-yih S表达的MIase酶进行分离纯化,其亚基分子量约为45 k Da,酶蛋白分子量为275 k Da。重组D-甘露糖异构酶催化D-果糖的最适温度为45°C,最适p H为7.0,酶学性质与Pseudomonas sp.SK27.016MIase相比,最适温度提高了5°C,p H偏向中性;Co2+、Ni2+和Zn2+对酶活有明显抑制作用,而Cu2+可使酶完全失活;该重组酶催化D-果糖的动力学参数Km为203.7±6.7 m M,Vmax为0.6μM s–1 mg–1,kcat为27.7±0.7 s–1,催化效率(kcat/Km)为136.0±2.9 s–1 M–1,和Pseudomonas sp.SK27.016相比催化效率有所提高。利用B.subtilis 168来源的组成型强启动子P43与yih S基因通过重迭延伸PCR技术融合,通过双交换整合将P43-yih S表达框和lox71-Spc-lox66基因框整合至B.subtilis1A751染色体上的淀粉酶基因位点,然后利用Cre/lox P系统敲除抗性基因,成功构建食品级重组菌株B.subtilis 1A751/lox-P43-yih S,在启动子P43的作用下,E.coli来源的MIase酶基因yih S在对数期及稳定期均可表达,发酵14 h OD600值约为5.6,发酵16 h酶活约为3.5 U/m L,较重组菌B.subtilis WB800/p MA5-yih S要低,但表达稳定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12-01)

房泽轩,刘波,巩新,唱韶红,吴军[2](2016)在《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的构建及抗真菌β甘露糖型抗体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构建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免疫抗体库,筛选与毕赤酵母表达的禽流感血凝素HA7结合的特异性抗体。方法:利用糖基工程毕赤酵母细胞膜锚定蛋白Sed将人Ig G的Fc段锚定在酵母表面,然后用毕赤酵母表达的HA7免疫小鼠,从小鼠脾脏细胞中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抗体转化锚定了Fc的糖基工程酵母,构建表面展示免疫抗体库,通过免疫磁珠法筛选与毕赤酵母表达的HA7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表达酵母,分析筛选该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靶点。结果:构建了多态性良好的抗体表达质粒库,转化糖基工程酵母后筛选得到特异性结合HA7的抗体呈现酵母,Western印迹分析发现该抗体只与糖基化的HA7结合而不与切除糖链后的HA7结合,说明抗体结合区域在HA7的糖链上,进一步实验发现该抗体不与α甘露糖型和哺乳动物复杂型糖型结合,通过β甘露糖苷酶切研究发现抗体结合靶点为酵母表达HA7糖链上的β甘露糖。结论:利用糖基工程酵母构建抗体库,筛选得获得了抗真菌β甘露糖的抗体,动物实验发现抗体具有中和活性。(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6年03期)

房泽轩[3](2016)在《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的构建和抗真菌β-甘露糖型抗体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抗体药物是市场上生物药物的主要品种之一,全球销量最佳的生物药物中抗体药物占据很大比例。几乎所有抗体药物的表达系统都是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这是因为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产物与天然分子相近,例如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但同时,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使其已严重阻碍了抗体药物的发展。相比而言,毕赤酵母作为一种真核生物,具有繁殖速度快,产量高,培养成本低等优势,可以用于各种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分泌。而经过糖基工程改造之后的酵母细胞,其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接近哺乳动物细胞的复杂型糖型,而不再是一般酵母的高甘露糖型,与天然分子更加相似。糖基工程酵母的蛋白表达的糖基化修饰与真核细胞十分相似,且相比于哺乳动物细胞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糖基工程酵母有望成为包括抗体在内的糖蛋白药物的制备的新途径。抗体库技术是目前发现特异性抗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该技术筛选抗体高效而快捷,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抗原靶位的筛选,成为寻找、制备、研发新的单抗药物的重要方式。从构建方式上可将抗体库分为哺乳动物细胞抗体库、噬菌体抗体库和酵母抗体库等。其中噬菌体抗体库因其构建方法简单,库容量大等优点是目前所用最多的抗体库,但噬菌体抗体库表达多为单链抗体,现如今绝大多数通过抗体库筛选得到的抗体,其结构都不是抗体的天然构象,多为单链抗体,因此需要在筛选之后重新进行完整抗体的构建和表达,步骤较为复杂。本研究使用锚定蛋白Sed,构建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使用Sed锚定蛋白在实现半抗体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同时,还具备分泌完整结构单克隆抗体的能力,即与锚定蛋白串联表达的Fc段,可以与分泌抗体的Fc结合通过二硫键聚合,将抗体结构的一半即半抗体锚定在酵母细胞表面,锚定在细胞上的半抗体既可以保持最初的生物活性,也可以保持原有的结构,不因定位在细胞表面而使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利用这种双重模式,在保留抗体完整结构的情况下,达到筛选和表达分泌的统一。本研究利用糖基工程酵母构建表面呈现免疫抗体库,具体步骤如下:抗禽流感血凝素(HA7)抗体质粒库的构建:禽流感血凝素HA7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在叁次免疫之后提取小鼠脾脏细胞,对小鼠脾脏进行研磨,提取RNA,用反转录试剂盒扩增小鼠脾脏细胞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和人源Ig G的恒定区基因同框融合构建抗HA7的抗体质粒库,获得约104的单克隆,随机挑选10个单克隆测序,对比序列结果发现随机挑选的10个单克隆序列均具有抗体骨架结构,同时可变区序列各不相同,说明质粒库的基因多态性良好。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的免疫抗体库的构建:将锚定蛋白与抗体Fc段(Fc-Sed)融合表达载体电转化糖基工程酵母细胞,阳性转化克隆培养诱导后,用抗Ig G-Fc抗体流式细胞检测、筛选,获得在糖基工程酵母表面锚定表达Fc-Sed融合蛋白的酵母细胞。将构建好的质粒库电转化表达了Fc-Sed融合蛋白的糖基工程酵母细胞,构建表面抗体库。免疫磁珠法筛选抗体库:因为免疫磁珠筛选方法简单、快捷,本研究采用免疫磁珠的筛选方式。先用空羧基磁珠通过缩合反应将HA7蛋白结合在磁珠表面,之后将该磁珠加入到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中进行筛选。为了得到与HA7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对抗体库进行两轮筛选。将两轮筛选菌液稀释铺板,分离单克隆。ELISA方法检测抗体与HA7蛋白结合能力:随机挑选30个单克隆培养、诱导,培养上清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鉴定抗体与HA7的结合能力。其中与HA7结合能力最强的抗体的稀释倍数为1:200,而其他单克隆的表达上清最高为1:50,挑选滴度最高的单克隆摇瓶培养,protein A纯化后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将该抗体命名为N2-2抗体。N2-2抗体结合HA7蛋白的靶位分析:Western进一步验证了N2-2抗体与HA7的结合情况,但N-糖肽酶PNGase F切除HA7的糖基后发现N2-2抗体不再与HA7蛋白结合,提示N2-2抗体的识别位点位于HA7的糖链。进一步研究发现,N2-2抗体与α-甘露糖基修饰的牛核糖核酸酶B,杂合型糖基修饰的昆虫细胞表达的HA7,以及复杂型糖基修饰的鸡胚来源的流感疫苗均不结合,而与酵母、白色念珠菌裂解物有明显的结合,提示其可能作用于真菌特有的糖基,如β-甘露糖,磷酸甘露糖等。Western分析发现,敲除β-甘露糖转移酶ARM1的糖基工程酵母表达的HA7不与N2-2抗体结合,提示抗体可能结合在β-甘露糖上,再利用β-甘露糖苷酶切除HA7的末端甘露糖,Western印迹结果发现酶切之前66Kb的位置有条带而酶切之后条带消失,说明酶切之后的HA7蛋白不再与N2-2抗体有结合,最终确证N2-2抗体确实是与HA7糖链上的β-甘露糖结合。N2-2抗体在小鼠体内的活性分析:β-甘露糖是真菌特有的糖型,因此,本研究以白色念珠菌为模型,研究N2-2的抗真菌活性。首先Western证实白色念珠菌裂解物可以与N2-2抗体结合,然后以Bal B/C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首先将白色念珠菌的活菌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配置成浓度为1×107个/m L、4×107个/m L、1.6×108个/m L和6.4×108个/m L的菌液,将配置好的菌液通过腹腔注射。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确定感染后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的最佳剂量是4×107个/m L。将白色念珠菌的菌液配置成4×107个/m L,将Bal B/C小鼠分成4个组,分别是生理盐水组,白色念珠菌组,白色念珠菌+30μg N2-2抗体组和白色念珠菌+15μg N2-2抗体组,其中,两抗体注射组抗体与白色念珠菌注射液预混合1h之后腹腔注射小鼠。实验结果发现,注射了抗体的小鼠体重相比未注射抗体的小鼠,体重回升早,而且回升速度快;而不同剂量的N2-2抗体对小鼠体重的恢复也有影响,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回升速度更快,恢复时间更早,说明N2-2抗体在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且抗菌活性随抗体用量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基于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免疫抗体库,筛选抗体库得到特异性针对β-甘露糖的抗体,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抗体在小鼠体内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活性。为抗真菌抗体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建立的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技术也可以为其他抗体的筛选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6-05-10)

薛婷婷,付瑞敏,谷亚楠,郭彦钊,杜茂林[4](2016)在《一株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石油长链烃类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筛选可以高效降解石油烃的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方法】采用血平板、油平板法,从葡萄皮表面分离到6株产糖脂类的真菌,比较各菌株的排油性能,通过PCR扩增合成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的关键基因,筛选到一株具有emtl序列的真菌K6。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5.8S,ITS1,ITS2)对菌株进行鉴定,而且通过TLC和HPLC分析该菌株的代谢产物。【结果】经鉴定,该菌为Pseudozyma churashimaensis,可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石油烃降解实验表明,菌株K6具有很强的乳化性能和降解石油烃的能力,其石油烃降解率可达70.17%。【结论】菌株K6具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降解长链石油烃类的能力,其对石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6年06期)

王文治,杨本鹏,蔡文伟,冯翠莲,王俊刚[5](2015)在《甘蔗转基因甘露糖筛选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露糖作为筛选底物,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进行临界筛选浓度测定,获得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生根的临界筛选浓度。而后应用含有甘露糖筛选标记基因pmi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新台糖22号的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用所测定的临界筛选浓度先后进行继代、分化、生根筛选培养,获得抗性植株。对获得的抗性植株分别进行pmi基因和GFP基因的PCR检测,以及GFP显微镜荧光检测,结果证实已成功建立了高效的甘蔗转基因甘露糖筛选系统。(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戬丰,王艳丽,李相敢[6](2014)在《甘露糖筛选体系及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甘露糖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形成6-磷酸甘露糖,进一步在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的催化下转化成植物可利用的6-磷酸果糖,从而使转化细胞在甘露糖作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非转化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这一筛选体系被认为是一种正向筛选(Positive selection),已被成功地应用于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甘露糖筛选的植株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其中氯酚红检测法和试纸条检测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初步筛选。甘露糖筛选体系安全高效,已被应用于玉米商业化产品中。综述了甘露糖(mannose)筛选体系的原理、筛选特点、植株的鉴定、筛选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商业化中的应用,列举了利用甘露糖筛选的玉米单性状转化系用于抗鳞翅目和抗鞘翅目昆虫及抗高温淀粉酶的范例及其在育种迭加中的应用。这种育种迭加使得甘露糖筛选的性状与其他性状重迭而得到更广谱的具有抗除草剂抗虫性状的商业化产品。(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4年09期)

张乐,庞涛,夏新莉[7](2014)在《甘露糖正向筛选体系在巨尾桉遗传转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甘露糖正向筛选体系在巨尾桉遗传转化过程中的有效性,构建了以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6-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为筛选标记的pCAMBIA1301植物表达载体,并将该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转入木本植物巨尾桉中。将获得的阳性植株通过氯酚红(chlorophenol red,CPR)法及PCR检测,桉树遗传转化的阳性率达到26.09%。另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法,对巨尾桉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过程中不同浓度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建立起良好的巨尾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由甘露糖筛选敏感性测试,获得了巨尾桉筛选临界浓度,蔗糖与甘露糖比例为19∶11,优化了巨尾桉遗传转化体系,为今后巨尾桉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王涛,唐永严,刘良玉,张美冬,郑用琏[8](2012)在《利用酵母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CR反应克隆来自酿酒酵母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pm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PMI的基因导入受体拟南芥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种子放在质量浓度为1g/L的甘露糖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共得到抗性拟南芥植株4株。PCR反应证明酵母PMI的基因pmi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RT-PCR检测证明该基因的内含子能够在拟南芥中被正确剪切,同时通过GUS化学组织染色方法证明了伴随转化的GUS基因gus在拟南芥中得以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酵母PMI/甘露糖系统可以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郭倩倩,孙熙森,唐益雄,吴燕民[9](2011)在《新型筛选标记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转化的抗生素和除草剂选择标记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可能具有潜在风险,因此生物安全筛选标记已成为当前植物转基因研究的热点。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是一种新型生物安全选择标记基因,全面介绍了其作用原理、生物安全性、在植物转化中的应用与检测等,深入分析了其在植物转化中作为筛选标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1年06期)

高世武,许莉萍,陈如凯,林庆良[10](2010)在《不同基因型甘蔗甘露糖抗性筛选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甘蔗再生过程中对甘露糖的敏感性,为甘蔗基因工程育种中转化子的离体筛选提供技术。使用甘露糖作为筛选底物,对甘蔗品种‘ROC22’、‘桂糖94-119’和‘桂糖96-44’外植体的再生进行研究。建立3个基因型甘蔗的甘露糖抗性筛选体系,在甘蔗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分化和小苗生根3个阶段进行抗性筛选时,甘露糖占总糖的比例分别是60%、60%~70%和30%。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了不同再生阶段甘露糖对3个甘蔗基因型的影响不同,继代增殖阶段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分化和生根阶段达极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0年24期)

甘露糖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构建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免疫抗体库,筛选与毕赤酵母表达的禽流感血凝素HA7结合的特异性抗体。方法:利用糖基工程毕赤酵母细胞膜锚定蛋白Sed将人Ig G的Fc段锚定在酵母表面,然后用毕赤酵母表达的HA7免疫小鼠,从小鼠脾脏细胞中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抗体转化锚定了Fc的糖基工程酵母,构建表面展示免疫抗体库,通过免疫磁珠法筛选与毕赤酵母表达的HA7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表达酵母,分析筛选该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靶点。结果:构建了多态性良好的抗体表达质粒库,转化糖基工程酵母后筛选得到特异性结合HA7的抗体呈现酵母,Western印迹分析发现该抗体只与糖基化的HA7结合而不与切除糖链后的HA7结合,说明抗体结合区域在HA7的糖链上,进一步实验发现该抗体不与α甘露糖型和哺乳动物复杂型糖型结合,通过β甘露糖苷酶切研究发现抗体结合靶点为酵母表达HA7糖链上的β甘露糖。结论:利用糖基工程酵母构建抗体库,筛选得获得了抗真菌β甘露糖的抗体,动物实验发现抗体具有中和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露糖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胡兴.D-甘露糖异构酶产生菌的筛选、工程菌的构建及催化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6

[2].房泽轩,刘波,巩新,唱韶红,吴军.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的构建及抗真菌β甘露糖型抗体的筛选[J].生物技术通讯.2016

[3].房泽轩.糖基工程酵母表面呈现抗体库的构建和抗真菌β-甘露糖型抗体的筛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4].薛婷婷,付瑞敏,谷亚楠,郭彦钊,杜茂林.一株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物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6

[5].王文治,杨本鹏,蔡文伟,冯翠莲,王俊刚.甘蔗转基因甘露糖筛选系统的建立[J].生物技术通报.2015

[6].刘戬丰,王艳丽,李相敢.甘露糖筛选体系及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4

[7].张乐,庞涛,夏新莉.甘露糖正向筛选体系在巨尾桉遗传转化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14

[8].王涛,唐永严,刘良玉,张美冬,郑用琏.利用酵母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

[9].郭倩倩,孙熙森,唐益雄,吴燕民.新型筛选标记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

[10].高世武,许莉萍,陈如凯,林庆良.不同基因型甘蔗甘露糖抗性筛选体系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10

标签:;  ;  ;  ;  

甘露糖筛选论文-胡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