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人们关心什么?

2002:人们关心什么?

一、2002年:百姓关心啥?(论文文献综述)

岳子璇[1](2021)在《太行区群英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并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一部广泛、深入发动人民的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采用各种办法放手发动群众,召开群众性大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苦心经营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太行根据地战略位置紧要。中国共产党于1944年、1946年在此召开了两届规模较大的区级群英大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太行根据地各县域群英会也纷纷召开,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各有特色。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于1944年11月21日到12月7日召开,会议表彰了抗战和灾荒中出现的英雄模范并总结交流了杀敌与生产经验,发挥了英雄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于时值战争年代且在1942、1943年大灾荒之后,根据地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黎北县南委泉村作为会议地址。由于各种阻力,会议的筹备工作经历了一些曲折,筹委会的成立使得会议筹备工作滞后的情况有所好转,党政机关、英雄模范都直接参与到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中。此次会议具有明显的战时性与暂时性特征,通过实物展览、交流座谈、选举表彰等方式对英雄模范进行激励、动员,获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会议使先进的经验得到推广、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激发,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深刻地影响了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的召开。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于解放战争初期召开,旨在表彰抗战胜利后太行区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总结经验、推广传播,以促进战斗、生产、翻身运动的发展,使太行区人民在心理和行动上实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转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条件。会期从1946年12月2日到12月21日,共计19天,第二届群英会的准备工作同样纷繁复杂,太行区各县市政府、机关团体、社会各界、英雄模范的广泛参与保障了会议流程、秩序的合理及完备。与第一届群英大会相比,第二届群英大会在参会英雄的广度、英雄交流的深度及选举表彰的力度方面均有所提高。会后,各解放区新英雄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此次大会是共产党在太行区召开的最后一届群英大会,深远地影响了新中国劳模表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除两届区级群英会外,太行县域群英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以黎城县群英会最为典型。黎城县群英会在1944年到1946年间召开了三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筹备会议,黎城县政府努力克服财政紧张问题,积极开展筹备工作,评选并表彰了一批英雄模范代表。黎城县生产、纺织、合作运动的发展在太行各县优势突出,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也在此落地生根。黎城县群英会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所凝结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延绵不绝、代代相传。总之,太行区群英大会的召开是根据地时期太行军民的大事,不论是区级群英会还是县域群英会均对太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塑造英雄模范的方式进行社会动员也可以看出根据地时期共产党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游耀旺[2](2021)在《“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指明戏曲的娱乐性是指戏曲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愉悦以及戏曲接受者在观戏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官享受和精神陶冶,是戏曲的本质属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十七年”时期的戏曲指的是1949年至1966年间戏曲的演出与创作实践。本论文论述的是在“十七年”时期颁布的戏曲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影响,即便在“左”倾思潮的制约下,戏曲也从来没有摆脱娱乐性的黏附。本论文以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发掘和呈现,还原戏曲娱乐性的本来面目,并折射出“十七年”时期里被遮蔽的真实的人的心理和时代心理。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戏曲娱乐性也随之开始转型。本论文第一部分从“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对戏曲娱乐传统的承继和新时代下戏曲娱乐性表现出新的审美内涵出发,对戏曲“娱人”传统和寓教于乐传统进行论述,并阐述了以丑行为代表的戏曲喜剧娱乐传统的内在精神。随后论文立足于新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论述“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新风貌和对人民娱乐需求的满足。论文第二部分,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戏曲政策分析戏曲娱乐性沉浮。本章第一节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改”方针的推行,分析了戏曲娱乐性的规整与提升,进而从取得的成就里论述戏曲娱乐性的高涨。在随之发生的“禁戏”与“解禁”的政策下,第二节用丰富的剧目作为例证,阐释戏曲娱乐性在动态的轨迹里呈现出危机与回弹的特征。第三节通过戏曲现代戏的实践及其发展的偏激现象,分析戏曲娱乐性走向消沉的必然结果。由于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曲政策的影响,戏曲娱乐性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在最后一部分论述“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在当代的承继与变革,并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局限进行反思。

马荣良[3](2021)在《正祀与淫祀关系视角下的寒食节禁断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寒食节的早期发展史上,介子推传说及其信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正是在介子推传说、特别是介子推信仰的推动下,寒食节遂以太原郡为源发地,呈放射状不断向外扩散。与此同时,介子推信仰也随之播布,逐渐形成了以太原地区为中心、遍及并州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信仰圈(祭祀圈)。但在这一时期,介子推信仰主要是以民间信仰、特别是淫祀的面目存在,与官方正祀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致使寒食节屡遭禁断。

王晓娣[4](2020)在《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程朱理学对心性关系的阐发方式是以性为体、化心为性、化人心为道心。这种思路在将外在的具有普遍性规定的“天理”上升为绝对道德律令的同时,也逐步消解着个体的意志自由,抑制着个体的感性存在。因此,理学伦理思想中形而上的“性”与个体意义上的“心”出现了一种内在的矛盾与紧张。而以心体的重建为旨归的王阳明心学伦理体系的建构逐步消融了这种紧张。王阳明以“心即理”的良知本体作为统摄,又赋予先天的良知本体以“吾心”的形式,将外在的天理内化为个体之心。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的融合,并通过“致良知”的工夫将道德主体对天赋良知的体认转化为明觉之知。以良知为本体的心学伦理从正面肯定了个体之人的良知作为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存在的意义,消解了理学外在强制性的伦理束缚,为个体之人的成圣之道提供了本体论和工夫论依据。诉诸于每个人内心良知的简易直截性、自由开放性使得阳明心学在阳明后学的承继与发扬下盛行于中晚明时期。阳明后学的发展与分化始于王阳明“四句教”的提出,并围绕着良知与致良知的本体工夫问题,在阳明弟子王畿和钱德洪的不同诠释下开启了阳明心学分化的两个主要方向:“尊悟”的良知本体论与“主修”的致知工夫论。与此同时,针对“悟”与“修”各执于一边用力而逐渐彰显出的弊端,以主张躬行与经世的东林学者和蕺山学者展开了对王学末流的修正面向。因而,关于阳明后学在继承和发扬阳明心学中所呈现出的“尊悟”、“主修”、“修正”的三种伦理思想倾向便构成了本文的行文脉络,而由此反应到伦理实践中的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建构,以及由此带来的儒学转型发展和西学的输入便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张“尊悟”的阳明后学以“悟本体即工夫”作为良知学说宗旨,认为良知心体无善无恶,是纯粹至善的“赤子之心”、“童心”。因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以日用见在指点良知”,并“率现成良知”,不仅顺应了明觉良知本体的自然发用与扩充,而且也充分彰显了个体的自然情感和意志自由,体现了伦理意义的个体性向度的强化。以自然人性论为依据,肯定了面向世俗社会的而又本于自然心体的“情”、“欲”、“利”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地位,重新评估了“情理”、“理欲”和“义利”的伦理关系。在一步步突破理学对自然人性固有束缚的同时,突显着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经过“尊悟”阳明后学阐发的心学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早期伦理启蒙意义,但同时他们也造成了后学末流空谈良知本体、忽略道德修养工夫的“自然主义”流弊,形成了不切实际的空疏学风和狂禅倾向,受到了提倡“主修”的阳明后学的批判与纠偏。提倡“主修”的阳明后学以“即工夫以达本体”作为致良知的工夫论,认为良知心体至善无恶,需要在不离物事的现实世界中“循良知”以致良知,反对在良知心体上的“意必”、“增益”的工夫。同时,对于良知心体“意之动”的已发状态,则需要在道德实践中落实“归寂”、“主静”和“主敬”的致知工夫,以保任良知心体,实现纯然至善的良知心体的复归。通过化良知为德行的致知工夫的展开,逐渐实现了道德主体伦理实践的深化,并且通过为善去恶的德性修养、以良知心性贯通事功的社会实践不断彰显出来。虽然注重致良知的工夫论起到了纠偏“尊悟”学者空疏学风的目的,也为晚明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思想资源。但与此同时,他们以“静”止“动”、以“寂”遏“感”的思想主张使得心学的发展逐渐陷入了枯守虚寂状态,不可避免的遭到了“修正”阳明后学的质疑与反驳。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者和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代表的蕺山学者在明清易代之际展开了针对王学流弊的“修正”运动。高攀龙的“敬心”工夫与顾宪成的“小心”工夫一脉相承,以提倡“悟修并重”的道德修养论在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中将学问与治世、道德与政治相结合。刘、黄以本体工夫合一的慎独诚意之学发挥王阳明良知之学,使儒学由虚返实,强调有利于政治、民生的实用之学,注重挽救时弊的道德经世实践。“修正”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心学系统内“高谈性命,直入禅障”的补偏救正和对枯守虚寂之学的超越,也在于它以反虚务实的实用主义精神和明道救世的外王实践逐渐发展出了明清之际古学复兴、考据学兴起的儒学转型。阳明后学关于良知本体、工夫、躬行与经世的阐发,最终目的是为了“挽复三代之治”以挽救晚明社会变局和人心动荡,以实现儒家合乎道德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基于这样一份救世情结,阳明后学展开了基于良知统摄、化治心以治世、倡民本限君权的“政学合一”的政治伦理实践,以及讲学觉民、乡约教化、经世济民的儒学民间化转向的社会伦理实践。伦理实践的建构是儒家士大夫藉以实现理想政教秩序的途径,也是他们进行觉民行道、推进儒学世俗化伦理教化的自觉担当。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促使了儒学内部进行了一场道学革新运动,而阳明后学对心学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将心学伦理思想对理学束缚人性发展的反叛、对自然人性论的提倡发展到极致。伴随着晚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阶级的壮大,这种基于心学伦理思想的理性觉醒和主体精神的高扬,以及对民本、平等、民主的呼唤,具有反对封建伦理专制的积极意义。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心学末流奢谈心性本体,杂糅佛老学说,导致晚明士人逐渐沦入空谈心性的学风之中。面对道德沦丧的社会局势和易代的政治情形,明末清初的学者围绕道德人心的危机所展开的对阳明心学的批判,促使了心学逐渐式微,由此发展而来的是古学复兴和经史考据学兴起的儒学转型,以及注重实证考据、提倡科学精神的西方科学的落地生根。

石磊[5](2020)在《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格局的变化、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加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公众迫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愈发强烈,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也愈发多元化。其中,公众通过电视问政等平台参与政治生活,并借此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属于最为典型的参政议政渠道。为了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应运而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该栏目通过赋予人民群众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和评判权,有效促进了一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受访人民群众普遍认为,该栏目的有效运行,对于解决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快补齐社会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研究发现,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经过四年的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展现出强大的问政功能,分别为扩大人民政治参与功能、推进媒体监督政府功能、增进政府快速回应功能,问政效果示范引领功能、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功能等五大功能。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诸多掣肘因素的存在,该栏目仍然有很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差距。为了进一步促进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访谈等方法,在梳理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文中提到的系列掣肘因素,总结出优化该栏目问政功能的若干策略。“小切口”能够解决“大问题”。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把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作为“麻雀”,希望通过对这只“麻雀”的深度解剖,见微知着,以小见大,能够为其他地市级电视台乃至更高层次电视台举办电视问政栏目提供借鉴。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和相关支撑理论进行了界定和诠释。第三部分在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栏目基本概况、程序、内容、功能这四个方面对六安市“问政一把手”电视栏目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对该栏目所具有的问政功能进行归纳和提炼。第四部分对制约六安市“问政一把手”电视栏目问政功能有效发挥的掣肘因素进行挖掘和总结。第五部分在分析系列掣肘因素的基础上,对促进六安市电视问政功能有效发挥的优化策略展开探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策略得当、措施有效,就必然能促进六安市电视问政栏目的可持续发展。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总结相关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林乾浩[6](2020)在《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研究》文中指出《元朝名臣事略》是元人苏天爵编撰的一部重要传记体着作,收录了元朝肇定之初47位重要的名臣的传记,其极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至今为学界公认。本文立足于编撰者苏天爵特殊的人生经历、重要的官员、学者身份,以及其深邃的史学、经学、文学思想,结合13世纪蒙古逐步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和元中期朝政逐渐由对外作战转向国家内政的新时代背景,理解苏天爵带有明确主体意识的编撰行为和动因,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元朝名臣事略》一书的性质和价值,体认它所蕴藉的思想情感内涵。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苏天爵编撰《元朝名臣事略》的动机。苏天爵弱冠之年于国子学学习期间萌生编撰《元朝名臣事略》的意图,他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使他早年就具备根深蒂固的汉民族文化与儒家思想认同。重史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治史能力。结合当时特定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存境遇看,苏天爵编撰此书可能还有入仕治史、师法名臣,负斯文为己任、显国家文章之盛,宣扬以儒出仕之道、助力地方教育,以史言志、寄寓汉法治国理想等诸多动机。第二章论述苏天爵选择《元朝名臣事略》传主的相关问题。苏天爵重点选取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的名臣,元朝一统华夏的历史进程也是蒙古统治者与汉文化逐步建立高度联系的过程,苏天爵以“汉法”为核心选取名臣,绝大多数名臣形象直接符合传统汉儒理想,少数民族名臣也能直接或间接与汉法有所联系。传主选择反映出少数民族统治、多元文明冲击下苏天爵对汉民族文化本位传统立场的坚守。在选择汉人传主时,苏天爵或出于统一全书形式考虑,选择各方面相近的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群体入传。第三章论述苏天爵编撰《元朝名臣事略》所采用的方法。苏天爵期望将《元朝名臣事略》全书构成体系,达到“以史证经”的效果,故广泛搜集和采用各种文献材料,重视材料的真实性和写作风格的统一,尤其以北方馆阁文人传记为重。编撰全书时仿照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体例,对文献材料进行应用编排。在处理具体的原始材料文本时,根据自身传记文体“简而有法”的审美取向等需要进行精简化删改,缩短传记篇幅体量,最终形成“事略”。

冯叶[7](2020)在《张钫文教活动研究》文中认为张钫是以军功出身的民国时期军阀,虽长久带军征战,但身上却不乏文人气息,他一生热爱慈善,醉心文教活动,在豫陕地区颇有名望,被河南人民称为“大家长”。在近代河南教育曲折发展的大背景下,张钫通过新旧教育的学习经历、家国情怀的激励及亲友影响逐渐认识到了开办文教活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自身条件上,张钫身居要职为兴办文教活动提供了便利,积极兴办实业为文教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在社会条件上,张钫受到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影响及社会上多方力量的支持,不断激励着他为祖国兴办教育,输送人才。双重条件共同推动张钫坚持文教活动的热情。张钫的文教活动涉及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活动、帮助青年学子等多个方面。在张钫长达四十多年的文教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主张。在学校教育中,他认为办好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紧跟世界趋势发展西式教育,立足中国现状注重乡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张钫认为要培育出能够服务社会、开创风气、维辅国政的实用性人才。在保护传统文化中,张钫认为要增强文化的引导力,让百姓自发形成保护文化的觉悟,发扬优秀文化,走出国门,扩大影响。张钫的文教思想和实践活动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不仅开启了民智,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从现实意义看,张钫的文教活动也颇有启迪作用,为我国目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都起到一定借鉴意义。在历史学提倡研究目光下移的大背景下,展开对张钫文教活动的研究,不仅顺应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增加对张钫文教活动的了解,并对张钫的文教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崔健鑫[8](2019)在《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尽管我国电视业发展的开始时间不尽相同,但发展的规律基本是一致的。在我国,由于电视业的发展受政策的引导、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经济建设的影响,在发展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电视业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能够迎合政策的指引以及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电视业为中心,通过运用传媒学、文化学、艺术学、文化产业学、文献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拥有朝鲜族特色的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与本篇论文有关的基本概念,分析在不同时期延边电视业发展的成因。第二章是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萌生进行梳理,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体制以及大众需求对电视业的萌生所产生的作用。第三章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繁荣进行研究,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体制、文化、受众需求以及外来因素对延边电视栏目多样化所产生的作用。第四章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兴盛进行研究,研究在这一时期由于政策、体制、文化、受众需求、外来文化以及高新科技的变化进而对延边电视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凭靠之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对拥.有朝鲜族特色的延边电视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电视现在日趋成长为我们生活中无法缺少的部分,因此对电视业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根据不同时期政策、体制、受众需求以及科技创新的变革,研究延边电视业的发展情况,并对研究电视业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起到参考价值,为做对比研究提供资料。延边电视业在我国的电视业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增补延边电视业的发展变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郑佳星[9](2019)在《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空间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新闻实践的“大众性”倾向在当下传媒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和转型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而当下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涵化作用优于其他新闻形式,因此,对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和“公共性”的把握和平衡是打破当下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理论角度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大众性”本质是其立身的要素之一,其新闻实践离不开“大众化”的本质。因此,要完成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公共领域构建”能在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上搭建新闻实践的“公共性”理论基础。西方“公共新闻”理论虽不能直接照搬套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上,但“公共新闻”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模式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从新闻采编流程到新闻传递的各个环节,“公共新闻”模式中传媒对于公共意见的引导和强化受众的社会参与意识,都是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有所欠缺的,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共性和特点,也使得将电视民生“大众性”的转变纳入到“公共话语空间构建”中进行考量具有可行性。其次,技术的发展对于媒介形态演变具有直接的影响,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子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传媒生态,促进传媒工作技术辅助化的发展,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实践的方式、渠道和作用力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电视民生新闻乃至其他新闻形式的实践,最后的归结点都将汇聚于对于社会大众的作用力上,社会公众作为传播链的终端,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环境和技术日益发展的境况下,受众对于媒介生产的反作用力也是推动电视民生新闻转型提升乃至传媒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提升和“大众性”的转变,首先要从理论上打好基础,完成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角色转变,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延伸传播行为,最后大众媒介、国家政治、社会大众三方的共同作用,推动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孙建杰[10](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二、2002年:百姓关心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百姓关心啥?(论文提纲范文)

(1)太行区群英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空前大事: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述论
    第一节 重筹备:第一届群英会之前期酝酿
        一、战争、天灾中酝酿会议
        二、会址的选择
        三、材料收集与英模推选
    第二节 稳落实:第一届群英会之具体议程
        一、实物展览激励
        二、交流座谈鼓舞
        三、选举表彰带动
    第三节 促革命:第一届群英会之会后效应
        一、争当杀敌英雄
        二、努力达到“耕三余一”
        三、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活
    小结
第二章 再攀高峰: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探析
    第一节 忙中有序:纷繁复杂的会前工作
        一、选举参会英雄
        二、布置大会展览馆
        三、确保会议秩序
    第二节 不断调整:灵活多样的会议内容
        一、资格审查与领导报告
        二、英雄的经验创造
        三、英雄受奖荣归
    第三节 空前绝后:第二届群英大会的独特效应
        一、新英雄主义迅速发展
        二、翻身英雄大显身手
        三、太行区最后一届群英会
    小结
第三章 典型案例:太行区群英会影响下的黎城县群英会
    第一节 思想引领:黎城县第一届群英会
        一、历史与现实的加持
        二、曲折的筹备工作
        三、英雄的彰显
    第二节 思想到技术的转型:黎城县第二届群英会
        一、群英会的资金来源
        二、英雄模范的“发明”与“检讨”
        三、“组织起来”的创造
    第三节 技术到组织的再转型:黎城县第三届群英会
        一、以石寸金为代表的劳动英雄
        二、纺织英雄与合作英雄的独特经验
        三、参战自学模范与模范干部的特征
    小结
结语
    一、太行区群英会的特征分析
    二、太行区群英会的发展演变
    三、太行区群英会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娱乐”的经典解释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转型
    第一节 戏曲娱乐性的旧传统
        一、戏曲“自娱”与“娱人”的传统
        二、戏曲寓教于乐的传统
        三、以丑行为代表的喜剧传统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新内涵
        一、“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新风貌
        二、“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美学原则和审美心理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戏曲政策与戏曲娱乐性的沉浮
    第一节 “三改”方针:戏曲娱乐性的规范与引导
        一、“三改”方针对戏曲娱乐性的改造
        二、“三改”后首届戏曲会演的娱乐品格
    第二节 “禁戏”与“解禁”:戏曲娱乐性的危机与回弹
        一、“禁戏”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损伤
        二、“解禁”后戏曲娱乐性的恢复
    第三节 现代戏的戏曲政策:戏曲娱乐性的消沉与变奏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限制
        二、“大写十三年”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消解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常”与“变”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在当代的承继与沿袭
        一、延续以人民为主体的娱乐导向
        二、沿袭戏曲现代化的娱乐方向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在当代的变革与反思
        一、从戏曲娱乐性到戏曲娱乐泛化
        二、 “十七年”戏曲娱乐性的局限与自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正祀与淫祀关系视角下的寒食节禁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价值
        (一)系统反思理学伦理思想之弊端
        (二)阳明后学的思想分化及学派分立
        (三)对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相关阳明后学人物的界定
        (二)与伦理思想相关的学术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创新点、思路、难点和方法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难点和方法
第一章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除流弊:理学伦理思想的理论局限
        一、理学伦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弊端
        二、心学伦理思想体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 倡“心”说:王阳明心学伦理思想体系的建构
        一、心即理:本体与道德主体的建立
        二、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道德实践品格
        三、致良知:道德本体的自我开显与扩充
    第三节 分化与流传: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天泉证道与王学的分化
        二、阳明后学学派的思想论争与修正
        三、道德启蒙的引领及近代贡献
第二章 尊悟:良知本体的自然明觉与扩充
    第一节 “尊悟”方向的主要人物及其伦理思想
        一、王畿的“现成良知”说
        二、王艮之泰州学派的“率现成良知”说
        三、李贽的“童心”说:个体性向度的强化
    第二节 人性论依据:自然人性论的提倡
        一、“自然之性”的新理欲观
        二、“正利”的新义利观
        三、“崇理到尊情”的情本论
    第三节 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
        一、理性觉醒:“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以身任天下”的自由豪杰精神
        三、“以友朋代君臣”的新人伦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修:道德实践过程中的心体涵养与伦理担当
    第一节 “主修”方向的核心人物及其伦理思想
        一、事上磨练:钱德洪、欧阳德不离物事的道德实践
        二、归寂主静:聂豹、罗洪先“习静”的道德修养
        三、修己以敬:邹守益、刘邦采“主敬”以复良知之精明
    第二节 化良知为德行:道德主体实践的深化
        一、实修:道德主体为善去恶的德性修养
        二、实功:以良知心性贯通事功的社会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修正:躬行与经世
    第一节 “修正”方向的代表人物及其伦理思想
        一、东林学者“悟修并重”的道德修养论
        二、蕺山学者“慎独之学”的经世实践论
    第二节 从思到学:反虚务实的实用主义精神
    第三节 明道救世的道德经世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伦理实践: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建构
    第一节 政学合一:政治伦理建构的阐发
        一、治心以治世:基于“良知”统摄的信念政治
        二、“挽复三代之治”: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
        三、“抑君申民”:民本政治伦理思想
    第二节 儒学民间化:社会伦理建构的转向
        一、“士学”向“民学”的平民儒学转变
        二、乡约制度:心学教化的伦理认同
        三、讲学明道:觉民行道的伦理实践
        四、经世济民: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评价与意义
    第一节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型的影响
        一、新质文化的潜滋暗长:复古与考据
        二、异质文化的导入:西方科学与儒学的会通
    第三节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近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5)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学者对舆论监督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学者对电视问政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问政
        2.1.2 电视问政
        2.1.3 “一把手”
    2.2 理论基础
        2.2.1 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理论
        2.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监督的重要论述
        2.2.3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第三章 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的现状分析
    3.1 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介绍
        3.1.1 “问政一把手”栏目概况
        3.1.2 “问政一把手”栏目特点
        3.1.3 “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程序
    3.2 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内容分析
    3.3 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分析
        3.3.1 扩大人民政治参与功能
        3.3.2 推进媒体监督政府功能
        3.3.3 增进政府快速回应功能
        3.3.4 问政效果示范引领功能
        3.3.5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功能
第四章 制约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发挥的掣肘因素
    4.1 在扩大人民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
        4.1.1 问政参与主体的内驱力欠缺
        4.1.2 问政参与平台的影响力有限
    4.2 在推进媒体监督政府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
        4.2.1 媒体监督缺乏自主性
        4.2.2 媒体监督缺乏长效性
        4.2.3 媒体监督与体制内其他监督缺乏联动
    4.3 在增进政府快速回应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
        4.3.1 问政前政务公开机制不完善
        4.3.2 问政中官员回应能力不强
        4.3.3 问政后政府回应不及时
    4.4 在问政效果示范引领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
        4.4.1 问政主题不具共通性
        4.4.2 问政现场不具震慑性
        4.4.3 整改落实缺乏实效性
    4.5 在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
        4.5.1 少数干部治理理念滞后
        4.5.2 部分群众主体性意识缺失
        4.5.3 电视问政缺乏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的优化策略
    5.1 针对扩大人民政治参与方面的优化策略
        5.1.1 加强问政参与主体问政能力建设
        5.1.2 扩大问政参与平台的影响力
    5.2 针对推进媒体监督政府方面的优化策略
        5.2.1 减少政府干预,赋予媒体监督自主权
        5.2.2 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媒体监督实效性
        5.2.3 建立健全媒体监督与体制内其他监督联动机制
    5.3 针对增进政府快速回应方面的优化策略
        5.3.1 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5.3.2 加强问政官员的回应能力
        5.3.3 督促政府及时回应关切
    5.4 针对问政效果示范引领方面的优化策略
        5.4.1 合理设置电视问政主题
        5.4.2 提升电视问政的问政强度
        5.4.3 建立与问政相配套的整改落实机制
    5.5 针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的优化策略
        5.5.1 转变干部治理理念,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5.5.2 强化人民民主观念,增强群众的主体性意识
        5.5.3 增进制度治理意识,建立电视问政常态化机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朝名臣事略》编撰动机述论
    第一节 苏天爵的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
        一、家庭教育:藏书之家“以儒出仕”之愿景
        二、真定乡学:静修学派“经史一体”之观念
        三、国子求学:“清修笃志”“博闻深识”品性之历练
    第二节 《元朝名臣事略》编撰动机之形成
        一、入仕治史师法名臣
        二、负斯文为己任显国家文章之盛
        三、宣扬以儒出仕之道助力地方教育
        四、以史言志寄寓汉法治国理想
第二章 《元朝名臣事略》的传主选择
    第一节 传主皆北人: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群体特征
        一、金末北方文人的仕元心态
        二、南北对峙下的思想隔阂
    第二节 少数民族名臣的入传标准
        一、拥护汉法维护汉人利益
        二、开疆拓土促一统维护国家统治秩序
    第三节 汉族名臣的入传标准
        一、异域文化冲击下对汉文化的挽救
        二、以汉法指导政治实践建立重要事功
第三章 《元朝名臣事略》的编撰方法
    第一节 材料遴选
        一、史固欲其核实事尤贵乎网罗
        二、博取北方馆阁文人传记
    第二节 编撰体例
        一、传记的分类与排序
        二、传主小传的撰写
        三、各类文献材料的引用与编排
        四、夹注的设置及其作用
    第三节 “事略”与传记简洁风格建构
        一、伯修之文简洁严重
        二、以“事略”显“简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张钫文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二、学术史梳理
        (一)近代河南教育研究现状
        (二)张钫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背景及动因
    第一节 近代河南时代背景
        一、近代河南的社会背景
        二、近代河南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动因
        一、家庭教养与学习经历
        二、家国情怀推动
        三、好友影响
第二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条件
    第一节 自身条件
        一、身居高位有实力
        二、创办实业有财力
    第二节 社会条件
        一、教育救国
        二、各界支持
第三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内容
    第一节 学校教育
        一、创办各级学校
        二、资助各级学校
        三、张钫的教育办学理念
        小结
    第二节 社会文化活动
        一、支持社会教育
        二、保护民族文化
        三、援助文化传人
        四、张钫的文化活动理念
        小结
    第三节 扶助青年人才
        一、帮助青年人才
        二、张钫的人才理念
第四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评价
    第一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成效
        一、开启民智
        二、培养人才
    第二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不足
        一、缺乏健全体制
        二、个人影响过大
结语
附录 :张钫年谱
参考文献
致谢

(8)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访谈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跨学科研究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2.1 延边电视业的产生
        2.1.1 延边地区社会发展背景
        2.1.2 延边电视台的诞生
    2.2 延边电视业的发展
        2.2.1 中国电视业的复兴
        2.2.2 延边电视栏目的拓展
        2.2.3 延边电视栏目朝汉双语节目的开播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3.1 市场经济对延边电视业的影响
    3.2 延边电视业的变革
    3.3 市场经济时期延边电视业的繁荣
        3.3.1 中国电视业的转型
        3.3.2 延边电视栏目的多样化
第四章 多元文化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4.1 延边电视业的改革
        4.1.1 政策的改革
        4.1.2 电视栏目的改革
        4.1.3 财政制度的改革
        4.1.4 体制的改革
    4.2 延边电视业的兴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空间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一)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现状
        (二)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及“公共性”的概念梳理
        (三)文献研究小结
第一章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历程与“大众性”特征
    一、“十年一剑”——电视民生新闻溯源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大众性表现形式
        (一)“民本内涵”的大众性表象
        (二)“接近性”原则构建“大众性”形态
    三、《经视直播》民生栏目大众性形态分析
第二章 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问题与成因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问题分析
        (一)内容生产日趋同质化
        (二)受众接收意愿的下降
        (三)“社会公器”效用逐步削弱
    二、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的成因
        (一)收视率至上的泛娱乐化倾向
        (二)网络时代“霍桑效应”的加剧
        (三)新闻表达空间的局限性
第三章 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动因与现状
    一、“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动因
        (一)网络化推动“公共性”转变进程
        (二)社会转型期的“公共性”需求
        (三)公众政治权益诉求助推“公共性”建设
    二、“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现状
        (一)媒介生存发展需求日益增强
        (二)多层面的转变需求
        (三)转变进程中的三个变量
第四章 电视民生新闻拓展“公共性”空间的可行性与对策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拓展“公共性”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公共领域”视角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公共性”转变
        (二)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促进民生新闻向“公共性”转变
        (三)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二、推动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对策分析
        (一)理论指导:构建电视民生新闻实践的“公共性”内涵
        (二)技术驱动:提升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动力
        (三)政策支持:培植社会大众的“公共化”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二、城市时代:1914—149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第二节 酬神演剧
        一、春祈秋报
        二、庙会演剧
        三、节令演剧
        四、崇圣演剧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一、集市演剧
        二、行会演剧
        三、喜丧演剧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一、科班
        二、江湖班
        三、玩会班
        四、龙虎班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第一节 画地做场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第二节 高台剧场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三节 戏楼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一、“开封五云”辨析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一、坤伶的复兴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四、2002年:百姓关心啥?(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区群英会研究[D]. 岳子璇. 山西大学, 2021(12)
  • [2]“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研究(1949-1966)[D]. 游耀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正祀与淫祀关系视角下的寒食节禁断史研究[J]. 马荣良. 民俗研究, 2021(02)
  • [4]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研究[D]. 王晓娣. 东南大学, 2020(02)
  • [5]六安市电视台“问政一把手”栏目问政功能优化研究[D]. 石磊. 安徽大学, 2020(08)
  • [6]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研究[D]. 林乾浩.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7]张钫文教活动研究[D]. 冯叶.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D]. 崔健鑫. 延边大学, 2019(01)
  • [9]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空间的问题研究[D]. 郑佳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2002:人们关心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