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于轼:内需不足根在信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娟[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陈曦[2](2019)在《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是针对“三农”提供信贷服务,涉农贷款作为一种普惠性的金融服务,缓解了大量农民有项目、有技术、但缺资金的问题,为我国的乡村振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国涉农贷款的最重要供给主体是以GS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农村信用社坚定的践行服务农村金融的工作。因为早期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历史原因,再加上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和涉农贷款的需求主体,基本都是抵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抵押担保的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个人,所以农村信用社虽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地位特殊且意义重大,但是存在诸如管理粗放,技术落后,风险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GS农村信用社针对省内广大农民群体的贷款需求,专门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信用贷款产品。该贷款满足了农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不需抵押、客户信用度难以确定等特点,使得农村信用社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信用贷款造成风险频发的问题突出。因此,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系统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确保准确识别风险,合理评价风险,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确保农村信用社在进行农户贷款业务服务时的资金安全,已是当务之急。此时进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研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该研究,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GS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为主线,通过调查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方法,对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中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信贷风险、风险管理等概念和基础理论出发,对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方式进行介绍,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助于提高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流程各阶段的风险控制,有助于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马训[3](2017)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民间借贷危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间借贷危机被称为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再次上演,其本质是一场因民间非理性借贷而导致虚拟资本膨胀,从而引起企业资金链断裂,最终老板跑路或被拘的危机。这场在浙江温州爆发后,接着迅速波及到各地的民间借贷危机范围之广,牵涉人员多,涉及金额大,对经济社会消极影响深远,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民间借贷危机。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期,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应如何准确把握本轮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基本根源和深层原因?对此,本论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视域,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理论,结合现实发生的成因及机理,来解读本次民间借贷危机。本轮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实质是一场金融危机,其爆发的主要根源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即有效需求不足。因此,笔者建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这有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更加有效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从而使民间借贷危机的防范和应对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鉴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运行规律有诸多重要论述,因此,这种分析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回应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化、时代化和中国化,具有深远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牛金花[4](2014)在《广东省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对广东省的GDP、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做出统计描述分析,然后选定代表变量,并对变量数据进行处理后建立时间序列进行检验、回归和分析。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数据,首先建立协整方程,直观反应GDP对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弹性,然后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GDP、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四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再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影响的深远程度,接着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四种变量冲击对各个变量波动的贡献比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总体上,广东省内需即消费和投资、外需即净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而内需中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大于外需的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又大于内需中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此外GDP、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存在相互的动态影响,并且影响的迟久性也不尽相同。在此实证的基础上,对广东省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徐铭[5](2014)在《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经济资源,是促进企业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信用构成的重要部分。其缺失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社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因此受到制约。而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则是整顿和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的根本之法。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进行市场监管的职能部门,其职责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促进信用交易以及维护市场主体的权益,主要通过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市场行为监管、退出市场监管等职能得以实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哈尔滨市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企业信用监管过程中的困难,借鉴国内外企业信用监管实施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符合哈尔滨实际情况的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本文在研究的视角上,创新的探讨了工商部门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及作用,既可以为本系统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政府职能定位提供参考借鉴;在研究的主要内容上,既有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又通过对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内部信息系统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依法实施分类监管等监管模式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文豪[6](2013)在《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中国经济正朝着现代市场经济方向前进。面对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挑战,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此相适应,中国也需要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本文以中国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研究主题,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直接目标,围绕着对中国模式的成绩与挑战、特点与成因、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研究展开,根本宗旨在于使中国走上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强国之路,建设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强国,建设一个自由民主文明富强和谐之国,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本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其余5章为正文,分别解决“转变”是何含义、为何而转、向何处转、转什么、如何转这五个问题,第7章以政策建议与发展展望作结收束。7章共同构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的论述框架。第1章,交代研究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研究该主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在厘定了金融、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方式转变含义的基础上,梳理与本主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献。确立了研究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价值前提,提出了环境-文化-制度-结构-功能的新分析框架,为研究的展开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第2章,结合对中国模式的梳理来探讨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首先探讨了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发展模式遭遇到的重大挑战,继而探讨了转变中国金融发展方式的内涵:金融发展方式转变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发展方式转变要改变金融结构的失衡;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进行。最后探讨了政府在经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第3章论述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何以必要。结合中国现实中的重大金融问题的产生机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历程;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论述,阐发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要求;并进而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最后论证建立金融发展方式也是建立生态美好的和谐中国的需要。第4章,探讨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方法论、理念与原则。基于对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分析,利用战略管理方法建立起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框架。通过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内外环境的分析,提出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建立起一个可以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和民生幸福的功能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并进而提出了以和谐看待发展、以自由看待发展、以仁爱看待发展的发展理念更新,并在金融领域里落实为金融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方式转变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第5章,探讨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由行政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基础注重法治的发展方式;由强调金融自身利益转向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式;由注重外延扩张的量性发展转向强调内涵提升的质性发展方式;由强调金融安全转向以公平带动效率提升的发展方式;由主要强调商业性金融转向强调三维金融合作互补的发展方式;由主要强调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转向大小均衡的发展方式;由强调全国性机构扩张转向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式;由强调国家金融转向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活力的发展方式;由强调对外开放优惠转向统一内外国民待遇的发展方式。核心是从精英金融转为普惠金融,从技术金融工程金融转为人文金融人本金融。第6章,为中国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设计改革蓝图。提出了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想道路与前提假设:在重建改革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理论创新;政府从全民利益出发约束自己的权利,依法建立权力的边界,自觉建立金融制度变革的法治基础;金融界主动放弃依靠政府保护获利的旧盈利模式;国民对于金融制度变革带来的金融风险和选择难题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然后,结合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制约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现实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规划;要重视金融教育与文化建设;要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收束,我们以第7章的政策建议与发展展望结束本文。在本章中提出了整体设计、上下互动、内外协力推进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即:在思想理论准备方面建立起自由探讨学术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与价值观重建的舆论和出版基础;转变政府角色定位,建立金融体制重构的法治基础。提出了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的具体政策建议,即:建立三维一体的新金融架构;改变金融行业的准入方式,实现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均衡;充分重视社保金融;塑造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财政环境;建立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法治框架。最后,提出只要认真扎实地推进中国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金融强国的建设是可以期待的,而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造就良风美俗,服务于民生幸福。
孙琰[7](2013)在《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研究》文中指出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德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诚信都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来说,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亟待我们在借鉴、吸收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起既能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又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本文通过对徽商诚信伦理制度何以可能、其实如何的分析论证,旨在对这一极富现实意义的课题有所进益。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徽商诚信伦理观与儒家诚信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辨析,提出了徽商诚信建设具有制度化特点,并对其诚信伦理制度化的载体做了阐释。第二部分则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各个不同角度剖析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的成因,以探寻其诚信道德他律路径选择的合理性。第三部分结合对徽学史料的考证系统论述徽商诚信主体和诚信制度安排的多样性,以及作为制度合理必要保障系统构成的实施机制,其中包括奖惩机制和教育制度两个方面内容。第四部分则是对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的系统反思,包括对其诚信制度化的历史价值及缺陷的分析,以及对我们今天诚信制度建设的相关启示。
牟晓伟[8](2012)在《日本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储蓄在任何经济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为家庭、企业及社会提供资金。一定时期的储蓄水平会影响经济增长,储蓄率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曾经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往的持续的高储蓄率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日本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经济强国。日本过剩的储蓄资金也帮助资金短缺的国家解决了资金缺口,进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忽略的是,日本的高储蓄也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其长期受到“储蓄过剩”的困扰。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国民储蓄率(总储蓄率)快速下降,日本家庭储蓄率更是急速下降,家庭储蓄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18%降到现在只有3%左右,日本的储蓄率在一个世纪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就下降了15%。和美国家庭相比,日本部分家庭入不敷出。与储蓄率下降相伴随的是日本经济的萧条。自1955年到现在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很多因素使得日本储蓄率发生了显着变化。日本储蓄率的变动不但影响了日本本国经济,而且还影响着世界经济。中国目前的处境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日本的处境非常相似,两国都在经历高增长时出现了高储蓄率。目前中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持续攀升。高储蓄率为中国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等经济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通过降低储蓄率来寻求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基于此,本文通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深入地分析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储蓄率由高到低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为中国正在面临的高储蓄问题提供参考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选题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日本储蓄率的相关文献,提出写作思路和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准确界定了储蓄和储蓄率的含义及其分类。对储蓄率的决定及其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三章为日本储蓄率变动的特点及未来走势。本章首先全面分析了日本储蓄率的总体运行特征,观察到占总储蓄最大份额的家庭储蓄变动与总储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并实证检验了家庭储蓄率和总储蓄率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总储蓄率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储蓄率变动。由此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日本的家庭储蓄率。然后将家庭储蓄率变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其变动特点,并通过计算对日本家庭储蓄率水平进行了较准确的定位。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日本储蓄率三个阶段变动的成因及其影响。第四章分析了1955-1973年日本储蓄率上升的成因及其影响。总结出了日本储蓄率上升既有一般性成因,又有特殊性成因,阐述了日本充裕的家庭储蓄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并研究了日本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和渠道。第五章主要研究1974-1990年储蓄率稳定变动的成因及其影响。梳理出了储蓄率稳定变动受诸多因素影响,分析了该时期的储蓄水平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评价了日本过剩储蓄的用途。第六章主要研究1991年至今储蓄率下降的成因及其影响。得出收入因素、人口结构因素及社会保障制度三个因素是储蓄率下降的主要成因,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储蓄率下降的经济效应。第七章是日本储蓄率的变动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分析了中国储蓄率运行的特征、影响和成因,提出中国调整储蓄率的思路和降低中国高储蓄率的具体政策建议。
赵杰[9](2012)在《压缩与叠加:中国城市化与“生产政治”演化的独特路径(1978-2012)》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生产政治”的演化事实和既有理论,我们发现,经典的路径理论都不能解释中国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即使把一些研究历史阶段的理论连接起来,我们仍然不能得出一个清晰而合理的图谱。中国所发生的进程,指向一种“例外”和“异常”。这种“异常”,表现为强制性阶级分工与技术分工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连接起了生产和政治。通过分析28个国家2005年的面板数据,我们得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技术分工趋势与其他国家的相似性;借助中国1978年至今这30年的数据,并通过对城市化率、三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和产出等做时间序列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生产领域的压缩和叠加。它远远超越了人们所能感知的“中国城市化时间缩短”这一特点。这些压缩与叠加,既有意图性因素也有非意图性因素。政治对人的阶级身份的先赋性规定,则把生产领域的压缩和叠加反映在了政治领域。此外,我们也能观察到生产和政治这两个领域中压缩与叠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许多机制促成了中国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它们是:“未曾与过往决裂就拥抱新形态”的改革方式;改革中权力的“警惕性”;改革中对矛盾性制度的包涵;精英通过把自身利益捆绑进既定的权力结构而延续优势地位以及经济增长中的“双层凝聚”性,即政治权力和民众为了不同的目的凝聚在增长这一核心下。这些机制为人们提供了洞悉中国城市化特性的钥匙。随着城市化的展开和权力-资本矛盾体的运动,人们已经很难捕捉城市化中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它们呈现出弥散性,变得无形而间接。亨利·列斐弗尔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给了我们巨大的启示。当我们把土地生产、工厂生产和空间生产作为刻画中国城市化路径的结构型线索时,一种基于生产结构的“压缩”和“政治多态共存”现象就出现了:工厂政治压缩土地政治的同时,空间政治压缩工厂政治和土地政治,此外三者又相互叠加。这是中国所显现的“充满矛盾的、令人费解的”制度多样性的真正根源。为了捕捉政治样态压缩和叠加中发生的机制和过程,我们借助权力、资本与土地的互动,并把这些解释性要素贯穿于各个章节。正是权力、资本和土地的不同互动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政治样态;也是三者的互动,制约着政治样态压缩和叠加的机制。当面临地缘政治和金融资本等外部因素冲击时,中国所特有的、融合了过往与当下制度的混合结构,就表现出了多面性。政治权力是中国城市化中的主导性因素,它充满警惕性又运行严密。我们用“权力分工理论”和“权力内部生产理论”,来概括中国政治权力运行的特征。城市空间生产的开展,给中国的政治演化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政治权力对空间生产的垄断,既加剧了社会极化,又孕育了政治介入和社会整合的能力。新加坡提供了正面的例子,而英国和美国等资本力量强大的国家,则面临着政治向金融资本交权的结构性危机。综合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和“生产政治”的动态演化,代表了一种独特路径:基于生产方式的、生产和政治相互作用的、政治样态的压缩与叠加。经典理论家们或许未曾预料,这种“多政治样态的共存”景观,竟会如此发生。实践中,它为民族国家城市化的演化路径提供了新的样本;理论上,它昭示了以往理论谱系的贫困和局限,并带领我们走向新的、可欲的、和更加包容的理论图谱。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动态的“生产政治”演化中,变革远没有完成。它的多面相特征和对矛盾的包容,将为国家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
罗晓磊[10](2011)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作为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合作性银行的多层次的金融支农体系。自从2003年以来,以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显着地成效。中国农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在内地和香港上市,进一步确立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农业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多年来的成果,指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草根金融盛行,缺乏规范性。目前我国民间金融盛行,一方面,能够及时、方便的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容易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较为成功的合作金融模式,有着商业银行所不能媲美的优势,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可贷资金有限,互助社内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于服务“三农”,但由于受政策和复制发起行商业经营模式的限制,摆脱不了商业化路径,不能真正达到服务“三农”的目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金融企业涉农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使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借鉴其他国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角度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优势,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和网点优势,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政策优势,做好金融支农工作。积极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组织服务农村金融市场。从立法角度规范草根金融运行,使其成为金融支农的重要力量,扩大合作性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合理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农村金融市场。最后,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二、茅于轼:内需不足根在信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于轼:内需不足根在信用(论文提纲范文)
(2)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信贷风险概述 |
2.1.1 信用风险 |
2.1.2 操作风险 |
2.1.3 流动性风险 |
2.1.4 市场风险 |
2.2 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2.2.1 信贷风险管理的含义 |
2.2.2 信贷风险管理程序 |
2.3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3.1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2.3.2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2.3.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2.3.4 信贷配给理论 |
2.3.5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4 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针对性研究 |
第三章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
3.1 GS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概述 |
3.1.1 GS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 |
3.1.2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基本情况 |
3.2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
3.2.1 GS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2.2 GS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岗位设置 |
3.2.3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流程概述 |
3.2.4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人员职责 |
3.3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缺乏独立性 |
3.3.2 风险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 |
3.3.3 风险管理流程存在问题 |
3.3.4 风险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 |
3.4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3.4.1 风险管理文化落后 |
3.4.2 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
3.4.3 风险管理流程形同虚设 |
3.4.4 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足 |
第四章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设计 |
4.1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设计原则 |
4.2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设计思路 |
4.3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设计内容 |
4.3.1 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4.3.2 强化风险管理岗位职能 |
4.3.3 初步准入阶段加强风险识别 |
4.3.4 贷前调查阶段合理风险评价 |
4.3.5 严格贷款审查风险管理制度 |
4.3.6 提高贷后管理风险预警意识 |
4.3.7 提高风险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
第五章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的实施措施与保障措施.. |
5.1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的实施措施 |
5.1.1 健全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
5.1.2 建立信贷风险指标考核机制 |
5.1.3 完善风险数据采集体系 |
5.1.4 运用信贷风险管理工具 |
5.1.5 完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
5.2 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的保障措施 |
5.2.1 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5.2.2 加大个人征信宣传教育 |
5.2.3 推动农业保险政策支持 |
5.2.4 强化农村产权改革配套服务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民间借贷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3.1 研究视角创新 |
1.3.2 研究内容创新 |
1.3.3 研究不足之处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对民间借贷危机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对民间借贷危机的研究现状 |
2 民间借贷危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础 |
2.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民间借贷危机的关系 |
2.1.1 生产相对过剩是民间借贷危机的基本根源 |
2.1.2 虚拟资本膨胀是民间借贷危机的重要诱因 |
2.1.3 资本周转中断是民间借贷危机的直接表现 |
2.1.4 高利贷资本是民间借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
2.2 资本主义信用对民间借贷危机的作用 |
2.2.1 资本主义信用对民间借贷危机的积极作用 |
2.2.2 资本主义信用对民间借贷危机的消极作用 |
2.3 垄断资本对民间借贷危机的影响 |
2.3.1 垄断资本必然引起生产停滞和阻碍技术进步 |
2.3.2 金融垄断必然滋生食利资本的寄生性和腐朽 |
3 民间借贷危机的特征及本质:以温、鄂为例 |
3.1 温、鄂两市民间借贷危机的特征 |
3.1.1 温、鄂两市的基本情况 |
3.1.2 温、鄂两市的主要特征 |
3.2 温、鄂两市民间借贷危机的本质 |
3.2.1 经济结构失衡 |
3.2.2 经济周期破裂 |
3.2.3 资本过度逐利 |
4 民间借贷危机的原因及危害 |
4.1 民间借贷危机的背景 |
4.1.1 双重危机持续发酵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
4.1.2 经济增速反复无常及企业投融资十分困难 |
4.1.3 社会资本无序发展及投资过热集中显现 |
4.2 民间借贷危机的原因 |
4.2.1 负外部性影响及体制机制缺陷 |
4.2.2 传统产能过剩及房产投资过热 |
4.2.3 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上升 |
4.3 民间借贷危机的危害 |
4.3.1 影响宏观调控 |
4.3.2 破坏社会和谐 |
4.3.3 滋生动乱温床 |
4.3.4 丧失道德底线 |
5 民间借贷危机的对策研究 |
5.1 地方政府的对策建议 |
5.1.1 加快金融综合改革 |
5.1.2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5.1.3 突出激发市场活力 |
5.1.4 规范民间金融乱象 |
5.2 中央政府的对策建议 |
5.2.1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2.2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5.2.3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
5.2.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结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解借贷危机的总钥匙 |
参考文献 |
(4)广东省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 文章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文献总结和评论 |
3 广东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构建 |
3.1 广东省“两高一低”发展模式的现实困境 |
3.2 支出法核算 GDP 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变量概念界定 |
3.3 本文 VAR 模型建立 |
4 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单位根检验 |
4.3 建立 VAR 模型 |
4.4 协整关系检验 |
4.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6 在 VAR 模型基础进行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7 在 VAR(2)模型基础上的方差分解解释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研究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信用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信用监管模式研究 |
2.1 企业信用的相关概念 |
2.1.1 信用的涵义 |
2.1.2 企业信用 |
2.1.3 企业信用监管 |
2.2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存在的重要作用 |
2.2.1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
2.2.2 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
2.2.3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部分 |
2.3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
2.3.1 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的信用管理 |
2.3.2 对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行为的信用管理 |
2.3.3 对市场主体退出市场行为的信用管理 |
2.4 国内外信用监管模式借鉴分析 |
2.4.1 国外信用监管体系的典型模式 |
2.4.2 国外信用监管体系的构成 |
2.4.3 国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用监管职能 |
2.4.4 国内信用监管体系的探索 |
2.4.5 对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启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研究 |
3.1 哈尔滨市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 |
3.1.1 哈尔滨市企业信用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
3.1.2 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 |
3.1.3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
3.2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监管体系现状分析 |
3.2.1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体系 |
3.2.2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
3.2.3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强哈尔滨市工商行政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对策分析 |
4.1 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法制建设 |
4.1.1 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工作 |
4.1.2 实体法缺陷通过细化工作补足 |
4.1.3 程序法的缺失通过灵活操作完善 |
4.2 创新企业信用监管实施过程 |
4.2.1 强化市场退出机制监管达到全程监督 |
4.2.2 强化企业分类监管维护企业信用秩序 |
4.3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系统 |
4.3.1 通过经济户口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信息 |
4.3.2 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共享使信息发挥作用 |
4.4 健全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6)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3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梳理 |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2 对金融发展文献的简要梳理 |
1.2.3 关于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 |
1.3 本文的基本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1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 |
1.4.2 环境-文化-制度-结构-功能的新分析范式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
2.1 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
2.1.1 中国模式:成绩与挑战 |
2.1.2 中国模式的特点与成因 |
2.1.3 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
2.2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
2.2.1 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2.2.2 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 |
2.2.3 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金融体制改革 |
2.3 政府在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
2.3.1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 |
2.3.2 新制度经济学对政府本质的看法 |
2.3.3 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
3.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
3.1.1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
3.1.2 由来已久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
3.1.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然,不得不然 |
3.1.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金融的要求 |
3.2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3.2.1 现实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
3.2.2 中国金融结构问题之源与流 |
3.2.3 一般国民金融意识福利的增强 |
3.3 建立生态美好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
3.3.1 实现美丽中国需要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
3.3.2 实现和谐中国需要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
3.3.3 让历史告诉未来 |
第四章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与原则 |
4.1 转变研究的战略框架与他山之石 |
4.1.1 分析框架:理念-战略-体制-方式 |
4.1.2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应借鉴日本教训 |
4.1.3 德国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的历史经验 |
4.1.4 对美国金融发展模式与道路的思考 |
4.2 发展理念的更新 |
4.2.1 以和谐看待发展 |
4.2.2 以自由看待发展 |
4.2.3 以仁爱看待发展 |
4.2.4 金融可持续发展 |
4.3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遵循的原则 |
4.3.1 原则一:契约自由的原则 |
4.3.2 原则二: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
4.3.3 原则三:建立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金融结构 |
4.3.4 原则四:普惠金融的原则 |
第五章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 |
5.1 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十大失衡 |
5.1.1 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失衡 |
5.1.2 实体金融与虚拟金融的关系 |
5.1.3 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失衡 |
5.1.4 全国性金融与区域性金融的失衡 |
5.1.5 国家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的失衡 |
5.1.6 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失衡 |
5.1.7 金融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失衡 |
5.1.8 金融质性发展与金融量性增长的失衡 |
5.1.9 金融业逐利之风与金融诚信伦理的失衡 |
5.1.10 金融泡沫造成的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安全的失衡 |
5.2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 |
5.2.1 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
5.2.2 由强调金融自身利益转向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
5.2.3 由注重量性发展转向强调内涵提升的质性发展 |
5.2.4 由强调金融安全转向以公平带动效率提升 |
5.2.5 由主要强调商业性金融转向三维金融合作互补 |
5.2.6 由主要强调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转向民生金融普惠金融 |
5.2.7 由强调全国性机构扩张转向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5.2.8 由强调国家控制转向充分发挥民间活力 |
5.2.9 由单纯强调盈利导向转向强调金融诚信伦理 |
5.2.10 由强调对外开放优惠转向统一内外国民待遇 |
第六章 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设计 |
6.1 应该怎么转: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想道路与前提假设 |
6.1.1 前提一:重建改革共识 |
6.1.2 前提二:有效的理论创新 |
6.1.3 前提三:政府自觉建立金融制度变革的法治基础 |
6.1.4 前提四:金融界主动放弃对依靠政府保护获利旧模式 |
6.1.5 前提五:国民对于金融制度变革的承受力 |
6.2 可能怎么转:利益制约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 |
6.3 思考与建言 |
6.3.1 树立全新的金融观 |
6.3.2 对金融改革方案的思考 |
6.3.3 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中要重视教育与文化建设 |
6.3.4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的具体政策建议 |
7.1.1 建立三维一体的新金融架构 |
7.1.2 改变准入方式,实现内外均衡 |
7.1.3 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社保金融 |
7.1.4 塑造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环境 |
7.1.5 建立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法治框架 |
7.2 展望与寄语 |
7.2.1 可以期待的中国金融强国建设 |
7.2.2 需要扎扎实实推进的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 |
7.2.3 金融的最终目的是要造就良风美俗与民生幸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徽商诚信伦理内涵及制度化特点 |
(一) 徽商诚信伦理内涵及特点 |
1. 徽商诚信观内涵及规范 |
2. 徽商诚信观制度化特点 |
(二) 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载体 |
1. 明清律法中的法律诚信制度 |
2. 族训商规中的道德诚信制度 |
二、徽商诚信伦理制度成因分析 |
(一) 经济政治因素 |
1. 商业激烈竞争下的经营模式创新 |
2. 新儒学和“四民职业观”的转换 |
(二) 社会文化因素 |
1. 宗族社会功能管理的制度创设 |
2. 契约文化奠定的信用社会基础 |
三、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安排 |
(一) 不同诚信主体的制度安排 |
1. “德主刑辅,重在约束”的宗族诚信制度安排 |
2. “伦理本位,明职课责”的商帮诚信制度安排 |
(二) 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实施 |
1. 集体惩戒与自我实施耦合的惩戒机制 |
2. 商业诚信与人格诚信融合的教育机制 |
四、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的反思 |
(一) 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的历史价值 |
1. 有利减少主体道德风险,形成商人精神 |
2. 有效规避市场逆向选择,引导营商秩序 |
3. 有力促进商帮内生成长,延长生命周期 |
(二) 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的缺陷分析 |
1. 产权制度滞后深陷家族化陷阱 |
2. 个体私德与社会公德混淆不分 |
3. 道德瑕疵与道德善恶边界不清 |
4. 监督机制缺失无力自检与匡正 |
(三) 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的启示 |
1. 从耻感教育入手加强公民诚信教育 |
2. 健全完善诚信立法和社会诚信管理 |
3. 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和资源配置优化 |
4. 严格失信惩罚监督且不失人文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日本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对日本高储蓄率成因的研究 |
1.2.2 日本与美国储蓄率差异比较研究 |
1.2.3 对日本高储蓄率影响的研究 |
1.2.4 对日本储蓄率下降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储蓄的理论基础 |
2.1 储蓄(率)的定义和分类 |
2.1.1 家庭储蓄率 |
2.1.2 企业储蓄率 |
2.1.3 政府储蓄率 |
2.2 储蓄与收入关系的理论 |
2.2.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
2.2.2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
2.2.3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
2.2.4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
2.3 储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3.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3.2 索洛—斯旺模型 |
2.3.3 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
2.3.4 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 |
2.4 过度储蓄理论 |
2.4.1 伯纳德·曼迪维尔的过度储蓄理论 |
2.4.2 托马斯·马尔萨斯的过度储蓄理论 |
2.4.3 阿特金森·霍布森的过度储蓄理论 |
2.4.4 凯恩斯的过度储蓄理论 |
2.5 影响储蓄率的因素分析 |
2.5.1 收入因素 |
2.5.2 人口因素 |
2.5.3 谨慎性(预防性)储蓄动机 |
2.5.4 社会保障制度因素 |
2.5.5 利率因素 |
2.5.6 金融发展程度 |
2.5.7 国家财政政策 |
2.6 小结 |
第3章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日本储蓄率的变动状况及未来走势 |
3.1 国民储蓄率的运行特征 |
3.1.1 总体运行特点 |
3.1.2 部门储蓄率特点 |
3.1.3 家庭储蓄率与国民储蓄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3.2 家庭储蓄率的变动情况 |
3.2.1 1955-1973 年间的家庭储蓄率 |
3.2.2 1974-1990 年间的家庭储蓄率 |
3.2.3 1991 年至今的家庭储蓄率 |
3.3 对日本家庭储蓄率水平的定位 |
3.3.1 关于确定家庭储蓄率水平及其方法的争论 |
3.3.2 家庭储蓄率计算过程及其结果 |
3.4 日本储蓄率未来趋势 |
3.5 小结 |
第4章 1955-1973 年:日本储蓄率上升的成因及其影响 |
4.1 储蓄率上升的成因 |
4.1.1 一般成因 |
4.1.2 特殊成因 |
4.2 储蓄率上升的的影响 |
4.2.1 对投资的影响 |
4.2.2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2.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4 对收入的影响 |
4.3 日本高储蓄率的转化渠道分析 |
4.3.1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 |
4.3.2 日本高储蓄率的转化渠道 |
4.4 小结 |
第5章 1974-1990 年:日本储蓄率稳定变动的成因及其影响 |
5.1 储蓄率稳定变动的成因 |
5.1.1 突发性的因素:石油危机 |
5.1.2 促进储蓄的因素 |
5.1.3 稳定储蓄的因素 |
5.1.4 抑制储蓄的因素 |
5.2 储蓄率稳定变动的影响 |
5.2.1 资本过度积累 |
5.2.2 积极影响 |
5.2.3 消极影响 |
5.3 储蓄用途及其评价 |
5.3.1 民间投资 |
5.3.2 政府赤字 |
5.3.3 对外投资 |
5.3.4 短评 |
5.4 小结 |
第6章 1991 年至今日本储蓄率下降的成因及其影响 |
6.1 储蓄率下降的成因 |
6.1.1 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消费没有与收入同步下降 |
6.1.2 人口快速老龄化 |
6.1.3 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
6.1.4 其他因素 |
6.2 储蓄率下降的影响 |
6.2.1 过低储蓄率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2 储蓄率下降效应的实证分析 |
6.3 低家庭储蓄率和高财政赤字容易引发危机 |
6.4 小结 |
第7章 日本储蓄率的变动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储蓄率变动特点 |
7.1.1 国民储蓄率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
7.1.2 居民储蓄率高而稳定,而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呈上升趋势 |
7.2 高储蓄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7.2.1 高储蓄率的有利影响 |
7.2.2 高储蓄率的不利影响 |
7.3 中日高储蓄率产生的背景因素比较 |
7.3.1 与日本的相同之处 |
7.3.2 与日本的不同之处 |
7.4 对中国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
7.4.1 调整储蓄率的思路 |
7.4.2 注意储蓄转化问题,有效使用过剩储蓄 |
7.4.3 降低中国高储蓄率的政策建议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主持并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9)压缩与叠加:中国城市化与“生产政治”演化的独特路径(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规律与例外——世界城市化中的政治样态演进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 |
一、中心问题 |
二、问题的由来与概念 |
三、演化路径之谜 |
第二节 对象与假设 |
一、研究对象及其选择 |
二、研究时段的选择 |
三、假设 |
第三节 方法与模型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的构建(三维图) |
第四节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大历史的插曲还是规律的失败? |
第一节 理论与异常 |
一、已知路径 |
二、三大历史阶段 |
三、“阶段”与“路径”合流吗? |
第二节 规律还是迷思? |
一、不同的视角 |
二、战争激发的变迁? |
第三节 例外:压缩与多态共存 |
一、几种“异常” |
二、压缩、共存与多态叠加 |
三、“例外”:中国的独特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充满警惕性的政治权力——压缩城市化的内部主导者 |
第一节 政治权力主导下的社会生产 |
一、表象:权力后果的趋同 |
二、差异性后果的出现 |
三、历史补偿性机制? |
第二节 权力的伪装 |
一、强制-资本结合体 |
二、权力的多头一体中心化 |
三、权力的伪装 |
第三节 城市化中政治权力的运行 |
一、权力分工理论 |
二、权力内部生产理论 |
三、权力理论的边界与指向 |
四、权力理论的检验与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厂政治压缩土地政治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向工厂生产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
一、资本强制积累 |
二、趋工业化的压缩结构 |
三、新生产等级的诞生 |
第二节 警锡型改革——权力、资本、土地互动下的第一次政治样态转型 |
一、阶级结构的意图性调整 |
二、警惕型政治下的改革 |
三、双层凝聚型体制 |
第三节 打造资本家还是打造资本主义?——追问第一次转型 |
一、打造“社会主义资本家” |
二、资本-权力矛盾体 |
三、双态政治的共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政治压缩工厂政治 |
第一节 从工厂生产到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 |
一、资本过度积累 |
二、“趋空间生产型”压缩 |
三、“药方”:城市空间生产 |
第二节 从工厂政治到空间政治——政治样态的第二次转型 |
一、从经营工厂到经营城市:新商品 |
二、从工厂主导到空间主导 |
三、权力弥散下的中心化控制 |
第三节 遗产与内核——对第二次转型的追问 |
一、三态政治的共存 |
二、权力-资本矛盾体的形变 |
三、垄断空间生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政治、工厂政治、空间政治的压缩与叠加——中国独特的城市化经验 |
第一节 压缩与叠加的起源与机制 |
一、未决裂的革新:压缩与叠加的由来 |
二、压缩与叠加的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制度演化的粘性与阻滞 |
一、政治的粘性:权力与资本的互动 |
二、制度的演化与阻滞:阶级结构的力量 |
第三节 追求的结果还是历史的意外? |
一、大国演化的新规律? |
二、开放的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机制与形态变体 |
(一) 生产变迁与政治社会演化的机制 |
(二) 政治样态的演化及其变体 |
二、比较与超越——再谈从历史切面到理论谱系 |
三、迈向新的政治谱系与政治样态版图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Postscript |
(10)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创新与不足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以农村金融发展为前提 |
一、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及成果 |
(一)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 |
(二) 农村金融改革成果 |
第三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各国金融体制比较分析 |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一)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有利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
(二)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有利于扩大农村金融供给 |
(三)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
(四)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有利于健全农村保险制度 |
二、各国农村金融体制比较分析 |
(一) 美国模式 |
(二) 法国模式 |
(三) 日本模式 |
(四) 印度模式 |
第四章 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
一、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 |
(一) 村镇银行快速发展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逐步壮大 |
(三) 小额贷款公司增长势头良好 |
(四) 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 |
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 |
(一) 政策性银行支农乏力 |
(二) 商业性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
(三) 农村信用社难当重任 |
(四) 管理模式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 |
(五) 草根金融缺乏规范性 |
(六) 资金来源有限制约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 |
(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
第五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
一、充分发挥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优势,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 |
(一)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政策优势,积极引导资金回流农村金融市场 |
(二) 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等资源优势,做好金融支农工作 |
(三)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 |
二、着力办好村镇银行,实现农民的贴身银行 |
(一) 加强监管,提高资产质量 |
(二) 合理定位,扩大资金来源 |
三、引导和规范草根金融运行 |
(一) 完善法律法规,促使草根金融合法化 |
(二) 积极寻求与商业银行合作 |
四、扩大资金来源,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 |
(一) 增加自有资金来源,提高广大农民的入社积极性 |
(二)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
(三) 积极开展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
(四) 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捐助 |
五、完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 |
(一)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
(二) 实行财政补贴政策 |
(三) 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 |
(四) 实行支农贷款最低比例政策 |
六、推进农村保险体系建设和农产品期货创新 |
(一) 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
(二) 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 |
七、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茅于轼:内需不足根在信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D]. 闫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
- [2]GS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陈曦. 西北大学, 2019(12)
-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民间借贷危机研究[D]. 马训. 浙江大学, 2017(06)
- [4]广东省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D]. 牛金花. 暨南大学, 2014(04)
- [5]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监管研究[D]. 徐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6]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文豪. 辽宁大学, 2013(05)
- [7]徽商诚信伦理制度化研究[D]. 孙琰.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8]日本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研究[D]. 牟晓伟. 吉林大学, 2012(03)
- [9]压缩与叠加:中国城市化与“生产政治”演化的独特路径(1978-2012)[D]. 赵杰.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D]. 罗晓磊. 安徽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