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群体论文-孟庆娟,陈俊

留学生群体论文-孟庆娟,陈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留学生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非学历留学生群体,应用研究

留学生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娟,陈俊[1](2019)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非学历留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汉语热"升温,一些民办高校陆续迎来短期留学生,并不断呈增长趋势,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国际背景下,结合本院留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与自身特点,从师资队伍、目的语环境、教学内容细化、第二课堂活动四方面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听与说听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55期)

姚媛[2](2019)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至今,生生不息,它所凝聚的是中国人强烈的身份认同。同时,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容忽视的重要内核。在中国春节的跨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来华留学生群体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不容忽视的对象。本文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下,结合笔者个人作品《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年》,分析中国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本文分为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作品设计的背景与意义,从理论研究综述和可参考作品概述两方面总结目前学术研究和实践研究结果。第二章主要分为作品创作过程阐述、研究方法、作品设计创新点与难点叁部分。作品创作过程从作品选题、类型及时长、主题诉求、拍摄对象、拍摄周期五方面进行总结。其次总结作品设计和论文写作的四种研究方法,分别为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人物访谈法。最后对作品的创新点和难点进行了总结。第叁章是从微观、中观、宏观叁个层面的传播维度分析跨文化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微观层面传播路径分为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中观层面传播路径从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角度分析,宏观层面传播路径则是将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的传播放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城市形象传播的角度。第四章从文化陌生人、文化休克、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四个阶段分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第五章即总结文章主要思路和观点。(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洁[3](2019)在《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的留学女性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近代江苏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厚实的文化底蕴以及发达的教育体系,给女性出国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近代江苏留学女性相较于其他省份人数较多、起步较早。虽然近代江苏省的留学女生人数远远不及留学男生人数,但这些留学女生在近代江苏甚至近代中国的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这群留学女生却大部分受到忽略。因此,本研究对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群体进行初步的探究,以期进一步丰富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的研究。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近代江苏女留学生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对“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的概念和选择标准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简表》,对近代江苏228名女留学生出国前、留学中、回国后等多项信息进行统计,这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依据。其次,本文对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的留学背景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总结和阐述了这一特殊群体在籍贯、学历、出国时间和出国年龄等方面呈现的特点,并梳理了女学生的留学方式以及分析江苏女性出国的原因等。第叁,本文还着重研究了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的留学过程,分析该群体留学的国家、就读的学校、所习的年限、所获的学位等,并重点关注了江苏女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情感生活等。第四,对江苏女留学生做出的贡献进行梳理,分析留学女生对近代江苏乃至近代中国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28名近代江苏籍女留学生的资料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就时间而言,晚清时期历年留学人数波动较大,而民国时期则相对平稳;从留学国别来看,以留学日本、美国为主,其中,留日人数不仅在晚清超过美国,而且在1929-1942年间,也仍然远超美国;大多数留学女生来自苏南地区,县域之间差异显着;从所学专业和最终学历来看,晚清时期多偏向于文艺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较少获得学位;而民国时期更为重视物理学、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较高;因此,在职业上,尽管女留学生仍然以教师为主要就业选择,但民国时期的高学历女留学生,更容易在高校任职,成就也更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赞通[4](2019)在《对体育留学生群体的全面解读——评《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留学生相关问题的研究着述较为丰富,但关于中国体育专业留学生的研究成果较少。《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补充而完成的。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查阅了这一时期180名体育专业留学生的资料,再现了这些体育留学生的"原貌"。该书选题新颖,逻辑清晰,材料翔实,行文流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当前体育留学教育、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左向蕾,张莉[5](2019)在《基于东盟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播可行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东盟来华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有了一定的直观认知、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使其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为其回国后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07期)

许青,卢丽影[6](2019)在《创新创业文化在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研究——以温州大学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第5年,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在"双创"的全球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了温州这座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本课题以温州大学城为例,调查创新创业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播现状,分析留学生认知需求和社会支撑之间存在的矛盾,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途径4个维度探讨如何促进温州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播,在提高留学生文化适应水平的同时,构建温州地域文化形象,帮助温州地域文化"走出去"。(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周棉[7](2019)在《《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188元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按照民国的阶段性建构大的纵向框架,探索留学生群体在民国各阶段发展中的作用,比如清末留学生参与新政改革,北洋留学生多元的救国道路,抗战中留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以及战后留学生的政治诉求等;下编以专题为线索,探讨留学生群体在民国不同领域的贡献,包括建立新式教育体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推进军事和国防的现代转型,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穆燕平[8](2018)在《留学生地方认同与利己群体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地方"相关研究地方(place)是被赋予人类经历、关系、情绪和思想等意义的环境。该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在物理环境中开展的活动以及社会和心理过程。它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其含义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以及人们对地方的理解、想象和体验而变化。乡土意识、乡土情结等地方相关概念对人们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关于地方和地方认同等主题吸引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个领域学者的关注(庄春萍,张建新2011)。(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50期)

史晓婷,霍祥湖[9](2018)在《中国留学生群体朋辈支持体系需求分析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格拉斯哥大学开展心理服务的方式及中国留学生朋辈支持服务的必要性,探索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心理服务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教育资源的互通和整合。(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8年06期)

崔之清[10](2018)在《研究民国现代化的一部重要着作——评周棉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留学生是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特殊的贡献。《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是集中国留学生与民国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之大成的专着,从留学生的独特视角,通过考察、厘清清末—1949年间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多方位地辨析、论述了留学生群体在清末—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其特殊贡献,也指出了其不足与局限。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具有较多原创性,有助于人们重新总结民国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也可为当代中国留学生的派出、管理和任用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留学生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至今,生生不息,它所凝聚的是中国人强烈的身份认同。同时,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容忽视的重要内核。在中国春节的跨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来华留学生群体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不容忽视的对象。本文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下,结合笔者个人作品《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年》,分析中国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本文分为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作品设计的背景与意义,从理论研究综述和可参考作品概述两方面总结目前学术研究和实践研究结果。第二章主要分为作品创作过程阐述、研究方法、作品设计创新点与难点叁部分。作品创作过程从作品选题、类型及时长、主题诉求、拍摄对象、拍摄周期五方面进行总结。其次总结作品设计和论文写作的四种研究方法,分别为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人物访谈法。最后对作品的创新点和难点进行了总结。第叁章是从微观、中观、宏观叁个层面的传播维度分析跨文化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路径。微观层面传播路径分为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中观层面传播路径从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角度分析,宏观层面传播路径则是将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的传播放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城市形象传播的角度。第四章从文化陌生人、文化休克、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四个阶段分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第五章即总结文章主要思路和观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留学生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孟庆娟,陈俊.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非学历留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2].姚媛.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建构[D].西北大学.2019

[3].张晓洁.近代江苏女留学生群体研究[D].江南大学.2019

[4].王赞通.对体育留学生群体的全面解读——评《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J].当代体育科技.2019

[5].左向蕾,张莉.基于东盟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播可行性探析[J].教育观察.2019

[6].许青,卢丽影.创新创业文化在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研究——以温州大学城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9

[7].周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J].近代史研究.2019

[8].穆燕平.留学生地方认同与利己群体的相关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9].史晓婷,霍祥湖.中国留学生群体朋辈支持体系需求分析及启示[J].科教导刊(下旬).2018

[10].崔之清.研究民国现代化的一部重要着作——评周棉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留学生群体论文-孟庆娟,陈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