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佛道论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古今佛道论衡》,《高僧传》,文献整理
佛道论衡论文文献综述
魏宏利[1](2019)在《中古宗教文献整理上的新收获——评刘林魁《〈集古今佛道论衡〉校注》》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东传是我国对外交流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就其宗教影响而言,一方面借由佛教徒的不断传法实践,佛教逐渐扩大它在中土世界的影响力,由起初的不为人重到南北朝时期一变而蔚为大国,无论在社会上层还(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道宣,刘林魁[2](2018)在《《集古今佛道论衡校注》》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古今佛道论衡》为唐代律宗巨匠、佛教史学家道宣大师撰,记录了从东汉明帝到道宣所处的唐高宗时代六百余年之间,佛教二教论争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论。全书四卷,收文叁十余篇。卷一录东汉明帝、叁国孙权、元魏、刘宋文帝、元魏明帝、梁武帝、北齐文宣帝时事各壹篇,共七篇,附录曹植、孙盛等论文叁篇;卷二录北周武帝时事叁篇、北周宣帝时事一篇、隋文帝时事二篇,共六篇;卷叁录唐高祖时事叁篇、唐太宗时事七篇,共十篇;卷四(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刘林魁[3](2016)在《《集古今佛道论衡》的编纂、版本与学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古今佛道论衡》是唐初释道宣编纂的一部佛道交涉着作。该书经道宣两次编纂后,又掺入了后人杜撰的一些内容。唐高宗朝的宫廷佛道论衡是该书编纂的直接诱因。因为对待掺入文献的态度不同,《集古今佛道论衡》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3个版本系统。该书在中古文献学、宗教学以及文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黄昆威[4](2013)在《试论唐初佛道论衡中的“本际”、“道”、“自然”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初统治者立国伊始即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儒学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隋文帝杨坚曾于开皇二十年(600),下诏废除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诏置国子、太学、四门生约叁百余人,并于各郡县置生员。翌年,提出表彰儒家先圣周公、孔子,令有司于国子监立周公、孔子庙一所,四时致祭。李氏家族于隋大业十叁年(617),在晋阳起义时充分利用了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借老子制造的政治谶言。①由于道教为李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加上隋文帝执(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2013年00期)
佛道论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集古今佛道论衡》为唐代律宗巨匠、佛教史学家道宣大师撰,记录了从东汉明帝到道宣所处的唐高宗时代六百余年之间,佛教二教论争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论。全书四卷,收文叁十余篇。卷一录东汉明帝、叁国孙权、元魏、刘宋文帝、元魏明帝、梁武帝、北齐文宣帝时事各壹篇,共七篇,附录曹植、孙盛等论文叁篇;卷二录北周武帝时事叁篇、北周宣帝时事一篇、隋文帝时事二篇,共六篇;卷叁录唐高祖时事叁篇、唐太宗时事七篇,共十篇;卷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道论衡论文参考文献
[1].魏宏利.中古宗教文献整理上的新收获——评刘林魁《〈集古今佛道论衡〉校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道宣,刘林魁.《集古今佛道论衡校注》[J].佛学研究.2018
[3].刘林魁.《集古今佛道论衡》的编纂、版本与学术价值[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
[4].黄昆威.试论唐初佛道论衡中的“本际”、“道”、“自然”之辩[J].佛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