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家论文-何菲

末世之家论文-何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末世之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到灯塔去》,坎宁安,拉姆齐夫人,互文性

末世之家论文文献综述

何菲[1](2016)在《互文性视角下看《末世之家》与《到灯塔去》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互文性互文性理论注重研究当代文化蕴涵的前代文化的影子,反映文化发展所具有的延续性;而对立面则反映出了不同时代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时间的层面则为文化的背离与叛逆,即与文化传统的冲突。文化冲突一直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后现代强调削平深度、消解传统,这正是一种文化叛逆的表现。互文性理论将这些吸纳进来,通过分析文本之间的差(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6年12期)

何菲[2](2016)在《《末世之家》与《到灯塔去》的文本互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坎宁安的《末世之家》反应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青年的生活现状以及家庭婚恋观和人生观。小说中充满死亡的气息围绕着他们,他们在死亡的阴影下寻找生的意义,充满对"家"的渴望,小说中人物一直在追求那个理想中的家园,从未停止步伐。小说在主题与情节上与伍尔夫《到灯塔去》有着互文关系,都是渴望心目中那个精神家园。(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5期)

李明霞[3](2014)在《《末世之家》的死亡主题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52-)是美国当代着名作家。1990年出版的小说《末世之家》使他一举成名,从此蜚声美国文坛。《末世之家》这部小说不仅在结构上颇具特色,行文上也视野宏阔。故事以四个主人公各自的视角分别进行叙述,他们交替地推进情节的发展。小说开篇便不乏各种死亡事件和浓重的死亡氛围,随着情节的发展和变化,文本中既有男性的死亡,也有女性的死亡;既有因疾病而死,也有因意外而亡。虽然整部作品充满失落、痛苦和悲凉之感,死亡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这恰恰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家庭和温暖的向往。这种被死亡萦绕的生命气息正是本论文所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该作品中死亡主题的真谛。因为死亡对于每个人具有独特的不可重复性和存在的有限性,所以才使人生充满探索及意义,唯有死亡才能赋予人生真正的意义和深度。理解死对于生的真谛,旨在促使我们更多地去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向死而生的力量。本论文除了摘要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为作家和作品介绍,概述了迈克尔·坎宁安的生平及其主要着作,并对《末世之家》的故事情节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该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突出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侧重对西方死亡哲学理论的阐释和整理。涉及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近代西方死亡哲学和现代西方死亡哲学,为下文分析文本提供理论依据。从第叁章至第五章为文本分析部分:第叁章紧紧围绕《末世之家》中的死亡展开论述和深入分析,通过主人公博比和乔纳森对死亡的无知与诧异来深化死亡主题。第四章主要运用西方死亡哲学观点,分析博比和乔纳森面对死亡的恐惧与漠视。第五章分析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论述了小说主人公们直面死亡的态度。他们由对死亡的恐惧到从容面对死亡,建立起正确的死亡观,最后到超越死亡,并重新赋予有限生命以无限的、永恒的意义。最后,结语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归纳和总结。(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期刊2014-04-30)

李明霞,王佳英[4](2014)在《《末世之家》的死亡主题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因其小说《末世之家》而闻名于世,小说讲述了现代人寻求宁静生活与精神归宿的故事。其中不乏各种死亡意象和浓重的死亡氛围,文章将从死亡主题切入对其做以分析,促使人类更多地去关注死亡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胡泊[5](2007)在《迈克尔·坎宁安《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女权主义这一名词诞生的那天起,围绕“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各个流派众说纷纭,使之更加混淆和不确定。但是各个流派都承认的一点是:女性主义文学是肯定男性和女性本质上的平等,是述说女性个体经验、凸显女性意识、同时反叛传统的父权话语的文学。本文认为,“女性主义”中的“女性”并非指生理意义上的女性性别(sex),而是指具备女性气质和精神内核的作品(gender)。在中外女性主义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关于女性作家以及女性作家的作品,仿佛只有女性作家所进行的创作才能够进行女性主义解读。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迈克尔·坎宁安这位男性作家的作品《末世之家》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说明女性主义并不等于女性文学,一些男性作家的作品也同样有着非常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将在女性主义先驱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代表作《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解读。本文将从迈克尔·坎宁安的作品《末世之家》的表达方式、男性形象的存在方式和对传统话语的反叛叁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5-01)

韦清琦[6](2002)在《希望还是绝望的归宿?——世纪之初读《末世之家》》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末世之家》是痛苦的,你得跟着众角色一起忍受着精神分裂的折磨,你不知不觉就进人他(她)们的躯壳,随着叙述者的轮番上场,你就感觉自己在一穴熹微而光怪陆离的溶洞的各个空间里游荡。可是如果一本小说能让你很轻松畅快地读完,你就体味不到苦涩之后的醇香了,所以阅读此书又是甜蜜的,你在豁然开朗和郁闷彷徨的交替中使(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02年02期)

李美皆[7](2001)在《迈克尔·坎宁安的成名小说《末世之家》》一文中研究指出《末世之家》是荣膺普利策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成名小说,是一部以对生活的高度敏感和人性的深刻洞见来探索当代美国家庭和生存理念的佳作。 小说情节既可以说是一个母亲、两个少年和他们(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01-11-01)

末世之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坎宁安的《末世之家》反应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青年的生活现状以及家庭婚恋观和人生观。小说中充满死亡的气息围绕着他们,他们在死亡的阴影下寻找生的意义,充满对"家"的渴望,小说中人物一直在追求那个理想中的家园,从未停止步伐。小说在主题与情节上与伍尔夫《到灯塔去》有着互文关系,都是渴望心目中那个精神家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末世之家论文参考文献

[1].何菲.互文性视角下看《末世之家》与《到灯塔去》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牡丹.2016

[2].何菲.《末世之家》与《到灯塔去》的文本互文性[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

[3].李明霞.《末世之家》的死亡主题解读[D].齐齐哈尔大学.2014

[4].李明霞,王佳英.《末世之家》的死亡主题解读[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5].胡泊.迈克尔·坎宁安《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D].兰州大学.2007

[6].韦清琦.希望还是绝望的归宿?——世纪之初读《末世之家》[J].当代外国文学.2002

[7].李美皆.迈克尔·坎宁安的成名小说《末世之家》[N].文学报.2001

标签:;  ;  ;  ;  

末世之家论文-何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